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0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关键技术 被引量:43
1
作者 田光宇 彭涛 +1 位作者 林成涛 陈全世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核心是混合动力驱动系统。HEV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的关键是系统结构的选择、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开发和系统参数的确定。功率分配是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自适应...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核心是混合动力驱动系统。HEV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的关键是系统结构的选择、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开发和系统参数的确定。功率分配是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自适应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方法也得到了有效的运用。文中对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整车试验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技术 整车能量管理技术 整车试验方法 评价体系 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HEV
下载PDF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西产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0,共6页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 FMVSS和欧洲的 ECE两大体系,正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08、 ECER94,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14、 ECER95。在我国,汽车被动安全性一直是汽车产品较薄弱的环节之一, 199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项汽车... 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 FMVSS和欧洲的 ECE两大体系,正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08、 ECER94,侧面碰撞试验法规为 FMVSS214、 ECER95。在我国,汽车被动安全性一直是汽车产品较薄弱的环节之一, 199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项汽车技术法规 CMVDR294《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 CMVDR294的颁布表明,我国政府已对汽车的被动安全性有了更全面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汽车碰撞试验法规 发展趋势 安全性
下载PDF
机动车排放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伯光 邵敏 +3 位作者 张远航 吕万明 刘慧旋 张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0,共6页
应用大气采样罐采样技术和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广州市环境空气、交通道路、城市隧道和汽车尾气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分及其质量浓度水平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广州市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①城区环境空气... 应用大气采样罐采样技术和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广州市环境空气、交通道路、城市隧道和汽车尾气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分及其质量浓度水平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广州市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①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本底观测点白云山摩星岭的大气样品中ρ(VOCs)数量级为10^-1~10^1μg/m^3,其中烷烃类、烯烃类、乙炔和单环芳香烃类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3.97,15.15,6.16和43.27μg/m^3.市区主要交通干道(东风中路、环市中路和新港西路)旁空气样品的ρ(VOCs)数量级为10^1-10^2μg/m^3,其中烷烃类、烯烃类、乙炔和单环芳香烃类最高质量浓度相应比环境本底质量浓度高约20~30倍.②在怠速条件下检测了摩托车、出租车、大客车、轻型卡车、小轿车和公交车等6种新车和在用车型VOCs的排放,其组成和质量浓度因机动车类型、功率和燃料不同而不同,一般功率越大VOCs排放越严重,ρ(VOCs)数量级大致为10^-1~10^3mg/m^3,为交通干道空气ρ(VOCs)的1000倍以上.其中LPG车具有最高的烷烃类、烯烃类和乙炔排放量,测试样品的ρ(VOCs)分别为815.79~2001.66,696.84~1799.10和53.87~416.13mg/m^3.而柴油车排放的VOCs远远低于其他燃料车型.③通过对广州珠江隧道连续48h的监测,研究了隧道内交通特征、微气象特征和VOCs组成及其质量浓度水平,能够计算出广州机动车55种VOCs化合物的平均排放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挥发性有机物 成分谱 排放因子 隧道试验
下载PDF
智能汽车人机协同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9
4
作者 胡云峰 曲婷 +4 位作者 刘俊 施竹清 朱冰 曹东璞 陈虹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1-1280,共20页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将智能汽车的发展分为手动驾驶、驾驶辅助、...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将智能汽车的发展分为手动驾驶、驾驶辅助、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6个级别,虽然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汽车智能化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工况自动驾驶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智能汽车必然面对人机协同控制的局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汽车人机协同控制中驾驶员建模及人机驾驶权动态优化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简要介绍了智能汽车测试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炼了共性问题,并对人机协同控制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协同控制 驾驶员建模 测试与评价
下载PDF
爆胎汽车整车运动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51
5
作者 郭孔辉 黄江 宋晓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41-1045,1109,共6页
通过轮胎试验得到GT175/60 R14轮胎在正常胎压及零胎压下的力学特性参数,以此为依据,运用CarS im软件对爆胎汽车进行整车动力学仿真,找出汽车偏航原因,分析驾驶员不同操作所引起的整车运动性能变化以及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对爆胎汽车的... 通过轮胎试验得到GT175/60 R14轮胎在正常胎压及零胎压下的力学特性参数,以此为依据,运用CarS im软件对爆胎汽车进行整车动力学仿真,找出汽车偏航原因,分析驾驶员不同操作所引起的整车运动性能变化以及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对爆胎汽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稳定性控制系统对于减轻爆胎带来的后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爆胎 轮胎试验 稳定性控制
下载PDF
中国公路车-桥耦合振动车辆模型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邓露 段林利 +1 位作者 何维 冀伟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100,共9页
为了提出适用于中国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车辆动力分析模型,首先基于中国桥梁规范中的设计车辆荷载,结合大量调查统计数据和等效静力分析方法,初步拟定车辆动力分析模型的几何尺寸、质量、刚度、阻尼等参数取值,并与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几... 为了提出适用于中国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车辆动力分析模型,首先基于中国桥梁规范中的设计车辆荷载,结合大量调查统计数据和等效静力分析方法,初步拟定车辆动力分析模型的几何尺寸、质量、刚度、阻尼等参数取值,并与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几种车辆模型的参数取值进行对比。接着选取4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车-桥耦合振动数值模拟分析车辆模型的刚度、阻尼等参数对桥梁上动力冲击系数的影响,并对比几个不同车辆模型对动力冲击系数的影响。最后,选择中国湖南省境内一座实桥和几辆不同轴数的重车开展实桥试验,将实测动力冲击系数与所提车辆模型数值模拟获得的冲击系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动力冲击系数随车辆总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车辆整体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车辆整体阻尼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单个车轴的刚度和阻尼对动力冲击系数的影响不明显;车辆总质量是导致不同车辆模型作用下动力冲击系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提车辆模型及参数取值的合理性;该车辆模型可用于中国的设计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分析和相关研究,也可用于估算重量相当的不同类型车辆对桥梁的动力冲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车辆模型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冲击系数
原文传递
履带车辆转向分析 被引量:38
7
作者 程军伟 高连华 +1 位作者 王红岩 刘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0-1115,共6页
分析了履带接地段滑动时履带车辆的转向规律。推导了履带接地压力为均匀分布与集中载荷2种典型条件下转向所需牵引力、制动力、转向阻力矩、转向半径及转向角速度的表达式。采用迭代法求解转向平面运动方程,并与实车试验作了比较。试验... 分析了履带接地段滑动时履带车辆的转向规律。推导了履带接地压力为均匀分布与集中载荷2种典型条件下转向所需牵引力、制动力、转向阻力矩、转向半径及转向角速度的表达式。采用迭代法求解转向平面运动方程,并与实车试验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考虑履带接地段滑动时的转向模型是合理的;接地压力均匀分布条件下考虑履带接地段滑动时,转向半径较传统转向理论计算值增大,转向角速度低于传统转向理论计算值;集中载荷条件下车辆转向更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 履带接地段 转向平面运动 滑转 滑移 转向试验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初亮 刘达亮 +2 位作者 刘宏伟 蔡健伟 赵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479,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评价方法。从制动能量回收的机理入手,分析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力分配和整车能量流;引入新的制动器效能因数和电机制动力分配系数的概念,推导出制动轮缸压力与制动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 本文旨在研究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评价方法。从制动能量回收的机理入手,分析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力分配和整车能量流;引入新的制动器效能因数和电机制动力分配系数的概念,推导出制动轮缸压力与制动能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制动能量回收效果的3个评价指标,分别为制动能量回收率、节能贡献度和续驶里程贡献度;并进行了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制动能量回收率可反映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节能潜力,节能贡献度能反映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对整车节能的贡献度,评价指标稳定、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再生制动力分配 能量流 制动能量回收评价 仿真 实车试验
下载PDF
整车磁流变减振器半主动悬架变论域模糊控制策略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杰平 冯武堂 +2 位作者 郭万山 乔印虎 陈皓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3,19,共8页
在建立整车磁流变减振器(MRD)半主动悬架模型基础上,利用八板块方法设计了整车的变论域控制策略。基于重构的标准B级和C级路面激励信号,分别在10、20和30 m/s 3个车速下进行了整车在直线和转向行驶工况下的仿真研究。在完成试验车辆... 在建立整车磁流变减振器(MRD)半主动悬架模型基础上,利用八板块方法设计了整车的变论域控制策略。基于重构的标准B级和C级路面激励信号,分别在10、20和30 m/s 3个车速下进行了整车在直线和转向行驶工况下的仿真研究。在完成试验车辆改装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台架和道路工况下的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半主动悬架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相比振动强度可降低9%~22%,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控制策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磁流变减振器 半主动悬架 变论域模糊控制 仿真 试验
下载PDF
车辆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0
10
作者 汪若尘 陈龙 +1 位作者 张孝良 朱兴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136,共5页
建立了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可调阻尼减振器、半主动悬架控制器以及台架试验系统。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可调阻尼减振器试验与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1/4模型台架试验,分析了半主动空气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对车辆动态性能的影响... 建立了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可调阻尼减振器、半主动悬架控制器以及台架试验系统。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可调阻尼减振器试验与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1/4模型台架试验,分析了半主动空气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对车辆动态性能的影响,计算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空气悬架 可调阻尼减振器 模糊控制 台架试验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测热技术综述 被引量:28
11
作者 孟松鹤 丁小恒 +2 位作者 易法军 朱燕伟 解维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59-1775,共17页
高超声速飞行中飞行器表面气动加热量是飞行器热防护系统最为关键的设计输入,在理论计算与地面模拟的有限近似条件下,通过飞行试验实时获取真实环境下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计算模型与地面试验的验证与改进具有重... 高超声速飞行中飞行器表面气动加热量是飞行器热防护系统最为关键的设计输入,在理论计算与地面模拟的有限近似条件下,通过飞行试验实时获取真实环境下飞行器表面的气动加热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计算模型与地面试验的验证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列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飞行试验与测热方案。以"内置式"与"嵌入式"作为测热技术的分类特征,介绍了各类测试设备及相应的飞行试验结果。着重分析了"热匹配性"与"结构匹配性"作为关键因素对飞行测热技术的影响,通过飞行试验实例介绍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工程经验。归纳了飞行测热技术发展的共性、特点与未来趋势,并结合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表面热流密度 飞行试验 热流测试 热匹配
原文传递
履带车辆差速式转向机构性能试验 被引量:28
12
作者 迟媛 蒋恩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7,共4页
设计了一种履带车辆用差速式液压机械双功率流转向机构,由3套行星系组成,将变速器传来的功率和液压转向系统传来的功率汇流,在转向时能够实现两侧履带的正反转转向。样机试验表明,样机直线稳定性好,偏驶率为0.7%,符合国家标准;当只有转... 设计了一种履带车辆用差速式液压机械双功率流转向机构,由3套行星系组成,将变速器传来的功率和液压转向系统传来的功率汇流,在转向时能够实现两侧履带的正反转转向。样机试验表明,样机直线稳定性好,偏驶率为0.7%,符合国家标准;当只有转向动力输入时,样机转向角速度大,转向角速度随转向动力输入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实际两侧履带的滑移和滑转的情况不同,最小转向半径为0.02m,接近于零,可实现原位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差速式转向机构 性能试验
下载PDF
汽车综合性能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自动测控系统 被引量:22
13
作者 赵祥模 马建 +1 位作者 关可 施维颖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98,共5页
在分析传统的汽车安全性能自动测控系统各种控制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方式,实现了对汽车综合性能的自动检测与控制。同时对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控制流程及软件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分布... 在分析传统的汽车安全性能自动测控系统各种控制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方式,实现了对汽车综合性能的自动检测与控制。同时对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控制流程及软件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方式是一种解决汽车综合性能自动检测与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综合性能 分布式网络 自动测控系统 自动检测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动汽车牵引电机性能测试系统 被引量:24
14
作者 宋强 王再宙 +1 位作者 王志福 张承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19-2023,共5页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系统性能测试的需要,本文基于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工作特点,建立了牵引电机系统的实物实验台架,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实验测试系统,建立了基于PX I总线的硬件结构,以及基于项目管理和层次结构的测...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系统性能测试的需要,本文基于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工作特点,建立了牵引电机系统的实物实验台架,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实验测试系统,建立了基于PX I总线的硬件结构,以及基于项目管理和层次结构的测试软件,实现了多路并行、高速数据采集的电机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充分发挥了虚拟仪器技术灵活性、兼容性强和可重用度高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测试过程的客观性和自动化程度,具有较好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牵引电机 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
下载PDF
航空飞行试验新一代网络化遥测技术浅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罗清华 彭宇 +3 位作者 周鹏太 彭喜元 王伟 黄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随着航空飞行试验技术的发展,对飞行试验遥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综合试飞和多机协同试飞等需求的牵引下,伴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航空飞行试验遥测技术正逐步从传统的"单向、点对点的遥测"向"双向、多点... 随着航空飞行试验技术的发展,对飞行试验遥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综合试飞和多机协同试飞等需求的牵引下,伴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航空飞行试验遥测技术正逐步从传统的"单向、点对点的遥测"向"双向、多点对多点的空地一体化遥测和遥控网络"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复杂无线信道环境下基于双向无线网络的遥测传输技术面临着多径传输、多普勒频移和时变等严峻挑战。首先介绍网络化航空飞行试验遥测技术的发展和现状;然后,重点分析国内外主流的飞行试验遥测技术发展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新一代航空飞行试验遥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挑战和重点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飞行器 飞行试验 遥测网络 双向无线网络
下载PDF
一种基于PWCS的惯导系统可观测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孔星炜 董景新 +1 位作者 吉庆昌 薛建平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1-636,641,共7页
为研究惯导系统动基座滤波中各状态的收敛情况与载机机动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线性定常系统(PWCS)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PWCS可观测性分析方法中的提取可观测矩阵,进一步进行可观测度的计算,用可观测阶数和相对可观测度两... 为研究惯导系统动基座滤波中各状态的收敛情况与载机机动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线性定常系统(PWCS)的可观测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PWCS可观测性分析方法中的提取可观测矩阵,进一步进行可观测度的计算,用可观测阶数和相对可观测度两个指标对可观测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能够明确表示出不同状态在观测中的耦合,准确预测可观测度不同的状态的收敛速度,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利用这种新方法对"速度+姿态"匹配传递对准进行了分析。车载试验结果表明,仅经过转弯三次的简单机动,俯仰角与横滚角的姿态误差的估计均方差可达到3'以下,陀螺和加速度计零偏也得到有效的估计。试验结果与所提出的可测度分析方法的结论一致,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可观测度分析 分段线性定常系统 传递对准 车载试验
下载PDF
汽车排放检测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江宇红 陈桂珠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16,共5页
介绍了机动车排放检测新技术简易工况法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及其技术特点,通过进行怠速法、双怠速法、简易工况法的实车对比测试,证明了简易工况法比现行国家标准怠速法的技术更先进和有效,它能模拟实际路况反映汽车尾气排... 介绍了机动车排放检测新技术简易工况法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及其技术特点,通过进行怠速法、双怠速法、简易工况法的实车对比测试,证明了简易工况法比现行国家标准怠速法的技术更先进和有效,它能模拟实际路况反映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程度,能区分在用车中的高排放车、超标率和达标车,根据检测数据辅助不合格车辆进行有效的治理。以减低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增强机动车的性能,配合I/M制度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检测 技术 简易工况法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性检测中的滚动阻力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学利 何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3-95,106,共4页
通过大量的实车试验 ,分析了汽车动力性检测中滚动阻力的特点 ,确立了几种常见规格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模型。
关键词 汽车 动力性检测 滚动阻力 轮胎 滚动阻力系数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汽车驾驶机器人的车速控制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刚 张为公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1-516,共6页
针对汽车驾驶机器人采用常规PID控制时车速波动大、调节器参数调整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汽车驾驶机器人车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汽车驾驶机器人多机械手协调控制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驾驶机器人模糊自适... 针对汽车驾驶机器人采用常规PID控制时车速波动大、调节器参数调整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汽车驾驶机器人车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汽车驾驶机器人多机械手协调控制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驾驶机器人模糊自适应PID车速控制器,实现了驾驶机器人对给定循环行驶工况的车速跟踪。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方法相比,采用所提出的方法车速跟踪精度明显改善,车速跟踪误差在±2km/h范围内,满足国家汽车试验标准的要求,保证汽车试验数据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试验 驾驶机器人 车速控制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强度技术的现状、挑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20
作者 孙聪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共20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一种前沿科技武器装备,对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目前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先进材料与结构设计是支撑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的基础关键技术,极端严酷服役环境下材料... 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一种前沿科技武器装备,对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目前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先进材料与结构设计是支撑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的基础关键技术,极端严酷服役环境下材料与结构的强度问题依然是制约该类飞行器研制的瓶颈。本文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高超声速飞行器领域的结构强度问题和演化特点,结合当前型号发展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剖析了当前结构强度技术在支撑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方面的现状与短板,探讨了未来该领域内强度问题将呈现出的新需求、新特点及新方法。总结提出了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强度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材料与结构 结构强度 地面试验 多场耦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