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罪认罚从宽”应警惕报复性起诉——美国辩诉交易中的报复性起诉对我国的借鉴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旭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有类似之处,检察起诉裁量权得以扩张,这在辩诉交易实践中产生了"报复性起诉",并针对这种违反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恶意起诉发展出了"报复性起诉抗辩"。"认罪认罚... "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有类似之处,检察起诉裁量权得以扩张,这在辩诉交易实践中产生了"报复性起诉",并针对这种违反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恶意起诉发展出了"报复性起诉抗辩"。"认罪认罚"制度客观上存在着报复性起诉的土壤,检察机关全程主导、控辩双方地位和信息不平等,存在报复拒绝认罪的被告人的危险。目前尚不存在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条件,但可以从启动"协商"的时间以及限制起诉裁量出发,从程序上予以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辩诉交易 报复性起诉 起诉裁量
原文传递
报复性起诉的法律规制——以美国法为借鉴 被引量:5
2
作者 闫召华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近年来,检察机关对于律师、举报人、记者等的报复性起诉频繁见诸于报端。报复性起诉不仅侵害了无辜者或被告人的权利,破坏了法律程序的正当性,还损及公诉权威,浪费司法资源。而美国较早地提出了报复性起诉的概念,并将法院监督、行业规... 近年来,检察机关对于律师、举报人、记者等的报复性起诉频繁见诸于报端。报复性起诉不仅侵害了无辜者或被告人的权利,破坏了法律程序的正当性,还损及公诉权威,浪费司法资源。而美国较早地提出了报复性起诉的概念,并将法院监督、行业规制、内部自律和大陪审团审查相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成熟的防范、认定、救济体系。结合我国报复性起诉的特点,以美国的实践为鉴戒,建立集防范、救济、制裁于一体的报复性起诉应对机制,已成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复性起诉 皮尔斯—布莱克规则 推定报复性 起诉裁量权 防治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