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脑外血管栓塞29例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
作者 韩青 史彧 +2 位作者 周凯 唐文伟 赵德育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889-1893,共5页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提高对儿童脑外血管栓塞性疾病(VED)的认识。方法总结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VED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儿童VED的发病趋势、易栓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结果201...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提高对儿童脑外血管栓塞性疾病(VED)的认识。方法总结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VED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儿童VED的发病趋势、易栓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结果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VED的年诊断率由0/万升至1.49/万。29例中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6.03岁(2h-13.83岁)。婴儿期占比〉20%(6/29例)。女性、非感染组、风湿性疾病组、静脉栓塞组的平均年龄虽分别高于男性、感染组、非风湿性疾病组、动脉栓塞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易栓症依次为感染、心脏疾病、肾病综合征、风湿性疾病、肿瘤、双胎栓塞综合征,易栓因素为静脉置管、制动、脱水、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心脏疾病主要引起非血栓性动脉栓塞,其他易栓疾病主要引起血栓性静脉栓塞。肺栓塞主要见于重症肺炎特别是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典型,D二聚体、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显著升高有一定提示意义。治疗视危险程度而定。动脉栓塞中〈1岁占37.50%(3/8例)、病死率为25.00%(2/8例),分别高于静脉栓塞的17.65%(3/17例)、11.76%(2/17例)。结论心脏疾病主要引起动脉栓塞,感染、肾病综合征、风湿性疾病主要引起静脉栓塞。肺栓塞主要见于重症肺炎特别是MPP。动脉栓塞的危险性高于静脉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静脉栓塞 肺栓塞 儿童
原文传递
静脉性脑梗死MR影像特点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玉林 汪国余 +2 位作者 谭恺 胡明华 徐忠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893-896,共4页
目的回顾总结静脉性脑梗死MRI及MRV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15例静脉性脑梗死的MR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临床治疗后复查MR表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5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其中9例同时进行MR增强及3DCE-MRV,... 目的回顾总结静脉性脑梗死MRI及MRV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15例静脉性脑梗死的MR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临床治疗后复查MR表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5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其中9例同时进行MR增强及3DCE-MRV,6例行2DTOF MRV。结果 15例脑内多发病灶9例,单发病灶6例,其中2例脑梗死伴出血改变。15例中发生于额叶4例,顶叶6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脑1例。静脉栓塞部位11例为上矢状窦,1例直窦及左横窦,1例右侧横窦及乙状窦,2例皮层大脑浅静脉。9例行增强扫描,5例病灶内不规则强化,2例脑膜强化,3例无强化.7例MRV均显示栓塞的静脉血流信号丢失或缺损,3例出现异常静脉侧支或引流静脉异常扩张。结论静脉性脑梗死MR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MRI结合MRV可以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对静脉栓塞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脑梗死 静脉栓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肺肾双能量CTA筛查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龙江 周长圣 +8 位作者 李世军 黄伟 唐春香 赵艳娥 金征宇 罗松 张兆琪 刘志红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利用CT筛查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2012年8月974例患者行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CTPA),其中45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包括66例儿童)进行了肺肾联合双能量CT扫描以筛查肺栓塞和肾静脉栓塞。... 目的:利用CT筛查肾病综合征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2012年8月974例患者行双能量CT肺动脉成像(CTPA),其中45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包括66例儿童)进行了肺肾联合双能量CT扫描以筛查肺栓塞和肾静脉栓塞。15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下肢超声检查用于筛查深静脉血栓。记录肺栓塞、肾静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177(39.2%)例患者至少有一个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其中以肺栓塞最常见(149/177,84.1%),76例肺栓塞患者合并肾静脉栓塞,孤立性肺栓塞54例。大多数肺栓塞患者(118/149,79.2%)无临床症状。106例(106/451,23.5%)例患者有肾静脉栓塞,26例(26/153,17.0%)患者有深静脉栓塞。儿童患者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13/66,19.7%)低于成人(164/385,42.6%)。在组织学证实的肾病类型中,膜性肾病最常伴有静脉血栓事件(72/153,47.1%)。结论:肺栓塞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血栓并发症且大多是无症状的,常伴有肾静脉血栓或孤立发生,因此对本病的可疑静脉血栓患者的筛查是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肾病综合征 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栓塞
下载PDF
妊娠期凝血功能参考区间建立对产妇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湘霞 吴璇华 马丹燕 《中国病案》 202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凝血功能参考区间对产妇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的预防指导作用。方法将从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某院进行规律产检和分娩的妊娠期女性720例作研究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非妊娠期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研... 目的研究妊娠期凝血功能参考区间对产妇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的预防指导作用。方法将从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某院进行规律产检和分娩的妊娠期女性720例作研究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非妊娠期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研究组不同妊娠周期以及对照组的各项凝血功能参数水平,分析妊娠期女性静脉栓塞和产后出血的发生和不同孕期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此外,比较研究组产妇临产期(孕周>37周)以及产褥期(产后1天~5天)的凝血功能相关参数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孕中期、孕晚期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孕早期,孕晚期D-二聚体水平又高于孕中期(均P<0.05)。孕早期FIB、D-二聚体、PLT、PT、APTT、TT的参考区间分别是2.73~5.08g/L、1.05μg/ml、136~310×10^(9)/L、11.61~14.33s、29.20~48.21s、14.33~20.10s;孕中期各项凝血功能参数的参考区间分别是3.18~5.09g/L、2.04μg/ml、121~320×10^(9)/L、11.50~14.66s、29.01~46.49s、13.58~18.69s;孕晚期各项凝血功能参数的参考区间分别是3.15~6.04g/L、2.51μg/ml、117~321×10^(9)/L、11.32~13.80s、28.54~39.07s、13.43~18.61s。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发生静脉栓塞各有1例、2例、1例,其D-二聚体水平分别是2.73、9.12、15.42、13.01μg/ml,由此可知,上述4例产妇每次监测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研究制定的相应孕期参考区间,结果均为阳性。孕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共82例,其D-二聚体均值为4.95μg/ml,明显高于研究制定的相应孕期参考区间,其中有4例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处于研究制定的相应孕期参考区间之内。产褥期产妇的FI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临产期组,而PT、APTT以及TT水平均低于临产期组(均P<0.05)。结论妊娠期凝血功能参考区间的建立具有较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凝血功能参数 静脉栓塞 产后出血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表现 被引量:5
5
作者 邴晶 王勇 谭晓天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57-459,463,共4页
[目的]研究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经脑血管造影及临床治疗有效证实的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4例MRI平扫,其中10例MRV检查,5例增强扫描。[结果]14例中脑梗死发生于额叶6例,顶叶4例,颞... [目的]研究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经脑血管造影及临床治疗有效证实的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4例MRI平扫,其中10例MRV检查,5例增强扫描。[结果]14例中脑梗死发生于额叶6例,顶叶4例,颞叶3例,岛叶1例,小脑1例,发生于基底节、丘脑累及中脑、胼胝体1例。脑梗死发生于双侧脑内的8例,单侧6例。静脉栓塞部位10例为上矢状窦,1例直窦及左横窦,1例左侧横窦及乙状窦,2例皮层大脑浅静脉。5例增强扫描,3例无强化,2例病灶内出现不规则类环形强化,10例MRV均显示栓塞的静脉血流信号丢失或缺损,周围异常静脉侧支和其他引流静脉异常扩张。[结论]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静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性脑梗死 静脉栓塞 MR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静脉栓塞“一站式”杂交手术5例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成鑫 葛圣林 +3 位作者 周汝元 张士兵 何维来 李峰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静脉栓塞的"一站式"杂交手术初步体会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2009 年 10 月-2013 年 8 月5 例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静脉栓塞病人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资料.5例...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静脉栓塞的"一站式"杂交手术初步体会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2009 年 10 月-2013 年 8 月5 例急性肺动脉栓塞合并下肢静脉栓塞病人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资料.5例病人中女性1例,男性4例,年龄38~60岁;1例病人同时并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4例患者先经股静脉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1例病人同时并发下腔静脉血栓者行腹部正中探查切口,从下腔静脉中取出血栓,并从此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5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双肺动脉切开取栓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手术后10 d复查心脏彩超及胸部大血管CTA.并随访 1~3 年.结果 5例患者皆痊愈出院,术后CTA显示 5 例肺动脉主干及1、2级分支完全开通,4 例3、4级分支部分开通.术后彩超示肺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访1~3 年,长期存活,未发生再栓塞,心功能均由手术前III或IV级改善为I级.结论 "一站式"杂交手术对于严重的急性肺动脉栓塞并发急性心肺功能不全、同时伴有下腔静脉或股静脉血栓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适时而恰当的手术决策和多学科的合作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下肢静脉栓塞 一站式杂交手术
下载PDF
肿痛宁胶囊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鹏 何天佐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971-973,共3页
目的探讨肿痛宁胶囊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70例,年龄60~81岁,平均64.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静滴低分子肝素钠62... 目的探讨肿痛宁胶囊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中的作用。方法本组1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70例,年龄60~81岁,平均64.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静滴低分子肝素钠6250 U,1次/6 h,疗程7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肿痛宁胶囊,0.4 g次/,3次/d,5 d一疗程,用药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1/66),对照组为12.5%(8/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出血6例,经内科对症治疗好转;治疗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肿痛宁胶囊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栓塞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静脉血栓 肿痛宁 预防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肢体静脉栓塞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蔡靳 林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肢体静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以便于脑卒中后肢体静脉栓塞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对8例发生肢体静脉栓塞的病人给予脱水,调整血压,尿激酶溶栓防止并发症等治疗,辅以对患肢的护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相关护理。结果...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肢体静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以便于脑卒中后肢体静脉栓塞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对8例发生肢体静脉栓塞的病人给予脱水,调整血压,尿激酶溶栓防止并发症等治疗,辅以对患肢的护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相关护理。结果6例肢体静脉栓子完全消失,另2例肢体肿胀消退欠佳,但肢体静脉栓子明显减少。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肢体静脉栓塞后积极治疗和科学全面的护理,可大大减轻病人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静脉栓塞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致肺栓塞患者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亚宁 刘素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3期1918-1921,共4页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死亡率高,90%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深静脉血栓及其所致肺栓塞患者多被要求严格卧床一段时间,虽然这种理论缺少有力的事实依据,却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临床医生所遵循的治疗方式。针对在临床治...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死亡率高,90%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深静脉血栓及其所致肺栓塞患者多被要求严格卧床一段时间,虽然这种理论缺少有力的事实依据,却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临床医生所遵循的治疗方式。针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肺栓塞患者的卧床时间要求说法不一,本文查询近5年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卧床时间
原文传递
薏苡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官纯寿 易屏 +1 位作者 刘艳娟 陈琢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55-356,共2页
目的 :探讨薏苡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 :对 38例患者静脉注射薏苡仁注射液 10 0ml/d ,2 0d为 1疗程 ,并与 2 0例栓塞加化疗的患者进行对照 ,统计其对临床症状 ,肿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薏苡仁组在改善临床症状 ,提... 目的 :探讨薏苡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 :对 38例患者静脉注射薏苡仁注射液 10 0ml/d ,2 0d为 1疗程 ,并与 2 0例栓塞加化疗的患者进行对照 ,统计其对临床症状 ,肿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薏苡仁组在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对肿块的缓解则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薏苡仁注射液是一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薏苡仁 原发性肝癌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法在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祖根 武刚 刘坚军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11期92-93,共2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MSCTV)在诊断盆腔、下肢静脉血栓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80例疑似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行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 目的探究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MSCTV)在诊断盆腔、下肢静脉血栓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80例疑似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行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MSCTV检查,共有61例存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盆腔、下肢静脉血栓、部位和范围清晰明确。MSCTV检查在不同部位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DS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V在诊断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上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1%、100.00%、100.00%和84.21%。结论低剂量64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能够清晰显示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情况以及病变血管周围的解剖结构,具有成像清晰、快速准确和无创伤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直接静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盆腔静脉栓塞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依那普利叶酸干预下肢静脉栓塞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岳莹 郝文立 甘永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877-3882,共6页
背景:下肢静脉栓塞易引发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患者猝死,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究依那普利叶酸对下肢静脉栓塞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的影响。方... 背景:下肢静脉栓塞易引发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患者猝死,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究依那普利叶酸对下肢静脉栓塞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伐沙班组及依那普利叶酸组,每组10只,后3组采用改良Reyers法建立下肢静脉栓塞模型,建模成功后,利伐沙班组给予30 mg/kg的利伐沙班灌胃,依那普利叶酸组给予20 mg/kg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同期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持续30 d。给药过程中应用Tarlov评分评价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给药结束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血管组织病理形态,Hladovec法和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活性相关指标,均相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马尿酸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arlov评分、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个数、内皮素1、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P<0.05);(2)与模型组比较,利伐沙班组、依那普利叶酸组大鼠Tarlov评分、血清一氧化氮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个数、内皮素1、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依那普利叶酸组效果更显著(P<0.05);(3)正常组大鼠血管结构清晰完整,内膜完整;模型组血管壁组织疏松,水肿增厚,可见大量血栓形成,机化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利伐沙班组、依那普利叶酸组血管形态有所改善,血管壁结构基本完整,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再生,且依那普利叶酸组比利伐沙班组改善明显;(4)提示依那普利叶酸对下肢静脉栓塞大鼠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可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叶酸 下肢静脉栓塞 血管内皮细胞活性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下载PDF
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蕾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中牟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的385例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术后2~7 d下肢静脉栓塞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中牟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的385例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术后2~7 d下肢静脉栓塞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组及未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组,查阅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影响因素。结果385例剖宫产患者术后有21例发生下肢静脉栓塞,下肢静脉栓塞发生率为5.45%;术后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组与未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组的年龄、分娩时孕周、孕次、产次、巨大儿、口服避孕药史、多胎妊娠、血栓史、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相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2.6 mg/mL、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10.0 mg/L、妊娠前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术后活动时间≤3h/d、合并糖尿病占比大于未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D-D水平≥2.6 mg/mL、血清CRP水平>10.0 mg/L、妊娠前BMI>24 kg/m^(2)、术后活动时间≤3 h/d、合并糖尿病均是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具有一定发生风险,血浆D-D水平≥2.6 mg/L、血清CRP水平>10.0 mg/L、妊娠前BMI>24 kg/m^(2)、术后活动时间≤3 h/d、合并糖尿病均是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下肢静脉栓塞 术后活动时间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梯度压力弹力袜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干预对乳房重建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研究
14
作者 李娅岐 赵亚楠 常琼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梯度压力弹力袜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干预对乳房重建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 目的探讨梯度压力弹力袜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干预对乳房重建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足底动静脉泵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梯度压力弹力袜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两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的大腿和小腿的根部周径、下肢静脉峰值流速、胫后静脉平均流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记录干预期间下肢静脉栓塞及下肢水肿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大腿和小腿的根部周径、下肢静脉峰值流速、胫后静脉平均流速、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小腿根部周径分别为(58.37±3.06)cm、(38.70±4.14)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0.12±4.92)cm、(41.28±5.39)cm,下肢静脉峰值流速、胫后静脉平均流速分别为(17.80±3.13)cm/s、(8.55±1.84)cm/s,明显快于对照组的(15.65±3.04)cm/s、(7.01±1.49)cm/s,APTT、TT、PT、FIB分别为(30.28±3.37)s、(14.59±2.04)s、(11.59±1.85)s、(2.83±0.2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1±3.66)s、(16.87±2.13)s、(12.03±1.67)s、(3.54±0.4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下肢静脉栓塞、下肢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4.44%、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重建术后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干预,能改善患者的下肢周径、下肢静脉流速和凝血功能,降低下肢静脉栓塞和水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重建术 下肢静脉栓塞 梯度压力弹力袜 足底动静脉泵 凝血功能
下载PDF
Hcy、LPA及TGF-β1在创伤性骨折下肢静脉栓塞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丁 赵志坚 陈坤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创伤性骨折下肢静脉栓塞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创伤性骨折者(观察组),根据有无DVT:有DVT组33例,无DVT组7...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溶血磷脂酸(LP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创伤性骨折下肢静脉栓塞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创伤性骨折者(观察组),根据有无DVT:有DVT组33例,无DVT组71例;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轻度组61例,重度组43例。另选取本院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不同病情程度以及有无DVT者血浆Hcy、LPA及血清TGF-β1水平,分析Hcy、LPA及TGF-β1对DV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Hcy、LPA及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Hcy、LPA及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DVT组者Hcy、LPA及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ROC曲线分析可知,Hcy+LPA+TGF-β1三者联合预测创伤性骨折后发生DVT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0%、8130%,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Hcy、LPA及TGF-β1在创伤性骨折发生下肢静脉栓塞时水平均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下肢静脉栓塞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Y LPA TGF-Β1 创伤性骨 下肢静脉栓塞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行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玲云 舒敏 段志文 《医疗装备》 2023年第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行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行PICC的84例CI患者,统计上肢静脉栓塞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CI患者行PICC后并发...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行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行PICC的84例CI患者,统计上肢静脉栓塞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评估,84例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30例,占比35.71%(30/84);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穿刺次数及导管材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为导管留置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穿刺次数多、聚氨酯导管(OR>1,P<0.05)。结论导管留置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穿刺次数多、聚氨酯导管均是CI患者行PICC后并发上肢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静脉栓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99)Tc^m-MAA下肢深静脉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文博 左书耀 +2 位作者 张勤 王国明 王志强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为了解肺栓塞(PE)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情况,对71例PE患者行99Tcm-MAA下肢深静脉显像。结果表明,71例PE患者中有55例(77.5%)可检测到下肢DVT;在36例伴有下肢DVT症状的PE患者中,32例(88.9%)可检测到DVT,而在35例无下肢DVT症状的PE... 为了解肺栓塞(PE)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情况,对71例PE患者行99Tcm-MAA下肢深静脉显像。结果表明,71例PE患者中有55例(77.5%)可检测到下肢DVT;在36例伴有下肢DVT症状的PE患者中,32例(88.9%)可检测到DVT,而在35例无下肢DVT症状的PE患者中有23例(65.7%)可检测到DVT;无下肢症状患者DVT多位于远端静脉,有下肢症状患者DVT多累及到近端静脉。因此,99Tcm-MAA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有下肢症状和无下肢症状的PE患者的DVT检出率均较高,应作为肺灌注显像前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AA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栓塞
下载PDF
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金霞 姚共和 杨少锋 《中医药导报》 2007年第7期113-115,共3页
深静脉栓塞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本病的预防性治疗已被临床医生重视,文章从西医预防、中医预防、机械式预防3个方面阐述了本病当前的治疗进展,提出应努力建立完整性、系统性的术前评估体系,并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
关键词 深静脉栓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西医预防 中医预防 机构式预防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汪坤 王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8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6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比较两...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下肢静脉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6例下肢静脉栓塞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下肢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肢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下肢血流速度(27.38±5.63)cm/s和血管内径(4.37±0.67)mm均优于对照组的(22.29±5.14)cm/s、(5.81±0.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D-D(0.31±0.05)mg/L、PT(12.19±1.04)s、APTT(33.61±4.26)s均优于对照组的(0.39±0.07)mg/L、(10.38±0.75)s、(30.08±3.8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栓塞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和机体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栓塞 低分子肝素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下载PDF
开颅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20
作者 丁莉 陈铮立 +1 位作者 时中华 刘丽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4期24-25,共2页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正确地观察和处理开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者对6例开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全部治愈的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认为对此类患者的防治与护理要点在于针对发病诱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病情观察,一般治疗...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正确地观察和处理开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者对6例开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全部治愈的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认为对此类患者的防治与护理要点在于针对发病诱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病情观察,一般治疗与护理、药物治疗相结合。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开颅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要点 治疗 后下 发病诱因 作者 一般 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