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8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弧菌属细菌及其所致海水养殖动物疾病 被引量:137
1
作者 吴后波 潘金培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9-93,共5页
关键词 弧菌属 弧菌病 海水养殖动物
下载PDF
应用芽孢杆菌调控虾池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卓佳 郭志勋 +2 位作者 冯娟 张汉华 杨莺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8-31,共4页
监测了施用芽孢杆菌(Bacillussp.)后的养虾池水体和底泥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以及水体浮游微藻数量的变化,分析了应用芽孢杆菌对养殖环境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对虾池水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底... 监测了施用芽孢杆菌(Bacillussp.)后的养虾池水体和底泥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以及水体浮游微藻数量的变化,分析了应用芽孢杆菌对养殖环境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对虾池水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生长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底泥异养菌和弧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促进浮游微藻的平稳繁殖。芽胞杆菌通过这些作用抑制了水体中条件致病菌的繁殖,促进了虾池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有利于虾池的自我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异养细菌 弧菌 浮游微藻
下载PDF
病原弧菌的致病机理 被引量:42
3
作者 吴后波 潘金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2-426,共5页
关键词 病原弧菌 致病机理 弧菌病 黏附作用
下载PDF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致病细菌的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徐伯亥 殷战 +1 位作者 吴玉深 蔡桃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9-266,共8页
于1990—1991年的5—10月间,从湖北、湖南、河南和广东4省的9种淡水养殖鱼类的发病鱼睥、肝、肾中分离的93株细菌为材料,经100多个表型特征和细菌DNA中G+Cmol%遗传型特性测定等研究结果,可归属为产气单胞菌属中的运动性嗜中温产气单胞... 于1990—1991年的5—10月间,从湖北、湖南、河南和广东4省的9种淡水养殖鱼类的发病鱼睥、肝、肾中分离的93株细菌为材料,经100多个表型特征和细菌DNA中G+Cmol%遗传型特性测定等研究结果,可归属为产气单胞菌属中的运动性嗜中温产气单胞菌和弧菌属中的河弧菌。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优先律应为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Zimmermann)nom.rev];而河弧菌与以前所描述的生物变种Ⅰ、Ⅱ型不同:在43℃能生长;发酵水杨苷产酸;利用D-葡糖酸钙、腐胺;不能利用戊二酸,D-葡糖醛酸;从D-葡萄糖产气;DNA中的G+Cmol%为47(Tm),鉴定为河弧菌生物变种Ⅲ(新生物变种Vibrio fluvialis Biovar Ⅲ.Biovar 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单胞菌 弧菌 淡水养殖 鱼纲
下载PDF
东山九孔鲍细菌性疾病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张朝霞 王军 +3 位作者 张蕉南 苏永全 黄英 鄢庆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93-199,T001,共8页
本文分离纯化了 1 999年春东山县患病九孔鲍的 2株主要病原菌 ,进行了回归感染、药敏试验、病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 .结果表明此次暴发性流行鲍病的致病菌主要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在所进行的 4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中 ,2株菌仅对氯霉... 本文分离纯化了 1 999年春东山县患病九孔鲍的 2株主要病原菌 ,进行了回归感染、药敏试验、病变组织的超薄切片观察 .结果表明此次暴发性流行鲍病的致病菌主要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在所进行的 48种药物的药敏试验中 ,2株菌仅对氯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 8种药物共同敏感 ,药物联合抗菌试验还表明复方新诺明与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有协同作用 ,氯霉素与复方新诺明等有加成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细菌性疾病 弧菌 氯霉素 病原菌 复方新诺明 磺胺甲基异恶唑
下载PDF
1999年春季东山九孔鲍暴发性病害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军 苏永全 +4 位作者 张蕉南 黄英 张朝霞 鄢庆枇 王德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41-644,共4页
对 1999 年春季福建省东山县九孔鲍的暴发性流行病进行调研和检测,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回归感染确定致病原、对致病菌进行形态(包括电镜和光镜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对病毒性病原进行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观察、以及病理变... 对 1999 年春季福建省东山县九孔鲍的暴发性流行病进行调研和检测,对细菌性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回归感染确定致病原、对致病菌进行形态(包括电镜和光镜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对病毒性病原进行电镜负染和超薄切片观察、以及病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此次东山养殖九孔鲍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致病原是 3 种球状病毒(50 nm 、110 nm 、150 nm )、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还探讨了这些病菌和病毒的致病性,并以 49 种药敏纸试验寻求防治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弧菌 暴发性流行病 细菌性病原 致病菌
下载PDF
溶藻弧菌引起暴发型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封会茹 游京蓉 +1 位作者 刘玉堂 李珊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为研究一起食物中毒的病原 ,对分离的可疑菌进行了培养、鉴定、动物毒力实验及ST毒素测定 ,结果显示分离菌为溶藻弧菌 ,该菌对小白鼠的LD50 为 3× 10 7CFU g鼠体重 ,存在ST毒素 ,证明这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为溶藻弧菌。
关键词 溶藻弧菌 食物中毒 病原学 鉴定 ST毒素 测定
下载PDF
海水养殖动物致病弧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8
作者 闫茂仓 陈少波 +1 位作者 单乐州 谢起浪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75-481,共7页
关键词 弧菌 病原 流行病学 诊断技术 防治
下载PDF
弧菌标准菌株外膜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晓华 徐怀恕 +1 位作者 RobertsonP AustinB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49-454,共6页
对32种弧菌标准菌株的外膜蛋白(OMP)进行了比较研究。32株弧菌标准菌株外膜蛋白的SDS-PAGE图谱各不相同。不同菌株的外膜蛋白有很大差异,一般为3~7条,分子量范围为91000~14000。多数菌株有相同的主要外膜蛋白如54000,43000和27000为... 对32种弧菌标准菌株的外膜蛋白(OMP)进行了比较研究。32株弧菌标准菌株外膜蛋白的SDS-PAGE图谱各不相同。不同菌株的外膜蛋白有很大差异,一般为3~7条,分子量范围为91000~14000。多数菌株有相同的主要外膜蛋白如54000,43000和27000为许多菌株所共有,但未发现所有菌株共同的外膜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标准菌株 外膜蛋白 人畜病原菌
下载PDF
光合细菌对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黄美珍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2-94,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5株光合细菌对3株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其抑菌效果不同。在普通培养基中No.3PSB对副溶血弧菌和河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TCBS培养基中,则无抑菌效果。在培养基1中,No... 本文主要介绍5株光合细菌对3株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其抑菌效果不同。在普通培养基中No.3PSB对副溶血弧菌和河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TCBS培养基中,则无抑菌效果。在培养基1中,No.1和No.2 PSB对 3株致病弧菌的抑制作用皆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弧菌 生物防治 对虾养殖 抑制作用 病原菌
下载PDF
中国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活力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天道 于佳 俞开康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6,共6页
1995年7—9月,以养殖中国对虾为材料,实验室用弧菌菌悬液注射感染对虾,血清中测得一定量的酚氧化酶(PO)。正常状态下对虾血清中的PO活力变化不大,而濒死对虾血清中PO活力变化较大。较低浓度的菌悬液能有效地提高PO活力,促使有机... 1995年7—9月,以养殖中国对虾为材料,实验室用弧菌菌悬液注射感染对虾,血清中测得一定量的酚氧化酶(PO)。正常状态下对虾血清中的PO活力变化不大,而濒死对虾血清中PO活力变化较大。较低浓度的菌悬液能有效地提高PO活力,促使有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这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血清 弧菌 酚氧酶 活力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细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正 王印庚 +1 位作者 杨官品 李秋芬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83-89,共7页
由弧菌科的细菌和其引发的细菌性疾病被认为是目前大菱鲆养殖业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弧菌属的病原及一些典型的发病症状。对其他科属的一些病原菌 ,也作了相应描述 ,但它们的致病力相对弧菌科的病原菌致病力要弱 ,危害范围要小。
关键词 大菱鲆 弧茵 细菌病 病原
下载PDF
斑节对虾养殖池塘藻-菌关系初探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卓佳 郭志勋 +4 位作者 张汉华 杨小立 杨莺莺 陈康德 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4,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 本研究通过对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异养细菌、浮游微藻进行为期3个月的监测,发现浮游微藻和异养细菌的总量都表现为养殖后期高于养殖前期,其中浮游微藻增加了2个数量级,异养细菌增加了1个数量级,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对池塘菌群和藻群的变动有明显的影响.施放有益芽孢杆菌群的池塘,异养细菌总数略低,弧菌数量维持在103 CFU/mL以下,浮游微藻平稳增长,蓝藻占20%以下;对照池异养细菌的总数略高,弧菌数量达到104 CFU/mL,浮游微藻数量波动,养殖后期蓝藻占60%,为绝对优势种群.表明有益芽孢杆菌群有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的作用,但对浮游蓝藻和弧菌的繁殖起抑制作用,浮游蓝藻与弧菌之间具有一定的繁殖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微藻 异养细菌 蓝藻 弧菌 芽孢杆菌
下载PDF
中国对虾复合疫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丁燏 王雷 李光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361,共9页
于1996年11月-1997年5月,运用差异离心、蔗糖梯度离心、柱层析等方法从发病中国对虾分离出杆状病毒并纯化;分别用冷乙酸处理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苯酚法提取纯化该病毒的结构蛋白与核酸、λDNA;分别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煮沸法、三氯乙酸... 于1996年11月-1997年5月,运用差异离心、蔗糖梯度离心、柱层析等方法从发病中国对虾分离出杆状病毒并纯化;分别用冷乙酸处理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苯酚法提取纯化该病毒的结构蛋白与核酸、λDNA;分别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煮沸法、三氯乙酸法纯化弧菌的肽葡聚糖和鸡卵粘蛋白;配制出小牛血清白蛋白、蜗牛凝集素两溶液。然后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溶菌活力两种免疫指标分析灭活病毒和以上提取、纯化的7种大分子物质对中国对虾的免疫效果,根据其结果筛选几种物质制成复合疫苗,测定复合疫苗对对虾的免疫作用。结果表明,病毒免疫后的SOD活力、溶菌活力均有提高。7种大分子物质免疫后,除小牛血清白蛋白外,其余6种物质的两种酶活性均有提高。以6种物质组成的复合疫苗免疫实验表明,两种酶活力提高明显(SOD活力最高峰达224.10units,溶菌活力最高峰为0.122units)。说明复合疫苗具有提高SOD和溶菌活力的作用,可以增强中国对虾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病毒 糖蛋白 免疫激活剂 复合疫苗
下载PDF
文蛤副溶血弧菌病的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阎冰 洪家明 +1 位作者 刘军义 陈振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广西沿海在5—6月份常发生文蛤大批死亡现象,从死亡文蛤中分离到病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得到证实。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0.8-1.0×1.5-1.8μm),具偏端生单鞭毛。在TCBS琼脂平板上培养24h... 近年来,广西沿海在5—6月份常发生文蛤大批死亡现象,从死亡文蛤中分离到病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得到证实。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0.8-1.0×1.5-1.8μm),具偏端生单鞭毛。在TCBS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后,形成蓝绿笠状菌落,菌落直径2-3mm,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精氨酸-碱反应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阳性,靛基质阳性。在温度10-42℃、pH值5-11、盐度0.5-81%的环境条件下都能生长。该菌具有较强的毒力。经系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病原菌为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选择适当的养殖场地、做好蛤苗投放工作、掌握好放养密度、加强养成管理、加强环境监测预报是防治文蛤疾病流行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副溶血弧菌病
下载PDF
乳酸杆菌LH对几种水产养殖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周海平 李卓佳 +1 位作者 杨莺莺 陈永青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8-395,共8页
为探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p.)LH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生物防治功能,采用试管稀释法和平板抑菌圈检测法,探讨了乳酸杆菌LH代谢产物对沙蚕弧菌(Vibrio nerei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icus... 为探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p.)LH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生物防治功能,采用试管稀释法和平板抑菌圈检测法,探讨了乳酸杆菌LH代谢产物对沙蚕弧菌(Vibrio nerei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漂浮弧菌(Vibrio natriegen)的抑制能力,并在模拟养殖水体实验中探讨了乳酸杆菌LH对哈维弧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乳酸杆菌LH培养12h的代谢产物没有抑菌活性,培养24~96h的代谢产物有明显抑菌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增强;乳酸杆菌LH代谢产物对病原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倍稀释液;在模拟养殖水体中,10^3个/cm^3乳酸杆菌LH即对哈维氏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哈维氏弧菌菌量(10^3~10^6个/cm^3)的增大而减弱.结果表明乳酸杆菌LH对病原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抑制作用 乳酸杆菌LH 弧菌
下载PDF
海水养虾池的几种致病弧菌生态 被引量:28
17
作者 倪纯治 林燕顺 +3 位作者 叶德赞 曾活水 姚瑞梅 顾静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3-79,共7页
研究了对虾养成期中养殖海水和虾体中弧菌的数量变化、种类组成及其相关因素,初步探讨了弧菌数量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水和虾作中弧菌检出率均为100%,养殖水中弧菌测值为2.3×102~4.9×105个/dm3,均值1.78&... 研究了对虾养成期中养殖海水和虾体中弧菌的数量变化、种类组成及其相关因素,初步探讨了弧菌数量与虾病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水和虾作中弧菌检出率均为100%,养殖水中弧菌测值为2.3×102~4.9×105个/dm3,均值1.78×105个/dm3;虾体中弧菌数是4.4×102~2.9×106个/g,均值为2.9×104个/g。出现于虾体和养殖水中的弧菌有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河弧菌(Vibriofluvialis)和模拟弧菌(Vibriomimicus).其中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是各地的优势种。检测期间,虾池水的生化和理化因素较稳定,对弧菌数量无明显影响。个别虾池出现虾病与弧菌数量较高有关。以分离菌株进行浸染试验的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能使对虾出现与病虾同样的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生态 虾病 海水养虾池
下载PDF
水体碳氮比对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生长、拮抗作用及菌体碳氮比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高磊 包卫洋 +2 位作者 张天文 单洪伟 马甡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0,共7页
从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采集分离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并设置水体碳氮比分别为:C∶Nw=2、5、10、15、20共5个水平。在养殖环境营养水平下研究了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的生长、拮抗作用及细菌菌体碳氮比(C∶NB)的变化。研究发现,较高... 从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采集分离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并设置水体碳氮比分别为:C∶Nw=2、5、10、15、20共5个水平。在养殖环境营养水平下研究了芽孢杆菌、乳酸菌与弧菌的生长、拮抗作用及细菌菌体碳氮比(C∶NB)的变化。研究发现,较高的C∶Nw适合芽孢杆菌(C∶Nw=15)与乳酸菌(C∶Nw≥10)的生长,较低的C∶Nw适合弧菌(C∶Nw=5、10)的生长,并且当C∶Nw较高时芽孢杆菌与乳酸菌对弧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因此向养殖水体和饵料中添加碳源,将环境C∶N提高至超过10的水平不仅可以促进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的快速生长,而且可以有效抑制弧菌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碳氮比 生长 拮抗作用 芽孢杆菌 乳酸菌 弧菌中图法
下载PDF
创伤弧菌引起小鼠致死性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周丽萍 应斌宇 +6 位作者 董海艳 方周溪 王乐丹 陈柏坤 王琳 朱珍宏 孙来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 (Vv)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组织病理学特征 ,为Vv致死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6只昆明小鼠 ,实验组 12只 ,腹腔、肌肉、皮下 (各 4只 )接种Vv菌液 0 2ml/每只 (约 4 .3 4× 10 6 CFU) ,以 4只...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 (Vv)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MODS)组织病理学特征 ,为Vv致死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6只昆明小鼠 ,实验组 12只 ,腹腔、肌肉、皮下 (各 4只 )接种Vv菌液 0 2ml/每只 (约 4 .3 4× 10 6 CFU) ,以 4只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 0 .2ml为对照。取Vv致死小鼠血液、心、肺、肝、肌肉进行Vv分离培养的同时取皮下注射组小鼠血液、心、肺、肌肉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接种Vv后 ,4~ 8h内小鼠死亡率达 10 0 % ( 12 / 12 ) ,并均从血液、心、肝、肺和肌肉中再次分离到Vv ,对照组未见Vv生长 ,提示实验组因Vv致败血症死亡 ;电镜下见心、肝、肺和肌肉细胞中Vv生长 ,形态与纯培养及病人皮肤真皮细胞中的Vv完全一致 ;Vv导致心肌、肺、肝、及肌肉多器官广泛性损害 ,表现为组织间质高度水肿 ,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或消失、空泡样改变 ,器官实质变性坏死 ,提示因Vv感染致MODS ,以肺、心肌表现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属 弧菌感染 动物实验 替代试验 分子结构 MODS VV 败血症
原文传递
海洋水产动物弧菌病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亚晨 包永明 +1 位作者 吕建发 安利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弧菌 弧菌病 生物防治 水产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