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重评朱熹的理欲观 被引量:4
1
作者 熊吕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4,共4页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史...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史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朱熹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对于我们反腐倡廉、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膨胀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欲观 “存天理 灭人欲' 宋明理学 思想家 哲学家 教育家
下载PDF
浅析王栋的理欲观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树俊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12,共8页
王栋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了人欲的合理性,竭力反对"去人欲"的观点,提出了人欲不能无的主张。他认为"人欲不能无",理学家提出"察私防欲"的主张是由于对"慎独"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同时,王栋还指... 王栋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了人欲的合理性,竭力反对"去人欲"的观点,提出了人欲不能无的主张。他认为"人欲不能无",理学家提出"察私防欲"的主张是由于对"慎独"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同时,王栋还指出人的物质需求是不能遏制的,只是要注意"节约"罢了。孔子的"克己"、孟子的"寡欲"的核心乃实指"节欲"之意。不过,王栋所说的"人欲不能无"中的"人欲"也并非指一切人欲,而是指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欲。事实上王栋是反对"恶欲"的。他要人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少忧戚,多坦荡。努力做到"淡而不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栋 理欲观 理学 泰州学派
下载PDF
晚明新思潮在“三言”“二拍”中的体现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睿臻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30-34,共5页
"三言""二拍"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晚明时期具有启蒙意义的新思潮。它们体现了不耻言利,义利并重的义利观;体现了顺应人性,肯定欲望合理性的理欲观;体现了颂扬真情,倡导自主平等的婚恋观;也体现了重视自我,追求适... "三言""二拍"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晚明时期具有启蒙意义的新思潮。它们体现了不耻言利,义利并重的义利观;体现了顺应人性,肯定欲望合理性的理欲观;体现了颂扬真情,倡导自主平等的婚恋观;也体现了重视自我,追求适意享乐的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三言”“二拍” 义利观 理欲观 爱情观 人生观
下载PDF
风流与礼防共构 理道与真情交织——论《姑妄言》的理欲观
4
作者 杨萍 李玉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4-17,共4页
《姑妄言》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长篇世情小说,作者曹去晶根据明末清初社会现实描绘了一幅明清易代时的市井众生图,全方位地揭露和抨击了明末清初的污浊世情和人性的阴暗面,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理欲观。
关键词 《姑妄言》 理欲观 理欲统一 天理 人欲
下载PDF
朱熹“理欲之辩”述论
5
作者 马金易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9-13,共5页
在朱熹看来,"道心"和"人心"是同一个"心",只不过是看待的角度不同。从追求满足自身欲望的角度看是"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的角度看则是"道心","道心"即为心的本体,是天... 在朱熹看来,"道心"和"人心"是同一个"心",只不过是看待的角度不同。从追求满足自身欲望的角度看是"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的角度看则是"道心","道心"即为心的本体,是天理的体现。理欲之辩不是要求人们完全放弃私欲,而是要求人欲要在儒家伦理道德的范围之内。"存天理,灭人欲"的工夫在于"学"与"敬",也就是"格物致知"和"克己复礼"。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了改变当时道德沦丧、世风日下、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现状,因而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他的理欲观为私欲萌芽提供了生长空间和理论支撑,被历代的统治阶级加以改造和利用,成为"反人性"的利器,需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天理人欲 道心人心 理欲观
下载PDF
戴震之理欲观的建构及其价值省察
6
作者 李家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12-116,共5页
戴震对程朱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批判中形成了以欲为本的理欲统一观——理存于欲,以理节欲。戴震之理欲观的形成首先体现在他对“理”的批判,他认为“理”并非理学家所倡导的至高无上的“天理”,而是分理、条理以及不易之则。理的含... 戴震对程朱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批判中形成了以欲为本的理欲统一观——理存于欲,以理节欲。戴震之理欲观的形成首先体现在他对“理”的批判,他认为“理”并非理学家所倡导的至高无上的“天理”,而是分理、条理以及不易之则。理的含义既明,戴震紧接着提出“体情遂欲”的主张,认为“欲”就是人的正当欲求,即血气心知。戴震在反思程朱理学家所提出的“存理灭欲”的基础上,对理与欲的全新阐释,逐渐形成了理欲相互依存的独特的理欲观。戴震之理欲观的建构,推翻了“理”的决定性地位,重新将“欲”正当化,是对前人特别是宋明时期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的大胆创新。同时,也对后世思想的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理欲观
下载PDF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重评朱熹的理欲观
7
作者 熊吕茂 《黄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2-25,共4页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 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 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史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朱熹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存天理,灭人 欲"的思想,时于我们反腐倡廉、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膨胀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 用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欲观 存天理 灭人欲 宋明理学
下载PDF
王夫之的理欲观及其现代启示
8
作者 熊吕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如何看待"理"、"欲"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王夫之从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出发,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所阐述的&q... 如何看待"理"、"欲"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王夫之从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出发,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所阐述的"理寓于欲中"、"理欲合一"和"天理与人欲均衡发展"等观点,不仅开创了理欲学说的新范畴和新境界,而且对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现代启示 理欲观 伦理道德建设 古代思想家 唯物辩证法 关系问题 热点问题 核心内容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均衡发展 现实启迪 现代社会 “理” “欲” 新范畴 天理 人欲 朴素 合一
下载PDF
“痴情”与“绝情”:张岱情欲思想之重探
9
作者 范根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59-66,共8页
张岱以其文辞清丽、情真意切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为人所熟知,故学界对他个性自由、情欲解放的面向阐发甚多。实际上,张岱笃信良知,乃阳明学者,其理欲观并非如此简单。张岱的理欲观尽管带有他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和现实取向,但... 张岱以其文辞清丽、情真意切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为人所熟知,故学界对他个性自由、情欲解放的面向阐发甚多。实际上,张岱笃信良知,乃阳明学者,其理欲观并非如此简单。张岱的理欲观尽管带有他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和现实取向,但他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理学家所确立的理欲规范。一方面,张岱标举“痴情”以对抗当时弥漫于社会的自欺与伪善之风,高扬自然性情之真以拒斥僵化的道德礼教;另一方面,他仍严守“天理”“人欲”之二元对立,要求人制欲归理,不为血气缠扰,还性命之初,表现出“绝情”的面向。“痴情”与“绝情”是张岱理欲观的一体两面,也是理解其前后迥然有别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理欲观 明清之际 阳明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