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歇封闭负压改善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何志
李靖
+6 位作者
蒋立
冯剑
吕小星
孙超峰
李跃军
李学拥
黄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1期4067-4070,共4页
目的:评价间歇封闭负压技术在治疗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科自2010年8月至2014年lO月治疗的30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病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38岁。所有皮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目的:评价间歇封闭负压技术在治疗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科自2010年8月至2014年lO月治疗的30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病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38岁。所有皮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青紫、肿胀、水疱、皮温低、充盈反应迟缓或创缘出血(淤血)等,且淤斑的面积大于皮瓣面积的20%。治疗组给予间歇封闭负压治疗(120mmHg负压,治疗3min,间歇2min)。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两组均隔日换药,创面摄影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瘀斑面积。比较两组皮瓣淤血高峰时间、皮瓣血运恢复时间、远端坏死率及二次手术率。结果:间歇负压治疗组皮瓣淤血高峰时间(2.7±0.82d)小于对照组(4.5±1.08d)(P〈0.05);治疗组皮瓣血运恢复时间(10.8±2.15d)也小于对照组(15.9±2.85d)(P〈0.05)。此外,治疗组皮辩远端坏死率(13.3%,2/15)显著低于对照组(60.0%,9/15)(P〈0.05)。结论:应用间歇封闭负压技术治疗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封闭负压治疗
皮瓣
静脉回流障碍
原文传递
题名
间歇封闭负压改善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何志
李靖
蒋立
冯剑
吕小星
孙超峰
李跃军
李学拥
黄辞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烧伤整形科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教务科
出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1期4067-407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213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M4128)
文摘
目的:评价间歇封闭负压技术在治疗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科自2010年8月至2014年lO月治疗的30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病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65岁,平均38岁。所有皮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青紫、肿胀、水疱、皮温低、充盈反应迟缓或创缘出血(淤血)等,且淤斑的面积大于皮瓣面积的20%。治疗组给予间歇封闭负压治疗(120mmHg负压,治疗3min,间歇2min)。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两组均隔日换药,创面摄影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瘀斑面积。比较两组皮瓣淤血高峰时间、皮瓣血运恢复时间、远端坏死率及二次手术率。结果:间歇负压治疗组皮瓣淤血高峰时间(2.7±0.82d)小于对照组(4.5±1.08d)(P〈0.05);治疗组皮瓣血运恢复时间(10.8±2.15d)也小于对照组(15.9±2.85d)(P〈0.05)。此外,治疗组皮辩远端坏死率(13.3%,2/15)显著低于对照组(60.0%,9/15)(P〈0.05)。结论:应用间歇封闭负压技术治疗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关键词
间歇封闭负压治疗
皮瓣
静脉回流障碍
Keywords
Intermittent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Flaps
venous
congestion
disorders
分类号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歇封闭负压改善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临床研究
何志
李靖
蒋立
冯剑
吕小星
孙超峰
李跃军
李学拥
黄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