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育年龄与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于俊荣 张香改 +4 位作者 黄海燕 张喜瑞 宋淑秀 高章圈 刘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3-415,共3页
目的:调查河北省11个市育龄夫妇平均生育年龄态势及其社会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河北省11个市对农村随访孕妇的调查资料,对农村育龄夫妇的性别、年龄、生育年龄及生育状况与文化水平、民族职业以及辖区经济状况等数据进行筛选与分析。结果... 目的:调查河北省11个市育龄夫妇平均生育年龄态势及其社会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河北省11个市对农村随访孕妇的调查资料,对农村育龄夫妇的性别、年龄、生育年龄及生育状况与文化水平、民族职业以及辖区经济状况等数据进行筛选与分析。结果:河北省一胎孕妇平均年龄为23.9±2.50岁,二胎孕妇平均年龄为31.3±3.30岁;一胎孕妇丈夫平均年龄24.85±2.48岁,二胎孕妇丈夫平均年龄32.03±3.60岁;孕妇及其丈夫生年育龄与其所在市辖区内人均经济收入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且生育年龄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各组间有明显差异,其中文盲、小学、大学、干部生育年龄比其他组明显上升。结论:本研究表明生育年龄与所在辖区内人均收入水平呈负相关,且生育年龄向后推迟现象在文化层次上向最高和最低学历两极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生育年龄 文化程度 经济收入
下载PDF
关于提高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思考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桂萍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2-36,共5页
北京市自1994年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十四年来,这一制度对于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等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运行中最低工资标准增长缓慢且水平偏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其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北京市自1994年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十四年来,这一制度对于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等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运行中最低工资标准增长缓慢且水平偏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其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受到理论制约;二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方式不规范。北京市应按照国际惯例,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社会平均工资的40%至60%,同时规范最低工资的测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收入 最低工资 社会平均工资
下载PDF
铁路车务段系统职工工资水平问题的探讨
3
作者 边衡 李健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5-16,19,共3页
分析了北京铁路分局车务段系统职工人均工资偏低的状况、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 车务段系统 职工工资 北京铁路分局 工资结构 创收收人
下载PDF
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工资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SFA-CGE两阶段模拟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董莹 穆月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91-98,共8页
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如何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居民在工资与收入差异产生影响的机制;选取2003—2009年具有显著农村劳动力释放的水稻、小麦及蔬果3个农业部门,对其微观固定观察点农户的技术进步率进行随机前沿模型(SFA)下的测算;将结... 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如何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居民在工资与收入差异产生影响的机制;选取2003—2009年具有显著农村劳动力释放的水稻、小麦及蔬果3个农业部门,对其微观固定观察点农户的技术进步率进行随机前沿模型(SFA)下的测算;将结果纳入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框架进行模拟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小麦生产中机械对劳动力有显著替代和释放作用;虽然短期农业技术进步产生的农村劳动力释放与转移扩大了地区人均收入差异,但缩小了地区实际工资差距;长期地区实际工资水平的收敛,需要在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与促进产业发展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地区工资与收入差距 SFA-CGE两阶段模拟分析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技术创新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研发与应用的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鹏 万广华 +1 位作者 常远 郎有泽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1197,共17页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两个环节.在传统的技术创新与工资收入差距经济模型中内生刻画技术应用环节,并厘清技术应用与工资收入差距的关系.本文基于中国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研究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本文重构...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两个环节.在传统的技术创新与工资收入差距经济模型中内生刻画技术应用环节,并厘清技术应用与工资收入差距的关系.本文基于中国的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研究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本文重构了技术创新与工资收入差距的关系模型,从理论层面论证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对工资收入差距的作用及机制,并突出了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明显不同,技术应用有助于缓和工资收入差距,但技术研发却扩大了工资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应用主要通过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市场交易等机制,发挥其缓和工资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的现实含义表明,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技术应用,仅仅推动技术研发是不够的.换言之,技术研发只有进入生产过程实现技术应用,才能改善工资收入差距,进而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扎实推行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应用 工资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对外贸易对工薪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述评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冬梅 杨焕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5-42,共8页
贸易对工薪收入差距的影响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理论研究文献以HOS理论为基础,日益重视从商品需求、技术进步、国际分工深化、就业变化等角度探讨贸易作用于工薪收入差距的机制与渠道。实证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工薪差距的扩大与HOS理论... 贸易对工薪收入差距的影响长期受到学界的关注。理论研究文献以HOS理论为基础,日益重视从商品需求、技术进步、国际分工深化、就业变化等角度探讨贸易作用于工薪收入差距的机制与渠道。实证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工薪差距的扩大与HOS理论的预测一致;在发展中国家,受工资机制、价格机制及劳动力市场完善程度的制约,工薪差距的变化与HOS理论的预测不一致。贸易对工薪收入差距的影响没有普适性的结论,针对具体国家进行研究更有意义,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改革尽量减少体制性因素导致的开放成本,使所有居民都充分享受开放带来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工薪收入差距 HOS理论 技术进步
下载PDF
企业职工工资收益权存在的问题及工会的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正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职工工资收益权是职工经济权益的核心内容,也是工会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领域。目前,企业职工工资收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工会组织高度关注,并采取切实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关键词 职工 工资收益权 工会 维权
下载PDF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我国分配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赖琼琚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93-96,共4页
1960年,日本启动了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并成为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我国经过30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与实施计划前的日本相比不仅有一定的相似性,而... 1960年,日本启动了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并成为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我国经过30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与实施计划前的日本相比不仅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形势更为严峻。因此,应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确立合理、公平、共享的收入分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国民收入 倍增计划 收入分配改革 启示
下载PDF
2020年农民增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与应对建议 被引量:55
9
作者 程国强 朱满德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2,共9页
新冠肺炎疫情将从多个渠道、多重方式对今年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冲击,其中对工资性收入影响尤为突出。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对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冲击严重,通过全球供应链影响我国产业经营和农民就业,今年后期农民持续增收挑战巨大。本文认为... 新冠肺炎疫情将从多个渠道、多重方式对今年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冲击,其中对工资性收入影响尤为突出。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对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冲击严重,通过全球供应链影响我国产业经营和农民就业,今年后期农民持续增收挑战巨大。本文认为必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线作战;加快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振兴,加大创新创业支持,恢复和稳定农民就业增收;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提升风险治理能力,稳住和促进农业经营增收;加强国际疫情研判,抓紧做好防范应对,稳住农民增收基础。要对标问题、攻坚克难、系统发力,通过一揽子政策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力争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农民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全面小康
原文传递
土地确权是否具有益贫性?——基于贫困地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3
10
作者 宁静 殷浩栋 汪三贵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8-127,共10页
本文基于贫困地区1898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缓解信贷约束三种中间传导机制,分析土地确权对贫困农户收入的影响发现,土地确权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其作用机制是,土地确权促进土... 本文基于贫困地区1898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缓解信贷约束三种中间传导机制,分析土地确权对贫困农户收入的影响发现,土地确权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其作用机制是,土地确权促进土地转出,提高了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工资收入水平;土地确权所获得的抵押担保权属能够提高信贷可得性,缓解信贷约束、改善经营状况。在全面推进土地确权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加大贫困户劳动力转移的扶持力度,完善土地金融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土地制度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确权 益贫性 土地流转 金融服务
原文传递
城镇与农村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于潇 孙悦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97,共14页
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取分位数回归与分位数分解分析方法,探究城镇流动人口与农村流动人口之间收入差异问题。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显著;除特征差异外,户籍歧视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比重高达36.8%;同时... 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取分位数回归与分位数分解分析方法,探究城镇流动人口与农村流动人口之间收入差异问题。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显著;除特征差异外,户籍歧视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比重高达36.8%;同时,影响收入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城镇与农村流动人口不同分位点具有较大差异;在反事实状态下,随着收入分位数即工资收入等级的不断提高,两类群体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且户籍歧视对其影响程度逐渐加深,在90%分位点的该比重高达75.1%。总之,受户籍制度影响,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明显,社会分层现象严重。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将会缩小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政府应为降低户籍歧视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流动人口 农村流动人口 户籍 收入差异 分位数分解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使用对灵活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戚聿东 丁述磊 刘翠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5-138,F0002,共15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赋能灵活就业的规模日趋庞大,这对于稳就业、保民生意义重大。使用互联网可以显著提升灵活就业工资收入,但互联网工资溢价率存在群体差异性,与中老年、男性和高收入群体相比,互联网使用对青年、女性和低...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赋能灵活就业的规模日趋庞大,这对于稳就业、保民生意义重大。使用互联网可以显著提升灵活就业工资收入,但互联网工资溢价率存在群体差异性,与中老年、男性和高收入群体相比,互联网使用对青年、女性和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提升作用更大。社会资本和职业选择是两个显著的中介变量,使用互联网的灵活就业者拥有更高的社会资本和自雇就业概率。此外,互联网使用能缩小正规就业者与灵活就业者的工资差异,有利于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应全面普及互联网使用率,促进灵活就业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提高灵活就业者互联网使用技能,不断提升灵活就业者收入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灵活就业 工资收入 正规就业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涓滴”还是“极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陈海龙 陈小昆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6,共12页
以2011—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借助面板中介变量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改善了相对贫困,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改善效应最大,使用深度的改善效应最小;工资性收入是数... 以2011—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借助面板中介变量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改善了相对贫困,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改善效应最大,使用深度的改善效应最小;工资性收入是数字普惠金融改善相对贫困的反向中介因素,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工资性收入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却抑制了相对贫困的改善;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工资性收入形成新的收入分配"极化"效应,且"极化"效应使得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部分地被抵消,最终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效应越大,工资性收入对相对贫困的极化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性收入 内部极化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优化家庭收入结构能促进消费升级吗?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冀 张彦泽 曹杨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65,共15页
收入总量是影响家庭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但不同收入来源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基于收入结构视角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和家庭消费价格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收入结构对中国家庭消费升级具有很强的影响,收... 收入总量是影响家庭消费升级的重要因素,但不同收入来源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基于收入结构视角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和家庭消费价格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收入结构对中国家庭消费升级具有很强的影响,收入结构的优化不仅可以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还能加快家庭消费价格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工资性收入占比和财产性收入占比的提高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日常消费的价格升级,且财产性收入对两种消费升级的作用都更大,反映出财产性收入可以在消费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中、低收入家庭对当期的工资性收入依赖程度较高;相比城市家庭而言,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更有助于农村家庭消费升级,且财产性收入的提升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升级 加权可变支出 收入结构 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参与的性别差异——20年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杨菊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共18页
1990—20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最活跃、结构性变迁最剧烈的时期,与就业相关的社会情境和公共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可能作用于两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及性别差异。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通过对... 1990—20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最活跃、结构性变迁最剧烈的时期,与就业相关的社会情境和公共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可能作用于两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及性别差异。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通过对女性劳动力的市场参与机会与参与结果的纵向比较分析,试图辨识时期效应和性别制度效应。结果发现,在此期间两性的在业概率双双下降,但女性的降幅远超男性;两性的收入水平双双提升,但男性的增速远超女性,故职场机会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均随市场化的推进而加大。“双降”和“双升”应被解读为时代特征,是市场化和城镇化的结果;而在这种“变态”中彰显出来的随时间而加大的性别差异,则是一以贯之的“常态”,应被视为传统性别规制的延续及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强化效应。未来的公共政策须进一步提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平等意识、细化保障女性就业的法律制度,从而帮助女性(和男性)实现自己的职业期待与家庭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女性就业 劳动收入 性别差异
下载PDF
中国家庭收入来源差异与旅游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5年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云亮 冯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5,共14页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旅游消费增长的趋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引发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居民家庭旅游消费的时间约束条件出发建立数理框架,并借助2011年、2013年、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3期...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等收入群体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旅游消费增长的趋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引发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从居民家庭旅游消费的时间约束条件出发建立数理框架,并借助2011年、2013年、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3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家庭旅游消费的收入结构因素。研究发现:首先,对全样本而言,不同类别的收入增长均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产生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其次,在利用工具变量克服潜在的内生性影响后,估计结果显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旅游消费的拉动效应大于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最后,对非农户籍人口而言,金融类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非金融类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对农业户籍人口而言,税后补贴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兼职收入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影响显著,基本工资收入、金融类和非金融类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所引致的政策含义在于:一方面,就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侧而言,应创造条件让更多家庭拥有财产性收入或进一步提升其财产性收入比重,并着力增加农业户籍人口的工资性收入,以激发家庭潜在旅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就旅游业发展的供给侧而言,着力建设更为友好的旅游休闲制度环境,有针对性地优化旅游产品及服务,以市场发育本身突破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固定效应模型 工具变量法
下载PDF
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收入波动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关浩杰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7-23,共7页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波动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借鉴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波动贡献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结...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农民收入波动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借鉴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波动贡献的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动与收入波动之间,以及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波动与农民收入波动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研究发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且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其次依次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等因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农民收入中各部分收入的波动对农民收入的波动均没有明显作用,农民收入波动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而不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结构 收入波动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济发展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授人以渔”有效吗?--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检验 被引量:22
18
作者 赵德昭 耿之斌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48,共15页
职业培训不仅是解决农民工自身就业的需要,也是稳就业、保增长和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中西部地区13个省份的4138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实证检验了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 职业培训不仅是解决农民工自身就业的需要,也是稳就业、保增长和全面完成精准扶贫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中西部地区13个省份的4138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实证检验了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参加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小时工资因接受职业培训而增加1.88元,“授人以渔”的正向效应较为明显。(2)农民工通过职业培训获得的“工资收入溢价”具有异质性,参加引导性培训使农民工小时工资提升4.07元,参加技能性培训和偶尔参加技能性培训使农民工小时工资分别提升1.61元和1.50元,而其他类型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影响并不显著,“授人以何渔”的工资效应具有明显差异。文章的研究表明,农民工职业培训可以通过提升工资水平而改变农民工未来就业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职业培训的相关政策时,不仅应重视“授人以渔”,还应充分重视“授人以何渔”,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培训 农民工 工资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
原文传递
贸易开放与工资收入:新证据和新机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立勇 胡睿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5-168,共24页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贸易开放对不同群体工资收入的动态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这一影响呈先增大后变小的动态趋势。贸易开放对不同群体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贸易开放对不同群体工资收入的动态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这一影响呈先增大后变小的动态趋势。贸易开放对不同群体工资收入的影响存在动态异质性,贸易开放早期对高工资群体的影响显著强于低工资群体,扩大了工资差距;而随着开放程度提高,这种现象趋于缓和且出现倒U型特征,即贸易开放对中等工资群体的影响最强,对工资差距起到一定调节作用。这种异质性影响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机制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工资收入 异质性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 分位数效应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构成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童伟 吴方卫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81,共8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贡献额度不断增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贡献额度逐渐减少。本文以1990年到200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贡献额度不断增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贡献额度逐渐减少。本文以1990年到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对三者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劳动力转移、土地对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不同构成成分,具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并得到三个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家庭纯收入 经营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