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皮甜瓜果实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酯类物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宝驹 齐红岩 +1 位作者 刘圆 王佳辉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结合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薄皮甜瓜果实成熟时期不同部位中挥发性酯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的结果表明,果实中有25种挥发性酯类物质,脐果肉、中果肉、蒂果肉以及瓜瓤中的酯类物质种类分别为17种、13种、7... 结合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薄皮甜瓜果实成熟时期不同部位中挥发性酯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的结果表明,果实中有25种挥发性酯类物质,脐果肉、中果肉、蒂果肉以及瓜瓤中的酯类物质种类分别为17种、13种、7种和13种,相对含量分别为71.67%、61.45%、51.46%和68.76%。果肉中共检测到12种游离氨基酸,脐果肉、中果肉和蒂果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依序呈递减趋势,与总酯类物质和支链酯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趋势变化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果实部位 挥发性酯类物质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腌制方法对酸豆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谭亦成 谭兴和 刘甜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4,57,共4页
为研究酸豆角腌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干腌法、盐水湿腌法和酸盐水湿腌法腌制新鲜豆角,定期测定可滴定酸、挥发酸和挥发酯等指标。结果表明:腌制前15d内,干腌法产品中挥发酸、挥发酯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但发酵30d后,其挥发酸... 为研究酸豆角腌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采用干腌法、盐水湿腌法和酸盐水湿腌法腌制新鲜豆角,定期测定可滴定酸、挥发酸和挥发酯等指标。结果表明:腌制前15d内,干腌法产品中挥发酸、挥发酯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但发酵30d后,其挥发酸、挥发酯、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酸盐水腌制法产品前15d的挥发酸、挥发酯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但第30天时,挥发酸、挥发酯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为最低。而盐水腌制法产品中以上成分含量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角 腌制 加工 可滴定酸 挥发酸 挥发酯
下载PDF
黄酒在大罐微氧贮存中挥发酯和总酸的变化
3
作者 郭柯洋 吕兴龙 +1 位作者 陈坚刚 孙佳明 《酿酒》 CAS 2024年第4期90-91,共2页
通过对黄酒大罐微氧贮存过程中挥发酯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跟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酒质的前提下,通过对大罐酒温度变化的控制,实现微氧循环,提高了挥发酯的含量,从而提高大罐贮存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黄酒 大罐贮存 挥发酯 微氧
下载PDF
外界条件对黄酒挥发酯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国柱 王建华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1,104,共3页
黄酒中挥发酯含量的测定是评价黄酒质量的一项较重要的理化指标,也是一项不易准确检测的分析项目。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黄酒中的挥发酯,一定要严格遵守容量分析的操作规程,精心校正分析仪器,正确、细致操作,减少操作误差,并注意控制好外... 黄酒中挥发酯含量的测定是评价黄酒质量的一项较重要的理化指标,也是一项不易准确检测的分析项目。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黄酒中的挥发酯,一定要严格遵守容量分析的操作规程,精心校正分析仪器,正确、细致操作,减少操作误差,并注意控制好外界条件,防止酯类挥发。(陶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挥发酯 电位滴定法
下载PDF
草莓果实酯类合成关键酶基因SAATB2和VAATW2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董静 张运涛 +3 位作者 王桂霞 钟传飞 王丽娜 常琳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153,共5页
利用RT-PCR的方法,分别从凤梨草莓栽培品种‘红颜’和森林草莓白果类型的成熟果实中克隆酯类合成关键酶基因SAATB2和VAATW2。利用半定量RT-PCR和酶活性测定分别对SAATB2、VAATW2在不同组织和花后不同发育时间果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利用RT-PCR的方法,分别从凤梨草莓栽培品种‘红颜’和森林草莓白果类型的成熟果实中克隆酯类合成关键酶基因SAATB2和VAATW2。利用半定量RT-PCR和酶活性测定分别对SAATB2、VAATW2在不同组织和花后不同发育时间果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SAATB2主要在果实中表达,而VAATW2则在叶片和果实中都有表达,说明AAT在草莓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存在种间差异。而SAATB2和VAATW2在果实发育期间具有相同的表达趋势,表达量随果实发育先升高后降低,最大表达量均出现在完全成熟前后,但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略有不同。‘红颜’和森林草莓的果实挥发性酯类质量分数随果实发育升高,完全成熟时达到最大质量分数,与AAT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草莓 森林草莓 醇酰基转移酶 时空表达特性 挥发性酯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地区野生葡萄酒相关酵母发酵及产酯能力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凤梅 张邦建 岳泰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究葡萄酒相关酵母的发酵能力及产酯能力,筛选具有更高产酯能力的非酿酒酵母,为采用本土野生酵母混合发酵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西部地区分离到的分属6个属7个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 【目的】探究葡萄酒相关酵母的发酵能力及产酯能力,筛选具有更高产酯能力的非酿酒酵母,为采用本土野生酵母混合发酵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西部地区分离到的分属6个属7个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flavescens)、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星形假丝酵母(Candida stellata)、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和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的7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菌株为材料,以霞多丽葡萄汁为培养基质,采用单酵母菌种接种方式进行发酵,通过测定不同发酵时期的酵母细胞数量及发酵液残糖量评价不同酵母菌种的发酵能力,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发酵产物中的4种酯类物质浓度。【结果】酿酒酵母的发酵能力显著高于6种非酿酒酵母(P<0.05,下同),20℃发酵10 d后,酿酒酵母发酵液中的残糖量为3 g/L,酵母细胞数107~108个/mL,酒精度可达11.6%(v/v),葡萄酒pH为3.33;而6株野生非酿酒酵母菌株酿制的葡萄酒在酒精度、酵母细胞数及总失重方面均低于酿酒酵母;不同酵母菌种的产酯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克鲁维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浓度为50.20μg/mL,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产4种酯的浓度均显著高于酿酒酵母,异常毕赤酵母产乙酸乙酯及乙酸异戊酯浓度(162.00和0.732μg/mL)显著高于酿酒酵母(1.36和0.245μg/mL)。【结论】克鲁维毕赤酵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可显著提高发酵终产物中某些酯类物质的浓度,因此可采用酿酒酵母与高产酯非酿酒酵母按不同接种量和接种时间混合发酵,使酯类物质浓度显著提高,赋予酿制葡萄酒特殊的水果香气及花香,酿制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非酿酒酵母 葡萄酒 挥发性酯 产酯能力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2种挥发性成分
7
作者 丁银蒙 赵亚惠 +1 位作者 柳文媛 刘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994-9000,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取葡萄酒5.00 mL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2.00 g氯化钠,顶空进样,经强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1... 目的建立一种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酒中12种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方法取葡萄酒5.00 mL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2.00 g氯化钠,顶空进样,经强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12种挥发性成分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定量限为0.04~9.49mg/L,回收率为70.43%~98.75%,相对标准偏差为0.87%~9.51%(n=6)。结论本方法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即可实现葡萄酒中12种挥发性成分的定性与定量,能够有效提高分析效率,且简便快速、成本低,可以为葡萄酒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挥发性醇 挥发性酯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不同酒龄绍兴酒中挥发性醇酯类化合物 被引量:15
8
作者 鲍忠定 孙培龙 许荣年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建立了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联用测定绍兴酒中19种挥发性醇、酯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对8种绍兴酒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酒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0%~118%之间,最低检测限在0.05~3.67m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关键词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 绍兴酒 醇类化合物 酯类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