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增塑剂(plasticizers,PLAs)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伴随着主产品的使用而进入环境中,很可能会对环境中的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以3种常见的PLAs:双酚A(bisphenol A,BPA)、双酚S(bisphenol S,BPS)和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tris(2-butoxyethyl)phosphate,TBEP)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二元和三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微板毒性分析方法系统测定3种污染物及其混合物体系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Q67)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采用绝对残差(deviation from CA model,dCA)定量评估毒性相互作用强度,并结合热图法分析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规律。采用电镜扫描分析Q67细胞形态,二苯胺显色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Q67细胞的DNA和可溶性蛋白质大分子的泄露情况来探究3种PLAs及其混合物可能的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PA、BPS、TBEP对Q67均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且急性毒性均大于长期毒性;以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为毒性指标,3种PLAs在同一暴露时间的毒性顺序:BPA>BPS>TBEP;混合物体系BPA-BPS呈现协同作用,而BPS-TBEP、BPA-TBEP、BPA-BPS-TBEP呈现拮抗作用,且相互作用强度均受暴露时间和混合物浓度的影响;BPA-BPS-R4射线的协同作用强度最强,dCA绝对值为0.411,BPA-BPS-TBEP-R1射线的拮抗作用最明显,dCA绝对值为0.670;3种PLAs及其混合物对Q67的作用主要通过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形态,使其DNA和可溶性蛋白质大量流失,造成细胞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