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e of Glutamine in the Mediation of E-cadherin, p120-catenin and Inflammation in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被引量:8
1
作者 Jian-Lei Qiu Bai-Ling Song +2 位作者 Yu-Juan Wang Fu-Tao Zhang Yue-Lan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04-812,共9页
Background: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reaction. Glutamine could ameliorate VILI, but its role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is study e... Background: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reaction. Glutamine could ameliorate VILI, but its role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terleukin JILl-6,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and IL-10) and adherens junctions (E-cadherin, p 120-catenin), which were ameliorated by glutamine in VILI,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Methods: For the in vivo study, 30 healthy C57BL/6 mice weighing 25-3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with random number table (n = 6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C); low tidal volume (Group L); low tidal volume + glutamine (Group L + G); high tidal volume (Group H); and high tidal volume + glutamine (Group H + G). Mice in all groups, except Group C, underw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4 h. For the in vitro study, mouse lung epithelial 12 (MLE- 12) cells pretreated with glutamine underwent cyclic stretching at 20% for 4 h. Cell lysate and lung tissue were obtained to detect the junction protein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lung pathological changes by the Western blotting, cytokine assa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and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In vivo, compared with Group C, total cell counts (t= -28.182, P 〈 0.01), the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 (t = -28.095, P 〈 0.01), IL-6 (t = -28.296, P 〈 0.01 ), and TNF-α(t = - 19.812, P 〈 0.01 )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 fluid, lung injury scores (t = -6.708, P 〈 0.01), and the wet-to-dry ratio (t = - 15.595, P 〈 0.01 ) were increased in Group H; IL- 10 in BAL fluid (t = 9.093, P 〈 0.01 ) and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t= 10.044, P 〈 0.01) and p120-catenin (t = 13.218, P 〈 0.01) were decreased in Group H. Compared with Group H, total cell counts (t - 14.844, P 〈 0.01 ), the percentage of neutrophils (t = 18.077, P 〈 0.0 l ), IL-6 (t - 18.007, P 〈 0.01 ), and 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erens Junctions GLUTAMIN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原文传递
谷氨酰胺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中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冼乐武 李奇林 谢可兵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肺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条件通气及致伤通气大鼠肺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五组:对照组、致伤通气组、致伤通气预先给药(Gln)组(C1),致伤...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肺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条件通气及致伤通气大鼠肺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五组:对照组、致伤通气组、致伤通气预先给药(Gln)组(C1),致伤通气即时给药组(C2),致伤通气2h给药组(C3),分别于通气开始前、通气开始即刻及通气后2h静脉注射谷氨酰胺0.75g/kg,所有动物通气4h后经颈动脉放血处死,采用Westernbolt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HSP70的表达。结果大鼠在致伤通气早期(通气前预先和通气开始时即刻)静脉给予谷氨酰胺可使肺组织HSP70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大鼠静脉注射谷氨酰胺0.75g/kg可诱导肺组织HSP70的产生,保护肺组织减轻损伤,早期用药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小窝蛋白-1/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链轴对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调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钟荣 肖军 +2 位作者 于志辉 周吉 戴春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在活体动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P2)阻断小窝蛋白酪氨酸残基14(Cav-1-Y14)磷酸化,是否会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HO-1)活性,以对抗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 目的:探讨在活体动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P2)阻断小窝蛋白酪氨酸残基14(Cav-1-Y14)磷酸化,是否会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HO-1)活性,以对抗机械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只行气管切开;B1、B2组为保护性通气1 h、2 h组;C1、C2组为大潮气量(40 mL/kg)通气1 h、2 h组;D1、D2组为PP2预处理+大潮气量通气1 h、2 h组;E1、E2组为PP2、HO-1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预处理+大潮气量通气1 h、2 h组。各组动物在预定实验时间结束后立即放血处死并采集肺组织标本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弥漫性肺泡损伤系统评分(DAD评分),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计算肺湿/干质量(W/D)比值;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磷酸化小窝蛋白-1(P-Cav-1-Y14)、小窝蛋白-1(Cav-1)、HO-1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与B1组比较,C1组肺组织DAD评分、W/D比值、MPO活性及BALF中TNF-α浓度均显著升高〔DAD评分(分):7.97±0.59比0.55±0.13,W/D比值:5.70±1.61比5.04±0.63,MPO(U/g):1.82±0.14比0.77±0.26, TNF-α(ng/L):370.10±29.61比54.38±8.18,均P<0.05〕,且通气2 h组较1 h组损伤更为严重。D组各指标较C组明显下降;E组各指标明显高于A、B、D组,与C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肺组织Cav-1、P-Cav-1-Y14蛋白表达(灰度值)均显著高于B组(1 h:1.49±0.02比1.26±0.13,1.34±0.02比0.87±0.04;2 h:1.58±0.02比1.27±0.27,1.31±0.01比0.95±0.02,均P<0.05),HO-1蛋白表达(灰度值)显著低于B组(1 h:0.59±0.02比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窝蛋白-1 磷酸化 血红素加氧酶-1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监控跨肺压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对犬ARDS模型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温德良 肖锐 熊旭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9期4-8,共5页
目的比较监控跨肺压(PL)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L)和传统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plat)分别在机控通气和保留自主呼吸模式下对犬ARDS模型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18只比格犬采用静注油酸复制ARDS模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肺保护通气4 h后... 目的比较监控跨肺压(PL)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L)和传统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plat)分别在机控通气和保留自主呼吸模式下对犬ARDS模型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18只比格犬采用静注油酸复制ARDS模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肺保护通气4 h后通过全肺CT扫描,根据三组的CT值判断过度通气区、正常通气区、通气不足区和闭合区,计算各充气区的容积以及其占总肺容积的比例;胸活检取肺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C组的过度充气区所占比例显著高于A组和B组,肺损伤总分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中性白细胞浸润和间质水肿评分高于A组和B组,肺不张评分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控P_L无论在自主呼吸还是机控呼吸状态下,均能够有效调控肺容量,减轻VILI。在保留自主呼吸时,单纯监控P_(plat)不能有效调控肺容量,可导致肺组织过度充气,加重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策略 平台压 病理学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下载PDF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中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敖丽 闵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842-844,共3页
背景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必要措施,但同时又增加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ion_inducedlunginjury,VKKI)的发病率。而胆碱... 背景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必要措施,但同时又增加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ion_inducedlunginjury,VKKI)的发病率。而胆碱能抗炎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通过传出迷走神经来抑制炎症的神经.内分泌抗炎途径,其主要通过饯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ct7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stype,α7nAChR)发挥作用。目的对α7nAChR在VILI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内容共4部分:①VILI研究现状与共识;②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研究进展;③α7nAChR在VILI中的具体机制;④归纳总结。趋向α7nAChR在VILI中的作用和机制错综复杂,弄清这些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对于揭示VILI的发生机制和预防VILI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胆碱能抗炎通路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对核内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家祺 王春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所致急性肺损伤对大鼠肺组织中核内激素受体(Nr1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大鼠分成4个时间点(1:00AM,7:00AM,1:00 PM,7:00 PM),每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组(FB组、LV组、HV组),通气...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所致急性肺损伤对大鼠肺组织中核内激素受体(Nr1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机械通气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大鼠分成4个时间点(1:00AM,7:00AM,1:00 PM,7:00 PM),每个时间点随机分成3组(FB组、LV组、HV组),通气3 h后,提取肺组织RNA,应用大鼠全基因组芯片和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机械通气对Nr1d1表达的影响。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HV组Nr1d1表达下调,荧光定量实时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吻合;余弦分析Nr1d1基因在FB组具有节律性(P<0.05),余未见明显节律性。结论 Nr1d1表达随潮气量的增大而节律消失;Nr1d1表达下降与机械通气所致急性肺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1d1 机械通气肺损伤 昼夜节律
下载PDF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生物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练思雨 周垒垒 +1 位作者 蒋文青 张先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机械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在稳定呼吸功能的同时,也作为损伤因素诱导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VILI可能存在一种更微妙的损伤形式,这种损伤形式被称为"生物伤"。目前VILI... 机械通气作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在稳定呼吸功能的同时,也作为损伤因素诱导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VILI可能存在一种更微妙的损伤形式,这种损伤形式被称为"生物伤"。目前VILI生物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补体激活、血气屏障等方面总结了VILI生物伤的发生机制,以期为临床制定VILI生物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生物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补体激活 血气屏障
原文传递
以跨肺压为导向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呼吸生理及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温德良 肖锐 +3 位作者 王鑫 顾为丽 熊旭明 陈荣昌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765-769,共5页
目的:比较以跨肺压(PL)为导向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L)和传统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plat)分别在机控通气和保留自主呼吸模式下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呼吸生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8只比格犬采用静注油酸复制ARDS模型... 目的:比较以跨肺压(PL)为导向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L)和传统肺保护通气策略(控制Pplat)分别在机控通气和保留自主呼吸模式下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呼吸生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8只比格犬采用静注油酸复制ARDS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镇静组):充分镇静肌松,呼吸机控制通气,控制Pplat=30cmH_2O(即相当于控制吸气末PL=20cmH2O);B组(控制PL组):保留自主呼吸,控制吸气末PL=20cmH_2O;C组(控制Pplat组):保留自主呼吸,控制Pplat=30cmH_2O。观察动物基础状态(成模前)及肺保护通气前后的氧合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变化,胸活检取肺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与A、B两组相比,C组动态肺顺应性(CL-dyn)、静态肺顺应性(CL-stat)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潮气量(VT)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氧输送(DO_2)明显低于A组和B组,肺内分流比例(Qs/Qt)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肺损伤总分高于A组和B组(P<0.05);肺损伤分类评分中,C组中性白细胞浸润评分和间质水肿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肺不张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监控PL无论在自主呼吸或机控呼吸状态下,均能够有效地调控肺容量,改善肺顺应性和氧输送,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在保留自主呼吸时,单纯监控Pplat不能有效的调控肺容量,可加重V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策略 跨肺压 平台压 呼吸生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Characteristics of Neutrophils Infiltration in 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月兰 戴国锋 +1 位作者 宋秀梅 刘洋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6期839-843,共5页
Neutrophil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utrophils influx in lungs induced by high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Anaesthetized rats ... Neutrophil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utrophils influx in lungs induced by high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Anaesthetize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ow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group (Vt: 7 mL/kg, LV group) or high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 group (Vt:42mL/kg, HV group ) (n=40 in each).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ventilated for 0, 60, 90, 120 and 240 min. The wet/dry lung weight ratio (W/D) was measured. The levels of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 (MIP-2)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the activity of myeloperoxidase (MPO)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number of neutrophil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was counted after Wright’s staining, and the percentage of netrophils in lung tissues calculated. Histopatholgical examination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lung tissues after different ventil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D weight ratio was increased, and the levels of MIP-2 and TNF-α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HV group at 90, 120 and 240 min. Neutrophils in BALF and the neutrophil percentage in lung tissues were also elevated at 120 and 240 min,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enhanced activity of MPO in HV group. The lung injury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ventilation time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neutrophils in lungs in HV group. In conclusion, in 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is present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aggravated lung injury. Pulmonary structural damage may be the main reason for 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ACTERISTIC INFILTRATION NEUTROPHIL ventil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下载PDF
先天免疫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怡 周垒垒 +1 位作者 蒋文青 张先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2-445,共4页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而言,机械通气在治疗的同时也是一种损伤因素,会引发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VILI的典型特征是机械应力通过通路传导至细胞内,导致无法控制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引起肺内炎症细胞激活及大量... 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而言,机械通气在治疗的同时也是一种损伤因素,会引发或加重肺损伤,即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VILI的典型特征是机械应力通过通路传导至细胞内,导致无法控制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引起肺内炎症细胞激活及大量细胞因子、炎症介质释放,其中先天免疫也参与了VILI的发生发展。大量研究表明,VILI时肺组织可通过释放大量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来调节炎症反应。模式识别受体(PRR)通过与DAMP结合参与免疫反应激活,释放大量炎症介质,促进VILI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表明,抑制DAMP/PRR信号通路可在VILI中发挥保护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在VILI中阻断DAMP/PRR信号通路的潜在作用,为VIL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2种潮气量对超重或肥胖患者全麻机械通气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军 韦克 +2 位作者 黄仕英 刘敬臣 杨瑞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612-1614,1620,共4页
目的研究2种不同潮气量对超重或肥胖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寻求一种能使超重或肥胖患者避免过度通气和降低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发生风险的理想通气模式。方法 80例超重或肥胖拟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男性对照组、男性实... 目的研究2种不同潮气量对超重或肥胖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寻求一种能使超重或肥胖患者避免过度通气和降低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发生风险的理想通气模式。方法 80例超重或肥胖拟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男性对照组、男性实验组、女性对照组、女性实验组。各组均采用3 mg/L丙泊酚复合3μg/L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0.3 mg/kg顺阿曲库铵诱导,同时纯氧(4 L/min)辅助呼吸。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按各组VT调节潮气量,R 11次/min,I∶E=1∶2;50%氧气-空气2 L/min机械通气。3 mg/L丙泊酚复合3μg/L瑞芬太尼持续靶控输注;0.1 mg/kg顺阿曲库铵间断静注。分别于机械通气开始(S)、机械通气后1 h(1 h)、手术结束前(E)以及复苏拔管前(R)作血气分析,并分别监测气道压力(PAW)和计算氧合指数。结果①对照组潮气量(VT)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对照组VT比实验组大20%,女性对照组VT比实验组大13%。②对照组机械通气开始PAW(PAWS)、机械通气1 h PAW(PAW1h)及手术结束前PAW(PAWE)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③女性对照组机械通气1 h氧合指数(OI1h)及手术结束前氧合指数(OIE)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④男性对照组的OIE<300者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对照组OIE<300者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对照组机械通气1 h p(CO2)(p(CO2)1 h)及手术结束前p(CO2)(p(CO2)E)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实验组以较小的潮气量、气道压力,能充分地维持机械通气下的肺氧合,避免过度通气,降低VILI发生的风险,是一种肺保护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体质量 潮气量 过度通气 氧合指数 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肺保护新进展
12
作者 唐宏 周晨庆 尹宁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3期2656-2660,共5页
机械通气是公认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方法,然而其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增加患者肺不张、肺炎的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加重医疗负担。因此应采取有效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减少肺损伤的发生。根据VILI发生的不同机制,可采用不同的肺保... 机械通气是公认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方法,然而其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增加患者肺不张、肺炎的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加重医疗负担。因此应采取有效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减少肺损伤的发生。根据VILI发生的不同机制,可采用不同的肺保护策略,如抑制炎症反应、适宜的通气方法、减少高浓度氧对肺的损伤。目前有关减轻VILI较多为肺保护性通气方面的研究,相关新的药物和光生物调节治疗等方法报道较少。未来应在新药物研发和生物学治疗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为VILI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机械通气 肺保护
下载PDF
氯胺酮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致肺损伤模型家兔SP-A及SOD、MPO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丰浩荣 王祥和 +1 位作者 葛伟 许鹏程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兔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呼吸组(C组)、呼吸机损伤模型组(V组)、0 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组(NS组)和不同浓度氯胺酮处理组(分别为K1组、K2组和K3... 目的探讨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兔模型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8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呼吸组(C组)、呼吸机损伤模型组(V组)、0 9%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组(NS组)和不同浓度氯胺酮处理组(分别为K1组、K2组和K3组),每组8只。除C组外,其他组均给予大潮气量通气(VT=40ml/kg)4h,K1、K2、K3、NS组在给予大潮气量通气同时间断雾化吸入容量为4ml/(kg·h)、浓度为12.5、25、50 mg/ml的氯胺酮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持续10min)。连续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及气道峰压(P_(peak))、平台压(P_(plat))变化,每间隔1h测定动脉氧分压(PaO_2),计算PaO_2/FiO_2。持续通气4h后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水平。结果C组MAP及HR均较为稳定,V组、K组、NS组内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MAP及HR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V组、NS组较K组下降更为显著,K组中K3组下降相对较少。C组通气过程中P_(peak)、P_(plat)相对稳定,V组、K组、NS组在通气过程中P_(peak)、P_(plat)均呈上升趋势,其中V组、NS组升高最为显著,与V组同一时点相比,K3组P_(peak)、P_(plat)显著降低(P<0.05)。C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PaO_2/FiO_2无明显变化,其他各组PaO_2/FiO_2在呼吸机通气1h后均有所升高,通气2h后开始逐渐下降,通气4h时V组和NS组下降最为明显,K组下降程度比V组和NS组趋缓。通气4h时K1、K2组的PaO_2/FiO_2高于V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K3组显著高于V、NS、K1、K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V组和NS组肺组织中SOD活性和SP-A水平降低,MPO活性升高(P<0.05)。与V组比较,K3组肺组织中SOD活性和SP-A浓度升高,MPO活性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浓度氯胺酮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所致兔肺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氯胺酮雾化吸入减少肺表面物质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氯胺酮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下载PDF
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HSP70水平与肺损伤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青 崔正森 +2 位作者 李菡 李元海 张志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热休克蛋白(HSP70)和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3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HV)、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组(LV)、正常对照组(N)。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BALF中总蛋白... 目的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热休克蛋白(HSP70)和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3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HV)、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组(LV)、正常对照组(N)。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BALF中总蛋白质浓度、HSP70和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含量。结果①与N组比较,LV、HV组大鼠BALF中HSP70、IL-6、MIP-2水平以及肺损伤病理评分均升高(P<0.05);②与LV组比较,HV组大鼠BALF中HSP70、IL-6、MIP-2的水平和肺损伤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5);③HV组大鼠BALF中IL-6、MIP-2以及肺损伤病理评分别与HSP70呈正相关(r=0.853 8,P<0.05;r=0.891 9,P<0.05;r=0.885 2,P<0.05)。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可致肺上皮细胞损伤或坏死增加,HSP70胞外释放增加,肺内炎症反应显著增加;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致肺组织损伤程度轻,细胞坏死少,HSP70胞外释放少;因此肺内炎症反应较大潮气量通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肺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白细胞介素6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
下载PDF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李咏梅 夏求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采用区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潮气量组(HV组)、VILI组和PS组4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未行机械通气,其余3组容量控制通气,P... 目的探讨气管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采用区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潮气量组(HV组)、VILI组和PS组4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未行机械通气,其余3组容量控制通气,PS组同时经气管内插管注入猪PS100mg/kg。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W/D)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测定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BALF中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并观察大体及光学显微镜下肺组织损伤的改变。结果损伤性机械通气后大鼠MAP及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降低,而肺组织NF-κB活性和W/D显著增高。PS组与VILI组相比,MAP、PaO2/FiO2、肺组织NF-κB活性、BALF中白细胞计数、BALF及血清中IL-8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PS组较VILI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经气管注入PS可抑制VILI大鼠NF-κB基因表达,对VILI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保护作用 白细胞介素-8(IL-8) Wistar大鼠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计数 VILI 容量控制通气 BALF IL-8浓度 气管注入 机械通气 气管内插管 平均动脉压 肺组织损伤 组织学检查
下载PDF
抑制小窝蛋白-1磷酸化对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戴春光 肖军 +3 位作者 钟荣 于志辉 周吉 王文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5-740,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抑制小窝蛋白-1( Cav-1)磷酸化对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效应。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1、B2、C1及C2五组(每组10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仅做气管切开;B1组为1 h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B2组为2 h大潮气量机... 目的:研究抑制小窝蛋白-1( Cav-1)磷酸化对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的效应。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1、B2、C1及C2五组(每组10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仅做气管切开;B1组为1 h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B2组为2 h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C1组为1 h大潮气量机械通气+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PP2(5 mg/kg)组;C2组为2 h大潮气量机械通气+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PP2(5 mg/kg)组。 C1和C2组在机械通气前1 h腹腔注射抑制剂。各组大鼠均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 )。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做弥漫性肺泡损伤系统( diffuse alveolar damage, DAD)评分,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计算肺湿/干比(W/D),蛋白印迹检测磷酸化小窝蛋白-1[P -Cav -1(Y14)]和小窝蛋白-1(Cav-1)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TNF-α水平,伊文思蓝( Evans blue)法检测肺血管通透性。结果 B1、B2、C1、C2组病理损伤评分、肺湿/干比、Cav-1、eNOS、IRAK4表达量、TNF-α水平、Evans blue渗出量、MPO活性、MAP及血气分析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B1、B2、C1组P-Cav-1表达升高(均P<0.05),而C2组P-Cav-1(Y14)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与B1组比较,C2组与B2组比较,病理损伤评分、肺湿/干比,P-Cav-1(Y14)、eNOS、IRAK4表达量、TNF-α的水平、Evans blue含量、MPO活性、MAP、及血气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1组与B1组比较,C2组与B2组比较,Cav-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制Cav-1磷酸化能够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窝蛋白-1(Cav-1) 磷酸化小窝蛋白-1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
下载PDF
机械通气动态通气参数对ARDS犬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7
作者 王瑞兰 盛志勇 +1 位作者 许建宁 傅华群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1-23,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动态通气参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取24条健康杂种犬,采用气管内盐酸吸入法建立ARDS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 4组,并按下述方案进行机械通气。A组:小潮气量(6 mL/kg)、低吸气流速[6 mL/...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动态通气参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取24条健康杂种犬,采用气管内盐酸吸入法建立ARDS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 4组,并按下述方案进行机械通气。A组:小潮气量(6 mL/kg)、低吸气流速[6 mL/(kg.s)]、高通气频率(30次/min);B组:大潮气量(20 mL/kg)、高吸气流速[20 mL/(kg.s)]、高通气频率(30次/min);C组:大潮气量(20 mL/kg)、高吸气流速[17 mL/(kg.s)]、低通气频率(15次/min);D组:大潮气量(20 mL/kg)、低吸气流速[10 mL/(kg.s)]、低通气频率(15次/min)。机械通气4 h后处死动物,取出肺脏,观察肺脏外形,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并进行DAD评分及高倍镜下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光镜下可见B组肺泡壁结构模糊,肺泡壁塌陷,肺泡腔消失。病变区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蛋白液和红细胞渗出。肺组织病理DAD评分:B组为12.8±1.47,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1),但与C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潮气量、高吸气流速、高通气频率机械通气可导致严重的肺损伤,降低通气频率,可适当的减轻这类损伤。在大潮气量的基础上,降低通气频率及吸气流速,对损伤的肺组织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组织病理学 吸气流速 通气频率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和酪氨酸激酶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涛 郑升法 +2 位作者 李刚 韩永彬 吕刚 《中国医药》 2018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酪氨酸激酶(c-Src)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小潮气量组(C组),大潮气量组(H组),大潮气量+c-Src抑制剂组(H+P组),大潮气...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酪氨酸激酶(c-Src)在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小潮气量组(C组),大潮气量组(H组),大潮气量+c-Src抑制剂组(H+P组),大潮气量+PKCα抑制剂组(H+B组),大潮气量+c-Src抑制剂+PKCα抑制剂组(H+P+B组),每组6只。C组气管切开后,进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潮气量为7 ml/kg,呼吸频率为120次/min,呼气末正压为5 cmH_2O(1 cmH_2O=0.098 kPa);H组、H+P组、H+B组、H+P+B组气管切开后,进行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潮气量为20 ml/kg,呼吸频率为40次/min,呼气末正压为0 cmH_2O;5组吸呼比为1:2,通气时间为4 h。H+P组、H+P+B组于麻醉前1 h肌内注射c-Src抑制剂PP2 1μg/kg;H+B组、H+P+B组于麻醉前1 h肌内注射PKCα抑制剂BIM0.12 mg/kg。机械通气结束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记录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并测肺组织湿干重比,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120-连环蛋白、PKCα、c-Src的表达。结果 H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及肺组织湿干重比高于C组、H+P组、H+B组和H+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组p120-连环蛋白表达低于、PKCα和p-c-Src表达高于C组[(0.361±0.040)比(0.818±0.025)、(0.731±0.046)比(0.324±0.032)、(0.655±0.040)比(0.207±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组、H+B组、H+P+B组p120-连环蛋白表达[(0.714±0.030)、(0.734±0.027)、(0.816±0.020)]明显高于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组p-c-Src表达低于H组[(0.268±0.053)比(0.655±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Cα和c-Src均参与VILI过程,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激活PKCα,使c-Src磷酸化,降低p120-连环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p120-连环蛋白 蛋白激酶C 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雾化吸入氯胺酮对机械通气致肺损伤家兔TNF-α、IL-6、IL-10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丰浩荣 葛伟 许鹏程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家兔模型的影响。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损伤模型组(V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不同浓度氯胺酮处理组(分别为K1组、K2组和K... 目的探讨氯胺酮雾化吸入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家兔模型的影响。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损伤模型组(V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不同浓度氯胺酮处理组(分别为K1组、K2组和K3组)。除C组外,其他组均给予大潮气量通气(VT=40 mL/kg)4小时,K1、K2、K3、NS组在给予大潮气量通气同时间断雾化吸入容量为4ml/kg/h、浓度为12.5 mg/ml、25 mg/ml、50mg/ml的氯胺酮持续10min/h或等量生理盐水。4小时后测定肺湿/干重比、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V组和NS组肺W/D比值和BALF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V组比较,K3组肺W/D比值和BALF中TNF-α和IL-6含量减少的同时,IL-10含量增高,且改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胺酮雾化吸入对机械通气所致兔肺损伤有保护作用,高浓度氯胺酮则保护作用更显著,该作用与氯胺酮雾化吸入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氯胺酮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抗PECAM-1靶向载药纳米脂质体对小鼠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模型的预防作用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晓燚 李攀 +1 位作者 王志刚 江德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4-730,共7页
目的:探究抗PECAM-1靶向载伊马替尼(imatinib,IM)的纳米脂质体对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mechanical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小鼠模型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抗PECAM-1的靶向载伊马替尼的纳米脂质体(targe... 目的:探究抗PECAM-1靶向载伊马替尼(imatinib,IM)的纳米脂质体对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mechanical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小鼠模型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抗PECAM-1的靶向载伊马替尼的纳米脂质体(targeting imatinib-loaded nanoliposomes,IM-lip),用Malvern粒度仪测定其平均粒径和电位,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包药,光镜下观察形态及相变释放药物,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连靶。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VILI组、伊马替尼作用机械通气组(IM+VILI组)、靶向载药纳米脂质体作用机械通气组(IM-lip+VILI组)。通气前,VILI组尾静脉注射100μL PBS,IM+VILI组腹腔注射伊马替尼(1.5 mg/20 g),IM-lip+VILI组尾静脉注射100μL靶向纳米脂质体(约1.57 mg/100μL)。3 h后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测定总蛋白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ALF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值,肺组织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情况,取IM-lip+VILI组小鼠肺组织做冰冻切片观察脂质体在肺内的靶向定位。结果:靶向载药纳米脂质体的粒径为(302.00±26.31)nm,电位为(-4.22±1.20)m V,包封率为(84.15±2.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其在肺内定位,显示脂质体连靶成功。与正常组相比,VILI组的病理切片有典型的肺损伤特点,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00),W/D值增加(P=0.000),BALF中总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IL-6、IL-8、TNF-α含量明显上升(P=0.000);与VILI组相比,IM+VILI组肺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00),W/D值下降(P=0.000),BALF中总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IL-6、IL-8、TNF-α含量减少(P=0.000);与IM+VILI组相比,IM-lip+VILI组肺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00),肺W/D值下降(P=0.000),BALF中总蛋白、中性粒细胞数量、IL-6、IL-8、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脂质体 伊马替尼 机械通气诱导肺损伤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