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腹腔镜Dixon手术和开腹Dixon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附58例报道)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东波 黄顺荣 +3 位作者 吴鸿根 周明 邓洪强 潘云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腔镜Dixon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准确记录改良的腹腔镜Dixon手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腹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吻合口漏、输尿管损伤、... 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腔镜Dixon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准确记录改良的腹腔镜Dixon手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腹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吻合口漏、输尿管损伤、排尿障碍、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同期开腹Dixon手术(开腹组)作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从2007年9月到2008年7月期间共58例直肠癌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腔镜组25例,开腹组33例。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腔镜组2例,开腹组1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无输尿管损伤、排尿障碍、大便失禁等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数在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腹腔引流量比开腹组少(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开腹组短(P<0.05)。结论改良的腹腔镜Dixon手术治疗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同时能体现手术的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经肛门
下载PDF
改良无腹壁辅助切口直肠经肛门拖出法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16例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瑞生 王立军 张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腹壁辅助切口直肠经肛门拖出法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9月对16例直肠癌行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利用引导管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置入肿瘤近侧结肠,结肠壁... 目的探讨改良无腹壁辅助切口直肠经肛门拖出法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9月对16例直肠癌行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利用引导管将吻合器钉座自肛门置入肿瘤近侧结肠,结肠壁上戳孔引出吻合器钉座拉杆,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距离吻合器钉座远端3 cm的结肠。远侧带瘤肠管内翻经肛门拖出、切除,残端荷包缝合后还纳,吻合器从肛门进入,腹腔内腹腔镜直视下用吻合器行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无须腹部辅助切口。结果 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70~290 min,平均230 min。术中出血50~100 ml,平均55 ml。切缘均无癌残留。术后40~60 h,平均52 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 d。16例随访14~36个月,平均26个月:排便习惯均正常,1~2次/d;无明显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困难;14例B超及CT检查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吻合口、trocar口无肿瘤种植,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改良完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经肛门拖出法
下载PDF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的安全性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宏彬 张国强 李高峰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B组不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B组不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及吻合口漏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均逐渐恢复,术后1、3、6、9、12个月各时间点肛门功能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虽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有助于降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且不影响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安全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保肛术 经肛加固缝合吻合口 肛门功能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奇 王哲 丁学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resection,TME)联合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术(Anal preservation via intersphincter excision,ISR)后,患者的肛门效果及相关预后指标的变化。方... 目的:探讨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resection,TME)联合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术(Anal preservation via intersphincter excision,ISR)后,患者的肛门效果及相关预后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间8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开腹组41例行开放手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静息压(Anal canal resting pressure,ARP)指标均大于开腹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肛门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手术相关指标,增强患者的肠管功能,对肛门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术 超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下直肠下段息肉套扎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文山 张亮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7年第7期43-44,共2页
为探讨电子结肠镜下直肠下段息肉套扎切除术的病例选择、治疗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优势,对80例直肠下段息肉患者行电子结肠镜下套扎切除术。结果显示,80例共套扎86枚息肉,其中3例多发息肉,均是2枚,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套扎切除成... 为探讨电子结肠镜下直肠下段息肉套扎切除术的病例选择、治疗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及手术优势,对80例直肠下段息肉患者行电子结肠镜下套扎切除术。结果显示,80例共套扎86枚息肉,其中3例多发息肉,均是2枚,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套扎切除成功。其中腺瘤性息肉46枚,占53.5%;炎性息肉38枚,占44.2%;局灶性癌变2枚,占2.3%。术后直肠穿孔1例,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均痊愈。结果表明,病例选择适当,充分的术前及肠道准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肛门引流管通畅,术后严格的禁食、禁水是电子结肠镜下息肉套扎切除成功的关键。该手术微创、疗效可靠,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下段 电子结肠镜 套扎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有全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20-22,共3页
为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行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的90例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30例术中切除全部内括约肌(A组),30例切除部分内括约肌(B组),3... 为探讨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行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的90例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30例术中切除全部内括约肌(A组),30例切除部分内括约肌(B组),30例保留部分齿状线(c组)。参照Williams分级标准评价3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6、12个月时,B组和c组的肛门功能良好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肛门括约肌问切除术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尽可能地保留部分内括约肌和齿状线对改善术后肛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 直肠癌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
7
作者 路银杏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11-12,共2页
为探讨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1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超低位直肠癌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行TME+ISR的84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创伤面积、术中出血... 为探讨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1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超低位直肠癌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行TME+ISR的84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创伤面积、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痛感、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都优于传统开腹术治疗方法,大大提升保肛率,患者术后肛门自我评价较高。结果表明,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切实可行,安全性及保肛率高,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保肛术
原文传递
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与直肠给药控制晚期癌症疼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海宝琴 孙焕银 何清文 《山西护理杂志》 1999年第1期36-37,共2页
为探讨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最佳给药方式,选择150例各类晚期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服和直肠给药。结果显示:直肠给药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给药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为探讨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最佳给药方式,选择150例各类晚期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口服和直肠给药。结果显示:直肠给药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给药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止痛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止痛 硫酸吗啡控释片 直肠给药
下载PDF
直肠肿瘤经肛局部切除的临床评价
9
作者 缑胜林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15-16,共2页
为研究直肠肿瘤经肛局部切除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经肛局部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部切除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 为研究直肠肿瘤经肛局部切除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经肛局部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部切除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6.56±1.56) min,住院时间(11.09±1.08) 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6.98±21.23) min,住院时间(28.97±1.99) d。2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4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直肠肿瘤经肛局部切除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临床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局部切除 疗效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复苏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晓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后对麻醉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年龄3个月至1岁拟择期行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n=20),全麻+骶管阻滞组(Ⅱ组,n=20)。Ⅰ组...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后对麻醉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年龄3个月至1岁拟择期行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n=20),全麻+骶管阻滞组(Ⅱ组,n=20)。Ⅰ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Ⅱ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予0.5%利多卡因溶液行单次骶管阻滞。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术期平均体温Ⅰ组比Ⅱ组高,全麻用药量Ⅰ组比Ⅱ组多,术后清醒、拔管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结论单纯全麻比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有利于小儿术中保暖,更有利于术后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 小儿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