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阳明家训思想及其价值意蕴
1
作者 唐齐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耕文明时期人民对立身、治家、处事、平天下等的美好追求与价值判断。王阳明的家训思想是其心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修身之道、立德之道、经世济民之道等。新时代,...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耕文明时期人民对立身、治家、处事、平天下等的美好追求与价值判断。王阳明的家训思想是其心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修身之道、立德之道、经世济民之道等。新时代,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中,充分挖掘、阐发和弘扬王阳明家训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家训思想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近代以来日本学界阳明学解读的文脉
2
作者 黄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1,共7页
近代以来的日本阳明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这一阶段学者或将日本阳明学视作“明治维新的精神动力”,或将其作为“东洋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否定;第二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学者从近代化角度... 近代以来的日本阳明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治时期到二战结束,这一阶段学者或将日本阳明学视作“明治维新的精神动力”,或将其作为“东洋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否定;第二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学者从近代化角度为阳明学赋予积极意义,代表人物是岛田虔次;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沟口雄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日本根本就不存在阳明学。近代日本阳明学解读的变化与日本在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密切相关,既受到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又反映了日本在西方与中华两种强势文明之间难以自处的复杂心态。当代学人应辩证地看待近代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在东亚思想史的内在脉络中考察东亚阳明学乃至东亚儒学的特点,从而为客观认识东亚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良知学 国民道德论 东洋文化 近代化
下载PDF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6
3
作者 丁为祥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
自从孔子开辟儒家教育事业,到孟子便有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自觉与基本定位。由此之后,历代儒者可以不作官、不造论,但却不能不以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到了王阳明,其对儒家的教育思想更是大用发皇,... 自从孔子开辟儒家教育事业,到孟子便有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自觉与基本定位。由此之后,历代儒者可以不作官、不造论,但却不能不以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到了王阳明,其对儒家的教育思想更是大用发皇,虽然人们往往从理论学理的角度称其为心学,但其心学理论却主要是通过教育与教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其教育思想则主要表现为"寓教于乐",并通过"各适其性"与"随材成就"的途径,从而生动地凸显了儒家"成己成人"的关怀。王阳明的教育与教化实践,也向当代的儒学研究提出了一个究竟应当如何认领儒学传统价值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寓教于乐 随材成就 成己成人
下载PDF
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绪元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8-43,共6页
王阳明的一生,不是把追求功名利禄,建立"事功"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做一个"大圣人",追求道德修养人格的完善,并且把自己所学的一点一滴教给众人,让"人人心中有定盘针",目的是"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渔竿... 王阳明的一生,不是把追求功名利禄,建立"事功"放在第一位,而是要做一个"大圣人",追求道德修养人格的完善,并且把自己所学的一点一滴教给众人,让"人人心中有定盘针",目的是"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渔竿东海湾",不愧为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在教育上王阳明堪称一代宗师,他重视人才,认为"今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所望起死回生者,实有在于诸君子。"他身体力行,文韬武略,卓有建树,他在立德、立言、立功皆居绝顶,即所谓"真三不朽""兼三不朽"。他所采用的许多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升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教学质量提升
下载PDF
王阳明无讼思想及其地方治理实践启示
5
作者 王美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5-68,共4页
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形成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共同促进了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其在庐陵和南赣任职期间的作为,更是被后世奉为地方乡村治理的典范。无讼思想作为王阳明哲学思想转化为地方治理实践的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 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形成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共同促进了其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其在庐陵和南赣任职期间的作为,更是被后世奉为地方乡村治理的典范。无讼思想作为王阳明哲学思想转化为地方治理实践的纽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更需要充分挖掘王阳明的无讼思想,发挥其价值,为法治建设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无讼思想 治理实践
下载PDF
王阳明思想中的“一念”两义说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立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7,50,共8页
"意念"属于"心之发动"范畴,是经验性的、善恶混杂的心理状态。作为此"意念"之"一念"萌动之际,其善恶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此是"独知",是成圣之根据;"戒惧之念"则是让... "意念"属于"心之发动"范畴,是经验性的、善恶混杂的心理状态。作为此"意念"之"一念"萌动之际,其善恶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此是"独知",是成圣之根据;"戒惧之念"则是让良知对"意念"之善恶当下即时明察不致遮蔽、滑落,而转化为善则善之、恶则恶之的意志力、行动力,此是"一念好恶"之"一念",是成圣之工夫。从"发处""发时"用诚意、致良知工夫,即是在作为意念的"一念"萌动之际倾心注目,"知"其善恶并"好善恶恶"这一"一念好恶"之工夫,从此入手而体认吾心活泼不息的戒慎恐惧之念而"真见得良知本体",此种"因用以求其体"之工夫亦被称为"一念入微"的工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意念 戒惧之念 “一念”
下载PDF
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五个维度
7
作者 李海晶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24-29,共6页
王阳明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虽历经五百多年,但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当下的教育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王阳明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教育理念“心即理”“心外无物”,教育内容“致良知”“此心光明”,教育路径“心上用功”... 王阳明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虽历经五百多年,但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当下的教育起着重要指导作用。王阳明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教育理念“心即理”“心外无物”,教育内容“致良知”“此心光明”,教育路径“心上用功”“事上磨练”,教育原则“教贵精熟”“随其分限所及”以及教育目的“至精一功夫”“立志贵专一”等。它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国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宝贵营养和智慧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教育思想 维度
下载PDF
阳明学派对小人是否有良知的讨论——以《大学·诚意》“小人闲居为不善”的解读为中心
8
作者 乐爱国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朱熹《大学章句》解“诚意”章,认为小人并非不知是非善恶,但不能“诚其意”,朱熹晚年认为,小人不能“诚其意”,是“知不至”,对小人知是非善恶又予以较多否定。王阳明讲人人皆有良知,从心之本体上讲知善知恶的良知,并认为小人亦有良知... 朱熹《大学章句》解“诚意”章,认为小人并非不知是非善恶,但不能“诚其意”,朱熹晚年认为,小人不能“诚其意”,是“知不至”,对小人知是非善恶又予以较多否定。王阳明讲人人皆有良知,从心之本体上讲知善知恶的良知,并认为小人亦有良知,但同时又认为小人不可能“致良知”“诚其意”,因而会“以善为恶”“以恶为善”,结果是“虽曰知之,犹不知也”,实际上又否定小人之有良知。阳明后学对小人是否有良知的问题有所讨论,虽观点不一,但都强调“诚其意”。由此亦可看出阳明学派对于小人是否有良知这一问题的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王阳明 良知 小人 诚意
下载PDF
王阳明管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贾庆军 《武陵学刊》 2020年第1期90-96,共7页
王阳明的管理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以德为先的人才观;约束滥权、赏罚分明的官员管理思想;情法并用、杜绝形式主义的政务管理思想;教管一体的民众管理思想;随机应变的临时管理思想等,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阳明的管... 王阳明的管理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以德为先的人才观;约束滥权、赏罚分明的官员管理思想;情法并用、杜绝形式主义的政务管理思想;教管一体的民众管理思想;随机应变的临时管理思想等,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阳明的管理思想也是其良知思想的具体实践,且阳明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其良知学说的特点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管理思想 良知
下载PDF
知行合一:王阳明兵学思想管窥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朴民 熊剑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120,160,共10页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不仅精研儒学,还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古典兵学有过深入研究。他善于将用兵理论运用到战争实践,在平叛战争中有很好的运用,成为"知行合一"的最好注脚。就战争观而言,他主张"求善"与"...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不仅精研儒学,还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古典兵学有过深入研究。他善于将用兵理论运用到战争实践,在平叛战争中有很好的运用,成为"知行合一"的最好注脚。就战争观而言,他主张"求善"与"去患";就实力运用来说,他力倡"兵民合一";就战争谋略的运用而言,他注重奇正结合。正因如此,兵儒合流的特征,在他身上有着集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兵学思想 军事史 兵儒合流
下载PDF
谈王阳明的启蒙思想——兼及与“五四”启蒙文学的联系
11
作者 刘晓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11,34,共4页
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产生于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明代中叶,他的学说中关于批判传统、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及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光辉。五四启蒙运动中高扬理性、提倡个性解放等理念,也应从王学中... 王阳明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产生于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明代中叶,他的学说中关于批判传统、重视人的个性解放及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光辉。五四启蒙运动中高扬理性、提倡个性解放等理念,也应从王学中吸取养料。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一翼的五四新文学运动,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尽管这种联系是不明显和不自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启蒙思想 五四启蒙文学 联系
下载PDF
韩国阳明思想成立的政治背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次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5-59,共5页
阳明思想在朝鲜之确立并非仅系于东传,它也是解决时代提出的政治课题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探讨当时的意识结构、领导阶层与民众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过程,阐明阳明思想之所以能够成立的时代政治背景。
关键词 韩国 阳明思想 政治背景 朱子学 朝鲜朝 政治思想 反朱子思想
下载PDF
王阳明教育思想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启示研究
13
作者 马璐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24期176-180,共5页
随着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需要研究和实践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敏锐把握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以更积... 随着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需要研究和实践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敏锐把握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以更积极的眼光看待个人发展,从而成长为德、技并修的高技术人才。王阳明务实求真、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树立、课程设置、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通识教育 王阳明 教育思想
下载PDF
王阳明社会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5期82-85,共4页
王阳明的社会思想主要讨论个人与社会之关系;王阳明仁的辐射性、致良知等理论蕴含着个人与社会之关系;王阳明的仁学、致良知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与张载的民胞物与说及朱熹的人性论有一脉相承的痕迹。
关键词 王阳明 社会思想 个人与社会
下载PDF
王阳明的实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海桃 纪卫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0-33,共4页
虽有争议,但王阳明多次提到"实学"的概念,他的心学实属实学。他的实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特征:知行合一,力行实践,辨别义利。阳明实学与我们理解的近代实学,以及新实学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恰为清理近代实学思潮的流弊和研... 虽有争议,但王阳明多次提到"实学"的概念,他的心学实属实学。他的实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特征:知行合一,力行实践,辨别义利。阳明实学与我们理解的近代实学,以及新实学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恰为清理近代实学思潮的流弊和研究新实学的走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实学 心学 知行合一 新实学
下载PDF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的王学特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毓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5-71,共7页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是在试图融合朱王的理论构建目标下的儒学的阳明式展开,是王学在近代历史、思想背景下新的发展。马一浮沿用王阳明的思路融合朱学思想成份,建立以王学化的"天理"为中心的本体论,提出基于王学心物论基础的... 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是在试图融合朱王的理论构建目标下的儒学的阳明式展开,是王学在近代历史、思想背景下新的发展。马一浮沿用王阳明的思路融合朱学思想成份,建立以王学化的"天理"为中心的本体论,提出基于王学心物论基础的新心物论,并以"主敬"为手段确立以"致良知"为根本目标的修养理论。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马一浮儒学思想体系,可见其承上启下的思想地位,研究马一浮的新王学思想体系有助于理解整个现代新儒家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王学 本体论 心物论 工夫论
下载PDF
王阳明教育思想对蒋介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亚波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3-67,共5页
王阳明是一位在立德、立言、立功上皆取得非凡成就的儒家圣贤,是明代心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尤其重视教育事业。蒋介石一生尊崇王阳明,以王学继承者自命。通过梳理分析蒋介石的言行和教育政策,不难发现其教育观明显带有王阳明哲学教育思想... 王阳明是一位在立德、立言、立功上皆取得非凡成就的儒家圣贤,是明代心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尤其重视教育事业。蒋介石一生尊崇王阳明,以王学继承者自命。通过梳理分析蒋介石的言行和教育政策,不难发现其教育观明显带有王阳明哲学教育思想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蒋介石 教育思想
下载PDF
王阳明的生命哲学和实现真我的教育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世贞 《教育文化论坛》 2020年第3期33-42,共10页
以现代教育危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三大命题所包含的丰富而生动的主体性、实践性及有机体的人生观和生命观,强调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生命哲学,可以为实现真我的教育观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并进一步讨论了王阳... 以现代教育危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三大命题所包含的丰富而生动的主体性、实践性及有机体的人生观和生命观,强调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生命哲学,可以为实现真我的教育观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并进一步讨论了王阳明实现真我的教育观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了实现真我的教育方案,指明了阳明教育理论在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整体教育危机中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生命哲学 教育思想
下载PDF
阳明学与“报德学”运动——幕末明治时期日本“德化教育”作用的思考
19
作者 徐晓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5-39,共5页
日本幕末时期,国家内忧外患,为解决社会上诸多问题,出现了心学运动和报德思想运动。明治后期,国家面对社会危机,仍然提倡"二学",实行德化教育,以打造新日本国民形象,阳明学和报德学均提倡忠孝、至诚和实行等,体现了德行伦理... 日本幕末时期,国家内忧外患,为解决社会上诸多问题,出现了心学运动和报德思想运动。明治后期,国家面对社会危机,仍然提倡"二学",实行德化教育,以打造新日本国民形象,阳明学和报德学均提倡忠孝、至诚和实行等,体现了德行伦理内核。但是道德规范并非法律法范,不能作为"戒律"或"禁条",这在中国历史上和日本近代道德教化实践中都有过教训。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法律教育传承方式,这在中国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中应有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报德学 日本 德化教育
下载PDF
王阳明“人民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20
作者 刘立伟 王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4期160-161,共2页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其人民思想包括良知、善治、和知行合一等多方面。王阳明开创了人民思想的新境界,对推动中国历史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社会,其人民思想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对于进...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其人民思想包括良知、善治、和知行合一等多方面。王阳明开创了人民思想的新境界,对推动中国历史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当代社会,其人民思想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人民思想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