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肿物蒂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管蒂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23
1
作者 谢玉娴 侯东敏 +2 位作者 吴青青 马小卿 陈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25-1326,共2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扭转血管蒂的声像图表现 ,评价无血流的血管蒂对附件组织的活性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探查有无动静脉血流频谱。如有血流 ,定为无扭转。如血管蒂是弯曲或螺旋状 ,而且无血流信号 ,则认为...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扭转血管蒂的声像图表现 ,评价无血流的血管蒂对附件组织的活性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探查有无动静脉血流频谱。如有血流 ,定为无扭转。如血管蒂是弯曲或螺旋状 ,而且无血流信号 ,则认为有扭转存在。结果  4 2例中有 33例术前超声确诊有扭转 ,2 8例经手术证实。预测准确率为 84 .8%。结论 通过声像图对血管蒂的观察来预测附件肿物有无蒂扭转比根据卵巢有包块和子宫直肠凹处见游离液准确率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卵巢肿物蒂扭转 血管蒂
下载PDF
带血供胫骨外侧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建强 张发惠 +1 位作者 奚云清 刘经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不牺牲小腿主于血管的带血供胫骨外侧骨膜瓣,修复胚骨中、下段骨不连接,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胫骨外侧中、下段骨膜血管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胚骨中、下段外侧,主... 目的:寻找一种不牺牲小腿主于血管的带血供胫骨外侧骨膜瓣,修复胚骨中、下段骨不连接,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胫骨外侧中、下段骨膜血管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胚骨中、下段外侧,主要有来自胚前、胫后动脉穿支呈节段分布的骨膜主和肌骨膜支4~8支。每支间距4.6±1.6cm,蒂长0.9±0.5cm,动脉外径0.6±0.3mm,有2条伴行静脉。血管到达骨面多呈向上或水平走行。在胫骨外侧,骨膜支之间有分支形成吻合网。在胫骨前缘处分出升支、降支和皮支,并形成吻合链。结论:以节段血供的胫骨骨膜支为蒂作成胫骨外侧骨膜瓣,可用于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膜瓣 骨膜血管 移位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带血管蒂空肠在重建消化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群清 陈燕春 +2 位作者 闫玉生 童健 孙耀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8-239,共2页
目的 应用带血管蒂空肠替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观察空肠代食管、胃的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全组25例患者,其中行近端胃次全切除“P”型襻空肠间置10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下“P”型襻空肠-食管吻合术13例;全胃切除主... 目的 应用带血管蒂空肠替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观察空肠代食管、胃的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全组25例患者,其中行近端胃次全切除“P”型襻空肠间置10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下“P”型襻空肠-食管吻合术13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上空肠-食管吻合术2例。术后3个月进行食管内pH值监测,钡餐、胃镜检查,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全组术后无吻合口漏及胸腹腔感染发生;患者术后均进食通畅,无明显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及病理征象;食管pH值均在5.5-6.6。术后存活5年以上8例。结论 带血管蒂空肠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术式,尤其是对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的效果确切,并发症低,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空肠 消化道重建 临床应用 食管切除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一蒂串联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高孟 王涛 +1 位作者 张丽银 刘靖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一蒂串联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应用胫前-足背动脉及伴行静脉为蒂的前踝上皮瓣及足背皮瓣4例,胫后-足底内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足内侧皮瓣5例。皮瓣的平均面积依次分别为16cm×8cm、15cm×... 目的探讨一蒂串联皮瓣在手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应用胫前-足背动脉及伴行静脉为蒂的前踝上皮瓣及足背皮瓣4例,胫后-足底内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足内侧皮瓣5例。皮瓣的平均面积依次分别为16cm×8cm、15cm×7cm、10cm×9cm和9cm×6cm。结果9个病人所有皮瓣全部成活,较好地覆盖了手掌及手背或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皮瓣质地薄,不臃肿。结论一蒂串联皮瓣是修复大面积手掌、手背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但由于对小腿及足破坏较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修复 血管蒂
下载PDF
V-Y推进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范昔庚 岑瑛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953-956,共4页
V-Y推进皮瓣是利用皮肤弹性和可移动性来设计皮瓣修复创面,传统的V-Y皮瓣因推进距离短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随着穿支皮瓣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V-Y推进皮瓣逐步由传统的随意型皮瓣过渡到含知名血管或穿支动脉的轴型皮瓣,皮瓣推进... V-Y推进皮瓣是利用皮肤弹性和可移动性来设计皮瓣修复创面,传统的V-Y皮瓣因推进距离短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随着穿支皮瓣的发展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V-Y推进皮瓣逐步由传统的随意型皮瓣过渡到含知名血管或穿支动脉的轴型皮瓣,皮瓣推进的距离明显增大,设计形式也逐渐灵活多样,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几乎可用来修复全身各个部位的创面。该文就V-Y推进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推广该皮瓣的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Y推进皮瓣 推进距离 穿支皮瓣 血管蒂
原文传递
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炎 黄谦 +8 位作者 崔顺九 张娜 黄振效 张树荣 杨本涛 邱鄂 王明婕 曲静 周兵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并证实为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 目的回顾性分析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及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并证实为Kadish C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6~67岁,平均4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和MRI、颈部超声及胸部CT检查。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17例患者中初次手术11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6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切除,12例患者行颅底重建,其中10患者切除硬脑膜和嗅球。术后病理确诊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病理采用Hyams评分系统进行病理分级,Ⅱ级9例,Ⅲ级8例。16例辅助放疗;8例辅助化疗,其中4例接受术前诱导化疗。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8~109个月,平均随访44.2个月,失访1例,复发和/或转移4例。死亡3例,均死于肿瘤脑转移。1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为94.1%和80.7%,1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为76.5%。结论Kadish C嗅神经母细胞瘤采用鼻内镜切除加术后辅助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5年生存率;术者经验和技术及多层颅底重建修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嗅神经母细胞瘤 放疗 化疗 带血管蒂 鼻中隔黏膜瓣 外科手术
下载PDF
67例带血管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俊新 《天津护理》 201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总结67例带血管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手术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沟通,并充分做好仪器、器械及特殊物品以及环境的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术中低体温及压疮、电灼伤的发生,... 总结67例带血管蒂前臂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手术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沟通,并充分做好仪器、器械及特殊物品以及环境的准备。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术中低体温及压疮、电灼伤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液体输入情况,各种管路的放置位置及通畅情况。洗手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清点制度,严格无菌技术及无瘤操作,迅速准确的传递器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保证皮瓣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 前臂皮瓣 口腔癌 手术配合
下载PDF
应用不同血管蒂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小容 刘玉生 +4 位作者 陈可琼 高雁 黄伟龙 黎德燕 张晓玲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带不同血管蒂的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阴茎皮肤肿瘤患者,应用Mohs法切除病变组织,并对切除标本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直至切除干净,最大限度地保留阴茎的正常组织;对感染者于Buck’S筋膜浅面...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带不同血管蒂的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阴茎皮肤肿瘤患者,应用Mohs法切除病变组织,并对切除标本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直至切除干净,最大限度地保留阴茎的正常组织;对感染者于Buck’S筋膜浅面将肉芽组织完整切除。根据阴茎皮肤缺损的大小设计大于缺损面积10%的皮瓣。自2003年8月至2010年6月,应用带血管蒂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皮肤缺损共13例,其中8例应用阴囊前动静脉蒂皮瓣修复,5例应用阴囊中隔血管蒂皮瓣修复。结果 1例阴囊前动静脉蒂皮瓣由于转移隧道过紧出现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其余皮瓣完全存活。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阴茎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阴囊无变形,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阴囊皮瓣薄,无皮下脂肪,具有伸展性,与阴茎皮肤类似;对阴茎皮肤部分或全部缺损者应用阴囊前动静脉蒂或阴囊中隔血管蒂的阴囊皮瓣修复,可获得阴茎外形及功能满意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蒂 阴囊皮瓣 阴茎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斌 毛驰 廖湘凌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13-215,250,共4页
目的研究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并分析64例采用颏下岛状瓣进行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患者资料,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结果颏下静脉汇入颈内静脉33例,汇入... 目的研究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及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并分析64例采用颏下岛状瓣进行修复颌面部缺损的患者资料,并总结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分布情况。结果颏下静脉汇入颈内静脉33例,汇入颈外静脉25例,汇入锁骨上静脉2例,先天缺如2例。颏下岛状瓣修复64例患者,1例术中发现无可靠静脉回流,术中改为其他皮瓣修复;1例患者术后4小时发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好转;另1例患者皮瓣尖端部分坏死,经创面换药好转。随访6至12个月,患者术后颌面部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颏下岛状瓣是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可靠手段,根据颏下岛状瓣引流静脉的不同分布情况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延长血管蒂长度,提高颏下岛状瓣的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血管蒂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建惠 汤东平 吴武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59-860,共2页
目的:评价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蒂的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5月—2009年6月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植治疗17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平均随访26.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 目的:评价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蒂的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5月—2009年6月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植治疗17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平均随访26.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6个月。未发现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末次随访时Matta髋关节功能评价:优12例,良5例;Harris评分平均92.3分。结论: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蒂髂骨瓣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血管蒂 髂骨瓣
下载PDF
以颊脂体作填塞材料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祥源 陈晓杰 +2 位作者 尚效贤 汪洋 姜国荣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 探讨以颊脂体作填塞材料修复颌面部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肉眼和解剖显微镜下行剥离观察 3 0侧成年男尸颊脂体。结果 颊脂体形态为长条片状 ,纵中轴长 5 6.4mm ,平均体积 860 0mm3,填充于颊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和翼... 目的 探讨以颊脂体作填塞材料修复颌面部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肉眼和解剖显微镜下行剥离观察 3 0侧成年男尸颊脂体。结果 颊脂体形态为长条片状 ,纵中轴长 5 6.4mm ,平均体积 860 0mm3,填充于颊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和翼腭窝内 ,转动时蒂血管的颊脂体动、静脉位置恒定 ,长 19.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脂体 血管蒂 填塞 解剖学
下载PDF
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术在拇指皮肤缺损中的治疗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东航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评估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术(DFFR)在拇指皮肤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确诊的82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将入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 目的探讨评估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术(DFFR)在拇指皮肤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确诊的82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将入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DFFR治疗,观察组采用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DFFR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于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拇指感觉功能和皮瓣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TAM和两点辨别觉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瓣恢复的优良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附加桡侧指动脉为血管蒂的DFFR治疗拇指皮肤缺损的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拇指功能的恢复情况,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桡侧指动脉 血管蒂 示指背侧皮瓣修复术 拇指
下载PDF
盆腔双叶拉钩在男性复杂盆腔膀胱和前列腺血管蒂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宏 刘冉录 +3 位作者 乔宝民 杨阔 马宝杰 徐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2-514,共3页
目的 探讨男性复杂盆腔患者膀胱和前列腺血管蒂处理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男性膀胱癌患者43例。年龄49~75岁,平均58岁。30例体质指数(BMI)28.8~31.3kg/m2,平均29.7kg/m2。曾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同时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例... 目的 探讨男性复杂盆腔患者膀胱和前列腺血管蒂处理方法的改进效果。方法男性膀胱癌患者43例。年龄49~75岁,平均58岁。30例体质指数(BMI)28.8~31.3kg/m2,平均29.7kg/m2。曾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同时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例)。43例均行B超、cT、膀胱镜检查。肿瘤单发8例,多发35例。肿瘤最大径1.6~4.5cm,平均3.6cm。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临床分期:T2期30例,T3期13例。前列腺癌37例。年龄54~72岁,平均65岁。BMI29.5—32.7ks/m2,平均30.6kg/m2。临床分期:T2a期10例,T2a。期25例,T3a期2例。患者分别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及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ARP),术中辅助应用盆腔双叶拉钩进行膀胱及前列腺血管蒂显露。结果8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在盆腔双叶拉钩提供的良好显露条件下,膀胱及前列腺血管蒂处理准确、快速。无直肠及盆壁组织损伤。RC组处理血管蒂时间9—14min,平均12min;出血量20~50m1,平均30ml。ARP组处理血管蒂时间5—9min,平均7min;出血量10~35ml,平均20ml。结论盆腔双叶拉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性能好,男性复杂盆腔患者ARP和RC术中辅助应用盆腔双叶拉钩行膀胱及前列腺血管蒂显露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双叶拉钩 血管蒂 显露 膀胱切除术 前列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臂内外侧和前臂后筋膜瓣肘关节成形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东 毕伏龙 田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为肘关节成形术填充物的选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侧经动脉灌注颜料的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内外侧筋膜、前臂后筋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血管蒂长度及筋膜瓣的切取面积等.结果:观测了以尺、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内外侧筋膜... 目的:为肘关节成形术填充物的选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侧经动脉灌注颜料的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臂内外侧筋膜、前臂后筋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血管蒂长度及筋膜瓣的切取面积等.结果:观测了以尺、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内外侧筋膜瓣和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筋膜瓣,这些筋膜的血管蒂长,血供丰富,可取面积大,质地坚韧致密.结论:臂内外侧筋膜瓣和前臂后筋膜瓣可作为肘关节成形术的填充物,讨论了临床应用解剖学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蒂 筋膜瓣 肘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应用进展
15
作者 项丹威 石海波 +2 位作者 宋丽娜 吴春月 刘麒麟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15-620,共6页
颏下岛状瓣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轴型皮瓣,其制备简便,血供稳定,术后瘢痕隐蔽。自颏下岛状瓣开发以来,几经改良,用法灵活多样,一直受到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医生的青睐。目前,颏下岛状瓣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口咽和面... 颏下岛状瓣是由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轴型皮瓣,其制备简便,血供稳定,术后瘢痕隐蔽。自颏下岛状瓣开发以来,几经改良,用法灵活多样,一直受到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整形外科医生的青睐。目前,颏下岛状瓣已经广泛应用于口腔、口咽和面部缺损的修复,包括软腭、颧部、颞区等远处部位。颏下岛状瓣的广泛应用主要依赖于其血供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良和血管蒂延长方法。文章就颏下岛状瓣的血供特点、皮瓣类型及改良、血管蒂延长方法以及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创新性应用等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提供全面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颏下动脉 血管蒂
原文传递
胎儿睾丸为移植体的应用解剖
16
作者 于立新 白喜文 +4 位作者 徐健 邓文锋 韩献萍 全松 陈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对15例(30只)引产胎儿(28~39周)睾丸血管进行了解剖观测,并对离体睾丸用2~4℃灌注液灌注,效果满意。本文还对手术适应症,脂儿睾丸动静脉修整吻合方法及胎睾和受体血管的选择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胎儿 睾丸 血管 移植
下载PDF
带蒂肱尺骨骨膜瓣肘关节成形术的应用解剖
17
作者 方成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设计以桡侧返动脉升支为蒂的肱骨下段外侧和尺骨上段背侧并联骨膜瓣为间隔物的肘关节形成术。在34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桡侧副、骨间返、桡侧返动脉及可切取的骨膜瓣;并摹拟以桡侧返运脉升支为蒂的肱尺骨并联骨... 设计以桡侧返动脉升支为蒂的肱骨下段外侧和尺骨上段背侧并联骨膜瓣为间隔物的肘关节形成术。在34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桡侧副、骨间返、桡侧返动脉及可切取的骨膜瓣;并摹拟以桡侧返运脉升支为蒂的肱尺骨并联骨膜瓣移位行肘关节成形术。桡侧副动脉背侧支长(7 9±1 1)cm,起点外径(1 1±0 3)mm;骨间返动脉长(7 5±0 6)cm,起点外径(1 6±0 4)mm;桡侧返动脉长(5 1±0 7)cm;起点外径(1 6±0 4)mm;三者在肱骨外上髁处恒定吻合,可形成以桡侧返动脉升支为蒂的肱骨下段外侧和尺骨上段背侧并联骨膜瓣移位至肘关节行肘关节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瓣 关节成形术 蒂肱尺骨 血管蒂
下载PDF
带旋骼深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杨涛 《智慧健康》 2017年第15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带旋骼深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4例,34例患者均选择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骼骨移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80.5±12.0)min,术中出血量... 目的观察带旋骼深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4例,34例患者均选择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骼骨移植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80.5±1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5.3±52.3)m L,术后的拆线时间平均(14.5±1.0)d,术后回访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8.24%,治疗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65.0±3.0)分,治疗后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90.5±5.0)分,治疗后患者的Harri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带旋骼深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较高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动脉升支动脉 血管蒂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改良腰动脉筋膜皮瓣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
19
作者 吴健 刘俊玲 薛晓东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532-533,51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腰动脉筋膜皮瓣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16例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患者,缺损范围8.0cm×7.0cm~21.0cm×19.0cm。经创面处理后,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腰动脉筋膜皮瓣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16例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患者,缺损范围8.0cm×7.0cm~21.0cm×19.0cm。经创面处理后,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改良的对侧腰动脉后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筋膜皮瓣进行转移修复手术。术后3~5d拔除负压引流,10d间断拆线,12d全部拆除缝线。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创缘延迟愈合。术后随访1~4年,局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改良的腰动脉筋膜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用于修复腰骶尾部软组织深度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皮瓣 血管蒂 后穿支 腰动脉 软组织缺损 深部 修复
原文传递
血管蒂延长技术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赤宇 康庆林 +3 位作者 宋文奇 王建华 柴益民 曾炳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中延长血管蒂的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6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8~49岁。创伤后软组织缺损3例,软组织肿瘤切取后1例,膝关节人工假体... 目的介绍一种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中延长血管蒂的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6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8~49岁。创伤后软组织缺损3例,软组织肿瘤切取后1例,膝关节人工假体置换后裸露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8cm×4cm~15cm×6cm。在行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时,将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作为皮瓣的营养血管,与营养血管共干的降支同时向远端分离,在升支与降支分叉部的近侧结扎旋股外侧血管的主干,皮瓣血管蒂即延长,逆行移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10cm×6cm~18cm×8cm。结果术中6例皮瓣切取顺利,血管蒂长度较以单纯降支为蒂延长8~12cm,平均10cm。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移位皮瓣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血管蒂延长技术,可以扩大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应用范围,皮瓣成活率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岛状皮瓣 血管蒂延长 逆行移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