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海生 程云阁 +3 位作者 钟焕清 黄志辉 谢翠贤 程国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634-635,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2组。胸腔镜组24例,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开胸组38例,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2组。胸腔镜组24例,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开胸组38例,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结果2组均无死亡。2组体外循环时间[(74±28)minvs.(71±24)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9±13)minvs.(28±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2±1.1)hvs.(3.3±1·1)h]无显著性差异(t=0·449、0·309、-0·349;P=0·655、0·758、0·729)。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2·646,P=0·104)。与开胸组比较,胸腔镜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32±18)mlvs(66±28)ml;t=-5·290,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1·2)dvs.(7·6±2·2)d;t=-3·059,P=0·003]。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用Amplatzer导管封堵器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5
2
作者 任森根 康康 +6 位作者 吴丹宁 施红 吴锦章 杨梅 韩飞舟 周菲 朱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 1例 ,VSD直径 4~ 1 2 .8(平均 6... 目的 研究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确定其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经导管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 4 1例 ,VSD直径 4~ 1 2 .8(平均 6 .0 )mm ,其上缘距离主动脉右冠瓣 4 .5~ 1 2 (平均 6 .6 )mm。心导管资料示QP/QS 1 .4~ 2 .6 (平均 1 .7) ,肺动脉收缩压 1 9~ 34(平均 2 5 )mmHg。 4 1例膜周部VSD中 ,1 8例伴有膜部膨出瘤。结果  4 1例VSD均顺利闭合成功 ,选用的ADO尺寸为 6 / 4~ 1 6 /1 4mm。术后心脏杂音立即消失 ,选择性左心室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均无明显残余分流。胸片示肺血管影较术前减少。心电图有 1 2例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例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均在 1~ 2周内自行消失。随访 2~ 2 1个月 ,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一步改善 ,未见ADO移位、主动脉瓣或三尖瓣返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用ADO介入闭合先天性膜周部VSD是完全可行的 ,而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导管封堵器 介入治疗 闭合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适应证 并发症 心脏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TBX5 gene polymorphism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被引量:11
3
作者 LIU Cai-xia SHEN A-dong +7 位作者 LI Xiao-feng JIAO Wei-wei BAI Song YUAN Feng GUAN Xiao-lei ZHANG Xin-gen ZHANG Gui-rong LI Zhong-zh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
Backgrou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s a diverse group of diseases determined by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siderab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gen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heart. A recent focus... Backgrou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s a diverse group of diseases determined by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siderab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gene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the heart. A recent focus is the rol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TBX5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ria, left ventricle and conduction system. As part of a larger study, high density,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scanning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BX5 gene polymorphism and susceptibility to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not associated with forelimb malformation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ninety two paediatric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192 matched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were studied. The haplotype reconstructions were calcutated by PHASE2.0 software. Haploview software was used to perform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ssessment and defining of haplotype blocks. The algorithm used for defining of blocks was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method.Results The TBX5 gene region can be divided into 3 haplotype blocks of 27, 15 and 2 SNPs. Strong linkage disequilibrium exists within each block. SNP rs11067075 within the TBX5 gene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P=0.0037) by single marker association analysis. In addition, a 20 kb haplotype composed of 27 SNPs correlated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P=0.05, multiple loci regression analyses based on reconstructed haplotype blocks). Conclusions TBX5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and may be a predisposing gene to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Han Chinese. This finding has set a direction for further genetic and function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TBX5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HAPLOTYPE
原文传递
138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志红 姬尚义 +1 位作者 杨建安 陈长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VSD1381例,男性835例,女性546例,年龄2天至55岁,平均(4.6±3.2)岁。体重2.5~80(14.5±10.7)kg,<10kg者487例(35.3%)。均在低温体外...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VSD1381例,男性835例,女性546例,年龄2天至55岁,平均(4.6±3.2)岁。体重2.5~80(14.5±10.7)kg,<10kg者487例(35.3%)。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823例,补片修补558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24例(其中11例年龄<6个月),死亡率1.74%;晚期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7%。结论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效果满意。但<6个月龄的低体重婴儿应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干下型VSD应早期手术,防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术后应重视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监护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胸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临床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符芳永 胡世军 +1 位作者 卜海松 赵天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通过与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进行比较,评估经胸封堵先天性V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湘雅二医院接受经胸VSD封堵术(经胸组)治疗的328例患儿及接受经皮介入VSD封堵... 目的通过与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进行比较,评估经胸封堵先天性V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湘雅二医院接受经胸VSD封堵术(经胸组)治疗的328例患儿及接受经皮介入VSD封堵术(经皮组)2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成功率、疗效、并发症及封堵失败原因。结果经胸组手术总成功率高于经皮组[93.6%(307/328)vs 86.6%(251/290),P<0.01]。封堵失败病例均改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术后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经胸组多于经皮组(P均<0.01);经胸组住院费用与经皮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胸组手术时间低于经皮组(P<0.05);经胸组术后不完全右束支阻滞新发生率明显高于经皮组(P<0.05),左前分支阻滞新发生率经胸组明显低于经皮组(P<0.05),两组完全右束支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新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早期残余分流发生率经胸组(4.23%)和经皮组(3.9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胸VSD封堵术拓宽了经皮VSD封堵术的适应证,且可避免患儿和医护人员X线损害,早中期结果显示该术式治疗有适应证的VS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封堵术 经皮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 适应证 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治远 何国祥 +8 位作者 舒茂琴 胡厚源 郭燕丽 张平 仝识非 冉擘力 刘建平 姚青 李永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先行左室造影了解VSD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建立跨VSD的动静脉导丝轨道,并沿轨道导丝经静脉放入传送鞘管及封堵器,经心脏超声检测厦左室、主动脉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先行左室造影了解VSD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建立跨VSD的动静脉导丝轨道,并沿轨道导丝经静脉放入传送鞘管及封堵器,经心脏超声检测厦左室、主动脉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将其释放。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结果181例VSD患者中175例封堵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96.7%。封堵成功者中有162例完成了(15.4±9.23)个月(1个月~3年)的随访,1例于术后10h发生溶血反应,经治疗3d后恢复正常;2例分别于术后第4天及第6天发生间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大剂量氢化可的松等治疗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封堵VSD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使VSD患者得到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心导管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在胎儿室间隔缺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锟 张晓花 +1 位作者 王园园 董凤群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DVSD)与主动脉根部内径(DAO)比值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i-VSD)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产前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为i-VSD并于出生后3个月有随访记录的胎儿175例,其中膜周部i-VSD 83例,肌部i-VSD 82例,干下i-VSD...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最大直径(DVSD)与主动脉根部内径(DAO)比值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i-VSD)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产前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为i-VSD并于出生后3个月有随访记录的胎儿175例,其中膜周部i-VSD 83例,肌部i-VSD 82例,干下i-VSD 10例。依据DVSD与DAO的比值R(R=DVSD/DAO)将VSD分为大型(R>1/2)、中型(1/3<R≤1/2)、小型(R≤1/3),胎儿出生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i-VSD自然愈合情况。结果 (1)膜周部i-VSD 83例,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18.1%(15/83),肌部i-VSD 82例,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50.0%(41/82),干下型i-VSD10例,无自然愈合者,不同部位VSD自然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P=0.000)。(2)83例膜周部i-VSD胎儿中,5例R≤1/3,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40.0%(2/5);35例1/3 <R≤1/2,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28.6%(10/35);43例R> 1/2,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7.0%(3/43)。不同R值的膜周部i-VSD胎儿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0,P=0.020)。(3)82例肌部i-VSD胎儿中,21例R≤1/3,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66.7%(14/21);39例1/3 <R≤1/2,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53.8%(21/39);22例R> 1/2,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为27.4%(6/22)。不同R值的肌部i-VSD胎儿出生后3个月自然愈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29)。(4)干下型i-VSD 10例,2例R≤1/3,4例1/3 <R≤1/2,4例R> 1/2,均未自然愈合。结论不同部位的i-VSD其出生后自然愈合率有差别;DVSD与DAO的比值(R值)对胎儿期i-VSD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修补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亚军 许国安 +3 位作者 方向明 徐靖 高栋才 邓武昌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0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修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先天性ASD、VSD患者(试验组,A组)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联合心脏不停跳技术。手术在...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修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先天性ASD、VSD患者(试验组,A组)均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联合心脏不停跳技术。手术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下施行,皮肤切口沿右侧腋下、经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CPB,心脏不停跳下修补ASD、VSD。57例先天性ASD、VSD患者(对照组,B组)均行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修补ASD、VSD。观察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胸瓶引流量、死亡、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瓶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病死率及残余分流、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修补先天性ASD、VSD具有安全、可靠、微创、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适用于简单心内直视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 修补术
下载PDF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室间隔缺损三维超声诊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薛海虹 王君 +4 位作者 孙锟 陈国珍 洪雯静 余建国 王威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 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室间隔缺损 (VSD)的心内三维超声虚拟现实诊断。方法 建立 10个新鲜离体猪心VSD模型,采集三维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建立心内三维超声VR系统。结果 应用VR技术后,显示缺损的形态、部位、数目... 目的 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实现室间隔缺损 (VSD)的心内三维超声虚拟现实诊断。方法 建立 10个新鲜离体猪心VSD模型,采集三维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建立心内三维超声VR系统。结果 应用VR技术后,显示缺损的形态、部位、数目和邻近解剖结构间的关系,均与与解剖后观察结果一致。测量三维重建并虚拟显示后的VSD面积、最大径和最小径,结果测得数据与实测值高度相关(r>0. 95, P<0. 01)。结论 VR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三维超声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Isolate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Ultrasound, Therapeutic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85 Cases in the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the Ignace Deen National Hospital in Conakry
10
作者 Mamadou Bassirou Bah Amadou Diouldé Doumbouya +12 位作者 Elhdj Yaya Balde Mamadou Aliou Balde Alpha Kone Ibrahima Sory Sylla Mamadou Dian Bah Aboulaye Bah Mamadou Diallo Thierno Siradjo Balde Abdoulaye Camara Morlaye Soumaoro Ibrahima Sory Barry Souleymane Diakité Mamadou Dadhi Balde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S 2024年第8期465-479,共15页
Introdu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is the most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f all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chographic, therapeutic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Introduction: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is the most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f all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chographic, therapeutic and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 in the general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ôpital National Ignace Dee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was carried out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3 including 85 cases of isolated IVC was performed. The variables studied were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paraclinical, therapeutic and evolutionary. Results: Of the 320 patients seen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85 (26.556%) were isolated IVCs. Age at diagnosis ranged from 3 months to 16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59 years. The most represented ethnic group was the Fulani (50.58%). The 8.24% came from consanguineous marriage versus 22.35%. 91.76% of children had a history of bronchiti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signs found were systolic murmur (90.58%), growth retardation (51.76%). Only 4 cases (4.70%) had a mal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IVC represented by DiGeorges disease (2.35%) and trisomy 21 (2.35%). Nearly half the patients had type IIb VIC (44.71%). The other half were represented by type 1 (18.82%), type IIa (20%), type III (10.59%) and type IV (5.88%). According to site more than two-thirds of VICs (71.64%) were perimembranous in location, followed by infundibular (16.47%) and muscular (11.76%) VICs. In our study 55.29% presented an indication for both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while 16.47% required only medical treatment. In contrast, 28.23% were placed under exclusive surveillance. Of the 47 patients for whom surgery was indicated, 29 (61.17%) underwent surgical repair, while 18 (38.83%) were awaiting confirmation for surgery. Conclusion: VIC is the most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n early detection strateg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centers could improve the outcome of these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gnace Deen
下载PDF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早期手术及围术期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明宝 莫绪明 +3 位作者 束亚琴 戚玉东 方永娟 李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宿迁市儿童医院早期手术治疗31例大型VSD婴儿(其中4例术前在呼吸机支持下).结果 31例婴儿手术成功,脱离呼吸机出院.术后主要并发... 目的 探讨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宿迁市儿童医院早期手术治疗31例大型VSD婴儿(其中4例术前在呼吸机支持下).结果 31例婴儿手术成功,脱离呼吸机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气胸、肺动脉高压危象及严重低心排.结论 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注重术中心肌保护、术后呼吸管理及其他综合治疗,早期手术可改善大型VSD治疗效果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手术 围术期治疗 婴儿
下载PDF
儿童肌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研究
12
作者 胡伟 李金男 +3 位作者 杨伟 苏黎 喻卓 陈志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Cardi-O-Fix Plug封堵器治疗儿童肌部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le septal defect,mV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5年7月至2021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4例m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4... 目的探讨应用Cardi-O-Fix Plug封堵器治疗儿童肌部室间隔缺损(muscular ventricle septal defect,mV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5年7月至2021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4例m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14例)和对照组(10例),实验组采用Cardi-O-Fix Plug封堵器进行封堵,对照组采用Cardi-O-Fix mVSD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1d以及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评价封堵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4例患儿中22例成功封堵,2例封堵失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例),实验组成功率92.8%(13/14),对照组成功率90.0%(9/10)。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长(71.93±14.85)min,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时长(90.70±19.78)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比较不同时间点2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肺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rdi-O-Fix Plug封堵器在经皮导管封堵心尖部及小梁部的儿童mVSD手术安全有效,短期及中长期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肌部 封堵器 国产 经皮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下载PDF
胎儿期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分类分布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楠 陈娇 朱琦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通过对胎儿时期发现合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心血管结构异常与室间隔缺损发生的可能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机制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回... 目的:通过对胎儿时期发现合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心血管结构异常与室间隔缺损发生的可能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机制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926例产前超声发现合并VSD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胎超声资料;追踪其产后结局(产后超声复查或尸检结果),以其追踪结果作为分析资料;对纳入病例进行分类、频数统计及讨论。结果:在纳入研究的926例病例中,合并大血管及动脉圆锥异常的为最多(721);除VSD外,合并两种及以上的结构异常的病例有384例;在不同结构异常类型出现的频数中,大血管及动脉圆锥异常和大范围间隔组织缺损共同出现的频次最高(205)。结论:在纳入研究的病例中,常出现几种结构异常共同出现的趋势;VSD与大血管及圆锥异常共同出现的频率最高,与心脏位置异常及静脉系统异常同时出现的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遗传
原文传递
三尖瓣环切开技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荣 李仲智 +2 位作者 李晓峰 袁峰 张玉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三尖瓣环切开(TVD)技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1996年1月~2000年12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儿525例,应用三尖瓣环切开技术96例。结果TVD组比非TVD组年龄小、体重低,但术前合并其他畸形,术中主动脉阻断时... 目的三尖瓣环切开(TVD)技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总结1996年1月~2000年12月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儿525例,应用三尖瓣环切开技术96例。结果TVD组比非TVD组年龄小、体重低,但术前合并其他畸形,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直接缝合率,以及术后死亡率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术后TVD组发生少量三尖瓣反流(TI)32例,非TVD组发生少量TI141例。术后TVD组发生小量残余分流(RS)22例,非TVD组发生小量RS93例,TI和RS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中56例患儿进行随访3年,其中31例患儿RS自动闭合。结论TVD可以提高膜周部VSD的显露且手术并发症很低,不会增加TI、R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环切开技术 外科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320排CTA联合TTE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海超 李舒承 +4 位作者 孔凡强 李东阳 王青松 王喜冰 王珠秀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1-295,共5页
本研究探讨320排CT血管造影(CTA)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采用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儿接受TTE、CTA检查,并对比TTE、CTA检测的VSD、ASD... 本研究探讨320排CT血管造影(CTA)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采用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儿接受TTE、CTA检查,并对比TTE、CTA检测的VSD、ASD的缺损直径测定值之间的差异。经手术治疗及手术中所见,共计发现ASD、VSD等先心病118处;CTA对118处先心病类型中的正确检出率为78.81%,显著高于TTE的64.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联合TTE对118处先心病类型中的正确检出率为94.07%,显著高于单用CTA方式的78.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联合TTE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较二者单用时能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婴儿与幼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立新 马浩 +5 位作者 薛炎 石海燕 崔晓征 王玲 马腾 罗建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围术期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婴幼儿无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VSD 537例。婴儿(3~12个月)109例,体质量(5.7±2.4)kg。幼儿(1... 目的:研究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围术期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婴幼儿无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VSD 537例。婴儿(3~12个月)109例,体质量(5.7±2.4)kg。幼儿(13~36个月)428例,体质量(11±5.9)kg。患儿均于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及同期合并简单畸形矫治术。结果:巨大VSD比率,反复心力衰竭、肺炎、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合并肺动脉高压率在婴儿组与幼儿组分别为75%vs.29%,69%vs.22%,78%vs.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P=0.00)。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前、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7±17.4)vs.(16.8±15.3)h,(7.6±5.5)vs.(5.2±3.7)d,(10.9±6.5)vs.(6.9±2.8)d,组间差别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P=0.00)。术后两组患儿并发肺炎、肺不张,肺动脉高压危象,渗漏综合征,急性肾功能损伤,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0%vs.4.7%,4.6%vs.0.7%,5.5%vs.0.7%,5.5%vs.1.2%,7.3%vs.2.3%,婴儿组发生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1,P=0.00,P=0,00),(P=0,01)。537例患儿术后随访1~5年,生长发育良好,超声心动图示射血分数正常,肺动脉压力正常。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的婴幼儿月龄越小术前一般情况越差,巨大VSD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但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体外循环及围术期处理,婴幼儿均能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儿童封堵术后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影 谢爱玲 陈梅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91-794,共4页
目的调查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焦虑状态,分析影响患儿术后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1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入院当天和术后1 d、术后7 d分别采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对患儿的... 目的调查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焦虑状态,分析影响患儿术后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1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入院当天和术后1 d、术后7 d分别采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对患儿的焦虑水平进行评估,调查患儿术后焦虑原因并分析患儿术后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入院时相比,患儿术后1 d、7 d的mYPA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F=10.247、9.551、8.781、11.362、7.051、6.995,P<0.05)。学龄前期患儿入院时、术后1 d、术后7 d的mYPAS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学龄期患儿(t=3.321、6.328、4.0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术后1 d的焦虑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对穿刺疼痛恐惧、对手术过程恐惧、对手术室/病房恐惧,其对患儿术后1 d焦虑的解释率为66%;术后7 d的焦虑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对手术室/病房恐惧、出血与血肿,其对患儿术后7 d焦虑的解释率为59%。结论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障碍,对手术室/病房恐惧、术后出血与血肿是影响患儿术后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原文传递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梅 徐耕 《新医学》 2012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传统的外科手术曾被认为是治疗VSD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和致死率。近10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VSD得到迅速发展,且Amplatzer封堵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关闭...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传统的外科手术曾被认为是治疗VSD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危险性和致死率。近10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VSD得到迅速发展,且Amplatzer封堵器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是目前最常用的关闭肌部和膜周部VSD的封堵器。经导管封堵VSD术安全、有效,肌部和膜周部VSD的封堵治疗较外科手术并发症少和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经导管封堵 介入治疗 AMPLATZER封堵器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春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3期46-47,66,共3页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8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93例。封堵术后行左心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8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93例。封堵术后行左心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3天、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查,以后根据情况每半年或1年随访1次。结果经导管成功封堵治疗的93例患者,共植入VSD封堵器93枚。随访7天~42个月中无溶血、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是非常安全、有效、可行的非开胸手术方法。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随访及累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基于某大型医院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住院费用构成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英 周亮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5期660-661,669,共3页
目的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湘雅医院就诊的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城乡患儿住院费用,为制定相关临床策略和医保政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先天室缺患儿各部分住院费用中位... 目的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湘雅医院就诊的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城乡患儿住院费用,为制定相关临床策略和医保政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先天室缺患儿各部分住院费用中位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892例患者中,城镇儿童为145例,农村儿童为747例;室缺患者住院费用以材料费、手术费和药费支出为主。城区患儿费用支出中位数为25 405.53元,农村患儿费用支出中位数为23 946.38元,不同地区患儿个人总费用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H=-2.549,P<0.05)、其中检查费、药费、材料费、手术费和一般费用均有统计学差异(H值分别为-2.354、-3.089、-2.452、-2.306、-2.388,均P<0.05)。尚未发现城乡患儿治疗费和护理费的分布存在差异(H值分别为-0.073、-1.053,均P>0.05)。结论城区室缺患儿费用及其中的药费、手术费和材料费支出较多,农村患儿检查费和住院一般费用支出较多。掌握城乡室缺患儿及各部分住院费用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单病种住院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