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测定羊瘤胃液中挥发性脂肪酸方法研究 被引量:75
1
作者 曹庆云 周武艺 +2 位作者 朱贵钊 颜惜玲 叶慧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6-28,共3页
建立了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羊瘤胃液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样品经过滤离心,偏磷酸溶液酸化后,直接进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羊瘤胃液中乙酸、丙酸和正丁酸直接快速分离,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较高。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挥发性脂肪酸 瘤胃液
下载PDF
绵羊瘤胃VFA吸收效率及模型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熊本海 卢德勋 高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48-255,共8页
利用4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羯羊(体重25~28kg) ,采用全排空瘤胃一冲洗—灌注技术 ,研究了在1倍和0.6倍维持能量饲养水平下 ,灌注液 pH(4.5 ,6.3和7.2)、体积(3L和5L)、初始VFA的浓度(20、50和100mmol/h)共36组合对VFAs的相对吸收速率... 利用4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羯羊(体重25~28kg) ,采用全排空瘤胃一冲洗—灌注技术 ,研究了在1倍和0.6倍维持能量饲养水平下 ,灌注液 pH(4.5 ,6.3和7.2)、体积(3L和5L)、初始VFA的浓度(20、50和100mmol/h)共36组合对VFAs的相对吸收速率(/h)和绝对吸收速率(mmol/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灌注液 pH、体积、VFA的初始浓度均极显著影响乙酸、丙酸和丁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因素间的互作研究表明 :溶液 pH×体积V显著影响丁酸的吸收(P<0.05) ;溶液 pH×VFA初始浓度 ,VFA初始浓度×体积V极显著影响3种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 ;溶液 pH×VFA初始浓度×体积V显著影响丙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5) ,极显著影响丁酸的相对吸收速率(P<0.01)。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 ,乙酸和丁酸的吸收速率有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P>0.05) ,而丙酸的吸收速率显著下降(P<0.05)。利用Dijkstra等(1993)提出的VFA吸收机制模型 ,研究获得了18组预测VFAs绝对吸收速率的模型。从获得的模型参数中发现 ,随着灌注液中VFA浓度的升高 ,每种VFA理论上潜在的最大吸收速率γmax 也明显增加 ,但是相应的结合常数K值却大幅度下降。但从吸收速率的图谱分析表明 :对于相同的VFA ,初始浓度越高 ,绝对吸收速率也越快。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瘤胃 挥发性脂肪酸 吸收速率 模型参数
下载PDF
过瘤胃氨基酸对乳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韩继福 吴其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用8头荷斯坦黑白花奶牛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对乳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瘤胃氨基酸组的干物质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过瘤胃氨基酸组的产乳量和4%FCM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95%和... 用8头荷斯坦黑白花奶牛就饲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对乳牛瘤胃发酵、产乳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过瘤胃氨基酸组的干物质采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过瘤胃氨基酸组的产乳量和4%FCM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95%和4.09%,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过瘤胃氨基酸组的乳蛋白率较对照组有下降的趋势,但乳蛋白量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0.05)。其他乳成分并未因添加过瘤胃氨基酸而受到显著影响。瘤胃液的pH值、氨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及各挥发性脂肪酸摩尔浓度,过瘤胃氨基酸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氨基酸 乳牛 瘤胃发酵 产乳量 乳成分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不同剂型丁酸钠与抗生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pH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邹杨 杨在宾 +3 位作者 杨维仁 姜淑贞 张桂国 余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5-681,共7页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粉剂和包膜丁酸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pH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抗生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粉剂和包膜丁酸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pH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抗生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抗生素(杆菌肽锌40mg/kg+硫酸粘杆菌素8mg/kg);粉剂丁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200mg/kg粉剂丁酸钠;包膜丁酸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200mg/kg包膜丁酸钠。记录21日龄和42日龄的日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并分别于14日龄和35日龄,随机在每组选取12只鸡测定胃肠道pH,并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测定VFA。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对肉仔鸡日均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添加包膜丁酸钠显著降低了(6.25%)肉仔鸡21~42日龄的料重比(P<0.05)。丁酸钠的添加有降低肠道pH的趋势。日粮中添加200mg/kg粉剂丁酸钠,可以提高肠道的6.72%的乙酸含量,提高23.08%的丙酸含量,提高49.01%的丁酸含量;添加200mg/kg包膜丁酸钠,可以提高肠道的10.39%的乙酸含量,提高33.61%的丙酸含量,提高36.80%的丁酸含量。以上结果可以说明,丁酸钠能够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改善生产性能,降低肠道pH,且能够提高肠道VFA的含量,且包膜丁酸钠效果优于粉剂丁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生产性能 pH 挥发性脂肪酸 肉仔鸡
下载PDF
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类型及代谢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和 刘晓玲 +1 位作者 邱坚 陈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0-346,共7页
研究了污泥的初始C/N对污泥发酵产酸类型的影响及产酸代谢途径.初始C/N在12时,形成的是乙酸型发酵类型;当初始C/N在56左右,可实现丙酸型发酵类型;而当C/N处于156时,则形成丁酸型发酵.不同发酵产酸类型的形成是由优势产酸菌群的改变导致... 研究了污泥的初始C/N对污泥发酵产酸类型的影响及产酸代谢途径.初始C/N在12时,形成的是乙酸型发酵类型;当初始C/N在56左右,可实现丙酸型发酵类型;而当C/N处于156时,则形成丁酸型发酵.不同发酵产酸类型的形成是由优势产酸菌群的改变导致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微生物种群的结果表明,构成乙酸型发酵类型的主要优势菌群为消化链球菌属;而丙酸型发酵类型中的优势菌群则为丙酸杆菌属;梭菌属则是丁酸型发酵类型中的优势产酸功能菌.有机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低C/N条件下,乙酸的累积主要是通过氨基酸之间的Stickland反应形成,而随着C/N值的增大,导致丙酸和丁酸累积的主要代谢途径转变为糖酵解的丙酮酸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C/N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代谢途径
原文传递
粪秆结构配比厌氧发酵中pH、VFA与产气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彤 李伟 +2 位作者 李文静 李轶冰 杨改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5-2430,共6页
为探索发酵原料产气量与pH值、挥发性脂肪酸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原料配比以及发酵温度是关键。通过试验在恒温条件下以不同配比的鸡粪、麦秆混合物为原料,在25~40℃范围内进行厌氧发酵,研究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对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显... 为探索发酵原料产气量与pH值、挥发性脂肪酸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原料配比以及发酵温度是关键。通过试验在恒温条件下以不同配比的鸡粪、麦秆混合物为原料,在25~40℃范围内进行厌氧发酵,研究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对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约50d的发酵过程中,以40℃、鸡粪和麦秸3∶1处理的(简称鸡麦3∶1)累积产气量最高,达11492mL,25℃、鸡麦3∶1处理的累积产气量最低,为6227mL。在25、30℃发酵条件下,随着麦秆比例的增加,产气量逐渐增加;在35、40℃发酵条件下,随着麦秆比例的减少,产气量逐渐增加。pH值与日产气量成正比,而挥发性脂肪酸与日产气量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鸡粪 厌氧发酵 PH值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污泥生物转化为VFAs及用于生物除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苑宏英 陈银广 周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总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 ̄0.5%(以含水率97%计)。国内外对污泥厌氧水解产酸的研究多集中于使用初沉污泥或初沉和二沉污泥的混合污泥。污泥经过水解发酵后,既能产生...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总量约占处理水量的0.3% ̄0.5%(以含水率97%计)。国内外对污泥厌氧水解产酸的研究多集中于使用初沉污泥或初沉和二沉污泥的混合污泥。污泥经过水解发酵后,既能产生生物除磷过程所需的有机酸,又减少了剩余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将城市污水厂污泥生物转化为挥发性有机酸并用于强化生物除磷丰富了生物除磷和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等研究内容,同时对于许多南方污水厂碳源少的情况也有着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发酵产酸 强化生物除磷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有机碳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荣宏伟 陈志强 吕炳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酸盐和不同基质的有机碳源对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影响以及磷的厌氧释放量和好氧吸收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获得稳定良好的生物除磷效果 ,厌氧时间必须保证生物易降解有机物在厌氧过程基本去除 ,同时COD负荷... 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酸盐和不同基质的有机碳源对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影响以及磷的厌氧释放量和好氧吸收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获得稳定良好的生物除磷效果 ,厌氧时间必须保证生物易降解有机物在厌氧过程基本去除 ,同时COD负荷也不能太低 ,还要满足反应器中生物量能够实现净增长。研究认为乙酸盐能够较好地刺激聚磷菌厌氧释磷达到过量生物除磷 ,磷的厌氧释放量和好氧吸收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为提高除磷效率必须保证足够的厌氧磷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生物膜法 生物除磷 聚磷菌 挥发性脂肪酸 乙酸盐 废水
下载PDF
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微生物区系及挥发性脂肪酸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宝江 景翠 +3 位作者 于会民 金东航 许晴 卢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6,共4页
选择平均体重为(7.5±0.15)kg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1、2组日粮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2%、0.4%酸化剂。结果表明,添加酸化剂能够显著降低胃和十二指肠pH(P<0.05),随着食糜向后... 选择平均体重为(7.5±0.15)kg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试验1、2组日粮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2%、0.4%酸化剂。结果表明,添加酸化剂能够显著降低胃和十二指肠pH(P<0.05),随着食糜向后移动,效果下降;可以提高乳酸菌及总厌氧菌数量(P<0.05),降低大肠杆菌及总需氧菌数量;显著提高结肠食糜挥发性脂肪酸中丁酸、戊酸含量(P<0.05),降低乙酸含量(P<0.05);可以促进空肠肠绒毛生长(P<0.05),增加肠道吸收面积;由此可知,酸化剂通过降低肠道pH,促进厌氧菌生长繁殖,改善消化道环境,提高丁酸合成,促进肠绒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仔猪 酸化剂 肠黏膜 微生物区系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微氧水解酸化工艺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 被引量:18
10
作者 祁佩时 丁雷 刘云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6-111,共6页
试验研究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抗生素废水微氧水解酸化效果.结果表明,微氧环境提高了兼性水解酸化菌的生理代谢功能,曝气搅拌改善了水力条件,在最短HRT为1 0h ,最大OLR为2 0kg/(m3 ·d)条件下,酸化率为5 8 6 4 %,出水VFA为4 82 5mg/L ... 试验研究了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抗生素废水微氧水解酸化效果.结果表明,微氧环境提高了兼性水解酸化菌的生理代谢功能,曝气搅拌改善了水力条件,在最短HRT为1 0h ,最大OLR为2 0kg/(m3 ·d)条件下,酸化率为5 8 6 4 %,出水VFA为4 82 5mg/L ,极大地改善了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BOD5/COD升高了1 7%左右,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基质准备.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出水水质相对稳定,出水COD和SS浓度分别为70 0 0~80 0 0mg/L和1 5 0~30 0mg/L ,COD和SS去除率分别为1 5 %~30 %和90 %~95 %.出水VFA的变化滞后于酸化率的变化,酸化率能更好地表征水解酸化系统的效果.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床层是VFA生成的主要反应区,随着OLR的升高,达到稳定VFA浓度的反应器高度逐渐增加.填料区功能主要在于截留出水中的SS .污泥以粒径为0 . 5~1 . 0mm之间的小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氧水解酸化 抗生素废水 VFA 酸化率 生物降解性能
下载PDF
阿魏酸酯酶处理对羊草、玉米秸、稻秸及麦秸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杨红建 黎大洪 +1 位作者 谢春元 岳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7-211,共5页
为了分析评价阿魏酸酯酶在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秸秆等木质纤维性饲料中的功效,本研究采用短期人工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合发酵产气自动记录技术,研究了在羊草、玉米秸、稻秸及麦秸4种不同粗饲料中添加2%比例阿魏酸酯酶39℃预处理16 h后对7... 为了分析评价阿魏酸酯酶在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秸秆等木质纤维性饲料中的功效,本研究采用短期人工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合发酵产气自动记录技术,研究了在羊草、玉米秸、稻秸及麦秸4种不同粗饲料中添加2%比例阿魏酸酯酶39℃预处理16 h后对72 h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前后干物质消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添加阿魏酸酯酶后,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产生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羊草、稻秸、玉米秸、麦秸;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阿魏酸酯酶后TVFA增幅由高至低依次为麦秸(+13.9%)、玉米秸(+13.6%)、羊草(+7.6%)、稻秸(+3.0%)(P<0.05)。此外,添加阿魏酸酯酶亦可显著提高羊草和麦秸的体外发酵产气量(42.2%和16.6%),麦秸体外发酵产气速率提高37.5%(P<0.05)。用阿魏酸酯酶预处理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可促进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细胞壁的降解,为今后进一步通过开展动物饲养试验来研究和开发酯酶的饲用价值提供了实践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阿魏酸酯酶 瘤胃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碱性条件促进太湖蓝藻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玉祥 刘和 +1 位作者 堵国成 陈坚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9-213,共5页
采用批式研究实验,考察了酸性(pH 5)、中性(pH 7)和碱性(pH 9)条件下,太湖蓝藻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过程中的产酸指标,酸分布及蓝藻有机成分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pH为9时VFAs产率最高,为0.274 g VFAs/g V... 采用批式研究实验,考察了酸性(pH 5)、中性(pH 7)和碱性(pH 9)条件下,太湖蓝藻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过程中的产酸指标,酸分布及蓝藻有机成分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pH为9时VFAs产率最高,为0.274 g VFAs/g VS,VS降解率达到51.91%。蓝藻有机成分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降解率也在pH为9时达到最高,分别为53.2%、30%和40.6%。实验对蓝藻产酸效果与其他固废产酸效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说明,太湖蓝藻作为厌氧发酵原料生产挥发性脂肪酸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鲜血包被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玉米淀粉消化率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福昌 冯仰廉 +1 位作者 李胜利 杨雅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7-61,共5页
研究了鲜血包被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玉米淀粉的消化率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按4×4拉丁方设计 ,4头成年肉牛按1.2M饲养水平供给羊草 ,在此基础上过瘤胃玉米淀粉量分别为0、300、600和900g/d。试验结果如下 :1)过瘤胃玉米淀粉... 研究了鲜血包被玉米对肉牛瘤胃发酵、玉米淀粉的消化率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按4×4拉丁方设计 ,4头成年肉牛按1.2M饲养水平供给羊草 ,在此基础上过瘤胃玉米淀粉量分别为0、300、600和900g/d。试验结果如下 :1)过瘤胃玉米淀粉量为0、300、600和900g/d时 ,瘤胃液TVFA浓度分别为54.87、68.08、61.64和61.46mmol/L ,丙酸摩尔比分别为18.44、19.60、19.09和19.03mol/100mol,VFA产量分别为14.47、17.95、16.22和16.17mol/d ,丙酸摩尔比与瘤胃内淀粉发酵量(g/d)呈正线性相关 ,r=0.9918 ;2)过瘤胃玉米淀粉量为300、600和900g/d时玉米淀粉的瘤胃后消化率分别为61.63 %、70.78 %和53.64 % ,全消化道分别为84.05 %、78.93 %和63.84 % ;3)过瘤胃玉米淀粉量增加时 ,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生长激素、总蛋白和肌酐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尿素氮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挥发性脂肪酸 玉米淀粉 消化率 血液 血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青贮饲料中4种有机酸的含量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孙蕊 贾鹏禹 +3 位作者 武瑞 周行 韩毅强 冯乃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80,共4页
建立快速测定青贮饲料中4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有机酸专用柱Phenomenex MARS MOA(300 mm×7.8 mm,10μm,8%交联度),配同系列保护柱,柱温57℃,流动相采用0.1%(v/v)H3PO4水溶液,流速0.60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建立快速测定青贮饲料中4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有机酸专用柱Phenomenex MARS MOA(300 mm×7.8 mm,10μm,8%交联度),配同系列保护柱,柱温57℃,流动相采用0.1%(v/v)H3PO4水溶液,流速0.60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RID)温度30℃,信号响应时间4 s。测定结果表明,4种有机酸25 min内基线分离无干扰,各目标组分在5.0~500.0 mg/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各组分方法检测限在0.39~0.52 mg/L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合工厂化验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青贮饲料 乳酸 挥发性脂肪酸 快速测定
下载PDF
不同原料配比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量VFA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洪宾 谷洁 +2 位作者 孙薇 高华 王小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2-427,共6页
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发酵原料,研究了不同牛粪(M)与小麦秸秆(S)的干物质配比(牛粪与秸秆的比例为1∶1、2∶1和3∶1)对厌氧发酵产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小麦秸秆处理的产气量显著高于秸秆与牛粪单独发酵处理(P<0.05),其中牛粪与... 以牛粪和小麦秸秆为发酵原料,研究了不同牛粪(M)与小麦秸秆(S)的干物质配比(牛粪与秸秆的比例为1∶1、2∶1和3∶1)对厌氧发酵产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小麦秸秆处理的产气量显著高于秸秆与牛粪单独发酵处理(P<0.05),其中牛粪与秸秆的配比是1∶1的产气量为(31823.7±691.2)mL,比秸秆、牛粪以及牛粪与秸秆比例为2∶1和3∶1四个处理的产气量分别提高了208.7%、11.5%、2.8%和5.2%。因此,以M∶S=1∶1进行混合厌氧发酵效果最好。挥发性脂肪酸(VFA)与日产量间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但脱氢酶活性与产气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粪秆配比 挥发性脂肪酸 产气量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牛瘤胃液中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被引量:20
16
作者 牟豪杰 孟庆翔 +1 位作者 任丽萍 王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提出了同时测定牛瘤胃液中乳酸和挥发脂肪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法。试验用IonPac(AS11-HC(4 mm×250 mm)分析柱带IonPac(AG11-HC(4 mm×50 mm)保护柱,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类型为ASRS。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该... 提出了同时测定牛瘤胃液中乳酸和挥发脂肪酸的离子色谱分析法。试验用IonPac(AS11-HC(4 mm×250 mm)分析柱带IonPac(AG11-HC(4 mm×50 mm)保护柱,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类型为ASRS。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该方法对乳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6~36.0,0.10~50.0,0.11~23.0,0.05~8.7,0.15~36.0,0.11~19.0,0.06~23.5 mg·L-1,方法检出限(3S/N)依次为9.87,3.60,4.15,2.46,4.71,3.19,6.93μg·L-1。实样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73%~5.6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瘤胃液 乳酸 挥发脂肪酸
下载PDF
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贺琴 王自蕊 +2 位作者 游金明 陈丽玲 熊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7-18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取180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和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壁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取180头遗传背景一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和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4个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对照饲粮(未添加酵母壁多糖)、0.15%酵母壁多糖饲粮、0.30%酵母壁多糖饲粮和0.45%酵母壁多糖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提高了仔猪结肠乙酸的含量(P<0.05);其中,0.30%和0.45%酵母壁多糖还显著提高了结肠丙酸、丁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15%、0.30%和0.45%酵母壁多糖显著降低了盲肠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且0.30%和0.45%酵母壁多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酵母壁多糖可提高仔猪肠道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并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根据回归方程预测,酵母壁多糖在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31%~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壁多糖 断奶仔猪 挥发性脂肪酸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热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效能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彭晶 郭泽冲 +3 位作者 侯玲玲 周爱娟 杜静雯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3-47,共5页
为提高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率,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采用热碱技术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探讨预处理对发酵过程中污泥水解、挥发性脂肪酸产生... 为提高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率,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采用热碱技术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探讨预处理对发酵过程中污泥水解、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量和组成比例的影响.得到的最优预处理条件为:在pH12.0、88.8℃条件下处理73.79 min,能获得理论最大溶胞率48.1%.剩余污泥经热碱处理后能够提高厌氧发酵期间的溶胞率、溶解性蛋白质和溶解性总糖质量浓度,挥发性脂肪酸积累量在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值,最高挥发酸质量浓度(以COD计)为3 269.20 mg/L,是对照组的3.22倍,且热碱预处理对挥发酸组成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各种挥发酸积累量顺序为:乙酸>正丁酸>异戊酸>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碱预处理 剩余污泥 响应曲面法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生物炭加速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机理 被引量:18
19
作者 石笑羽 王宁 +2 位作者 陈钦冬 吴华南 徐期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04-3212,共9页
为考察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理,采用批次实验,以餐厨垃圾为基质,设置污泥空白组、餐厨垃圾对照组和生物炭实验组。检测系统的甲烷日产量、甲烷浓度、渗滤液pH、电导率、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和氨氮浓... 为考察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理,采用批次实验,以餐厨垃圾为基质,设置污泥空白组、餐厨垃圾对照组和生物炭实验组。检测系统的甲烷日产量、甲烷浓度、渗滤液pH、电导率、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和氨氮浓度,并对生物炭进行了表征(pH、表面元素、表面形态和官能团)。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使体系的最大日甲烷产量提高24.09%,并保持较高的pH,乙酸、丙酸、丁酸峰值分别降低了10.46%、9.96%和13.79%。生物炭丰富的孔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位点;生物炭的表面金属元素(K、Ca、Mg)和官能团(-OH、C≡C、-NH、C=O(C-O)、CO_3^(2-))使其具有较高的碱度,从而提高厌氧消化系统的缓冲能力和产甲烷菌活性,进而提高产甲烷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餐厨垃圾 厌氧消化 挥发性脂肪酸 产甲烷
原文传递
饲粮中添加果寡糖对初产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粪便pH、微生物菌群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梦云 朱宽佑 +2 位作者 刘延贺 张晓根 胡迎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0-516,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初产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粪便pH、微生物菌群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挑选体重相近、健康、妊娠80d的初产母猪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果寡糖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母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初产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粪便pH、微生物菌群数量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挑选体重相近、健康、妊娠80d的初产母猪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果寡糖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母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饲粮,果寡糖组母猪从妊娠第85天开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的果寡糖,至17d的泌乳期结束。结果表明: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0.3%果寡糖,1)显著提高了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采食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健仔率、仔猪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而对产程、总产仔数、活仔数、活仔率和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2)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及白蛋白/球蛋白(P<0.05),对血清白蛋白、葡萄糖、尿素氮、铁、铜和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中铁、铜含量(P<0.05)。3)显著降低了母猪粪便中pH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粪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P<0.05)。由此表明,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0.3%的果寡糖,可提高母猪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降低pH,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进而提高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果寡糖 繁殖性能 血清指标 微生物菌群数量 挥发性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