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行山中山区六种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吕皎
王维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6-1152,共7页
为揭示太行山中山区植被配置模式对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荒坡为对照,在坡向与海拔高度相同、营造初期土壤条件相近的六种林分内设置径流小区,对其中的径流量、泥沙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的入渗率进行了监测。经统计分析,结果表...
为揭示太行山中山区植被配置模式对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荒坡为对照,在坡向与海拔高度相同、营造初期土壤条件相近的六种林分内设置径流小区,对其中的径流量、泥沙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的入渗率进行了监测。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置间的水土保持功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顺序依次为荆条与红豆草立体配置、油松与荆条、红豆草混交、油松纯林、油松与荆条混交林、红豆草地、荆条灌木林、荒坡;不同植被类型的径流量及泥沙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0、~80 min内的土壤入渗率成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这说明,该区域上述植被类型间水土保持功能的差异性可能是因为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其所在立地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功能
植被配置
径流量
泥沙量
原文传递
题名
太行山中山区六种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吕皎
王维
机构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46-1152,共7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支撑计划"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103)资助
文摘
为揭示太行山中山区植被配置模式对其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荒坡为对照,在坡向与海拔高度相同、营造初期土壤条件相近的六种林分内设置径流小区,对其中的径流量、泥沙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的入渗率进行了监测。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置间的水土保持功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顺序依次为荆条与红豆草立体配置、油松与荆条、红豆草混交、油松纯林、油松与荆条混交林、红豆草地、荆条灌木林、荒坡;不同植被类型的径流量及泥沙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0、~80 min内的土壤入渗率成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及总孔隙度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这说明,该区域上述植被类型间水土保持功能的差异性可能是因为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其所在立地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的。
关键词
水土保持功能
植被配置
径流量
泥沙量
Keywords
Fun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egetation
arrangements
Runoff
amount
Sediment
content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行山中山区六种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吕皎
王维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