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基于22省(市、区)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点的形态数据 被引量:64
1
作者 张艺宏 王梅 +2 位作者 孙君志 李宁 裴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100,共8页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 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 目的:分析评价城乡居民体重超重及肥胖现状,探讨超重肥胖流行在性别、年龄、城乡分类上的特征。方法:取2014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22个省(区、市)国家监测点20-69岁城乡居民共计107 330人的年龄、性别、城乡种类、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样本总体BMI为23.83±3.33kg/m2,男性为24.40±3.26kg/m2,女性为23.24±3.30kg/m2;超重率为34.2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9.91%、28.42%,城镇和乡村分别为34.03%、34.70%;肥胖率为10.98%,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3.29%、8.59%,城镇和乡村分别为10.19%、12.47%。(2)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的均值,男性为85.88cm、0.904、0.507,女性为78.81cm、0.845、0.498;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超标总率为49.67%、50.21%、50.34%,其中男性超标率为55.31%、54.19%和54.70%,女性为43.86%、46.11%和45.84%。(3)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全部P<0.01),并且男性比女性高(全部P<0.01)。(4)城镇男性体重、BMI、腰围均值高于乡村男性(P<0.01),乡村男性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男性(P<0.01),乡村女性体重、BMI、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均值高于城镇女性(P<0.01)。结论:(1)20-69岁样本人群超重和肥胖合计达到45.24%,中心性肥胖人数过半,揭示城乡居民身体形态处于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的高发期。(2)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城镇男性高于乡村男性,乡村女性高于城镇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超重 肥胖 BMI 腰围 腰臀比 腰围身高比 中心性肥胖 健康中国
下载PDF
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杨光燃 袁申元 +19 位作者 傅汉菁 万钢 朱良湘 袁明霞 潘素芳 卜祥雷 张建东 杜雪平 李玉玲 季宇 谷晓宁 李月 崔学利 白薇 陈玉洁 王自明 程淑艳 高迎 柳德元 王益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 目的比较颈围、腰围、腰臀比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北京三级甲等医院与15个城区社区联合开展糖尿病纵向管理项目的基线数据库中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北京市5个城区随机整群抽取的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社区居民3 176例,均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BMI≥24/29 kg/m2分别作为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诊断标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绘制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Med Calc软件中的Z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1 291例(40.65%),女1 885例(59.35%);颈围为(36.6±3.7)cm;腰围为(89.0±9.4)cm;腰臀比为(0.89±0.06)。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围、腰围、腰臀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1、0.833、0.677,评价女性患者超重的AUC分别为0.728、0.838、0.63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超重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79、0.870、0.703,评价女性患者肥胖的AUC分别为0.735、0.849、0.629;其中腰围、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臀比评价男、女患者肥胖的AUC与腰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围、腰围、腰臀比评价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7、0.772、0.629,评价女性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分别为0.661、0.746、0.621;其中腰围评价男、女患者代谢综合征的AUC与颈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围 腰围 腰臀比 超重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X
下载PDF
成人腰臀比与某些形态、机能和素质间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7
3
作者 孙飙 姜文凯 +2 位作者 汤强 许浩 王梅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8,63,共4页
利用江苏省 2 0 0 0年国民体质监测 2 0 -69岁 2 6,617个成人样本 ,研究腰臀比过大对某些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结果发现 :腰臀比可作为独立客观反映身体脂肪分布特征的体成分指标 ;腰臀比越大 ,体重越大 ,腹部皮褶越厚 ;腰臀比增大... 利用江苏省 2 0 0 0年国民体质监测 2 0 -69岁 2 6,617个成人样本 ,研究腰臀比过大对某些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结果发现 :腰臀比可作为独立客观反映身体脂肪分布特征的体成分指标 ;腰臀比越大 ,体重越大 ,腹部皮褶越厚 ;腰臀比增大其血压升高趋势显著 ,心肺功能也越差 ;腰臀比增大能使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灵敏和反应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形态 机能 素质 相关分析 腰臀比 显著性 心血管功能 健康 体质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泓澜 徐飚 +4 位作者 郑苇 徐望红 高静 舒晓鸥 项永兵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老年男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男性健康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区8个街道40~74岁的中老年男性,2002--2006年期间共调查61500人。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老年男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男性健康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区8个街道40~74岁的中老年男性,2002--2006年期间共调查61500人。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wHR)作为肥胖的测量指标。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各种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被访者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8%、7.7%和49.7%。在所有被访者中,66.7%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26.5%)居首位。分别调整WHR和BMI,高血压、冠心病、胆结石、泌尿道结石、中风的患病率随BMI和WHR的增高而上升。与正常BMI组相比,肥胖组患5种疾病的OR值为1.16—3.13;WHR最大组与最小组相比,5种疾病的OR值为1.20~1.69。趋势检验P值均〈0.05。糖尿病与WHR呈正相关,WHR最大组的患病率是最小组2.40倍(95%CI:2.14~2.70),而糖尿病与BMI无关。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随BMI增高而下降,肥胖组与正常BMI组相比,OR=0.87(95%C1:0.77~0.98);而WHR结果则相反,WHR最大组的OR值为最小组的1.26倍(95%CI:1.14。1.40)。结论高血压、胆结石、泌尿道结石、心脑血管疾病在肥胖男性中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病率与向心性肥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重指数 腰围臀围比 慢性病
原文传递
安徽省7~22岁学生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陶芳标 袁长江 +2 位作者 阙敏 黄锟 宋国强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16-1019,1022,共5页
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 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城乡7—22岁男生及女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腰围和腰臀比男生大于女生。青春发育期女生臀围大于男生,农村青少年臀围的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各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中,城市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最高。多数年龄组城市男生臀围明显高于农村(P(0.01或P〈0.05),城市女生腰围和臀围比农村稍高,城市男生腰臀比略高于农村,而农村女生的腰臀比较城市稍高。但腰臀比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较少。结论基于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差异,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腰围和腰臀比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比 生长和发育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学生
下载PDF
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与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肖瑛琦 刘娅 +5 位作者 郑思琳 杨艳 范颂 杨超 张俊辉 叶运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 探讨四川省泸州地区社区中老年居民BMI、腰围和腰臀比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15年3月27日至4月20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泸州市35~69岁中老年人2 03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泸州市... 目的 探讨四川省泸州地区社区中老年居民BMI、腰围和腰臀比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15年3月27日至4月20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泸州市35~69岁中老年人2 03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泸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3.48%,超重率、肥胖率及以腰围、腰臀比计算的向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2.5%、14.6%和48.4%、74.0%。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与高血压患病有关,45~60和≥60岁与〈40岁相比,OR值分别为2.066和4.756。控制性别、年龄的混杂作用后,在BMI与腰围和腰臀比这3个指标中,BMI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按腰围计算)对高血压患病有影响,腰臀比没有引入回归方程;BMI与腰围或腰臀比联合对高血压患病均有影响,从超重到肥胖者较两项指标正常人群患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均逐渐增加,OR值(95% CI)分别从1.524(1.044~2.226)增加至4.641(3.405~6.326),从1.569(1.134~2.171)增至5.468(3.797~7.876)。结论 BMI、腰围和腰臀比均与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有关联,腰围较腰臀比的关联更大,提示保持体重相关指标在正常范围可能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体质指数 腰围 腰臀比 患病率
原文传递
3156例原发性高血压脂肪分布与大动脉缓冲功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倪永斌 张维忠 +1 位作者 王宏宇 吴美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研究肥胖和局部体脂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3 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按腰臀围比值分为中心胜肥胖... 目的:研究肥胖和局部体脂分布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3 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按腰臀围比值分为中心胜肥胖组和非中心胜肥胖组,应用法国产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Complior测量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分析比较体重指数和腰臀围比值(≥0.95者认为是中心性肥胖)与脉搏波速度的关系。 结果:体重指数和脉搏波速度不相关,而女性腰臀围比值和脉搏波速度呈正相关(r=0.220,P<0.0001)。女性中心性肥胖组脉搏波速度明显高于非中心性肥胖组,有极显著差异(11.96 m/s vs.11.06 m/s,P<0.001),在校正年龄、身高、收缩压、心率、体重指数和脉压等影响因素后,两组间仍有极显著差异(11.61m/s vs. 11.24 m/s,P<0.01)。但男性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性肥胖是影响大动脉缓冲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腰臀围比值 脉搏波速度 脂肪分布
下载PDF
运动减肥对重度肥胖女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以及腰臀比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沈雪寒 陈文鹤 《体育科研》 2010年第3期96-98,共3页
测定了参加"2009年上海巅峰暑期减肥运动营"23名重度肥胖女性儿童青少年运动减肥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经过4周运动减肥后,体脂百分比、体重指数(BMI)、脂肪体重、腰围、臀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体脂百分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MI,... 测定了参加"2009年上海巅峰暑期减肥运动营"23名重度肥胖女性儿童青少年运动减肥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经过4周运动减肥后,体脂百分比、体重指数(BMI)、脂肪体重、腰围、臀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体脂百分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MI,腰围/身高比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臀围/身高比。与BMI比较,体脂百分比是评价肥胖程度和运动减肥效果的理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青少年 运动减肥 体脂百分比 腰围 臀围 腰臀比 BMI
下载PDF
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与高血压、高血糖的关系及三者对高血压、高血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9
作者 向泽林 赵景波 +5 位作者 许加亮 王丛菊 王付曼 杨利婷 凌梨梨 李素洁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与高血压、高血糖的关系及三者对高血压高血糖的预防价值。方法2006年4-9月整群抽取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健康检查中心体检的1751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结果...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与高血压、高血糖的关系及三者对高血压高血糖的预防价值。方法2006年4-9月整群抽取黑龙江省电力医院健康检查中心体检的1751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结果①BMI、WC与血压的相关性比WHR好;WHR、WC与血糖的相关性比BMI好;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3个指标中BMI是高血压重要的预测因子,而WC是高血糖及二者聚集重要的预测因子;③BMI、WC与WHR三者之间两两指标同时存在时对高血糖、高血压及二者聚集都存在交互作用;④当BMI≥25kg/m2时,其OR值在3.02-4.01之间,ARP在58.13%-69.21%之间,PARP在43.79%-55.77%之间;当WC≥85cm(男性)、WC≥80cm(女性)时,其OR值在4.04-6.70之间,PARP在56.47%-75.52%之间;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正确指数高,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价值。结论BMI、WC分别是高血压、高血糖重要的预测因子,以BMI≥25kg/m2或WC≥85cm(男性)、WC≥80cm(女性)为超重肥胖切点时,诊断价值最高,建议以此为诊断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腰臀比 高血压 高血糖症 预测
下载PDF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徐望红 戴奇 +3 位作者 阮志贤 程家蓉 金凡 舒晓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7-351,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的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确诊的上海市区 4 97例 30~ 6 9岁子宫内膜癌病例和 4 97名对照的发育史 ,并进行身体测量。结果 青少年时期的...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的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确诊的上海市区 4 97例 30~ 6 9岁子宫内膜癌病例和 4 97名对照的发育史 ,并进行身体测量。结果 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和体重与子宫内膜癌未见显著性关联 ;除2 0岁左右外 ,成年各阶段的体重指数 (BMI)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体重增加 >7.5kg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 ,但体重增加比例为 15 %以上只在 4 0~ 5 0岁年龄段有显著意义。 2 0~ 30岁的体重减轻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体重、BMI、腰围臀围比 (WHR)的测量值大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身高、坐高身高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结论 青少年时期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显著联系 ,而成年时期的肥胖程度和体脂的分布均是独立危险因素。 30岁前后体重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肿瘤 体重指数 腰围臀围比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不同肥胖指标对糖尿病风险预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曾伟 黄晓波 +4 位作者 贾勇 魏咏兰 王琼 鹿茸 夏劲节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4种肥胖指标对预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方法利用四川成都市2008年调查5 205名40~70岁人群数据,分析4种指标及身高的相关关系;应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OC)、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4种肥胖指标对预测糖尿病风险的效果。方法利用四川成都市2008年调查5 205名40~70岁人群数据,分析4种指标及身高的相关关系;应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OC)、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4个指标对糖尿病的预测效果。结果 WHtR与腰围相关性最高(男性r=0.938 4,女性r=0.956 2,P<0.05);4个指标中,ROC曲线下面积男性WHR最大,女性WHtR最大(男性c=0.641 5,女性c=0.669 2);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男性WHR,女性WC预测价值最佳(男性OR=3.107,女性OR=2.684),调整4个指标交互作用后,BMI结合WC、WHR、WHtR并不能明显提高模型预测效果。结论本研究人群糖尿病风险模型中,男性选择WHR作为肥胖评定指标,最佳切点为0.90,女性选择WC作为肥胖评定指标,最佳切点为83 cm,但在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指数 腰围 腰臀比 腰围身高比值 糖尿病
原文传递
35岁以上人群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钟赟 田朝伟 +4 位作者 刘本荣 李爱群 罗承锋 陈敏生 刘世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64-4067,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腰臀比(WHR)、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广州市两个独立社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岁以上居民2 745人进行身高、体质量、WC、臀围、血压、心率的测量,并进行问卷...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腰臀比(WHR)、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广州市两个独立社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岁以上居民2 745人进行身高、体质量、WC、臀围、血压、心率的测量,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广州地区35岁以上居民中,不同BMI的男女居民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型肥胖组的血压水平及其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男性以WHR的OR值最高(1.526),而女性以WC的OR值最高(2.813),BMI的OR值在两性中均为最低(0.719/0.391)。ROC曲线表明,男性BMI、WC和WHR诊断高血压的切点、曲线下面积及95%C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女性中,W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54),与BMI(0.77)、WHR(0.78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尤其在女性人群中,WC是反映肥胖对高血压影响的较好测量指标,而BMI和WHR可以作为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腰臀比 体质指数 腰围
下载PDF
四种常用成年人肥胖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苗 陈晋 +6 位作者 甘亚楠 阮班银 王潇 刘颖 刘长俊 郑弘 郭怀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732-2738,共7页
目的探讨体脂百分比(BF%)法、体质指数(BMI)法、肥胖度(OBD)法、腰臀比(WHR)法4种常用成年人肥胖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更灵敏、特异的肥胖评价标准,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6月,以湖北省某高校教师共5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探讨体脂百分比(BF%)法、体质指数(BMI)法、肥胖度(OBD)法、腰臀比(WHR)法4种常用成年人肥胖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以寻找更灵敏、特异的肥胖评价标准,为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6月,以湖北省某高校教师共5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9例(45.1%)、女327例(54.9%)。采用清华同方BCA-2A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其身高、体质量、BF%、WHR等体格指标。分别计算BF%法(以男BF%≥25.0%、女BF%≥30.0%为肥胖)、BMI法(以BMI≥28.0 kg/m^2为肥胖)、OBD法(以超过标准体质量20%为肥胖)、WHR法(以男≥0.90、女≥0.85为中心性肥胖)的肥胖检出率,并以BF%法为金标准,分析其他3种评价标准的诊断价值,诊断价值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Se)、漏诊率(FN)、特异度(Sp)、误诊率(FP)、符合率、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结果 BF%法、BMI法、OBD法、WHR法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5.7%(153/596)、7.2%(43/596)、24.0%(143/596)、50.5%(301/596)。4种评价标准的男性肥胖检出率、女性肥胖检出率及总体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HR法的男性肥胖检出率、女性肥胖检出率及总体肥胖检出率高于BF%法、BMI法、OBD法,BF%法、OBD法的男性肥胖检出率、女性肥胖检出率及总体肥胖检出率高于BMI法,BF%法的女性肥胖检出率高于OBD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BF%为诊断肥胖的金标准,BMI法、OBD法、WHR法诊断男性肥胖、女性肥胖及总体肥胖的Se、FN、Sp、FP、符合率、Pv+、P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将BMI法诊断肥胖的截断值调整至男≥25.0 kg/m^2、女≥23.0 kg/m^2(方案1),男≥24.5 kg/m^2、女≥22.5 kg/m^2(方案2),男≥24.0 kg/m^2、女≥22.0 kg/m^2(方案3),3种方案诊断男性肥胖的Sp、FP、符合率,诊断女性肥胖的Se、FN、Sp、FP、Pv+、Pv-,诊断总体肥胖的Se、FN、Sp、FP、符合率、Pv+、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体脂肪率 人体质量指数 肥胖度 腰臀比 诊断
下载PDF
老年人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围比值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邱东鹰 胡予 +3 位作者 陆健 蔡映云 吴琳 朱继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俐)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 目的:确定老年人人体测量指数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DM/IG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37例(男性416例,女性121俐)参加健康体检的上海城市老年人(年龄60~85岁)进行调查,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围比值(WHR)分别与DM/IGT之间的关系;运用logisit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人体测量指数对DM/IGT的预测价值。结果:(1)除女性WHR值外,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具有DM/IGT者人体测量指数BMI、WC和WHR均高于非DM/IGT者,P〈0.05;同样,具有高BMI(≥25kg/m^2)、WC(≥90cm)和WHR(≥0.9)的DM/IGT发生率均分别大于低BMI、WC和WHR组。P〈0.05或P〈0.01。(2)在调整了年龄、活动强度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影响后,对BMI、WC和WHR这3个因素与DM/IGT的关系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HR和BMI分别是本组老年男性和女性DM/IGT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04,P=0.0002),ROC曲线分析表明老年男性WHR的AUC最大(P〈0.05),老年女性BMI的AUC最大(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肥胖与DM/IGT有相关性,WHR和BMI是较好的简易预测指标,在老年男女人群中分别测量WHR和BMI可以较好地预测DM/IG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围比值 体质指数 腰围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老年
下载PDF
“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mTO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范晓露 林青琰 +1 位作者 何勇宗 唐红珍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TOR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0例,均予健康指导,药物组予盐酸二甲双胍0. 85 g/次,2次/天,餐前服;针刺组...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TOR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0例,均予健康指导,药物组予盐酸二甲双胍0. 85 g/次,2次/天,餐前服;针刺组予"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1次/天,5次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分别于试验前、试验第4、8、10、1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体重、腰臀比、血脂及血清IL-6、TNF-α、IL-1β、mTOR水平。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腰臀比、血脂及血清IL-6、TNF-α、IL-1β、mT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4疗程结束后,药物组体重显著下降(P <0. 05);第8疗程结束后,两组体重均下降(P <0. 05),药物组优于针刺组(P <0. 05),药物组血清mTOR水平显著下降(P <0. 05),针刺组mTOR水平无变化,针刺组IL-6、TNF-α、IL-1β水平显著下降;第10疗程和第12疗程结束后,两组体重、血脂及血清IL-6、TNF-α、IL-1β、mTOR均显著下降(P <0. 05),且组间无差异(P> 0. 05),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腰臀比显著减小(P <0. 05)。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与末次治疗比较,针刺组关键指标均未升高(P> 0. 05),而药物组体重、血脂和血清IL-6、TNF-α、IL-1β、mTOR明显升高(P <0. 05)。结论:临床运用"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在治疗10个疗程后,减肥效果与二甲双胍相当;"引气归元健脾胃"针法能下调血清IL-6、TNF-α、IL-1β、mTOR水平,mTOR信号通路参与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归元健脾胃 针刺疗法 单纯性肥胖 腰臀比 血清mTOR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谢铁男 岳瑛 张利群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特征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6名PCOS女性进行人体测量学指标的检查和测定、性激素水平检测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76例PCOS患者中除3例合并糖尿病外,73例PCOS...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特征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76名PCOS女性进行人体测量学指标的检查和测定、性激素水平检测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76例PCOS患者中除3例合并糖尿病外,73例PCOS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者46例,占63%,无胰岛素抵抗者27例,占37%。与无胰岛素抵抗者比较,胰岛素抵抗者体重、BMI、腰围和腰臀比及黑棘皮征明显增高,而两组间性激素6项指标的差异不明显。结论:PCOS妇女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较高;PCOS合并IR患者的体重、BMI、腰围和腰臀比、黑棘皮征明显高于无胰岛素抵抗者;性激素水平与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体重指数 腰臀比 黑棘皮征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1180名在校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万燕萍 徐仁应 +3 位作者 方华 陆丽萍 张晓敏 蔡威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儿童NAFLD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6~14岁学生共1180名,所有学生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每名学生均进行肝脏B超检查。结果1180名学生中,男生572名,...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儿童NAFLD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6~14岁学生共1180名,所有学生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每名学生均进行肝脏B超检查。结果1180名学生中,男生572名,年龄(9.0±2.0)岁,女生608名,年龄(9.1±1.8)岁。1155名(97.9%)学生肝脏B超正常,25例为NAFLD患者,其中轻度18例(1.5%),中度7例(0.6%),没有重度患者。25例NAFLD患者中,男生19例,女生6例,男生NAFLD检出率远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P〈0.05)。1180名学生中934名(79.2%)BMI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分别为137名(11.6%)和109名(9.2%)。NAFLD检出率在BMI正常学生中仅为0.6%(6/934),而超重和肥胖学生中则分别为2.9%(4/137)和13.8% (15/109),超重和肥胖学生NAFLD检出率高于BMI正常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93,P〈0.01)。依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将1180名学生分为发育前期(6~9岁)和发育期(〉9~14岁)两组,则6~9岁组学生NAFLD检出率为1.7%(12/714),〉9~14岁组学生NAFLD检出率为2.8% (13/4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1,P〉0.05)。以NAFLD发生为最终目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BMI和腰臀比是NAFLD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x^2=69.35,P〈0.01)。结论上海地区1180名儿童NAFLD检出率为2.1%。超重和肥胖学生NAFLD检出率明显高于BMI正常学生,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BMI和腰臀比可作为NAFLD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儿童 发病率 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 腰臀比
原文传递
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腰高比对高血压发病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冯梅 郭志荣 +3 位作者 海波 骆文书 胡晓抒 武鸣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腰高比(WHtR)等脂肪指标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1999年4月对在江苏省抽取的3个城市社区和9个自然村共8 865名35~74岁城乡居民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分别于2002年...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腰高比(WHtR)等脂肪指标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1999年4月对在江苏省抽取的3个城市社区和9个自然村共8 865名35~74岁城乡居民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分别于2002年1月—2003年8月和2006年3月—2007年11月对基线调查满2年和5年的城乡居民进行随访,将其中参与2次随访且基线调查和首次随访中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空腹血糖≥5.6 mmol/L的2 531名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WC、BMI、WHR和WHtR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江苏省2 531名城乡居民2次随访间隔中位数为3.8年,此期间新发高血压469例,高血压发病率为18.53%;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等混杂因素后,BMI第三四分位数和最高四分位数者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最低四分位数者的1.46和2.42倍,WC第三四分位数和最高四分位数者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最低四分位数者的1.63和2.51倍,WHR第三四分位数和最高四分位数者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最低四分位数者的1.70和2.62倍,WHtR第三四分位数和最高四分位数者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最低四分位数者的1.91和2.08倍;BMI和WC对高血压发病联合作用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等混杂因素后,BMI最高三分位数合并WC第二三分位数和最高三分位数者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为BMI最低三分位数合并WC最低三分位数者的1.86和2.55倍。结论 WC、BMI、WHR和WHtR等脂肪指标较高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 体质指数(BMI) 腰围(WC) 腰臀比(WHR) 腰高比(WHtR) 影响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和腰臀比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国梅 熊丰 +5 位作者 曾燕 王栋钢 龙春丽 蒋运春 张亚妮 张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 目的:探讨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与血压的相关性,明确各指标对血压的影响大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以重庆市2003~2004年主城区9所中学和15所小学,12个年级5~17岁的学生7326名(男3603名,女3723名)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值及腰臀比。血压与各人体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男童的血压异常率为4.61%,女童为3.06%,总体人群的异常率为3.86%。偏相关分析显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独立正相关,且腰围的正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而腰臀比相关性稍差。以腰围≥90百分位,腰围/身高比值≥0.5,腰臀比女童≥0.85,男童≥0.90为异常,男女童腰围、腰围/身高比值异常组的血压均值明显高于腰围、腰围/身高比值正常组的值。腰臀比正常和异常组之间的血压均值差距较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示:年龄、腰围、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均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因素。腰围、腰围/身高比值的影响较腰臀比大,其中腰围影响最大。校正的OR值显示男女童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值异常者血压异常的风险是正常者的6~7倍,明显高于腰臀比的风险。结论:腰围、腰围/身高比值与血压的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是预测血压水平变化的较好指标。其中腰围预测性最好,其次为腰围/身高比值,腰臀比的预测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腰围 腰围/身高比值 腰臀比 青少年
下载PDF
中年知识分子体重指数、腰围及腰臀比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和 陈思东 +3 位作者 张信 孙宏惠 刘燕 张瑛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5-59,62,共6页
目的 :了解体重指数 (BMI)、腰围 (WC)及腰臀比 (WHR)对人群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的价值。方法 :对广州市 1191名 35~ 6 5岁知识分子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的测量。用直线相关分析BMI、WC和WHR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 ;将BMI... 目的 :了解体重指数 (BMI)、腰围 (WC)及腰臀比 (WHR)对人群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的价值。方法 :对广州市 1191名 35~ 6 5岁知识分子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的测量。用直线相关分析BMI、WC和WHR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 ;将BMI、WC和WHR分别根据最大和最小值分成 3等份 ,分析 3个指标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分析三个指标对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性预测的价值。结果 :男女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随BMI、WC和WHR的增加而上升 (P值均 <0 .0 5 ) ;对血压影响的贡献的次序为 :体重指数 >腰围 >腰臀比 ;BMI≥ 2 5、腰围≥ 85cm、女性腰臀比≥ 0 .95可作为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诊断建议值。结论 :BMI、WC和WHR是预测高血压危险性的有效指标 ;控制BMI、WC和WHR可以有效地防治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体重指数 腰围 腰臀比 中年知识分子 诊断建议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