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浓度下4个取代苯污染物与硝酸铅的混合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7
1
作者 黄伟英 陈鸿汉 刘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多种污染物混合特别是低浓度下的混合对生物的联合毒性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选择了3类污染物苯酚、间甲基苯酚、苯胺、对硝基苯胺、硝酸铅,采用美国微板光度计测定了它们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的... 多种污染物混合特别是低浓度下的混合对生物的联合毒性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选择了3类污染物苯酚、间甲基苯酚、苯胺、对硝基苯胺、硝酸铅,采用美国微板光度计测定了它们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的单一及联合毒性。应用非线性拟合技术模拟了这5种物质及其混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硝酸铅可用Logit模型模拟,其它4个物质能用Weibull模型准确描述,所有拟合相关系数在0.98以上,均方根误差在0.02以下。根据纯物质的EC50值,获得这5个物质的毒性强弱顺序:硝酸铅〉对硝基苯胺>间甲基苯酚>苯酚>苯胺。混合实验设计了各物质在EC50、EC1、无观察效应浓度(no observed effect concentration,NOEC)比例的混合。用浓度加和(dose addition,DA)和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IA)对混合物毒性进行预测。IA基本准确预测了这5个物质在各自EC50混合的毒性。DA与IA模型都稍微过高地预测了以EC1及NOEC浓度比例混合的联合毒性,但都在毒理学实验容许的范围之内。这5个物质以NOEC混合时对测试生物Q67没有产生明显毒性,但是还不能判定这些物质在此浓度下混合是安全的。污染物在各自的NOEC浓度下混合是否对其它生物有潜在的威胁还需更多毒理学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苯胺 硝酸铅 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 青海弧菌 毒性
下载PDF
直投式青海弧菌冻干粉保护剂的筛选及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盈盈 丁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9-142,共4页
为了得到直投式青海弧菌Q67在冷冻干燥过程中最好的保护剂,首先单因素筛选出效果较好的保护剂,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青海弧菌Q67发光菌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脱脂乳、蔗糖、可溶性淀粉、谷氨酸钠对菌种Q67保护作用突出,以... 为了得到直投式青海弧菌Q67在冷冻干燥过程中最好的保护剂,首先单因素筛选出效果较好的保护剂,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青海弧菌Q67发光菌冻干保护剂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脱脂乳、蔗糖、可溶性淀粉、谷氨酸钠对菌种Q67保护作用突出,以冻干后菌粉复苏30min的相对发光率(RLU)为响应值,当以脱脂乳7.68%、蔗糖2%、可溶性淀粉0.25%、谷氨酸钠1%作为混合保护剂使用时,能使青海弧菌的相对发光率高达1382.87%。并当保护剂:菌体=1:1和作用时间为30min时,青海弧菌的相对发光率高达1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投式 青海弧菌q67 冷冻干燥 保护剂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A^2/O工艺的污泥中生物毒性物质的迁移转化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亭 马晓妍 +2 位作者 王晓昌 刘孝坤 张秋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基于建立的固体样品青海弧菌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和理化指标分析,考察了A2/O工艺流程中污泥样品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污染物的生物毒性,结合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分析污染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特性。结果显示:污泥中脂溶性污染物的生物... 基于建立的固体样品青海弧菌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和理化指标分析,考察了A2/O工艺流程中污泥样品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污染物的生物毒性,结合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分析污染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特性。结果显示:污泥中脂溶性污染物的生物毒性远远高于水溶性污染物;随着处理工艺的进行,充氧量不断增加,污泥中的水溶性有机物和绝大多数重金属浓度都有所降低,然而其生物毒性却逐渐升高。与此相反,脂溶性污染物的生物毒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物毒性物质 青海弧菌 水溶性污染物 脂溶性污染物
下载PDF
基于物质剂量效应曲线形状的联合作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娜 马晓妍 +1 位作者 王晓昌 张新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6-390,共5页
为探明能否从剂量效应曲线形状研究物质的联合作用,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标准物质,分别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氟硅唑、三氯异氰尿酸、ZnSO_4·7H_2O、CdCl_2·2.5H_2O,借助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微孔... 为探明能否从剂量效应曲线形状研究物质的联合作用,选择5种不同类型的标准物质,分别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氟硅唑、三氯异氰尿酸、ZnSO_4·7H_2O、CdCl_2·2.5H_2O,借助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微孔板生物毒性检测法和非线性毒性单位法(TU'模型)进行了标准物质及二元混合物的急性毒性检测及联合作用评价分析。二元混合物按照经典的等毒性法配置,选择EC_5、EC_(10)、EC_(15)、EC_(20)、EC_(25)、EC_(30)、EC_(35)、EC_(40)、EC_(45)、EC_(50)等浓度水平。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单一物质剂量效应拟合获得各物质的剂量效应方程。结果表明:5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标准物质按照剂量效应曲线类型分为3类;SDBS的剂量效应曲线趋势与其和Q67的作用过程相吻合;曲线类型相同的3组二元组合均表现为加和作用;不同曲线类型的7组二元组合中有5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协同或拮抗作用,产生联合作用的百分比高达71.4%,强度最高达53%;从物质的剂量效应曲线形态特征研究物质的联合作用具有可能,且工作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青海弧菌 剂量效应曲线形状 混合物 联合作用 TU'模型
下载PDF
20种水溶性有机溶剂对发光菌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32
5
作者 刘树深 刘芳 刘海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1-376,共6页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为检测生物,应用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测定了甲醇等20种常见水溶性有机溶剂对Q67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乙腈、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四氢呋喃和异丙醇7种有机溶剂具有... 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为检测生物,应用VeritasTM微孔板光度计测定了甲醇等20种常见水溶性有机溶剂对Q67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乙腈、甲醇、乙醇、丙酮、乙醚、四氢呋喃和异丙醇7种有机溶剂具有非单调J型剂量-效应关系,其他13种为典型S型剂量-效应关系.分别采用Biphasic、Logit和Weibull等非线性函数进行曲线模拟,利用模拟函数可有效估算有机溶剂的各个效应浓度ECx值.不同组成和结构的有机溶剂对淡水发光菌的毒性效应不同,官能团相同的直链溶剂含碳数越多毒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毒性 青海弧菌q67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氯酚类化合物对淡水发光菌Q67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征涛 李兆利 李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以淡水发光菌Q67——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sp.-Q67)为生物材料,分别研究了2-氯酚,2,4-二氯酚和2,3,4-三氯酚及其等剂量、等毒性单位配比混合物的发光抑制毒性,并采用相加指数法和相似性参数法评价了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结... 以淡水发光菌Q67——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sp.-Q67)为生物材料,分别研究了2-氯酚,2,4-二氯酚和2,3,4-三氯酚及其等剂量、等毒性单位配比混合物的发光抑制毒性,并采用相加指数法和相似性参数法评价了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氯酚对Q67菌的EC50值分别为99.57,25.19和3.42 mg/L,说明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随着氯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氯酚的二元和三元混合物的毒性作用明显高于化合物的单一毒性.2种评价指数均采用评价标准的95%置信区间,避免了由实验误差引起的不准确性.氯酚混合物对Q67菌的联合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简单的相加作用,只有2-氯酚与2,3,4-三氯酚的组合为弱的协同作用.氯酚的等剂量和等毒性配比混合物毒性作用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酚 2 4-二氯酚 2 3 4-三氯酚 青海弧菌q67 联合毒性
下载PDF
30种离子液体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瑾 刘树深 +2 位作者 窦容妮 刘海玲 李晓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8-1113,共6页
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地考察了30种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度、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骨架(甲基咪唑、二甲基咪唑和吡啶)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对一种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的毒... 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地考察了30种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度、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骨架(甲基咪唑、二甲基咪唑和吡啶)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对一种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的毒性效应.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Logit或Weibull函数可有效地表征30种ILs的剂量-效应曲线,其相关系数R>0.98,均方根误差RMSE<0.053;30种ILs对Q67的毒性差异很大,pEC50值在1.01~5.48之间;ILs对Q67的毒性具有烷基链效应,且烷基链上每增加2个碳原子,其pEC50值增加近1倍;ILs的阴离子基团、阳离子骨架及ILs本身的吸光性不显著影响ILs对发光菌Q67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青海弧菌q67 毒性效应 微板毒性分析法 烷基链效应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与有机磷农药间的毒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瑾 刘树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L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毒性相互作用已有报道,但相关数据仍较为缺乏。以7种具有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ILs:溴化丁基吡啶(IL1)、氯化丁基-2,3-二甲基咪唑(IL2)、丁基-3-甲基咪唑翁磷酸盐(IL3)、丁基-3-甲基... "绿色"溶剂离子液体(ILs)与其他污染物之间的毒性相互作用已有报道,但相关数据仍较为缺乏。以7种具有不同阴阳离子组成的ILs:溴化丁基吡啶(IL1)、氯化丁基-2,3-二甲基咪唑(IL2)、丁基-3-甲基咪唑翁磷酸盐(IL3)、丁基-3-甲基咪唑正辛基硫酸(IL4)、丁基-2,3-二甲基咪唑二乙二醇单甲醚硫酸盐(IL5)、辛基-3-甲基咪唑二乙基醚单甲磺硫酸(IL6)和氯化己基-3-甲基咪唑(IL7),与5种有机磷农药(OPs):敌敌畏(DIC)、乐果(DIM)、草甘膦(GLY)、久效磷(MON)和磷胺(PHO),作为混合物组分,以等效应浓度比射线法设计7种ILs分别与5种OPs等EC_(50)配比的35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法(MTA)测定这些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以浓度加和(CA)和独立作用(IA)为参考模型分析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IL-OP混合物呈现的作用类型不同:如IL1-DIM、IL2-DIM、IL3-DIM、IL6-DIM、IL2-MON和IL7-DIM的混合物呈明显的拮抗作用;IL3-DIC和IL2-GLY的混合物呈明显的协同作用;IL5-DIM和IL4-MON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拮抗作用;而IL3-GLY和IL6-DIC的混合物在较高浓度区呈协同作用;其余的混合物则为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有机磷农药 青海弧菌q67 微板毒性分析法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下载PDF
滏阳河河流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青海弧菌和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博文 赵甲亭 +6 位作者 吴二威 李云云 李娜 李柏 乔秀文 吴刚 高愈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为调查滏阳河水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河流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根据河流结构、水文条件、排污口分布并考虑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选取66个采样位点,采集河水及对应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用斜生栅藻和青海弧... 为调查滏阳河水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河流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根据河流结构、水文条件、排污口分布并考虑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选取66个采样位点,采集河水及对应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用斜生栅藻和青海弧菌Q67作为模式生物,根据滏阳河水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邯郸近郊2号采样点采集水样的重金属含量配制系列重金属浓度的模拟河水进行重金属污染河水的生态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全部66个采样点中,29个采样点河水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地表水III类水体重金属含量标准,主要污染元素是Hg、Pb、Cr、Zn。几乎所有采样点河水Mn和Fe含量都大大高于国家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规定的标准限值。根据2号采样点河水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配成的模拟河水对青海弧菌Q67的EC_(50)值为6.65%,为毒性极强的污染物。模拟河水样品对斜生栅藻的抑制作用较小,在实验的最高浓度下(1 000倍河水重金属含量)暴露4 d尚未引起半数藻细胞死亡。随河水重金属浓度上升,斜生栅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则与此相反,反映河水重金属污染可引起藻细胞的氧化损伤。叶绿素a和b含量则随暴露浓度的提高逐渐降低。在重金属浓度达到2号采样点河水的10%时,斜生栅藻叶绿素a含量已有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海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予以重视。河水发光菌Q67的生长抑制率、斜生栅藻的叶绿素a和MDA含量可以作为评估河流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滏阳河 重金属 青海弧菌q67 斜生栅藻 生态毒性
下载PDF
15种取代酚对淡水发光菌Q67的毒性及定量构效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辉 李娜 +1 位作者 马梅 刘光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3-380,共8页
为了更加准确和便捷地预测各种取代酚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以淡水发光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受试生物,测定了15种典型取代酚的急性毒性;采用logD(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U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和MW(分子量)等取代酚的7种主... 为了更加准确和便捷地预测各种取代酚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以淡水发光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为受试生物,测定了15种典型取代酚的急性毒性;采用logD(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U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和MW(分子量)等取代酚的7种主要结构参数,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QSAR)模型。结果表明,15种取代酚的EC_(50)在5.76×10^(-6)~1.27×10^(-3)mol·L^(-1)之间,且有很好的剂量-效应关系;QSAR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显示,-logEC_(50)与logD、LUMO和MW值正相关,且logD对模型的贡献最大,即越容易与Q67菌结合的酚类化合物对其的急性毒性越大;建立的QSAR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Q^2_(EXT)=0.91,RMSE=0.49)和较高的稳定性(Q^2_(CUM)=0.58),能够用于预测其他酚类化合物对Q67菌的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酚 淡水发光菌 偏最小二乘 定量构效
下载PDF
有机磷酸酯对青海弧菌Q67毒性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姜丹 周建国 +4 位作者 李娜 饶凯锋 李晓 胡毅 马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80,共10页
摘要:以淡水发光菌Q67为受试生物,结合微孔板高通量检测技术,测定了15种常见有机磷酸酯的毒性,同时选用极化率(P)、分子表面积(TSA)、正辛醇/水分配系数(10gD)和芳香环个数(N。,)等有机磷酸酯的7种分子结构描述符,采用... 摘要:以淡水发光菌Q67为受试生物,结合微孔板高通量检测技术,测定了15种常见有机磷酸酯的毒性,同时选用极化率(P)、分子表面积(TSA)、正辛醇/水分配系数(10gD)和芳香环个数(N。,)等有机磷酸酯的7种分子结构描述符,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15种有机磷酸酯对Q67发光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QSAR)模型。结果表明,15种有机磷酸酯的EC50在1.13×10-5~327×10-3mol·L-1之间。在7个结构变量中,4个变量发挥主要作用。其中分子极化率(P)在有机磷酸酯类污染物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推断发光菌中的荧光素酶及其辅酶是其主要作用位点;脂溶性00gD)越大的化合物越较易穿过细胞膜,进而使Q67发光菌的毒性效应增大;芳香环数(NAr)越多,有机磷酸酯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越大;对分子结构类似的有机磷酸酯,其Q67发光菌的毒性效应随TSA值的增大而增强。利用所构建的构效关系模型,其稳定性(QCUM2=0544)和预测能力(Q2EXT=0808,RMSE=0.195)较好,可用来预测有机磷酸酯对Q67发光菌的急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发光菌 定量构效
下载PDF
3种农药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陶梦婷 张瑾 +2 位作者 姜慧 申慧彦 洪桂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0,共9页
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了威胁。该文以苯嗪草酮(GLY)、甲霜灵(MET)和草甘膦(MM)为研究对象,以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农药的二元混合物体系,... 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应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物甚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构成了威胁。该文以苯嗪草酮(GLY)、甲霜灵(MET)和草甘膦(MM)为研究对象,以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农药的二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测试方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对Q67的毒性,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效应数据,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农药混合体系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浓度-效应曲线均可用Logit函数有效表征,以半数浓度-效应的负对数值(p(EC)50)为毒性大小指标,除0.25 h外,3种农药在不同暴露时间的毒性大小顺序均为:MET (p(EC)50=2.56~3.01)>MM (p(EC)50=2.35~2.53)>GLY (p(EC)50=2.10~2.30);单个农药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毒性具有时间依赖性,且二元混合物毒性表现出一定的组分依赖性;3种农药二元混合物体系的15条射线对Q67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也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混合体系GLY-MET和GLY-MM体系开始的时候呈现明显的拮抗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毒性作用方式从拮抗变为加和作用,甚至协同作用;而MET-MM的混合物体系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拮抗作用,但无协同作用的出现,说明GLY很可能是混合物体系呈现协同作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混合物 青海弧菌 微板毒性分析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下载PDF
3种N-DBPs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及贡献度
13
作者 桂一心 张瑾 +2 位作者 张颖 曾健平 陈如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42-2753,共12页
以3种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溴乙腈(BAN)、二溴乙腈(DBAN)和二氯乙酰胺(DCAM)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了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BAN-DCAM、DBAN-DCAM)和1个三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DCAM),采用时间毒性... 以3种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溴乙腈(BAN)、二溴乙腈(DBAN)和二氯乙酰胺(DCAM)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了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BAN-DCAM、DBAN-DCAM)和1个三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DCAM),采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TA)系统测定3种N-DBPs及其混合物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并采用剂量减小指数(DRI)来表征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对毒性相互作用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BAN、DBAN和DCAM对Q67的浓度效应曲线为“S”型,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均高于急性毒性(BAN-pEC_(50)-0.25h=4.16<BAN-pEC_(50)-12h=4.93;DBAN--pEC_(50)-0.25h=4.36<BAN-pEC_(50)-12h=4.84;DBAN--pEC_(50)-0.25h=1.41<BAN-pEC_(50)-12h=1.61);BAN-DCAM混合物出现拮抗作用,BAN-DBAN出现协同作用,而DBAN-DCAM与BAN-DBAN-DCAM既出现拮抗作用又出现协同作用;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除BAN-DCAM外,暴露初期均表现为不同强度的协同作用;在BAN-DBAN-DCAM体系中,DRI_(max,DBAN)(=258.706)>DRI_(max,BAN)(=38.166)>DRI_(max,DCAM)(=2.658),故推测3种组分对协同作用的贡献度为:DCAM>DBAN>B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消毒副产物 青海弧菌q67 联合毒性 相互作用 剂量减小指数
下载PDF
重金属与农药污染物对青海弧菌Q67拮抗作用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子晏 陶梦婷 +3 位作者 张瑾 董欣琦 骆纵纵 周娜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41-2449,共9页
重金属与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探究重金属与农药混合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铅(Pb)和两种农药(甲霜灵(MET)、草甘膦(GLY))为目标污染物,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设计三元混合物体系,共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 重金属与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探究重金属与农药混合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铅(Pb)和两种农药(甲霜灵(MET)、草甘膦(GLY))为目标污染物,应用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设计三元混合物体系,共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的射线,运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TA)系统测定重金属与农药及其三元混合物对水生生物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Q67)在不同暴露时间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CA)模型分析混合物组分间的毒性相互作用,绝对残差(dCA)模型定量评估相互作用强度.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对Q67的毒性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均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但GLY和Pb不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毒性,而MET随暴露时间延长毒性逐渐增加,即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毒性;不同暴露时间,污染物的毒性大小顺序不同,如暴露时间点为0.5 h时,毒性大小顺序为:GLY>Pb>MET,而在12 h时,毒性大小顺序为:GLY>MET>Pb.3种污染物的混合体系的5条混合物射线(U1—U5)的毒性却与MET呈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即具有时间依赖毒性.依据CA,重金属和农药三元混合体系(Pb-MET-GLY)的毒性相互作用为拮抗作用.5条混合射线的dCA均大于0,且随着暴露时间、暴露浓度及组分浓度比的改变而改变,即三元混合体系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拮抗作用;5条射线的最大dCA值均大于50%,其中U4在2 h时dCA最大值可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弧菌q67 三元混合物体系 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 拮抗作用 定量评估
下载PDF
3种增塑剂对发光菌Q67联合毒性作用定量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颖 张瑾 +2 位作者 周娜娜 陈如荔 申慧彦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77,共13页
增塑剂(plasticizers,PLAs)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伴随着主产品的使用而进入环境中,很可能会对环境中的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以3种常见的PLAs:双酚A(bisphenol A,BPA)、双酚S(bisphenol S,BPS)和三丁氧基... 增塑剂(plasticizers,PLAs)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伴随着主产品的使用而进入环境中,很可能会对环境中的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以3种常见的PLAs:双酚A(bisphenol A,BPA)、双酚S(bisphenol S,BPS)和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tris(2-butoxyethyl)phosphate,TBEP)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二元和三元混合物体系,应用时间微板毒性分析方法系统测定3种污染物及其混合物体系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Q67)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采用绝对残差(deviation from CA model,dCA)定量评估毒性相互作用强度,并结合热图法分析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规律。采用电镜扫描分析Q67细胞形态,二苯胺显色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Q67细胞的DNA和可溶性蛋白质大分子的泄露情况来探究3种PLAs及其混合物可能的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PA、BPS、TBEP对Q67均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且急性毒性均大于长期毒性;以半数效应浓度负对数值为毒性指标,3种PLAs在同一暴露时间的毒性顺序:BPA>BPS>TBEP;混合物体系BPA-BPS呈现协同作用,而BPS-TBEP、BPA-TBEP、BPA-BPS-TBEP呈现拮抗作用,且相互作用强度均受暴露时间和混合物浓度的影响;BPA-BPS-R4射线的协同作用强度最强,dCA绝对值为0.411,BPA-BPS-TBEP-R1射线的拮抗作用最明显,dCA绝对值为0.670;3种PLAs及其混合物对Q67的作用主要通过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形态,使其DNA和可溶性蛋白质大量流失,造成细胞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青海弧菌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时间依赖性 热图
下载PDF
磺胺类抗生素对青海弧菌Q67的浓度比依赖性拮抗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丁婷婷 张瑾 +2 位作者 董欣琪 洪桂云 鲍立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99-2206,共8页
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药物(SAs)污染物长期暴露下的生物毒性效应,以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嘧啶(SD)、磺胺吡啶(SPY)、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设计10个二元... 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药物(SAs)污染物长期暴露下的生物毒性效应,以5种磺胺类抗生素(SAs):磺胺氯哒嗪(SCP)、磺胺嘧啶(SD)、磺胺吡啶(SPY)、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二甲嘧啶(SM2)为研究对象,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设计10个二元抗生素混合物体系(每个二元混合物体系设计5条具有不同浓度比的射线),应用优化的长期微板毒性分析法(L-MTA)系统测试这些抗生素在16 h对发光菌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 sp.-Q67,Q67)的发光抑制毒性,并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种SAs及其混合物射线对Q67在16 h呈现明显的毒性,但不同的抗生素毒性大小不同,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5种SAs的毒性大小顺序为:SMX(p EC50=3.95)>SCP(p EC50=3.65)>SPY(pEC_(50)=3.41)>SD(pEC_(50)=3.36)>SM2(pEC_(50)=3.21);10个SAs的二元混合物体系中7个呈现出加和作用,3个呈现出拮抗作用;3个混合物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浓度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混合物体系SCP-SPY和SCP-SMX中的射线拮抗作用均随SCP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几乎不变,而SCP-SM2体系,拮抗作用随组分SCP的浓度比逐渐减小,即从R1到R2逐渐明显,从R2到R5,逐渐变得不明显,R5在较高浓度区甚至出现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混合物 青海弧菌 浓度比依赖性 拮抗作用
下载PDF
基于组合指数法评估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
17
作者 杨依霖 刘勇安 +2 位作者 覃礼堂 莫凌云 王敦球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9-461,共13页
污染物在环境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对污染物时间毒性及相互作用大多只考虑了相互作用类型,缺乏对于相互作用大小及出现频率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3种不同类别抗生素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氯霉素(... 污染物在环境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对污染物时间毒性及相互作用大多只考虑了相互作用类型,缺乏对于相互作用大小及出现频率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3种不同类别抗生素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氯霉素(chloramphenicols,CMP)和红霉素(erythromycin,ETM)为目标污染物,以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运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ipartition ray,EquRay)设计3个二元混合体系共15条混合物射线,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3种抗生素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时间-浓度-效应数据,并采用组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分析混合物的毒性作用随暴露时间变化趋势,并分析加和、协同和拮抗3种相互作用出现的频率,探究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3种抗生素对Q67的毒性逐渐增强,ENR暴露在8~12 h时,对Q67存在明显的Hormesis,最大刺激效应为-102.12%。所有的二元混合物都呈现明显的时间毒性,且高浓度区域时间毒性变化较为明显,不同于单一毒性,15条混合射线均未出现Hormesis。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类型及作用程度与组分浓度比、浓度大小及暴露时间均有关,其中暴露浓度影响最大。通过利用混合物相互作用在指定效应下的出现频率分析,在这3种混合体系中,加和作用出现的频率最高,拮抗作用出现的频率最低,混合物暴露在低浓度区域多呈加和作用,高浓度区域多呈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氯霉素 红霉素 青海弧菌q67 联合毒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化学物质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娜 王晓昌 马晓妍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040-4046,共7页
毒性单位法(TU)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剂量加和模型(DA),目前仅在二元联合毒性评价中广泛应用。为了确定TU模型适合评价的混合物类型,实验选取5种剂量效应曲线类型不同的物质,采用微板光度计测试了一元、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 毒性单位法(TU)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剂量加和模型(DA),目前仅在二元联合毒性评价中广泛应用。为了确定TU模型适合评价的混合物类型,实验选取5种剂量效应曲线类型不同的物质,采用微板光度计测试了一元、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青海弧菌-Q67(Vibrio-qinghaiensis sp.-Q67)的急性毒性。根据物质的剂量效应曲线形状将物质分为A、B、C 3类,利用毒性单位法(TU)和联合作用定义法分别对AA类、AB类、AC类、BC类混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U法仅适合于由剂量效应曲线接近直线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联合毒性的评价。以效应为基准、TU模型为框架建立了TU'模型,该模型可以满足对任何类型已知成分的混合物或者未知成分的实际水样之间的多元联合作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作用评价 青海弧菌-q67 生物毒性 TU模型 剂量效应曲线 TU’模型
原文传递
多效应残差法(MERA)表征二甲亚砜-农药二元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霍向晨 刘树深 +1 位作者 张晶 张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7-262,共6页
采用直接均分射线设计(EquRay)构建二甲亚砜(DMSO)分别与3种常用农药乐果(DIM)、敌敌畏(DIC)和甲霜灵(MET)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MTA)测试单个物质及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 采用直接均分射线设计(EquRay)构建二甲亚砜(DMSO)分别与3种常用农药乐果(DIM)、敌敌畏(DIC)和甲霜灵(MET)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MTA)测试单个物质及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模型检测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提出并应用多效应残差法(multi-effectresidual analysis,MERA)定量表征DMSO-农药二元混合物实验观测毒性相对于CA模型预测结果的偏离程度,即毒性相互作用强度.表征结果显示3组DMSO-农药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以拮抗作用为主,最强拮抗作用在-23%~-15%之间,发生拮抗作用的浓度范围及拮抗作用强度受混合物组成、组分浓度比和效应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比较MERA与传统等效线图及扩展毒性单位和对3组二元混合物的表征结果发现,MERA从生物效应角度表征毒性相互作用强度,受到混合物组成和效应水平的限制较少,适用于分析具有复杂相互作用的二元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应残差法 二元混合物 毒性相互作用 青海弧菌q67 直接均分射线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青海弧菌Q67的镀锌废水土壤污染的生物毒性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速敏 张元勋 +1 位作者 尚晶 徐国杰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45-452,共8页
目的构建针对土壤的生物毒性快速诊断方法,以准确、快速评估污染场地的毒性,确定主导污染物。方法以某镀锌工厂的土壤污染案件为例,在检测分析金属浓度水平的同时,建立基于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的生物毒性快速检测方法,利... 目的构建针对土壤的生物毒性快速诊断方法,以准确、快速评估污染场地的毒性,确定主导污染物。方法以某镀锌工厂的土壤污染案件为例,在检测分析金属浓度水平的同时,建立基于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试验的生物毒性快速检测方法,利用逐步多元回归找出主导污染物。结果推断污染物来自工厂生产过程中直接排放的废水和金属镀件碎屑,污染物浓度与青海弧菌Q67的急性毒性具有相关性,其中主导污染物依次为锌(Zn)、铝(Al)和铜(Cu)。结论基于青海弧菌Q67的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方法可简便、快速确定污染土壤的毒性损害程度并确定主导污染物,可用于污染土壤的急性毒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司法鉴定 环境微生物学 青海弧菌q67 工业废弃物 生物毒性 土壤污染 镀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