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价值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斌 陆才德 +5 位作者 裘丰 吴胜东 华永飞 周新华 虞伟明 黄静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胰腺癌根治切除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有无联合血管切除分成无血管切除组132例,联...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胰腺癌根治切除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有无联合血管切除分成无血管切除组132例,联合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SMV)组66例,联合动脉切除组8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术前和手术资料,重点分析联合血管切除对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状况的影响。随访截至2014年9月。结果206例患者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7例,胰体尾切除术44例,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例;192例获得随访,14例分别于术后5~8个月失访,随访率为93.2%,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5~63个月)。无血管切除组、联合门静脉和SMV切除组、联合动脉切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47±96)、(425±91)、(508±120)mi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出血量[M(QR)]分别为500(400)、800(500)、1750(2075)m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无血管切除组、联合门静脉和SMV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22/132)、28.8%(19/66),联合动脉切除组中6例发生并发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血管切除组、联合门静脉和SMV切除组、联合动脉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15、12个月,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组患者病死率均为零。结论联合静脉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无血管切除患者,但对术后生存无影响。对胰腺癌合并动脉侵犯患者应严格掌握指征,如能达根治切除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联合静脉切除重建 联合动脉切除重建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应用于胰腺癌根治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建强 李晓勇 +1 位作者 张德晓 李金旭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3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究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应用于胰腺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近期并发症、生活... 目的探究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应用于胰腺癌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近期并发症、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住院天数、近期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领域(QL),角色功能(RF)、躯体功能(PF)、认知功能(CF)、情绪功能(EF)及社会功能(S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QL、PF、RF及C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间的EF、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单纯进行胰腺癌根治术,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技术的应用并未影响患者手术恢复及近期并发症,且对胰腺癌治疗效果更好,还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根治手术 联合动脉切除重建 联合静脉切除重建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齐建军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胰腺癌患者102例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1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胰腺癌患者102例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1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参考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生存率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应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肠系膜 静脉切除重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癌
下载PDF
联合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行性研究
4
作者 刘学谦 王新景 +4 位作者 董阳 金佳斌 邓侠兴 沈柏用 彭承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总结联合静脉切除(vein resection,VR)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手术经验,讨论联合VR重建的PD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行联合VR重建的PD 51例胰头部恶性肿瘤病人(... 目的:总结联合静脉切除(vein resection,VR)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手术经验,讨论联合VR重建的PD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行联合VR重建的PD 51例胰头部恶性肿瘤病人(VR+组)以及同期行标准PD的329例病人(VR-组)。结果:两组病人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联合VR重建的PD病人中行联合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切除重建的PD 28例,联合门静脉(portal vein,PV)切除重建的PD 15例,联合PV与SMV切除重建的PD 8例。两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除静脉血栓)发生均无统计学差异。VR+组病人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多于VR-组。结论:联合VR重建的PD能安全施行,使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得到提高,手术并发症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静脉切除重建
下载PDF
肝动脉切除重建和门静脉切除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孔庆利 张志生 梁志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肝动脉切除重建和门静脉切除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HC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4例,采取肝动脉切除重建的HC根治术治疗、B组23例,采取门静脉切除重建的HC根... 目的探讨采取肝动脉切除重建和门静脉切除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HC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4例,采取肝动脉切除重建的HC根治术治疗、B组23例,采取门静脉切除重建的HC根治术治疗和C组23例,采用常规根治术治疗。随访32~46(36)个月,比较术后1 a、2 a和3 a生存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11.4±2.6)h,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9.8±2.3)h和(9.2±1.2)h,P<0.05】,术中出血量为(914.5±175.0)mL,显著多于B组和C组【分别为(791.8±182.0)mL和(728.6±157.5)mL,P<0.05】,下床时间为(19.4±3.5)h,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5.8±2.7)h和(15.5±2.3)h,P<0.05】,排气时间为(23.2±11.8)h,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8.6±11.0)h和(19.0±11.1)h,P<0.05】,住院时间为(21.6±7.2)d,显著长于B组和C组【分别为(17.0±5.2)d和(16.2±4.4)d,P<0.05】;三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3%、56.5%和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66.7%、41.7%和33.3%,显著低于B组的91.3%、73.9%和52.2%(P<0.05)和C组的87.0%、69.6%和47.8%(P<0.05)。结论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的HC根治术并不比门静脉切除重建或常规根治术治疗HC患者能获得更好的中长期疗效,应慎重选择该术式治疗H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动脉切除重建 门静脉切除重建 常规根治术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全胰切除术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孙蒙清 陈少博 +3 位作者 洪夏飞 董良博 何小东 韩显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及腹腔镜全胰切除术(LTP)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V-SMV)切除重建的技术要点,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根治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LPD及LTP...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及腹腔镜全胰切除术(LTP)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V-SMV)切除重建的技术要点,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根治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接受LPD及LTP联合PV-SMV切除重建手术的13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13例病人中,10例病人行LPD,3例病人行LTP。7例(53.8%)病人行PV-SMV侧壁切除缝合,4例(30.8%)病人行PV-SMV节段切除、对端吻合,2例(15.4%)病人行PV-SMV节段切除、人工血管搭桥。手术时间(314.2±70.5)min。术中出血量(442.3±247.4)mL。PV-SMV中位阻断时间22(8~80)min。术后1例病人发生胃排空延迟,未发生B级以上胰瘘、术后出血、腹腔感染、胆瘘、二次手术、急性血栓栓塞事件及30 d内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10.7±4.7)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例为胰腺伴有破骨巨细胞的未分化癌,12例为胰腺导管腺癌。标本肿瘤大小(3.9±1.6)cm。术中淋巴结清扫(25.7±12.7)枚。淋巴结转移9例(69.2%)。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侵犯门静脉者5例(38.5%)。所有病人均为R0切除。术后门静脉通畅率100.0%。结论 对于经验丰富的微创胰腺手术团队,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LPD或LTP联合PV-SMV切除重建用于部分胰头癌侵犯PV-SMV的病人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肿瘤的R0切除率,使病人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全胰切除术 胰腺癌 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
原文传递
门静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陆才德 吴胜东 +5 位作者 房炯泽 黄静 卢长江 叶盛 江伟 毛书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6-361,共6页
目的研究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10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3例,女性41例,年龄(64.4±10.4)岁。单纯行肝门... 目的研究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10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3例,女性41例,年龄(64.4±10.4)岁。单纯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联合保留侧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切除29例患者纳入联合组。分析门静脉切除重建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再手术、死亡情况。随访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门静脉楔形切除侧侧吻合2例,节段切除端端吻合27例。门静脉切除重建时间(12.7±2.9)(时间范围8~18)min,门静脉切除长度(20.7±7.3)(长度范围8~38)mm。联合组术中出血量[M(Q_(1),Q_(3))]800.0(600.0,1500.0)ml、淋巴结转移58.6%(17/29),高于对照组的[M(Q_(1),Q_(3))]600.0(500.0,1000.0)ml、32.0%(2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31.7%(33/104),其中对照组为30.7%(23/75),联合组为34.5%(10/29),再手术率和术后90 d死亡率对照组分别为9.3%(7/75)和2.7%(2/75),联合组分别为3.4%(1/29)和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1%、44.8%、36.4%,联合组为78.1%、35.9%、3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70)。结论与单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相比,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生存率相近。门静脉切除重建可用于经选择的肝门部胆管癌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atskin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 生存
原文传递
1例Bismuth Ⅲa型肝门胆管癌的规范化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旭 马玉靖 +3 位作者 赵小龙 金琦智 尹树君 董科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总结1例行肝门胆管癌(HC)根治术+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肝门胆管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Bismuth Ⅲa型HC病例的诊治过程,并综述国内外关于HC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Bismuth Ⅲa型H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 目的总结1例行肝门胆管癌(HC)根治术+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肝门胆管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Bismuth Ⅲa型HC病例的诊治过程,并综述国内外关于HC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Bismuth Ⅲa型H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水平为346.8μmol/L,行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BD)减黄后,行HC根治术+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肝门胆管成形+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该例患者的总手术时间约为29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350 mL,术中未输血。术后病理学检查示中分化胆管腺癌,切缘无癌细胞残留,淋巴结无转移(0/14)。术后患者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恢复顺利,于术后第9天出院。患者已在门诊随访3年,随访期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见复发或转移证据。结论术前减黄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针对Bismuth Ⅲa型HC,扩大肝切除术可提高HC患者的R0切除率并且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胆管癌 手术治疗 肝切除术 门静脉切除重建
原文传递
胰腺癌行腹腔镜下Appleby联合门静脉切除及自体腹膜代血管修补成形术1例报告
9
作者 郑子若 郭峰 +6 位作者 史红媛 严寒 叶新华 邱辰杰 高文涛 蒋奎荣 苗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4-718,共5页
胰腺颈体部癌侵犯腹腔干(celiac artery,CA),须行联合CA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Appleby手术),同时行门静脉(portal vein,PV)切除重建因存在血栓风险,一旦发生会导致肝功能衰竭,是手术相对禁忌证。自体腹膜替代PV具有理论优势,腹腔镜下腹膜... 胰腺颈体部癌侵犯腹腔干(celiac artery,CA),须行联合CA切除的胰体尾切除术(Appleby手术),同时行门静脉(portal vein,PV)切除重建因存在血栓风险,一旦发生会导致肝功能衰竭,是手术相对禁忌证。自体腹膜替代PV具有理论优势,腹腔镜下腹膜-PV重建是技术挑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胰腺颈体部癌伴CA和PV-肠系膜上静脉(SMV)侵犯病人,为其实施了腹腔镜下Appleby手术+PV/SMV切除+自体腹膜代血管修补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短期疗效。现就其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腹腔镜下Appleby手术 门静脉切除重建 自体腹膜代血管修补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