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机器人、工作任务与非常规能力溢价——来自制造业“企业—工人”匹配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35
1
作者 余玲铮 魏下海 +1 位作者 孙中伟 吴春秀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9,M0004,236,共15页
当前,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的新技术日益接手以往由人工执行的任务,将改变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和工资分配方式。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表明,由于工业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弹性,其中,对可编码和重复性的常规任务存在替代性,... 当前,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的新技术日益接手以往由人工执行的任务,将改变劳动力市场的技能需求和工资分配方式。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表明,由于工业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弹性,其中,对可编码和重复性的常规任务存在替代性,对高级认知和社会互动的非常规任务具有互补性,工业机器人的引入促使非常规任务相对工资增长,从而非常规/常规任务工资差距扩大。利用制造业"企业—工人"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工业机器人使非常规任务工资大幅增益,工业机器人所体现的技术进步是任务偏向型(TBTC),而非传统意义的教育技能偏向型(SBTC)。此外发现,在私营、外资企业以及出口贸易企业中,工业机器人对任务工资差距影响尤为明显。工资差距更多来自于非常规能力的价格效应而不是禀赋效应。本文有助于理解当前我国沿海地区如火如荼的"机器换人"现象及所产生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非常规任务 常规任务 工资差距 劳动力市场
原文传递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户籍分割效应及其变迁——工资差异与机会差异双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0
2
作者 余向华 陈雪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10,共14页
针对农村户籍者普遍遭遇的同工不同酬和就业机会不平等问题,基于1993—2009年CHNS微观数据,从工资差异和机会差异双重视角,本文进行了综合异质性揭示和内生性处理的计量和分解。结果显示:改革中岗位进入上的机会歧视有所减弱,但部门进... 针对农村户籍者普遍遭遇的同工不同酬和就业机会不平等问题,基于1993—2009年CHNS微观数据,从工资差异和机会差异双重视角,本文进行了综合异质性揭示和内生性处理的计量和分解。结果显示:改革中岗位进入上的机会歧视有所减弱,但部门进入方面的机会歧视依然较大;户籍分割与其他分割的结合,使城乡户籍劳动力面临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而机会差异与工资差异内在关联,使户籍分割的工资效应被部分隐藏在部门差异、岗位差异等分割形式之下;分位数分解后发现,城乡工资差异各分位点都未能缩小,甚至屡显扩大迹象,其主要根源就在于户籍工资歧视。因此,切断户籍与部门和岗位进入等的联系,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消除机会差异,促进城乡就业平等,实现同工同酬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分割效应 劳动力市场分割 机会不平等 同工不同酬
原文传递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及动态同化 被引量:79
3
作者 陈珣 徐舒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88,共15页
本文从动态同化(assimilation)的新视角,研究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文章针对该问题特有的数据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对移民工资同化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镇每多待... 本文从动态同化(assimilation)的新视角,研究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文章针对该问题特有的数据结构,构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工具变量回归方法,对移民工资同化研究中固有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纠正。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在城镇每多待一年,其相对工资将增加1.4%。这表明不同初始工资的农民工需要经过10—58年后才能达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资水平。高学历不会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只是增加了其初始工资水平,培训和社会关系对农民工的工资同化速度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工不仅初始相对工资低,而且工资同化速度慢,因而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将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反映出改善农民工务工环境、消除工资歧视的迫切性。同时,本文也揭示了增加社会培训在农民工中的覆盖范围和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将对"农民市民化"的进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差距 动态同化
原文传递
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及工资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58
4
作者 杨蕙馨 李春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63,共13页
以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理论探讨为基础,结合对技术进步内生及教育质量外生的综合分析,得到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为技能偏向型,即: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增加两种... 以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理论探讨为基础,结合对技术进步内生及教育质量外生的综合分析,得到中国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为技能偏向型,即: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增加两种技能类型劳动力的工资差距。由于教育质量的影响,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量之比在长期内会达到动态的稳定均衡状态.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而致的工资差距不会一直增大。最后用中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以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信息产业为对象展开研究.重点考察教育质量的影响作用.这不仅补充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双重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更为中国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充分就业并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工资差距 教育质量
原文传递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就业与工资 被引量:57
5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52,共25页
本文在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关税政策不确定性(TPU)下降对中国企业就业与工资的影响。我们发现,TPU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就业净增长,并且这一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强;进一步的渠道检验表明,TPU下降除通过"提... 本文在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关税政策不确定性(TPU)下降对中国企业就业与工资的影响。我们发现,TPU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就业净增长,并且这一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强;进一步的渠道检验表明,TPU下降除通过"提高就业创造"与"降低就业破坏"促进企业就业净增长外,出口扩张也是其促进企业就业净增长的重要渠道。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TPU与企业工资的关系,发现TPU下降不仅显著提高了企业平均工资,还缩小了其工资差距。此外,TPU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的相对扩张会促进企业更多雇佣非技术劳动力,从而有助于缩小企业工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 就业创造 就业破坏 工资差距
原文传递
薪酬差距、发明家晋升与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39
6
作者 赵奇锋 王永中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119,共26页
本文主要考察企业内部管理层与普通员工间薪酬差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对发明家晋升促进技术创新这一机制进行检验。发明家创新与晋升锦标赛模型表明,薪酬差距扩大将提高发明家晋升激励,鼓励发明家增加创新投入,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本文主要考察企业内部管理层与普通员工间薪酬差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对发明家晋升促进技术创新这一机制进行检验。发明家创新与晋升锦标赛模型表明,薪酬差距扩大将提高发明家晋升激励,鼓励发明家增加创新投入,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论文使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模型检验后发现,薪酬差距扩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提高发明家创新效率和参与意愿,而发明家所获专利增加能够提高其晋升管理层概率,晋升管理层的发明家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改善研发创新效率、吸引高水平发明家等途径促进技术创新。理论与经验分析研究显示,薪酬差距通过发明家晋升渠道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差距 企业创新 发明家晋升 锦标赛
原文传递
参与全球价值链拉大了收入差距吗——基于跨国跨行业的面板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瑶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9,共13页
随着衡量全球价值链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全球价值链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利用OECD-Ti VA提供的数据,系统描述了1995-2011年56个国家18个行业的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指数,并以此来重新考察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熟练劳... 随着衡量全球价值链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全球价值链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利用OECD-Ti VA提供的数据,系统描述了1995-2011年56个国家18个行业的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指数,并以此来重新考察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OLS、截面、面板和GMM的回归皆发现,相对于技术进步,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是显著影响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且参与度越高、参与位置越是处于下游,其工资差距越大。在控制了工资差距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价值链参与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更大。子样本回归进一步揭示,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对制造业的影响大于服务业;而价值链位置指数对制造业工资差距的影响为负,对服务业工资差距的影响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位置 收入差距
原文传递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及工资差距——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分析 被引量:35
8
作者 寇恩惠 刘柏惠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19,共17页
在我国城乡统筹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短工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工资差距展开分析。在修正劳动参与和短工化的样本选择问题基础上,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农民工工资函数,并且使用MM方法对短期农民工和长期农民工的工资差... 在我国城乡统筹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短工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工资差距展开分析。在修正劳动参与和短工化的样本选择问题基础上,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农民工工资函数,并且使用MM方法对短期农民工和长期农民工的工资差距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高学历、培训经历、本地就业以及通过亲缘和正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人,获得长期合同的可能性较高;地区和教育对农民工工资的贡献较大;两种合同类型的农民工在工资分布的底端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存在"粘性地板效应"。这些结论对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平衡区域间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差距 分位数回归 粘性地板效应
原文传递
效率工资、租金分享与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叶林祥 李实 罗楚亮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6,共13页
企业利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究竟来自效率工资还是来自租金分享,这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利润是解释我国企业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这主要由效率工资导致。(2)国... 企业利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究竟来自效率工资还是来自租金分享,这是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利润是解释我国企业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这主要由效率工资导致。(2)国有企业存在租金共享,但它不是通过企业利润实现的,而是利用行业垄断地位直接将职工高工资转化为企业成本实现的。(3)集体企业存在着租金共享。(4)外资企业也存在租金共享,但存在租金共享的外资企业同时具有更高的效率。(5)私营企业存在效率工资。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不同的是,对私营企业而言,行业垄断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职工工资水平,或反过来说,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最后,文章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缩小企业工资差距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工资 租金分享 企业效率 工资差距 工具变量法
原文传递
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分工位置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胡昭玲 李红阳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8,共8页
本文采用下游度指标刻画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首次从价值链分工位置角度考察其对我国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对1995-2009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后,我国多数行业的分工位置越来越接近初始... 本文采用下游度指标刻画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首次从价值链分工位置角度考察其对我国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对1995-2009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后,我国多数行业的分工位置越来越接近初始投入品阶段,分工位置下滑导致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在价值链嵌入位置50分位以上,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更快,而在50分位以下,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下游度 分工位置 工资差距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劳动力就业与收入分配: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4
11
作者 惠炜 姜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77-86,共9页
通过对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既会降低劳动力就业,使劳动力冗余,但也将创造新就业岗位,提升非机器工作的劳动力需求,最终促使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极化趋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 通过对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既会降低劳动力就业,使劳动力冗余,但也将创造新就业岗位,提升非机器工作的劳动力需求,最终促使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极化趋势;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但会扩大收入差距。提出未来研究应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注重劳动力本身的属性与人工智能劳动力需求的匹配性,深化人工智能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拓展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力就业 工资水平 劳动收入份额 收入差距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参与的性别差异——20年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菊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共18页
1990—20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最活跃、结构性变迁最剧烈的时期,与就业相关的社会情境和公共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可能作用于两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及性别差异。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通过对... 1990—20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最活跃、结构性变迁最剧烈的时期,与就业相关的社会情境和公共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可能作用于两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及性别差异。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通过对女性劳动力的市场参与机会与参与结果的纵向比较分析,试图辨识时期效应和性别制度效应。结果发现,在此期间两性的在业概率双双下降,但女性的降幅远超男性;两性的收入水平双双提升,但男性的增速远超女性,故职场机会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均随市场化的推进而加大。“双降”和“双升”应被解读为时代特征,是市场化和城镇化的结果;而在这种“变态”中彰显出来的随时间而加大的性别差异,则是一以贯之的“常态”,应被视为传统性别规制的延续及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强化效应。未来的公共政策须进一步提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平等意识、细化保障女性就业的法律制度,从而帮助女性(和男性)实现自己的职业期待与家庭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女性就业 劳动收入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对中国工业部门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程惠芳 丁小义 翁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70,共13页
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各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行业技术密集度及所负责的生产工序技术密集度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将形成不同的产品内分工模式,并影响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间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利用32个中国工业部门行业的动态... 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各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行业技术密集度及所负责的生产工序技术密集度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将形成不同的产品内分工模式,并影响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间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利用32个中国工业部门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论是低端型还是高端型产品内分工模式,均会显著提高行业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加剧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间的工资差距;不同产品内分工模式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机制存在差异,低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通过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间接地影响收入分配格局,而高端型国际产品内分工则通过要素替代直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国际产品内分工对高技术部门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要大于低技术部门。研究还显示,中国工业部门产品内分工程度的变动趋势预示了低技术部门竞争优势逐渐丧失而高技术部门竞争优势尚未确立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 工资差距 收入分配 进口中间品
原文传递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劳动收入差距——基于跨国跨行业下游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耿伟 郝碧榕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67,共14页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是影响一国行业内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下游度指标刻画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采用1996—2009年跨国跨行业面板数...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是影响一国行业内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下游度指标刻画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采用1996—2009年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越接近下游的生产位置,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大,低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小,劳动收入差距随之扩大;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化通过增加值率的变化改变了劳动的需求结构,进而改变了劳动相对收入差距;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之间存在以增加值率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政策含义为一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强调以下游度较高的行业嵌入到价值链中,由此带来较高的增加值率,但同时也应考虑到随之而来的劳动收入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下游度 收入差距 增加值率
原文传递
互联网普及与中国省内工资差距收敛 被引量:22
15
作者 胡浩然 张盼盼 张瑞恩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11,共16页
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不平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近十年来互联网发展深度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同时也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本文从各省内行业间工资差距角度,研究互联网普及对... 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不平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近十年来互联网发展深度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同时也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本文从各省内行业间工资差距角度,研究互联网普及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排除内生性后,互联网普及可以显著地减小各省份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并且提高了省份和行业层面的工资水平;互联网普及减小工资差距的积极作用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地区或者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与各地区初始工资差距大小存在差异有关;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互联网普及可以通过提高地区产业集聚程度和创新水平进而降低工资差距;拓展性分析发现,互联网普及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但是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产业结构越合理,则互联网普及减小工资差距的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工资差距 中介效应 产业结构转型
原文传递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动——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研究途径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世伟 郭凤鸣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建立了工资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提出了性别工资差异变动的分解方法,并依据1991-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对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91-1993年和1997-2004年期间,性别工资差异呈... 本文建立了工资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提出了性别工资差异变动的分解方法,并依据1991-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对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91-1993年和1997-2004年期间,性别工资差异呈缩小趋势;而在1993-1997年和2004-2006年期间,性别工资差异呈扩大趋势。在1991-2006年期间,性别工资歧视一直呈不断上升趋势,而性别间个体特征差异一直呈不断缩小趋势,性别工资差异变动是二者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政府通过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扭转性别工资歧视不断上升的趋势,将有助于性别工资差异的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工资差异 性别歧视 固定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二元经济、刘易斯拐点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被引量:20
17
作者 佟家栋 周燕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6,共9页
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并非单向和线性的,而是由城乡相对实际收入导致的此消彼长过程。"民工荒"现象是在出口波动、农产品价格提高、城镇生活成本上升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就业市场摩擦性现象,并不能说... 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并非单向和线性的,而是由城乡相对实际收入导致的此消彼长过程。"民工荒"现象是在出口波动、农产品价格提高、城镇生活成本上升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就业市场摩擦性现象,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或中国剩余劳动力即将消失。理论测算表明,中国仍存在近1亿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二元经济转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并未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剩余劳动力 二元经济 工资差距
下载PDF
职业分割、性别歧视与工资差距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晓宁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6,共9页
文章通过"晒工资"网络平台提供的调查数据,利用Appleton分解方法对我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人力资本水平对男女工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定的职业性... 文章通过"晒工资"网络平台提供的调查数据,利用Appleton分解方法对我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人力资本水平对男女工资差异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定的职业性别分割。分解数据显示,职业内工资差异与职业间工资差异分别为22.5%和15.7%,即存在比较严重的纵向和横向性别职业隔离。此外,分析结果还揭示了职业性别歧视是导致城市男女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分割 性别歧视 工资差距 Appleton分解
原文传递
工资加成、就业抑制与最优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反馈?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宗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90,共23页
本文首先通过SVAR模型确认了工资加成冲击对劳动就业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工资加成冲击能产生就业抑制效应。在这一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动态新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并利用贝叶斯MLE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模型产生的就业... 本文首先通过SVAR模型确认了工资加成冲击对劳动就业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工资加成冲击能产生就业抑制效应。在这一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动态新凯恩斯主义宏观模型,并利用贝叶斯MLE方法估计了模型的结构参数,模型产生的就业动态比较好的匹配了实际经济中的经验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垄断竞争和劳动力市场存在工资调整刚性的环境中就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是否应该对劳动力市场动态进行反馈调控作了比较详实的研究。我们发现,如果在传统政策规则基础上加入工资缺口或劳动就业缺口的最优考量,将会降低通货膨胀和劳动就业缺口的波动性。而且,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动态政策反馈可以缓解工资加成冲击的就业抑制效应。进一步,相对于工资缺口反馈这种价格型调控方式,劳动缺口反馈这一数量型调控方式呈现出了更大的政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加成 就业抑制 工资缺口 劳动就业缺口 最优货币政策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工资增长与企业间收入差距——兼论“灯塔工厂”的行业引导效应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东 郭文光 《财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4,共15页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引发收入分配问题。文章采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最终落脚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率先完成数...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引发收入分配问题。文章采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最终落脚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的“灯塔工厂”所发挥的行业引导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工资水平,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垄断性较低行业、劳动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明显;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影响存在时变现象,数字化转型成熟期带来的生产率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对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劳动替代效应带来的抑制作用,并构成了企业工资增长的主要成因;数字化转型在扩大企业内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同时,还会通过提升行业垄断程度扩大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间收入差距;“灯塔工厂”虽然造成了同一行业内其他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和资本要素部分转移,但是有助于提升行业内最低生产效率,缩小企业间的生产率差距,促进行业内企业工资水平的全面提升。文章的结论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防止收入差距拉大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平均工资 收入差距 灯塔工厂 引导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