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29
1
作者 李裕元 邵明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260,共9页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 ,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以时空互代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弃耕地...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 ,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以时空互代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近 15 0 a的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高等植物 12 8种 ,分属于 4 7科 113属 ,累计出现的科、属、种数 (y)随着演替时间 (t)的延长呈对数函数变化 :y =a L n(t) +b,而且在植被恢复的前期增加速度较快 ,有 6 0 %的科属种在前 30 a出现。杠柳 (Periploca sepium)与茶条槭 (Acer ginnala)是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出现最早而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木本植物 ,具有较宽的生态位 ,建议作为该地区人工造林树种考虑。在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草本层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 (Gleason指数与 Margalef指数 )、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指数 )以及 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均表现为抛物线函数变化规律 :y =at2 +bt+c。在不同的群落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是不同步的 ,草本层、灌木层与乔木层植物多样性达到最大的时间依次为 70~ 80 a、90~ 10 0 a与 10 0 a以上。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顺序为 :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植被恢复 群落演替 黄土高原 子午岭 弃耕地
下载PDF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表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变化 被引量:95
2
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张旭辉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3-195,共3页
采用超声波分散分离提取土壤微团聚体 ,通过测定有机碳含量、分析碳稳定性同位素 ,研究了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下土壤微团聚体粒组分布与有机碳分布 .结果表明 ,植被恢复尤其是豆科 -禾本科植物轮作较快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储存 ,这种碳存... 采用超声波分散分离提取土壤微团聚体 ,通过测定有机碳含量、分析碳稳定性同位素 ,研究了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下土壤微团聚体粒组分布与有机碳分布 .结果表明 ,植被恢复尤其是豆科 -禾本科植物轮作较快地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储存 ,这种碳存储表现为 2~ 0 .2 5mm团聚体的建成 ,并对微团聚体有机碳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分异产生影响 .本文揭示了我国广泛实施的区域土壤治理和植被恢复措施促进了土壤碳截存 ,可以认为显著地贡献于陆地系统对大气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植被恢复 土壤退化
原文传递
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演变 被引量:68
3
作者 姜培坤 周国模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4,127,共4页
为了解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生物学肥力的变化,采集了持续时间为17年和9年的2个定位试验点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侵蚀型红壤上木荷、杉木造林17年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上升明显,木荷、杉木林表层(0~0.2m)土壤微生物碳、氮分别... 为了解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生物学肥力的变化,采集了持续时间为17年和9年的2个定位试验点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侵蚀型红壤上木荷、杉木造林17年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上升明显,木荷、杉木林表层(0~0.2m)土壤微生物碳、氮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94,8.85,7.53,4.34倍。种植9年的黑麦草、杉木和胡柚3个处理表层土壤(0~0.2m)微生物量碳也比对照高出2.3~2.7倍,微生物量氮比对照高出0.7~1.4倍。从不同植被土壤比较来看,木荷、黑麦草土壤微生物碳氮比较低,表层土壤分别为7.03和7.24,而杉木土壤其微生物碳氮比相对较高,表层土分别为8.55(17年生)和8.68(9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红壤 微生物量碳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五台山林区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6
4
作者 周择福 王延平 张光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1-327,共7页
对山西五台山林区4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1 4种人工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 D 和Shannon-Wienner指数 H′ 差异不显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Jsw 差异显著,均匀度指数 Ea 差异极显... 对山西五台山林区4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1 4种人工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 D 和Shannon-Wienner指数 H′ 差异不显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Jsw 差异显著,均匀度指数 Ea 差异极显著,草本层发育明显好于灌木层; 2 各人工群落尚处于演替初期阶段,林下植被发育常以禾本科阳生性植物为主; 3 对4种人工林群落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特征上,油松林与桦木林、山杨林多样性差异显著 P<0.05 ,其它群落差异不显著.山杨林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油松林最差; 4 不同人工林群落物种总体多样性特征分析表明,桦木和山杨人工林群落总体α多样性与油松林差异显著,且多样性较大,阔叶林更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更新; 5 对人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研究是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工程的延伸,对于植被恢复后的生物学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林区 人工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 被引量:47
5
作者 赵平 彭少麟 张经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9-186,共8页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是生态系统内固有的特性,脆弱性只能在干扰的状态下才显现出来.而干扰(包括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又是引起退化生态系统的原因,种类的入侵和消亡、种类组成的变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是生态系统内固有的特性,脆弱性只能在干扰的状态下才显现出来.而干扰(包括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又是引起退化生态系统的原因,种类的入侵和消亡、种类组成的变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生产力、生态位的分化及生态系统小环境变化则是研究退化生态系统形成和恢复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诸方面的关系以及在植被恢复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退化生态系统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矿业废弃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被引量:67
6
作者 卫智军 李青丰 +1 位作者 贾鲜艳 杨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175,共4页
未经治理的矿业废弃地是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大隐患,所带来的后果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矿业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是极其缓慢的,科学合理的人工植被建植大大地加速了这一过程,特别是人工生态体系模式的建... 未经治理的矿业废弃地是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重大隐患,所带来的后果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矿业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是极其缓慢的,科学合理的人工植被建植大大地加速了这一过程,特别是人工生态体系模式的建立,可在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废弃地 植被恢复 植被重建 人工生态体系模式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67
7
作者 曹广民 龙瑞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共6页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长期在气候变暖和超载放牧的双重压力下,草地大片退化,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引起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本研究以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土壤、环境和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分...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长期在气候变暖和超载放牧的双重压力下,草地大片退化,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引起源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本研究以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土壤、环境和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群落研究方法,对在"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多年的人工草地演替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立多年生人工草地,能够改善土壤微环境,为地带性植被的入侵创造适宜条件,实行人工草地植被演替与地带性植被自然入侵的连接,可以大大缩短"黑土滩"型高寒退化草地地带性植被的恢复进程。本研究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恢复,改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退化草地 人工草地 植被恢复
下载PDF
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与物理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40
8
作者 姜培坤 周国模 钱新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4,30,共4页
为了解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与物理性质的变化状况,采集了植被恢复17年和9年的两个定位试验点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恢复17年的木荷、杉木林0~0.2m土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 为了解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与物理性质的变化状况,采集了植被恢复17年和9年的两个定位试验点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恢复17年的木荷、杉木林0~0.2m土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92倍、2.96倍、5.80倍和3.52倍,土壤有效养分中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幅度最大。植被恢复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极大改善,表现在土壤容量明显降低,土壤总孔度、通气孔度增加和大于1mm大团聚体与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的增加。总的来看,恢复17年的木荷和恢复9年的黑麦草两处理,土壤物理性质改善最为明显,此两处理0~0.2m表层土壤容量比对照区降低了27.9%和20.41%,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31.09%和29.96%,土壤总孔度和通气孔度分别是对照区的1.34倍、1.25倍、2.59倍和2.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型红壤 植被恢复 土壤 养分含量 物理性质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与生态调度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邓铭江 周海鹰 +2 位作者 徐海量 凌红波 张沛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4-876,共13页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14年的动态监测、资料收集、野外数据采集及实验室数据处理,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特点及方式、生态输水后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对下游生态调度策略与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得... 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14年的动态监测、资料收集、野外数据采集及实验室数据处理,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特点及方式、生态输水后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对下游生态调度策略与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塔河下游生态输水经历了从单通道、双通道输水,向汊河输水和面状输水方式的转变;(2)从河水耗散分析看,补给地下水占比最大为57.7%,土壤与植被消耗占37.9%,入湖水量与河道内水面蒸发所占比例为4.4%;(3)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水质明显好转,植被面积扩大,群落物种种类增加,胡杨长势好转,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遏止,但生态脆弱性依然没有根本转变;(4)为了更好地巩固生态恢复的成效,应制定合理的生态调度计划,在河道线状输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受水区范围,有效补给地下水,合理调控地下水位;(5)生态变化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从地表水、地下水、植被响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长期监测输水对生态环境恢复的响应,以利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河道输水 生态调度 植被变化
原文传递
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48
10
作者 任京辰 张平究 +1 位作者 潘根兴 宋林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4-512,共9页
岩溶石山地区土壤退化与恢复的成因和机理一直是近年来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贵州西南部贞丰一关岭岩溶石山区为对象,选择了区内退化地、农用地、恢复地等生态样块以及与未退化地为对照,采集了其中的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分别进... 岩溶石山地区土壤退化与恢复的成因和机理一直是近年来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贵州西南部贞丰一关岭岩溶石山区为对象,选择了区内退化地、农用地、恢复地等生态样块以及与未退化地为对照,采集了其中的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分别进行了土壤的养分库量、微生物活性与功能和土壤酶活性等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库是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基础,微生物量碳随土壤养分库客的退化或恢复而相应变化,退化岩溶地植被恢复3~6年后,主要养分总库客得到明显恢复(恢复程度55%~65%),因而带动了微生物量碳的恢复(平均恢复程度60%以上),但养分的活性(有效磷)、微生物的功能(呼吸熵及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恢复(平均恢复程度仅在25%~40%)。这些结果提示,限制性养分活性和微生物功能的恢复是植被恢复下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示。因此,在分析岩溶土壤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本质以及评价生态恢复的效应时,不仅应将微生物量碳和总养分库指标作为岩溶土壤退化恢复的指标,更应将微生物区系的质量和功能指标纳入关键评价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退化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生态地球化学 岩溶土壤 生态评价 土壤质量
下载PDF
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杨小波 陈明智 吴庆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海南10种不同上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这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分别是:12年的木麻黄(Cauarinaequinetifolia)林、12年按树(Eucalyptusexiert...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海南10种不同上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这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分别是:12年的木麻黄(Cauarinaequinetifolia)林、12年按树(Eucalyptusexierta)林、40年的橡胶林、28年的茶园、甘蔗园、弃荒2年的农旱田、2年刀耕火种的游耕地、灌木林(游耕弃荒8年)、次生林和原始林。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地利用强度越强,木本植物种子越少,草本植物种子越多,种子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在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中,50%以上的物种呈随机分布;刀耕火种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土壤种子库在质和量方面也发生严重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土地退化 植被恢复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工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被引量:40
12
作者 谷金锋 蔡体久 +2 位作者 肖洋 李长江 沈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2,共4页
通过调查、试验 ,将鸡西地区各种工矿区废弃地划分为 7种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自然植被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立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 ,速N、速P含量较少 ,速K含量相对多... 通过调查、试验 ,将鸡西地区各种工矿区废弃地划分为 7种立地类型 ,并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分别进行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自然植被恢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各立地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 ,速N、速P含量较少 ,速K含量相对多些 ,植被数量、种类也较少 ,但矸石山随着废弃年龄的增大 ,其上的植被数量、种类逐渐增加。同时还对不同立地类型提出恢复方案 ,进行了植被恢复试验。植被恢复试验的当年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矿区废弃地 立地类型 理化性质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及植物多样性演变特征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玉霖 孟庆涛 +1 位作者 赵学勇 张铜会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54-61,共8页
流动沙丘是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的产物之一,植被恢复重建是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本研究以1996年围封的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流动沙丘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状的变化,并分析了流动沙丘植被与固定沙地植被的... 流动沙丘是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的产物之一,植被恢复重建是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本研究以1996年围封的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流动沙丘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状的变化,并分析了流动沙丘植被与固定沙地植被的物种相似性。结果表明流动沙地自然恢复过程中,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物种数变异较大,而在固定沙地2种类型植物的物种数相对稳定。从1996到2000年,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明显上升,但2000年以后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这种下降可能与当时的气候干旱有关。植被均匀度指数的变化与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相似。土壤有机碳、全氮显著增加,中粗砂含量显著下降,极细砂和粉粒含量明显增加。植被组成的相似性指数和对应分析结果说明,流动沙地植被组成的变化直接反映流动沙地向固定沙地的演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 相似性 物种组成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1998年特大洪水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李伟 刘贵华 +1 位作者 熊秉红 浦云海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301-306,共6页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是相对独立于鄱阳湖主体湖的一个区域,是国际重要湿地。1998年的特大洪水导致湖泊中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大量毁灭。通过1999年和2001年的植被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探讨了特大洪水干扰后的植被恢复动态。结果表明...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是相对独立于鄱阳湖主体湖的一个区域,是国际重要湿地。1998年的特大洪水导致湖泊中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大量毁灭。通过1999年和2001年的植被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探讨了特大洪水干扰后的植被恢复动态。结果表明,1999年湖泊水生植物的种类和生物量均低于干扰前的水平;2001年物种种类已经恢复,苦草(Vallisneriaspp.)和黑藻(Hydriallaverticillata)的生物量已超过干扰前的水平,但其它物种的生物量仍较低,尚处于恢复的初始阶段。据此推断,物种间恢复速度的差异主要与物种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关。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泊的植被恢复不同于温带和其它亚热带的湖泊,不经历轮藻(Charaspp.)作为先锋优势种的阶段,苦草和黑藻可以作为先锋种首先在湖泊中恢复。这可能与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水位频繁波动、轮藻不易定居有关。研究显示,洪水导致的水生植物生物量下降和物种数目减少只是短期现象,湖泊水生植物能在几年内恢复到干扰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 鄱阳湖 特大洪水 恢复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撂荒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兵 刘国彬 +3 位作者 薛萐 李占斌 李鹏 刘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7,共6页
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1至50年撂荒地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 为了解侵蚀环境下植被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典型侵蚀环境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生态恢复1至50年撂荒地长期定位试验点为研究对象,选取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前期变化波动较大,后期(20-30a)年变化趋于稳定;尿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其他因子相关性相对较强,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尿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随恢复年限而增加,多酚氧化酶则减少;土壤酶指数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指数
下载PDF
湖南茶陵湖里沼泽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贵华 李伟 +1 位作者 王相磊 张学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0-456,共7页
研究了湖南茶陵湖里沼泽中水毛花 (Scirpus triangulatus)、疏忽蓼 (Polygonum p raetermissum) ,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和莼菜 (Brasenia schreberi) 4种植被类型的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4种类型中共萌... 研究了湖南茶陵湖里沼泽中水毛花 (Scirpus triangulatus)、疏忽蓼 (Polygonum p raetermissum) ,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和莼菜 (Brasenia schreberi) 4种植被类型的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4种类型中共萌发了2 9种植物 ,种子平均密度为 5672粒· m- 2。不同植被类型的种子库的物种数和平均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疏忽蓼斑块的种子库中萌发 2 2种 ,平均密度是 10 0 89粒· m- 2 ;而普通野生稻斑块种子库中只有 14种 ,平均密度仅 2 50 0粒· m- 2。在地表植被中共鉴定出 18种植物。 4种植被类型中 ,其地表植被的物种数和 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低于种子库。地表植被与种子库的物种相似性系数的范围从 0 .43 75至 0 .692 3。每种植被类型中 ,均有一些物种只在种子库中出现 ,而另有一些物种只在植被中出现。表明种子库在湿地保护和受损湿地的恢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用移植法进行湿地植被恢复时 ,应综合考虑种子库与地表植被、以及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物种组成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里沼泽 种子库 地表植被 植被类型 平均密度 种子 物种 多样性指数 湿地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退化林地植被群落的自然恢复过程及土壤特征变化 被引量:39
17
作者 赵成章 石福习 +4 位作者 董小刚 任珩 盛亚萍 高福元 杨文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采用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退化林地人工抚育下2001—2008年间植被群落的自然恢复过程和土壤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消除后,退化林地群落环境逐渐优化,群落的科、属、种均明显增加,物种成员更替频繁;灌木和乔木物种... 采用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退化林地人工抚育下2001—2008年间植被群落的自然恢复过程和土壤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消除后,退化林地群落环境逐渐优化,群落的科、属、种均明显增加,物种成员更替频繁;灌木和乔木物种出现后,群落垂直高度增大,群落结构出现成层现象;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在空间结构上,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相反;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植被恢复均不断增加。在实施封育禁牧措施后,退化林地实现了由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方向的快速演替,当恢复到早期的先锋乔灌混交阶段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趋于复杂化,土壤性状也得到一定改善,显示出相对较好的适应性和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退化林地 植被恢复 群落演替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征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贾志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5,共6页
以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背景,以当地适生灌草种(柠条、沙棘、紫花苜蓿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定点观测,应用谐波分析理论,系统地对林草地及封育区与非封育区灌木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典型... 以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背景,以当地适生灌草种(柠条、沙棘、紫花苜蓿等)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定点观测,应用谐波分析理论,系统地对林草地及封育区与非封育区灌木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受降雨和蒸发散的影响,可明显地划分为干湿两季和土壤水分变化的4个阶段;通过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将土壤水分垂直层次划分为速变层、活跃层和次活跃层,且土壤水分层次剖面与降雨年型有关。通过分析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提出灌草地、灌木林地调节土壤水分的功能优于草地、农地和荒坡地,封育区灌木植被的土壤水分状况优于非封育区等结论。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同类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土壤水分 谐波分析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表层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Pb、Cd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3 位作者 张平究 张旭辉 褚秋华 邱多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769-1774,共6页
采用原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离方法提取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 ,测定其有机碳及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 ,研究了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下表层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壤颗粒中有机碳与重金属分布及其关系。这些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重... 采用原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离方法提取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 ,测定其有机碳及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 ,研究了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下表层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壤颗粒中有机碳与重金属分布及其关系。这些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介于 7.5~ 1 5 g/ kg,1 1~ 2 0 mg/ kg和 2 0~ 70μg/ kg,且粒组间有显著差异。尽管所测组分的含量以 <0 .0 0 2 mm粒组中最高 ,但 2~ 0 .2 5 mm的粒组占其总量的 5 0 %左右 ,其次约 2 0 %存在于 0 .2 5~0 .0 2 mm粒组中。以土壤粒组中分量而言 ,有机碳和所测的重金属元素间有密切的依存关系。与荒地相比 ,植被恢复措施降低了各土层 2~ 0 .2 5 mm粒组中 Pb的含量和分量 ,但提高了 0~ 1 0 cm土层 Cd的含量和分量。在所研究的几种处理中 ,玉米 -包菜处理显著地促进了有机碳和重金属在各颗粒粒组中的均衡分布。因此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措施改变了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重金属的分布 ,因而可能影响着土壤环境中有机碳和重金属的形态及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土壤颗粒 有机碳 PD Cd 植被恢复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气候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6
20
作者 刘方炎 李昆 +2 位作者 孙永玉 唐国勇 张春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6-1391,共6页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横断山区一种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由于气候条件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以及人为干扰,植被及土壤严重退化,水热平衡失调,环境干热,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难度极大。通过对多年来干热河谷区域植被恢复经验的总结,认为干热...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横断山区一种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由于气候条件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以及人为干扰,植被及土壤严重退化,水热平衡失调,环境干热,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难度极大。通过对多年来干热河谷区域植被恢复经验的总结,认为干热河谷属于我国北热带气候下的一种干热类型,具有季节性干旱的本质气候特征。在植被恢复的适宜树种选择方面,除选择乡土树种外,树种引种的相似区域应该是季节性干旱明显的热带地区。同时,该地区植被恢复应以稀树灌草为主体,通过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充分利用雨季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可以在干热河谷的局部地区恢复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在一定区域恢复相当面积的稀树灌木草丛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气候 植被恢复 造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