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赵鑫 曲毅 方宁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绝对数量以及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在增加,如何提高高龄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备受关注。现试从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高血压 高龄老人 进展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秋绒 何红红 +5 位作者 高大中 赵江龙 郭庆 佘强 刘东 殷跃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纳入131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非卒中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血生物化学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舒张压...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纳入131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非卒中组,所有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及血生物化学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差异;缺血性脑卒中组收缩压(166.82±24.00 mmHg比154.81±23.71 mmHg)、脉压(81.29±17.44 mmHg比72.41±17.32 mmHg)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较非卒中组显著升高(P<0.01)。缺血性脑卒中组白昼平均收缩压和白昼平均舒张压较非卒中组升高(137.57±19.66 mmHg比132.00±15.09 mmHg、71.92±12.47 mmHg比68.29±10.82 mmHg,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收缩压、脉压、血压节律异常是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老年 动态血压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新策略 被引量:26
3
作者 韩雅玲 赵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6-789,共4页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且随着社会的老龄化,80岁以上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的增加,老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如何提老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且随着社会的老龄化,80岁以上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的增加,老老年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如何提老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备受关注。本文着重介绍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老年
原文传递
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4
作者 郭慧峰 张省亮 +2 位作者 潘锋丰 张华 钟远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0期1710-1710,1712,共2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老老年(>80岁)骨质疏松患者,以及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骨密度(BMD),并根据有无骨质疏松和骨折将129例老老年分为无骨质疏松(N-OP)组,骨质疏松无骨折(OP)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OP-F)组。...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老老年(>80岁)骨质疏松患者,以及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骨密度(BMD),并根据有无骨质疏松和骨折将129例老老年分为无骨质疏松(N-OP)组,骨质疏松无骨折(OP)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OP-F)组。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BMD和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N-MID),骨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前胶原氯基末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C端肽(CTX)水平。结果:血清BAP、N-MID、PINP和CTX水平:N-OP组低于OP组,OP组低于OP-F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质疏松及骨折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标志物 老老年 骨质疏松 骨折
下载PDF
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于彤彤 王传合 +3 位作者 王菁菁 刘双双 韩苏 孙志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特点。方法 1 513例年龄≥65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5岁,135例)和老年组(年龄〈85岁,1 378例)。研究高龄老年组的临床特点,并通过二元Logi...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特点。方法 1 513例年龄≥65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年龄分为高龄老年组(年龄≥85岁,135例)和老年组(年龄〈85岁,1 378例)。研究高龄老年组的临床特点,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高龄患者影响的强弱。结果与老年组相比,高龄老年组心功能分级、RAS阻断剂使用率更高;低蛋白血症、贫血更多,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瓣膜病、高脂血症更少;HDL更高;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LDL、TG、SV更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白蛋白(^OR=1.996,95%CI 1.349~2.953)、贫血(^OR=2.211,95%CI 1.503~3.253)对高龄老年组影响更强;糖尿病史(^OR=0.523,95%CI 0.325~0.841)、缺血性心脏病史(^OR=0.638,95%CI 0.440~0.925)、瓣膜病(^OR=0.304,95%CI 0.131~0.709)、高脂血症(^OR=0.643,95%CI 0.447~0.927)则对老年组影响更强。结论低白蛋白、贫血是高龄老年心衰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需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才能更好地防治高龄老年心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事件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继红 吴华 +4 位作者 张燕京 王松岚 孙颖 李湛 李天慧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6期307-310,共4页
目的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病例特点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的检出维持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的死亡患者共83例,计算本中心从2005年起每年维持透析患者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将死亡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 目的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病例特点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的检出维持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的死亡患者共83例,计算本中心从2005年起每年维持透析患者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将死亡患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60岁以下中年组,60~79岁老年组和80岁以上高龄组,分析3组的人口学资料、有无糖尿病、透析龄和死亡原因等。结果从2005年起,北京医院每年维持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依次为11.00%,10.90%,8.30%。8.10%,10.10%,8.70%和6.34%;83例死亡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71.812.0岁(42岁~94)岁,中年组(小于60岁)14例,老年组(60~79)岁46例,高龄组(大于80)岁23例;3组患者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透析龄在中年组最长,平均77.2±73.0月,高龄组为44.0±35.5月,老年组透析龄最短,平均为33.2±28.1月;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患者糖尿病肾病居多;死亡原因在各组有明显的差别,中年组50%死于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居多;高龄组56.50%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老年组死亡原因较复杂,死亡率超过10%的依次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肿瘤、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alnutrition-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syndrome,MIAsyndrome)和猝死。结论北京医院单中心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年龄不是决定透析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组患者死亡原因不同,中年患者脑血管疾病多见,高龄患者感染中毒性休克常见,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多样化,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肿瘤和MIA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老年 死亡年龄及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 感染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路方红 刘振东 +3 位作者 赵颖馨 孙尚文 金世宽 刘军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察研究80以上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龄,将296例受试者分为3组,即老年高血压组(Ⅰ组)90例,平均年龄68·7岁;老老年高血压组(Ⅱ组)116例,平均年龄84·1岁;与老... 目的观察研究80以上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龄,将296例受试者分为3组,即老年高血压组(Ⅰ组)90例,平均年龄68·7岁;老老年高血压组(Ⅱ组)116例,平均年龄84·1岁;与老老年正常血压组(Ⅲ组)90例,平均年龄84·7岁。所有受试者均测24h动态血压;进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出左室重量与左室重量指数以及颈动脉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检测尿肌酐及尿白蛋白。结果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分别为:(159·6±44·9、138·2±32·5、138·1±35·1)g/m2,与老老年正常血压者、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老老年正常血压者、老年高血压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4·0%、76·7%、71·1%,P<0·05。LVM、LVMI与24hSBP、dSBP、nSBP、nDBP、dPP和nPP显著相关。LogACR(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动态血压各参数均相关。结论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SBP、SBP-L、PP和MAP与靶器官损害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老年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动态脉压与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8
作者 石洁 杜柏 +4 位作者 商秀洋 胡元会 史琦 褚瑜光 朱紫嫣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APP)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2例年龄≥80岁(老老年)EH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的APP水平,根据APP的平均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PP<60mmHg组(n=... 目的探讨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脉压(APP)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2例年龄≥80岁(老老年)EH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的APP水平,根据APP的平均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PP<60mmHg组(n=40)和APP≥60mmHg组(n=42),分别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其颈动脉IMT,采集其静脉血测定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含量。结果APP≥60mmHg组IMT明显大于APP<60mmHg组[(0.19±0.06)比(0.15±0.03)cm,P<0.01];IMT与APP呈正相关(r=0.38,P<0.01)。APP≥60mmHg组的24h收缩压(SBP)、24h脉压(PP)及24h动态脉压指数(PPI)均大于APP<60mmHg组[24hSBP(138.1±11.8)比(119.0±10.2)mmHg,P<0.01;24hPP(72.8±8.9)比(54.9±6.2)mmHg,P<0.01;24hPPI(0.52±0.09)比(0.45±0.08),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水平、24hDBP(舒张压)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经校正血糖、血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压参数(24hSBP、24hDBP、24hPP)未能证明24hPPI与颈动脉IMT有关。结论APP大的老老年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更明显,老老年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更主要的是"老龄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硬化 动态脉压 老老年
原文传递
广州军队高龄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被引量:18
9
作者 谢志泉 林仲秋 +8 位作者 王银玲 冯国飞 钱云峰 吴自强 潘春梅 蔡艳军 邵尉 王晓会 周培毅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广州军队高龄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方法 通过对长期定居广州的退役军人进行人群普查,选择65岁以上患者,按调查表实施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min血压和心率)、动态血压监测,然后依不同年龄分组分别对高血压... 目的探讨广州军队高龄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方法 通过对长期定居广州的退役军人进行人群普查,选择65岁以上患者,按调查表实施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卧位及立位后0、2min血压和心率)、动态血压监测,然后依不同年龄分组分别对高血压患病率、认知度、体位性低血压(OH)及血压晨峰现象的发生率作比较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8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70.1%,知晓率为99.7%,治疗率为96.3%,控制率(血压<140/90mmHg)为58.1%。高龄老年高血压人群OH和血压晨峰的发生率均高于高龄老年非高血压人群(30.1%比19.1%;22.3%比14.3%,均P=0.001)。结论 广州军队退役军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OH和血压晨峰现象常见,应重视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 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血压晨峰 特点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损害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3 位作者 董元丽 赵颖馨 王舒健 孙尚文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节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19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颈动脉超声监测,使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节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受试者19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颈动脉超声监测,使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MMSE总分范围为0~30分。结果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对MMSE得分有显著影响,且有交互作用(F=5.937,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者MMSE得分低于颈动脉非粥样硬化者[(19.5±2.1)比(23.1±3.0),P<0.01]。血压昼夜非杓型节律者MMSE得分低于血压昼夜杓型节律者[(19.7±2.3)比(22.9±3.1),P<0.01]。杓型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硬化对MMSE中注意力和计算力及回忆力方面,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但对定向力、记忆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无交互作用。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年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颈动脉硬化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因子分析对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魏艺 曹雪滨 +3 位作者 胡元会 耿彦婷 褚瑜光 宋庆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74-3477,共4页
目的:研究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EH病患者357例;对纳入患者进行高血压中医症状调查问卷,录... 目的:研究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EH病患者357例;对纳入患者进行高血压中医症状调查问卷,录入Epidata软件,将所导出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不同证素的频数分布情况。结果:病位证素:肝肾同病(32.77%)>脾肾同病(31.10%)>心(9.52%)>心肝肾同病(8.68%)>肾(7.56%)>肝(6.16%)>心肝同病(4.21%);病性证素:痰浊+气滞+血瘀+阳亢(22.69%)>阳虚+血瘀(16.25%)>水停+痰浊(14.85%)>阴虚+痰浊+湿困(10.08%)>阴虚+气虚(8.68%)>血瘀+气虚(9.52%)>痰浊+血瘀(7.56%)>气滞+血瘀(6.16%)>痰浊+血瘀+气滞(4.21%)。结论:老老年EH证素分布中病位证素以肝肾同病为主;病性证素为多证素组合,主要为虚实夹杂证素;故建议老老年EH的中医诊治应虚实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病 因子分析 证素
原文传递
老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郝丽杰 冯明 李耘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80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老老年CAP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100%)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1种并发症37例(84.1%),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老老年(≥80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老老年CAP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100%)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1种并发症37例(84.1%),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增高27例(61.4)%,贫血23例(52.3%),经综合治疗痊愈16例(36.4%),好转15例(34.1%),死亡13例(29.5%),统计分析发现卧床、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意识障碍、营养不良、APACHEⅡ和PSI评分较高,均为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P<0.05,P<0.01);而卧床、休克和APACHEⅡ评分较高,为影响老老年人CAP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老老年CAP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肺外症状多,且合并营养不良者常见,临床需加以重视。病原学以肺炎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影响老老年人CAP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卧床、休克和较高APACHEⅡ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年人 肺炎 社区获得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病人舒张压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偲偲 胡元会 +3 位作者 魏艺 杜柏 褚瑜光 李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同舒张压(DBP)分级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病人169例,均询问病史、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1组(DBP≥80 mm Hg)17例,2组(DBP 70 mm ...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同舒张压(DBP)分级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老年高血压病人169例,均询问病史、行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按照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分为5组:1组(DBP≥80 mm Hg)17例,2组(DBP 70 mm Hg^79 mm Hg)23例,3组(DBP 60 mm Hg^69 mm Hg)58例,4组(DBP 50 mm Hg^59 mm Hg)62例,5组(DBP<50 mmHg)9例。比较各组间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指标。结果各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1组(137.53 g/L±16.46 g/L)>2组(133.37 g/L±15.08 g/L)>3组(128.39 g/L±17.91 g/L)>4组(120.61 g/L±16.03 g/L)>5组(120.38 g/L±13.38 g/L);各组红细胞比容比较:1组[(64.65±95.83)%]>2组[(40.06±3.86)%]>3组[(38.32±5.18)%]>5组[(36.10±3.24)%>4组[(36.08±4.68)%]。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与血红蛋白(r=0.313,P=0.000)、红细胞比容(r=0.196,P=0.01)呈正相关。结论老老年高血压病人DBP水平与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呈显著相关性,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水平随DBP水平的增高而明显增高。故在老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诊疗中,对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观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老年 舒张压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下载PDF
Urgent ERCP for acute cholangitis reduces mortality and hospital stay in elderly and very elderly patients 被引量:10
14
作者 Chan Sun Park Hee Seok Jeong +4 位作者 Ki Bae Kim Joung-Ho Han Hee Bok Chae Sei Jin Youn Seon Mee Park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19-625,共7页
BACKGROUND: Acute cholangitis in old people is a cause of mortality and prolonged hospital sta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methods and timing of biliary drainage on the outcomes of acute cholangitis in elderly and ... BACKGROUND: Acute cholangitis in old people is a cause of mortality and prolonged hospital sta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methods and timing of biliary drainage on the outcomes of acute cholangitis in elderly and very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We analyzed 331 patients who were older than 75 years and were diagnosed with acute calculous cholangitis. They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2009 to 2014. Patients' demographics, severity grading, methods and timing of biliary drainage, mortality, and hospital stay were retrospectively obtained from medical records. Clinical parameters and outc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elderly (75-80 years, n= 156) and very elderly (≥81 years, n=175) patients.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methods [none,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 (ERCP),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or failure] and timing (urgent or early) of biliary drainage on mortality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se patients. RESULTS: Acute cholangitis in older patients manifested as atypical symptoms characterized as infrequent Charcot's triad (4.2%) and comorbidity in one-third of the patients. Patients were graded as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cholangitis in 104 (31.4%), 175 (52.9%), and 52 (15.7%), respectively. Urgent bili-ary drainage (≤24 hours) was performed for 80.5% (247/307) of patients. Very elderly patients tended to have more severe grades and were treated with sequential procedures of transient hiliary drainage and stone removal at different sessions. Hospital stay was related to methods and timing of biliary drainage. Mortality was very low (1.5%) and not related to patient age but rather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biliary drainage and severity grading of the acute cholangitis. CONCLUSIONS: The methods and timing used for biliary drainage and severity of cholangitis are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mortality and hospital stay in elderly and very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angitis. Urgent successful ERCP is mandatory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holangitis biliary drainage PROGNOSIS elderly very elderly
下载PDF
老老年复发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抗生素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林 彭卓 党晓燕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老老年复发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生素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老年复发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共168例,统计分析感染菌群类型和比例,敏感抗生素类型和比例,分析患者预后与感染菌群... 目的探究老老年复发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生素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老年复发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共168例,统计分析感染菌群类型和比例,敏感抗生素类型和比例,分析患者预后与感染菌群类型、菌群耐药数量以及培养时间的关系。结果初检阳性率46.3%,经多次送检阳性率为79.8%,多次送检可提高阳性率(P<0.05);革兰氏阴性菌(G-)感染率高于革兰氏阳性菌(G+)和真菌(P<0.05);2种菌群感染患者比例最高(P<0.05)。患者应用抗生素类型以头孢类最多,其次为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P<0.05);2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比例最多(P<0.05)。预后较差患者感染G-菌比例高于预后较好患者,联合感染比例升高,联合应用抗生素种类增多,降阶梯治疗次数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病原菌分布、抗生素种类、菌群培养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菌群感染是导致老老年复发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早期多次送检和药敏试验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年 复发脑卒中 重症肺炎 病原菌 抗生素
下载PDF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小蔚 张兴虎 +2 位作者 万文辉 刘永华 钱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近来研究显示,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文中主要探讨高龄(≥80岁)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高龄糖尿... 目的近来研究显示,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文中主要探讨高龄(≥80岁)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高龄糖尿病患者45例(糖尿病组)和高龄健康人36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经彩色多普勒检查2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形成来评判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程度。结果高龄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前组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后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AS的程度更严重(P<0.05)。结论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的升高以及IL-2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高龄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并与糖尿病患者AS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2型糖尿病 细胞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高龄患者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齐玉琴 伏杭江 +3 位作者 陈雪松 张兴虎 万文辉 刘玉亭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10年8月住我院老年科42例因肺部感染引发MODSE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存活患者及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 42例患者...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10年8月住我院老年科42例因肺部感染引发MODSE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存活患者及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 42例患者均存在3种以上基础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3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5例,多种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愈15例(35.71%),死亡27例(64.29%)。2个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2例(2/14),3个器官功能衰竭者死亡16例(16/19),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者9例全部死亡。治疗前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患者;治疗后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而死亡患者变化不明显。结论高龄患者肺部感染常合并多种致病菌,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是引发MODSE的主要诱因,早期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加强营养支持和免疫治疗对阻止各器官功能进一步序贯衰竭起重要作用,APACHEⅡ评分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高龄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招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8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住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分为OH组(n=56)及非OH组(n=104),比较两组主要临床基本资料及...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住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分为OH组(n=56)及非OH组(n=104),比较两组主要临床基本资料及用药情况。结果与非OH组相比,OH组收缩压更高,舒张压更低,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更高,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硝酸酯类、镇静睡眠药等药物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与其基础疾病、服药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老年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高龄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霍晓鹏 赖小星 +2 位作者 朱宏伟 李冬晶 于康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10期18-23,共6页
目的调查高龄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的现状,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5个老年病区住院的358例高龄老年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 目的调查高龄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的现状,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5个老年病区住院的358例高龄老年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结果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0.3%(180/358),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依次是代谢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总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6.0%(129/358),营养不足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依次是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类疾病等。358例患者中,共有134例患者(37.4%)接受营养支持,其中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57例(42.5%),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77例(57.5%),PN/EN比值为1.35:1。结论高龄老年患者总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不足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虽较前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本研究对EN合理应用及认识较全国平均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 营养支持
下载PDF
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24h加权标准差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鑫 易亚萍 +1 位作者 曲毅 方宁远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4-267,共4页
背景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消失。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可能与其靶器官损害程度相关。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NBPF)和24h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提出一种评估24h血压变异性的新指标,并确... 背景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消失。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可能与其靶器官损害程度相关。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NBPF)和24h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提出一种评估24h血压变异性的新指标,并确立其在高龄老年高血压人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01-2007-12我院老年病科就诊1441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80岁)的动态血压记录进行分析,计算:每个记录的24h血压波动标准差(24hBPSD)和白天与夜间血压波动的加权标准差(24hBPwSD);NBPF幅度。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图评估其中345例的左室质量(LVM)和216例的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C-IMT)。结果24hBPSD明显>24hBPwSD(P<0.01)。NSBPF与24hSBPSD微弱相关(r=0.172,P<0.01),而与24hSBPwSD关系更加不明显(r=-0.069,P<0.01)。SBPwSD与C-IMT、LVM改变显著相关(P<0.01)。结论24hBPwSD可明显减少NBPF的影响,并且与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相关性较好。作为反映24h血压变异性的指标,24hBPwSD优于24hBP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龄老人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左室质量 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