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na Karenina-Half Beautiful Half Blue
1
作者 王菁 《海外英语》 2011年第6X期296-297,共2页
My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Anna Karenina. And from which to explore five climaxes(conflicts), focusing on the essence of the fourth climax.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just getting to ... My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Anna Karenina. And from which to explore five climaxes(conflicts), focusing on the essence of the fourth climax.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just getting to learn that power or money is useful, but they are not equal to love and happy life. Marriage without love can not be happy and difficult to maintain a long time. We should take a deep consideration mull to marriage, choosing the person suitable to us, and don't follow Anna Karenina's thespian r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 vronsky CLIMAX love FREEDOM TRAGEDY
下载PDF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评安娜、渥伦斯基和卡列宁的三角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金龙英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8-79,共2页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本我"和"超我",并提出作品是作家白日梦的观点。《安娜·卡列宁娜》作为托尔斯泰的一个白日梦,三个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恰好暗合了作家自己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本我"和"超我",并提出作品是作家白日梦的观点。《安娜·卡列宁娜》作为托尔斯泰的一个白日梦,三个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恰好暗合了作家自己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安娜代表"自我"、渥伦斯基代表"本我",而卡列宁代表"超我",是作家自己人格三个层面的关系的人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我 自我 超我 安娜 渥伦斯基 卡列宁
下载PDF
试谈渥伦斯基悲剧色彩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 《云南电大学报》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渥伦斯基并非人们简单理解的“花花公子”形象,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动摇于强烈爱情与习惯的生活准则之间,他是安娜悲剧的一个原因,但他也是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尤其是男女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造就的。他的一生充满了人的积极愿望... 渥伦斯基并非人们简单理解的“花花公子”形象,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动摇于强烈爱情与习惯的生活准则之间,他是安娜悲剧的一个原因,但他也是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尤其是男女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造就的。他的一生充满了人的积极愿望和盲目的奔忙,充满了激情和迷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渥伦斯基形象 "花花公子"形象 爱情 悲剧 列·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下载PDF
车站离别场景探究——以珍妮和伏伦斯基的悲剧结局为例
4
作者 姜溪 布占廷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1-45,67,共6页
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别离地点,车站总是缺乏一种意象美,但是作为典型的现代性“非场所”,车站打通了私人情感与公共领域隔阂的空间。“守望者”珍妮与“离人”伏伦斯基作为离别场景中的对立形象,他们的悲剧结局凸显了离别主题下个体命... 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别离地点,车站总是缺乏一种意象美,但是作为典型的现代性“非场所”,车站打通了私人情感与公共领域隔阂的空间。“守望者”珍妮与“离人”伏伦斯基作为离别场景中的对立形象,他们的悲剧结局凸显了离别主题下个体命运的孤独,折射出人类终将面临的离别宿命。车站离别带来的特殊审美意蕴和哲思,让因孤独而生的共鸣感在“净化”中得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妮 伏伦斯基 离别 车站 旁观者
下载PDF
从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评安娜、渥伦斯基和卡列宁的三角关系
5
作者 金龙英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本我"和"超我",并提出作品是作家白日梦的观点。《安娜·卡列宁娜》作为托尔斯泰的一个白日梦,三个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恰好暗合了作家自己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本我"和"超我",并提出作品是作家白日梦的观点。《安娜·卡列宁娜》作为托尔斯泰的一个白日梦,三个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恰好暗合了作家自己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安娜代表"自我"、渥伦斯基代表"本我"而卡列宁代表"超我",是作家自己人格三个层面的关系的人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我 自我 超我 安娜 渥伦斯基 卡列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