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5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FAO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202
1
作者 刘钰 L.S.Pereira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30,共5页
作物系数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必不可少的参数。该文介绍了 FAO近期推荐的确定作物系数的 2种计算方法 ,一种是比较简单实用的分段单值平均法 ,另一种是比较复杂但相对准确的双值作物系数法。用河北省雄县灌溉试验站的冬小麦、夏玉米田间土... 作物系数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必不可少的参数。该文介绍了 FAO近期推荐的确定作物系数的 2种计算方法 ,一种是比较简单实用的分段单值平均法 ,另一种是比较复杂但相对准确的双值作物系数法。用河北省雄县灌溉试验站的冬小麦、夏玉米田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计算作物实际腾发量 ,对上述 2种确定作物系数的方法进行了检验。计算的作物系数与雄县试验站的实测结果基本接近 ,从而初步证明了在缺少实测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系数 计算方法 水量平衡 冬小麦 夏玉米
下载PDF
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效应及氮素平衡研究 被引量:195
2
作者 巨晓棠 刘学军 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61-1368,共8页
在华北平原北部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量为 0、12 0、2 4 0和 36 0kg·ha-1的条件下 ,12 0kg·ha-1的施氮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产量。不施氮肥在第 2季即... 在华北平原北部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量为 0、12 0、2 4 0和 36 0kg·ha-1的条件下 ,12 0kg·ha-1的施氮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产量。不施氮肥在第 2季即显著减产 ,但再增加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通过土壤测试进行分期优化施氮 ,夏玉米 冬小麦 夏玉米 3季作物累计施入氮肥 2 2 5kg·ha-1,比常规施氮 (90 0kg·ha-1)少施 6 75kg·ha-1,但作物产量并没有降低。年际供水变化是作物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施氮量、播前Nmin和生育期内的氮素矿化量在氮素输入项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总输入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氮素输出项中 ,作物携出量并不随输入量的增加有显著的变化 ,从而导致施氮量很高时氮素盈余量也很高。在高量施氮条件下 (≥ 2 4 0kg·ha-1) ,氮盈余主要以残留Nmin积累在土壤剖面中 ,氮素表观损失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冬小麦 夏玉米 氮肥 氮素平衡 肥效
下载PDF
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 被引量:153
3
作者 向璐璐 李俊奇 +3 位作者 邝诺 车伍 李艺 刘旭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生物滞留处置技术。对目前国外雨水花园常用的三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包括:基于达西定律的渗滤法、蓄水层有效容积法和基于汇水面积的比例估算法。根据我国多数城市雨水花园的建造特点,提出... 雨水花园是一种有效的雨水自然净化与生物滞留处置技术。对目前国外雨水花园常用的三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包括:基于达西定律的渗滤法、蓄水层有效容积法和基于汇水面积的比例估算法。根据我国多数城市雨水花园的建造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水量平衡分析的设计方法,为雨水花园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花园 雨水径流 设计方法 水量平衡
下载PDF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过程及计量方法 被引量:125
4
作者 王晓学 沈会涛 +1 位作者 李叙勇 景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9-1030,共12页
近年来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较多,但应用价值不高,其科学性受到诸多质疑。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过程以及其计量方法出发,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重新审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意义,探讨森林... 近年来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较多,但应用价值不高,其科学性受到诸多质疑。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过程以及其计量方法出发,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重新审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意义,探讨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特征。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作用的空间尺度上看,其拦蓄洪水削减洪峰的功能仅在较小尺度上有效,而调节径流的功能只有当森林土壤的入渗量超过蒸散量时,才可能有更多地下水补给河道径流,进而增加旱季河道流量。同时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也具有明显的时间尺度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次降水事件中,由于蒸散发量较小,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物质量等于森林不同层次的截留量,在功能上表现为拦蓄降水;在长时间尺度上,由于林地蒸散要耗去大量水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物质量等于森林不同层次的截留量减去林地蒸散发量,在功能上表现为净化水质和调节径流。大多数研究仅对单一林分的个别层次蓄水功能进行研究,缺乏流域尺度或者更大空间尺度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建议从区域降尺度到流域或将坡面尺度上推到流域,集中在流域尺度解决森林水源涵养空间异质性将是解决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尺度外推的有效办法。就目前国内流行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方法而言,其与尺度及研究目的有较大相关性,在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尺度和可获取的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研究突出了不同尺度作用下森林水文过程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并结合森林与水关系的争论问题,分析目前国内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一些误区,提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1)明确界定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边界,探索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量的新方法;2)加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多尺度 生态水文 水量平衡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与冠生长及功能间的动态消长关系 被引量:67
5
作者 冯广龙 罗远培 +1 位作者 刘建利 杨培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3-79,共7页
1993~199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布置了水量充足、胁迫及胁迫后补水共7个水分处理冬小麦管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前,根、冠同步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之后则转变为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60%以上,根、... 1993~199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布置了水量充足、胁迫及胁迫后补水共7个水分处理冬小麦管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前,根、冠同步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之后则转变为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60%以上,根、冠生长与功能之间可形成良性循环。胁迫后复水可使此循环得到很大改善。水量愈大,根、冠生长量愈大。水分胁迫不仅降低了干物质生产总量,而且还促使有限同化产物向根系分配,根冠比(R/S)增大,胁迫后复水,R/S降低,根、冠生长发育可部分得到恢复。根系生长量在抽穗期197d达峰值,之后开始衰亡,胁迫愈严重,根系衰亡愈甚。就产量及水分利用率考虑,孕穗期前,将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60%~70%,之后提高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功能平衡 土壤水分 生长
下载PDF
流沙固定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 被引量:86
6
作者 肖洪浪 李新荣 +2 位作者 段争虎 李涛 李守中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11,共7页
包兰铁路横穿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段,全长45km,年降水量186mm;流动沙丘相对高度20m,以每年4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无灌溉条件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沙固沙工程体系始建于1956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该体系确保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 包兰铁路横穿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段,全长45km,年降水量186mm;流动沙丘相对高度20m,以每年4m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无灌溉条件下、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沙固沙工程体系始建于1956年,近半个世纪以来该体系确保了包兰铁路畅通无阻。几十年的土壤植被系统演变正影响着整个防护体系。植被在从人工系统向自然系统的演变中经历了覆盖度从增加到减少的自疏过程、从灌木到半灌木到草本的变化;土壤从流动风沙土向钙积旱成土发育,地表生物结皮发育;降水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分配过程已经彻底改变,新的水分平衡格局明显影响现有防沙固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土壤-植被系统 水分平衡 干旱层 牛物结皮 干旱区
下载PDF
SWAT模型的水量平衡及其在梭磨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62
7
作者 陈军锋 陈秀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5-270,共6页
SWAT模型是一种基于GIS基础之上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SWAT模型能够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信息模拟多种不同的水文物理化学过程 ,如水量、水质、以及杀虫剂的输移与转化过程。主要介绍SWAT... SWAT模型是一种基于GIS基础之上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SWAT模型能够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信息模拟多种不同的水文物理化学过程 ,如水量、水质、以及杀虫剂的输移与转化过程。主要介绍SWAT模型水量平衡模块的原理和结构 ,并在梭磨河流域应用 ,旨在揭示梭磨河流域的气候波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世纪 6 0— 90年代 ,梭磨河流域的径流变化中 ,由气候波动引起的约占 3 5~ 4 5 ,由土地覆被变化引起的约占 1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量平衡 梭磨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区域蒸散量估算模型比较 被引量:79
8
作者 刘绍民 孙睿 +2 位作者 孙中平 李小文 刘昌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利用黄河流域1981~2000年期间的气象、水文资料,结合卫星遥感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检验了平流-干旱、CRAE(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real Evapotranspiration)、Granger等互补相关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气候类型区域上的计算精度... 利用黄河流域1981~2000年期间的气象、水文资料,结合卫星遥感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检验了平流-干旱、CRAE(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real Evapotranspiration)、Granger等互补相关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气候类型区域上的计算精度,讨论了不同气候因子对计算误差的影响,并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平流-干旱模型、CRAE和Granger模型估算的年蒸散量除了干旱年份外,误差都在10%以下.平流-干旱模型估算的月蒸散量比较合理,而CRAE模型与Granger模型都存在冬季月蒸散量估算过高的问题.平流-干旱模型与Granger模型的水量平衡闭合误差空间分布比较一致,计算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而CRAE模型的水量平衡闭合误差比较大.互补相关模型在湿润和干旱的条件下以及在可利用能量比较高和比较低的条件下,计算效果比较差.互补相关模型的经验参数在不同年型、不同气候类型区域有不同的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相关原理 区域蒸散量 水量平衡闭合误差 黄河 卫星遥感信息 数字高程模型 年蒸散量
下载PDF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74
9
作者 秦伯强 罗潋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1-568,共8页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 ,水域面积为 2 338km2 ,平均水深 1.9m ,最大水深不足 2 .6m ,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 ,大...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 ,水域面积为 2 338km2 ,平均水深 1.9m ,最大水深不足 2 .6m ,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 ,大部分入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入黄浦江与长江 ,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 ,使得太湖南部的换水周期较短而北部较长。近几十年来 ,太湖由于污染而逐步呈现富营养化特征 ,污染物主要来自北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 ,通过河道排入太湖北部的五里湖与梅梁湾 ,因此上述两地的水质较南部差。在东太湖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 ,亦呈现出富营养化特征 ,并殃及该地区的供水 ,加之该地区为太湖主要的泄洪通道 ,因此泥沙淤积严重 ,而且水生植物生长旺盛 ,呈现出明显的沼泽化趋势 ;在太湖四周地区 ,由于湖泊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 ,其污染净化能力将降低 ,从而加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太湖所面临这些问题 ,有待于强化湖泊科学管理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水量平衡 富营养化 水产养殖 太湖
下载PDF
黄土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需关系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魏天兴 余新晓 +1 位作者 朱金兆 吴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通过 3年的定位观测 ,分析了晋西黄土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 .油松和刺槐林地 4~ 6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 ,供耗矛盾突出 ;雨季水分供应充足 ,土壤贮水增加 ;相同条件下 ,密度大的林分耗水量较大 .在... 通过 3年的定位观测 ,分析了晋西黄土区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 .油松和刺槐林地 4~ 6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 ,供耗矛盾突出 ;雨季水分供应充足 ,土壤贮水增加 ;相同条件下 ,密度大的林分耗水量较大 .在干旱季节和年份 ,相同条件下 ,密度大的林分林地有效供水较少 ,林地水分亏损较为严重 ;不同坡向的水分亏缺量大小顺序为阳坡 >半阳坡 >阴坡 .本文引入耗水特性系数来表示林分耗水的大小和需水量的满足程度 .研究表明 ,用耗水特性系数表示林木规律和水分供耗关系是合适的衡量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供水 林木耗水 森林蒸散 耗水特性系数 水量平衡 防护林 黄土区 造林树种
下载PDF
湿地水文学研究进展及科学前沿问题 被引量:63
11
作者 邓伟 胡金明 《湿地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12-20,共9页
湿地水文过程控制湿地的形成与演化,湿地水文情势制约着湿地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从而影响到湿地类型分异、湿地结构与功能,湿地水文研究是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的主要内容。湿地水文情势分析涉及湿地的降雨-径流... 湿地水文过程控制湿地的形成与演化,湿地水文情势制约着湿地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从而影响到湿地类型分异、湿地结构与功能,湿地水文研究是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功能的主要内容。湿地水文情势分析涉及湿地的降雨-径流、湿地蒸散发、湿地地下水运移等主要过程。湿地水循环及水量平衡是湿地水文情势和过程研究的综合,关系到湿地水文循环过程的各个方面。湿地水文过程、边际效应和参数特征及对不同尺度水周期的响应与功能差异等是现代湿地水文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水文学 水文情势 水量平衡 科学前沿问题
下载PDF
我国生态需水研究体系及关键研究命题初探 被引量:69
12
作者 严登华 王浩 +1 位作者 王芳 唐蕴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73,共7页
本文从生态系统水平衡和生物水分生理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态需水核算的关键环节,并构建了竞争用水条件下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基本体系。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剖析了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关键命题。结果表明,生态需... 本文从生态系统水平衡和生物水分生理的角度,初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态需水核算的关键环节,并构建了竞争用水条件下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基本体系。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剖析了我国生态需水研究的关键命题。结果表明,生态需水计算的关键是要核算维持生产者的正常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环境分别向外界释放的水量,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对核算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在竞争性用水条件下,我国生态需水研究,需要在系统识别水分—生态耦合作用机制和定量确立区域动态生态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水分生态效益率,合理确定生态需水量。在生态与环境系统及国民经济系统之间,对区域可配置的水资源量进行合理配置,并提出了区域生态需水的风险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水分生理 水平衡 研究体系 命题
下载PDF
水驱气藏动态储量及水侵量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62
13
作者 王怒涛 黄炳光 +1 位作者 张崇军 付永强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6-27,32,共3页
对于水驱气藏 ,特别是比较活跃的水驱气藏 ,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 ,并将产量维持在初始产量 ,直到水锥突破 ,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 ,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水驱气藏储量和水侵量大小 ,从而进行动态预测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物质平衡... 对于水驱气藏 ,特别是比较活跃的水驱气藏 ,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 ,并将产量维持在初始产量 ,直到水锥突破 ,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 ,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水驱气藏储量和水侵量大小 ,从而进行动态预测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物质平衡方程的分析 ,提出了利用地层压力及采出量等生产数据建立目标函数 ,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自动拟合 ,直接计算水驱气藏动态地质储量及水侵量的新方法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确定水驱强度指数的大小。通过实例分析对比验证说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计算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气藏 储量 物质平衡方程 自动拟合 水侵量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水量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杨海军 孙立达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2-50,共9页
用水量平衡法研究了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的水量平衡,并制定了水量平衡表,用干旱危险系数作为指标评价了水土保持林地的水分动态.研究表明:黄土区林地地表径流很少,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系统的主要支出项为蒸发散量.因此,要充分发挥... 用水量平衡法研究了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的水量平衡,并制定了水量平衡表,用干旱危险系数作为指标评价了水土保持林地的水分动态.研究表明:黄土区林地地表径流很少,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系统的主要支出项为蒸发散量.因此,要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林的效益,必须降低林分的蒸发散、抑制林地蒸发,即减小造林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水理平衡 蒸发散量
下载PDF
水文过程的基流分割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15
作者 徐磊磊 刘敬林 +4 位作者 金昌杰 王安志 关德新 吴家兵 袁凤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73-3080,共8页
基流分割研究是水文学、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直以来在其概念与方法上都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不同基流组成定义的基流分割理论,并分析了各基流分割方法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分割方法进行对比发现:直接分割法简... 基流分割研究是水文学、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直以来在其概念与方法上都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不同基流组成定义的基流分割理论,并分析了各基流分割方法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分割方法进行对比发现:直接分割法简单、适用,却有任意性;水量平衡法实施起来困难,但符合水文规律;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同位素法能克服手工图解分割方法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可以快速有效地得到连续基流过程.近年来,水文模拟、数字滤波、同位素法成为基流分割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组成 基流分割 直接分割 时间序列 水量平衡 同位素
原文传递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ake area variation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from 1971 to 2004 in the Nam Co bas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66
16
作者 ZHU LiPing XIE ManPing WU YanH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3期1294-1303,共10页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ies, spati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 analysis, we calculated the water area and volume variations of the Nam Co Lake from 1971-2004, and discusse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from t...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ies, spati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 analysis, we calculated the water area and volume variations of the Nam Co Lake from 1971-2004, and discusse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climatic change and water balance. Data source in this study includes bathymetric data of the lake, aerial surveyed topographic maps of 1970,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1991 and 2004 in the lake catchment,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7 stations within 1971-2004 in the adjacent area of the lake catch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ke area expanded from 1920 km2 to 2015 km2 during 1971 to 2004 with the mean annual increasing rate (MAIR) of 2.81 km2 a-1, and the lake volume augmented from 783.23×108 m3 to 863.77×108 m3 with the MAIR of 2.37×108 m3. Moreover, the MAIR of the lake area and volume are both higher during 1992 to 2004 (4.01 km2 a-1 and 3.61×108 m3 a-1) than those during 1971 to 1991 (2.06 km2 a-1 and 1.60×108 m3 a-1). Analyses of meteorological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continue rising of air temperature conduced more glacier melting water. This part of water supply, together with the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and the descending evaporation, contributed to the enlargement of Nam Co Lake. The roughly water balance analyses of lake water volume implied that, in two study periods (1971-1991 and 1992-2004), the precipitation supplies (direct precipitations on the lake area and stream flow derived from precipitations) accounted for 63% and 61.92% of the whole supplies, while the glacier melting water supplies occupied only 8.55% and 11.48%, respectively. This showed that precipitations were main water supplies of the Nam Co Lake. However, for the reason of lake water increasing, the increased amount from precipitations accounted for 46.67% of total increased water supplies, while the increased amount from glacier melting water reached 52.86% of total increased water supplies. The ratio of lake evaporation and lake volume augment showed that 95.71% of total increased water sup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的高原 Nam 公司湖 湖区域变化 遥感 水平衡
原文传递
黄土区人工林地水分供耗特点与林分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51,共7页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了黄土区人工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土壤水分动态及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人工刺槐和油松林4 ,5 ,6 三个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水分供耗矛盾突出,土壤贮水减少;雨季水分供给充足,土壤贮水增加;在干...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了黄土区人工刺槐和油松林地供水与耗水关系、土壤水分动态及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人工刺槐和油松林4 ,5 ,6 三个月林地土壤水分消耗大于供给,水分供耗矛盾突出,土壤贮水减少;雨季水分供给充足,土壤贮水增加;在干旱季节和年份,相同条件下,密度大的林分林地水分供耗矛盾突出,林地水分亏损严重;不同坡向,水分亏损量大小顺序为:阳坡> 半阳坡> 阴坡;0300 cm 土层土壤水分调查显示,阳坡、半阳坡密度较大的中林林分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出现干化现象;从水分生产力来看,由于林地水分供应不足,林木生长不同程度受到限制,林分生产力逐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供耗 蒸散 水量平衡 林分生产力 土壤水分 雨季 干旱季节
下载PDF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水量平衡规律研究 被引量:58
18
作者 王兵 崔向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以甘肃省民勤县刘家地村外缘的绿洲 -荒漠过渡地带为定位研究区域 ,利用长期调查和水文学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绿洲 -荒漠过渡区的水量平衡特别是土壤水分和蒸散量的时空格局与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1沿绿洲至流动沙丘... 以甘肃省民勤县刘家地村外缘的绿洲 -荒漠过渡地带为定位研究区域 ,利用长期调查和水文学研究方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绿洲 -荒漠过渡区的水量平衡特别是土壤水分和蒸散量的时空格局与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1沿绿洲至流动沙丘这一过渡带 ,随着与绿洲距离的逐渐拉大 ,土壤含水量减小 ,0~ 80 cm土层的月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大小顺序为红柳沙包(5 .6 1% ) >白刺沙包 (5 .4 7% ) >流动沙丘 (5 .2 2 % ) ;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是由表层到深层依次递增。 2在蒸散日进程中 ,红柳沙包和白刺沙包的蒸散率峰值到来时间比流动沙丘早 1~ 2 h,且日最大蒸散速率大小顺序为红柳沙包 (0 .2 4 mm / h) >白刺沙包 (0 .2 0 m m/ h) >流动沙丘 (0 .18mm/ h) ;影响绿洲荒漠 -过渡区蒸散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日照百分率、气温、空气饱和差以及风速等 ,它们与日蒸散量的斜率关联度分别为 0 .717、0 .6 4 3、0 .6 4 9和 0 .70 5。3生态系统总的水量平衡特点是 ,水分输入主要靠降水和土壤水分的水平运动补给 ,而土壤和植被蒸发散是系统的主要输出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绿洲-荒漠 水量平衡 土壤水分 蒸散量
下载PDF
干旱缺水地区森林植被蒸散耗水研究 被引量:61
19
作者 王彦辉 熊伟 +6 位作者 于澎涛 沈振西 郭明春 管伟 马长明 叶兵 郭浩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19-25,32,共8页
系统总结近年来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北京延庆等干旱缺水地区进行的森林植被蒸散耗水研究结果。乔、灌、草作为土壤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的坡面植被,蒸散都是水分平衡的最大分项,其中植被蒸腾又是蒸散的最大分项。植被蒸散量一般表现为高大... 系统总结近年来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北京延庆等干旱缺水地区进行的森林植被蒸散耗水研究结果。乔、灌、草作为土壤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的坡面植被,蒸散都是水分平衡的最大分项,其中植被蒸腾又是蒸散的最大分项。植被蒸散量一般表现为高大乔木林>亚乔木林>灌木林>自然草地,但人工草地>自然草地。可依坡面产水功能将不同植被分类,自然草地和灌丛为水源生产型,亚乔木林为水源平衡型,高大乔木林和人工草地为水源消耗型。植株密度不是坡面植被蒸散大小的决定性因子,其作用更多的是调控蒸腾量及其占蒸散比例。虽然降低植株密度一般会减小蒸散,但并不是相同比例地线性下降,不同植被类型反应也不一样,表现出降低密度减少蒸散的作用从乔木、亚乔木到灌木而变弱的趋势,降低密度减少蒸散的作用是有限的。对降低密度减少蒸散的作用大小,作为调控措施的有效性,有效的密度调控范围等,还需严格的对比实验和理论研究。估计和评价植被蒸散耗水时,用叶面积指数或叶生长量指标可能比密度更符合生物学逻辑。从在干旱缺水地区建立节水、稳定、高效、多功能的坡面植被的角度而言,草地和灌丛的蒸散低于乔木林,建立稀树草原或稀树灌丛式的植被可能更利于流域产水和植被稳定。从小流域管理的角度而言,还需考虑在土壤水分承载力空间差异的基础上,探讨能兼顾产水功能、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植被稳定的植被空间优化配置的理论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缺水地区 森林植被 蒸散 蒸腾 水分平衡
下载PDF
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认识 被引量:62
20
作者 甘泓 汪林 +1 位作者 秦长海 贾玲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4期1-7,共7页
针对中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水利部正在开展探索的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在对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项目研究及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背景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统... 针对中央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水利部正在开展探索的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工作,在对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项目研究及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背景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统计体系基础,总结归纳了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现状,梳理了开展此项工作需要进行的前期准备,并提出了开展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需要及时解决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资产负债表 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环境 水核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