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诗 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孟兆祯 《风景园林》 2005年第2期14-25,共12页
论证中国风景园林所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境界。在继承的基础上归纳中国风景园林传统的设计理法并简介一些摸索性的实践,俾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建设。
关键词 中国风景园林理法 相地 借景
下载PDF
山僧不放山泉出 缭绕阶前声瑟瑟 北京碧云寺水泉院赞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昕 《风景园林》 200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北京香山脚下的碧云寺广为人知,为著名的园林寺庙;其内水泉院又为寺庙园林的精品。水泉院占地很小,为寺庙偏院,却深受好评。在水泉院的设计中,包含了相地、借景,其中的"借"体现在了对山、对水、对周边建筑的凭借,使之融为整... 北京香山脚下的碧云寺广为人知,为著名的园林寺庙;其内水泉院又为寺庙园林的精品。水泉院占地很小,为寺庙偏院,却深受好评。在水泉院的设计中,包含了相地、借景,其中的"借"体现在了对山、对水、对周边建筑的凭借,使之融为整体。这是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值得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碧云寺水泉院 评论 借景
下载PDF
从《园冶》看雁山园的造园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冬华 王明悦 《中外建筑》 2020年第9期61-62,共2页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中独树一帜。广西现存3座古典园林中最具岭南特色的古典名园——雁山园,对其进行研究可充分了解岭南园林的特征。本文从《园冶》的屋宇、借景两个方面来分析雁山园的造园。其独特的布局:宅居和庭...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中独树一帜。广西现存3座古典园林中最具岭南特色的古典名园——雁山园,对其进行研究可充分了解岭南园林的特征。本文从《园冶》的屋宇、借景两个方面来分析雁山园的造园。其独特的布局: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用洞门花墙、廊亭小院、花木池水相隔,充分体现出“三分工匠,七分主人”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雁山园 《园冶》 屋宇 借景
下载PDF
园林借景理法在书籍设计中运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琼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理法,对借景原理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深入分析。方法通过对优秀书籍设计案例中狭义和广义的借景运用手段进行分类研究,深入分析借景理论在园林和书籍设计中运用的异同,并进行概括。结论借景理法虽然是中国古典... 目的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理法,对借景原理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深入分析。方法通过对优秀书籍设计案例中狭义和广义的借景运用手段进行分类研究,深入分析借景理论在园林和书籍设计中运用的异同,并进行概括。结论借景理法虽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最高理论依据,但是同样适用于书籍设计等平面设计领域,将"借景无由,触情俱是"运用到书籍设计中,从而为书籍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景 触情 书籍设计
下载PDF
“一湖借四山”——什刹海借景式山水空间结构与审美意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晋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什刹海作为北京内城现存最为重要的一处历史公共水系,自辽金至明清,通过借景逐步形成了具有园林艺术特色的"一湖借四山"地域性山水空间结构并演化出了相应山水审美意象,成为什刹海水系景观乃至北京城市山水结构中的重要构成要... 什刹海作为北京内城现存最为重要的一处历史公共水系,自辽金至明清,通过借景逐步形成了具有园林艺术特色的"一湖借四山"地域性山水空间结构并演化出了相应山水审美意象,成为什刹海水系景观乃至北京城市山水结构中的重要构成要素,而如今这一历史性山水空间关系已几乎消失殆尽。通过对什刹海历史性借景山水空间结构及山水审美意象的梳理,总结阶段性演变特征,提取其借景山水关系中所反映的不同价值取向,明确什刹海借景山水关系在什刹海整体历史景观及城市山水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深对于什刹海公共水系景观的认识,为后续相关保护性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什刹海 山水 借景 空间结构 审美意象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涂鸦的创意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樊清熹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年第11X期133-135,共3页
有人说:"涂鸦已挣脱了固有的艺术形式,引领了新的艺术文化"。也有人说:"涂鸦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年轻的标志。"的确,涂鸦这种艺术形式冲击了传统的绘画模式,摆脱了单一的表现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创意理念,得到了更宽... 有人说:"涂鸦已挣脱了固有的艺术形式,引领了新的艺术文化"。也有人说:"涂鸦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年轻的标志。"的确,涂鸦这种艺术形式冲击了传统的绘画模式,摆脱了单一的表现方法,带来了全新的创意理念,得到了更宽广的创作空间。随着涂鸦艺术表现力的不断丰富,观赏性也越来越强。现在涂鸦不仅仅只出现在墙壁上,还充斥在城市与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鸦 借景 创意
原文传递
校园更新与历史保护的和谐共生——北京大学物理西楼及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规划及设计方案
7
作者 刘玉惠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年第5期46-49,共4页
通过北京大学物理西楼及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规划及单体设计,使物理系的历史与发展得到共生,整个学院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本项目采用借景及多层次景观平台的设计手法,给物理学院创造了一个优美而闹中取静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历史 共生 借景 多层次景观平台
下载PDF
“以小见大”造园手法的实践运用
8
作者 吴可鹏 谢丽丽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9期191-193,共3页
以温州协春植物观园为例,从空间的分隔与循环、借景、意境三方面,阐述了"以小见大"的造园设计手法,分析了不同造园手法的特点,为现代园林景观的建设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植物观园 造园手法 借景 空间
下载PDF
浅论中国传统园林“借景”理法之时间要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晓飞 《风景园林》 2014年第3期90-92,共3页
中国传统园林理景手法中具有鲜明的时间追求,借时间而生之景,会令人常看常新,百看而不厌。对时间要素的"季相"、"时相"、"气象"三方面进行了研究,藉以阐述"时间要素"在传统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借景 时间要素
下载PDF
试析孟氏六边形借景理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孟潮 《风景园林》 2014年第3期25-27,共3页
被《园冶》作者计成称为"园林之最要者的""借景"则是最能体现中国人习惯、生活,即追求"诗意栖居"的华夏意匠。孟氏六边形借景理法是借鉴古今园林经验创制的借景理法新篇,它源于《园冶》又高于《园冶》。... 被《园冶》作者计成称为"园林之最要者的""借景"则是最能体现中国人习惯、生活,即追求"诗意栖居"的华夏意匠。孟氏六边形借景理法是借鉴古今园林经验创制的借景理法新篇,它源于《园冶》又高于《园冶》。作者从理法由来、理法创新、设计思维、环境艺术4个角度论述孟氏借景理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指出它将促进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水平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园意匠 立意 相地 问名 借景 布局 理微 余韵 入境式设计
下载PDF
行云流水 试论孟兆祯院士的文人园林情怀
11
作者 成玉宁 单梦婷 《风景园林》 2014年第3期28-31,共4页
孟兆祯院士是文人造园的传承者、传统技艺的承袭者、理论与实践的捍卫者,更是中国新园林的创新者。孟先生精于辩证思维,发扬光大"中和"、"中庸"为原则的中国园林美学及其思维范式,具体反映在孟先生的园林中具有以... 孟兆祯院士是文人造园的传承者、传统技艺的承袭者、理论与实践的捍卫者,更是中国新园林的创新者。孟先生精于辩证思维,发扬光大"中和"、"中庸"为原则的中国园林美学及其思维范式,具体反映在孟先生的园林中具有以下特征:科学与艺术圆融的景园观、景象与意境共生的认知论、因借与体宜的方法论、物我与无我的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园林 园林美学 景象 意境 因借 体宜 借景
下载PDF
中国园林湖心亭的文化审美
12
作者 倪祥保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3,共5页
文章指出作为亭子的一种,中国园林中的湖心亭,形制多样,大小随意,十分美观。它值得人们关注的文化审美独特性,既在于它自身的丰富多样、建筑空间位置的与众不同及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象征意义,也在于其比较生态、与周边景观浑然一体而巧... 文章指出作为亭子的一种,中国园林中的湖心亭,形制多样,大小随意,十分美观。它值得人们关注的文化审美独特性,既在于它自身的丰富多样、建筑空间位置的与众不同及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象征意义,也在于其比较生态、与周边景观浑然一体而巧于因借的艺术特征。从文化蕴涵、审美观照和实地感受来赏析中国园林的湖心亭,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湖心亭的文化审美属性,而且也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某些审美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湖心亭 文化审美 想象物化 巧于因借 生态性
下载PDF
广东惠州西湖风景名胜理法浅论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仕然 《风景园林》 2012年第3期153-157,共5页
惠州西湖位于古惠州城西,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借助古籍文献如史籍、地方志、诗文、考古成果和图像资料,辅以实地考察、测绘等研究方法;以古代风景园林理法之"相地"、"明旨"、"治山理水"... 惠州西湖位于古惠州城西,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借助古籍文献如史籍、地方志、诗文、考古成果和图像资料,辅以实地考察、测绘等研究方法;以古代风景园林理法之"相地"、"明旨"、"治山理水"等程序对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进行分析。湖具有:供水惠城、蓄纳洪水、军事设防、兴农旺渔、维持生态和风景游览等功能。古人在修筑拦水堤、城墙和路堤的过程中兼顾了水域形态整治和局部景观的塑造,从而奠定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山水间架。归纳总结景点的造景手法,核心是"因借",即凭借自然、人文因子造景:主要有借山、水的"三远"造景,借烟雾、方位朝向和借植被花果之色彩造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评论 古典 园林 借景 西湖
下载PDF
“借景”概念再思考 以“风”的得景主题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飞 王欣 +2 位作者 姜长稷 朱海雄 刘文军 《风景园林》 2016年第6期16-23,共8页
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是以"得景"为目的。通过地宜条件和时宜条件等有利条件的创造与利用,以及对不利条件的转化,来强化人的"得景"感知,实现借景。得景方式的差异,取决于人感受外部事物的5种方... 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是以"得景"为目的。通过地宜条件和时宜条件等有利条件的创造与利用,以及对不利条件的转化,来强化人的"得景"感知,实现借景。得景方式的差异,取决于人感受外部事物的5种方式。按照人对园林景物的感知方式的不同,把借景手法分为因视觉借景、因听觉借景、因触觉(肤觉)借景、因嗅觉借景等4种方法。而计成在《园冶》中所论述到的近借、远借、俯借、仰借,大多属于因视觉借景。本文以"风"这一得景主题为例,探讨上述借景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及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借景 得景 借景手法
下载PDF
河南邵营村生态水环境规划设计
15
作者 柴红 《住宅科技》 2016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新农村水环境治理为思路,采用借景技术,运用"驳岸+湿地+污水处理"立体的、系统的、综合的生态修复方法,构建多功能水环境体系应用图,实施邵营村生态水环境规划设计,取得了美化环境、解决内涝、治理水污染和节约水资源的生... 以新农村水环境治理为思路,采用借景技术,运用"驳岸+湿地+污水处理"立体的、系统的、综合的生态修复方法,构建多功能水环境体系应用图,实施邵营村生态水环境规划设计,取得了美化环境、解决内涝、治理水污染和节约水资源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治理规划 借景 污水治理系统 水环境体系
下载PDF
临江住宅江景利用的设计感悟——以肇庆东景华府居住小区设计为例
16
作者 文健 《南方建筑》 2014年第4期88-91,共4页
临江楼盘在有限的面宽上如何创造更多的看江户数和提升更好的望江品质?平面布局采用波形的条式布置,既与涛涛江水协调一致,似龙似波似珠,形态活泼灵动,视野开阔又互不干扰;立面设计高低错落;空间前进后退;景观园林曲曲折折、开合有序。
关键词 港湾式波形布置 外圆内方 灵动 视线 外借内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