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永红 鹿秀霞 陈德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398-240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122例,根据CAG、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122例,根据CAG、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指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速率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免疫法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Lp-PLA2。应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收缩功能指标。结果各组性别、年龄、血压、FBG、TC和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LDL-C、hs-CRP、lg NT-pro BNP、Lp-PLA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LDL-C、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AMI组hs-CRP水平高于UAP组(P<0.05);SAP组、UAP组和AMI组lg NT-pro BNP、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组lg NT-pro BNP水平高于SAP组和UAP组(P<0.05),UAP组和AMI组Lp-PLA2水平均高于SAP组,AMI组Lp-PLA2水平高于UAP组(P<0.05)。各组LVEDV、LVESV和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AP组、UAP组和AMI组LVEDV和LVESV均高于对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UAP组和AMI组LVEDV和LVESV均高于SAP组,AMI组LVEF低于SAP组;AMI组LVEDV和LVESV均高于UAP组,LVEF低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p-PLA2水平与LDL-C(r=0.298,P<0.01)、hs-CRP(r=0.515,P<0.001)、lg NT-pro BNP(r=0.743,P<0.01)、LVEDV(r=0.550,P<0.001)、LVESV(r=0.603,P<0.001)均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707,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冠状动脉狭窄 心室功能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左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楼玉美 马小欣 +4 位作者 陈亚娣 沈文均 葛世俊 周建庆 郑哲岚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对房间隔缺损(ASD)未行矫正患者左室局部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35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和25例正常组在心尖四腔切面取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存盘后用脱机软件QLab中的TMQA功能测得左室游...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对房间隔缺损(ASD)未行矫正患者左室局部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35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和25例正常组在心尖四腔切面取连续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存盘后用脱机软件QLab中的TMQA功能测得左室游离壁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和应变率数据(结合心电图及计算得到最大应变/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应变率及平均舒张期应变/应变率)。结果应变:ASD组左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心尖段显著高于正常组(<0.05),但基底段仅平均舒张期应变高于正常组(=0.014)。应变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D组左室游离壁各节段的最大应变率、平均收缩期应变率、平均舒张期应变率均普遍高于正常组,但基底段平均舒张期应变率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12)。结论 2D-STI是一种无创评价左室局部功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不同步运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芳 黄宇玲 李海朋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不同步运动。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VVI技术测量并比较两组间左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速度达峰时间(TL-v)、左室局部心肌径向收缩速度达峰时间(TR-...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不同步运动。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VVI技术测量并比较两组间左室局部心肌纵向收缩速度达峰时间(TL-v)、左室局部心肌径向收缩速度达峰时间(TR-v)、左室最早与最迟速度达峰时间的差值(Tsmax-min)、左室16节段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的差异。结果①AMI组梗死节段与非梗死节段心肌Tr,v、TR_v分别大于对照组正常节段(P〈0.05);②AMI组纵向及径向Tsmax-min、Ts-SD均大于对照组(P〈0.001);③AMI组梗死节段心肌Ts从心功能I级至Ⅳ级依次延长(P〈0.001)。结论VVI技术为评价AMI患者心肌不同步运动及判断梗死节段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速度向量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