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穗颈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5
1
作者 徐正进 陈温福 +2 位作者 曹洪任 张龙步 杨守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4,共8页
籼粳亚种间F_2群体穗颈大维管束数与穗颈小维管束数、1次枝梗数、1次枝梗粒数、2次枝梗数、2次枝梗粒数和每穗粒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颈小维管束数与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2次枝梗粒数和每穗粒数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每穗粒数... 籼粳亚种间F_2群体穗颈大维管束数与穗颈小维管束数、1次枝梗数、1次枝梗粒数、2次枝梗数、2次枝梗粒数和每穗粒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颈小维管束数与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2次枝梗粒数和每穗粒数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每穗粒数主要由2次枝梗粒数决定,而2次枝梗粒数主要由2次枝梗数决定,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1次枝梗数通过2次枝梗数影响每穗粒数;穗颈维管束数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还讨论了粳稻超高产育种中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颈维管束 穗部性状 超高产育种
下载PDF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其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陶澜 程艳军 +3 位作者 谢戎 何光华 杨正林 张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32-1937,共6页
以包括籼、粳不同类型的6个亲本按Griffing交配设计方法Ⅱ配制的15杂种F1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水稻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仅茎壁厚、单个大维... 以包括籼、粳不同类型的6个亲本按Griffing交配设计方法Ⅱ配制的15杂种F1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水稻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基因效应。结果表明,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仅茎壁厚、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总面积和维管束总面积4个性状还存在显性效应,茎壁厚、单个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总面积的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籼、粳亚种维管束性状的遗传行为有明显差异,粳型亲本11个穗颈维管束及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相关分析表明,穗颈粗和茎壁厚与穗颈维管束性状的加性效应呈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对这2个性状的正向选择来达到间接改良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目的。缙恢12号是改良穗颈维管束性状的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颈维管束 相关性状 加性效应 基因效应 亲本 水稻 稻穗 改良 显性遗传 不同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