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9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1
作者 周华 高炳忠 +4 位作者 邱晨红 王锋 沈蓉 张黎军 赵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文版)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66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VCI诊断标准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CI)组(52例)、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76例)...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文版)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66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VCI诊断标准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CI)组(52例)、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76例)及血管性痴呆(VD)组(38例),分别给予Mo-CA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测试。结果将认知功能障碍MoCA分界值定为26分时,VCIND组MoCA的敏感性为90.79%,MMSE为26.31%;VD组MoCA的敏感性为100%,MMSE为86.84%;MoCA和MMSE特异性分别为84.62%和100%。结论与MMSE量表相比,MoCA量表更适用于VCI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用于筛查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比较 被引量:62
2
作者 张彦红 梁伟雄 +1 位作者 朱磊 尤劲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及其最主要的亚型血管性痴呆(VaD)的能力。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测...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及其最主要的亚型血管性痴呆(VaD)的能力。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语言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MoCA量表和MMSE量表的评价。根据广泛的神经心理学评价结果,采用可操作性的方法诊断认知受损,由临床医生结合认知受损的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进一步诊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和VaD,以此诊断结果作为相对的临床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Mo-CA量表和MMSE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C(I包括VCIND和VaD)及VaD的能力。结果:127例受试者中诊断为认知受损的共101例,进一步诊断为VaD患者55例,VCIND患者46例,诊断为认知正常的患者26例。结论:MoCA量表、MMSE量表在筛查脑血管患者中VCI患者时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oCA(0.956±0.0177)>MMSE(0.920±0.0233),Z=2.339,P=0.019;而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aD患者时AUC比较,MoCA(0.945±0.0194)与MMSE(0.931±0.0248)无显著性差异,Z=1.453,P=0.146。MOCA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CI患者时优于MMSE量表,而两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aD患者时能力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神经 心理学评估
下载PDF
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宓特 屈传强 +3 位作者 王翔 孙钦建 孙昊 杜怡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 全面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部位认知特点,为临床早期防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并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 目的 全面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部位认知特点,为临床早期防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并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统计分析不同梗死部位认知域损害特点.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MMSE评分示受损显著的认知域有:左侧大脑梗死的图形执行力(P =0.027),额叶梗死的语言复述(P =0.003),顶叶梗死的短时记忆(P=0.04)和语言复述(P =0.007);MoCA评分示受损显著的认知域有:额叶梗死的语言(P =0.002)、命名(P=0.011)、注意力(P =0.028)和时间定向(P=0.031)功能;顶叶梗死的记忆(P<0.001)、注意力(P =0.041)、语言(P =0.049)和视空间与执行能力(P=0.049);颞叶梗死的注意力(P=0.045);基底节区梗死的语言功能(P =0.009)和时间定向(P =0.026).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不同部位梗死后认知受损特点不同,全面评估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Hcy、GFAP、BDNF和hs-CRP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潘庭荣 黄梅 +2 位作者 潘丹丹 徐龙 袁云华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120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分为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组和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组,每组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血液并检测Hcy、GFAP、BDNF和hs-CRP含量。结果:各型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血清Hcy、GFAP和hs-CRP呈显著正相关;随着血管性认知障碍程度加重,血清Hcy、GFAP和hs-CRP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认知障碍与血清BDNF蛋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血管性认知障碍程度加重,血清BDNF含量水平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体内Hcy、GFAP、BDNF和hs-CRP水平改变明显,且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3种主要类型呈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脑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7
5
作者 安晓雷 李传玲 +1 位作者 李晓宾 郭靖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300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房颤、烟酒嗜好、病...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至2010年收治的300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房颤、烟酒嗜好、病灶部位等相关临床资料,并于发病30d后评估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得分以确认有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房颤、收缩压、关键部位病灶、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关键部位病灶、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是其独立危险因素(OR=1.489,P=0.021,95%CI:1.054~1.956;OR=1.134,P=0.027,95%CI:1.011-1.130;OR=3.124,P=0.028,95%CI:1.167-3.012;OR=2.476,P=-0.029,95%CI:1.897~2.245:OR=2.132,P=0.032,95%CI:1.097-2.323)。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关键部位病灶、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资料可以作为脑卒中后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瑞云 于宏丽 +2 位作者 赵继巍 段淑荣 赵敬堃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9-1133,共5页
脑卒中发病率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其中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已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 脑卒中发病率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其中认知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也已经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PSCI甚至可能逐渐发展为痴呆,因此我们需对PSCI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治疗。笔者现就PSCI的概念、神经心理学特征、评估量表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PSCI的认识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7
作者 许金霞 闫松霞 +3 位作者 朱其秀 汤乃苏 刘云霞 林延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0-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筛选64例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08±9.67)岁。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药物组在此...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筛选64例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08±9.67)岁。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药物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多奈哌齐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后,药物组MMSE总分及ADL水平明显改善(P<0.01),MMSE地点定向及执行功能明显改善(P<0.01),时间定向及记忆改善(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提高(P<0.05);对照组MMSE评分及ADL水平改善(P<0.05),MMSE时间定向明显改善(P<0.01),地点定向及执行功能改善(P<0.05)。P300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MMSE及ADL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MSE子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300潜伏期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300波幅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两者都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及ADL能力,但前者效果更加明显。患者认知功能好转,可能更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康复训练 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血清Hcy、S100β、BDNF、NSE水平与皮质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41
8
作者 彭祥 陈春梅 王任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皮质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皮质下脑梗死117例作为皮...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皮质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皮质下脑梗死117例作为皮质下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1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皮质下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判断VCI发生情况。比较皮质下脑梗死组与健康组、发生与未发生VCI皮质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100β、BDNF、NSE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下脑梗死后VC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皮质下脑梗死患者VCI发生率为45.30%。皮质下脑梗死组血清Hcy、S100β、NSE水平均高于健康组,BDNF水平低于健康组(P<0.01)。发生VCI皮质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100β、NSE水平均高于未发生VCI患者,BDNF水平低于未发生VCI患者(P<0.01)。年龄≥60岁、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梗死灶最大直径>3 cm、Hcy>15μmol/L、S100β>0.18 ng/ml、NSE>12.5 ng/ml均为影响皮质下脑梗死后V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BDNF>17.2 pg/ml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皮质下脑梗死后VCI患者血清Hcy、S100β、NSE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血清Hcy、S100β、NSE水平升高可增加VCI发生风险,而血清BDNF水平升高则可降低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S100钙结合蛋白β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9
作者 付晓雪 徐波 +1 位作者 王笑嫔 殷丽萍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海南省边防总队医院收治的VCI患者10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5例)、对照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海南省边防总队医院收治的VCI患者10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5例)、对照组(54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30 ng,每日3次,连续3个月;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艾地苯醌30 ng,每日3次,疗程3个月。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后不同时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与服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服药3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5%vs.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7,P=0.03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逐步升高(P〈0.01)。联合组治疗2个月、3个月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1.7±3.6)分vs.(20.2±3.2)分,t=2.303,P〈0.05;(23.8±4.2)分vs.(21.5±3.7)分,t=3.039,P〈0.05],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8.1±7.5)分vs.(54.6±6.3)分,t=2.646,P=0.009]。2组服药期间胃肠道不适、低血压、面部潮红、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方案较单独使用尼莫地平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能力与生活能力,且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艾地苯醌 尼莫地平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39
10
作者 袁丹 李冬华 +1 位作者 王海鹏 王英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70-1773,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梗死患者212例,分为认知正常组、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和混合型痴呆组,收集患者性别、年...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梗死患者212例,分为认知正常组、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和混合型痴呆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及认知、影像资料,分析不同梗死部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212例患者中,认知正常患者61例(28.77%)、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74例(34.91%)、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26.42%)、混合性痴呆患者21例(9.9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叶梗死增加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及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41.72和48.49);小脑梗死增加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4.70和12.38);颞叶梗死则使得混合性痴呆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值56.98)。结论:本组脑梗死急性期内患者中约有71.3%的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其中额叶、颞叶及小脑梗死将增加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关注并进行干预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蔡颖颖 蒋卫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7-1841,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各种血管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类综合征。在进展至血管性痴呆之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和延缓VCI的发展,甚至逆转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单药、有效部位、复...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各种血管因素引起的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类综合征。在进展至血管性痴呆之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和延缓VCI的发展,甚至逆转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单药、有效部位、复方制剂等具有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的作用。该文从VCI的概念、发病机制、细胞和分子机制、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发病机制 细胞和分子机制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以护理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2
作者 关欣 王军 +1 位作者 马春梅 王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21期2695-269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护理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80例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护理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选取80例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护理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WHO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的MMSE、MoCA评分为(29.35±0.58)、(26.70±2.03)分,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4.15;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为(64.59±5.14)、(16.94±1.43)、(17.10±1.55)、(15.60±1.07)分,高于对照组(t=4.82、5.60、7.41、3.23;P<0.01).结论以护理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训练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加快术后康复以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血管性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干预训练
原文传递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和遗传学 被引量:35
13
作者 马桂贤 王丽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819-822,共4页
随着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概念认识的加深以及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有关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文章就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和遗传学等方面做了综述。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兴奋性氨基酸 炎症反应 自由基 胆碱酯酶 遗传学
原文传递
伯明翰认知功能评估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5
14
作者 郭爱华 陈浩博 +3 位作者 胡键浠 陈浩扬 潘小平 周进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2158-216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伯明翰认知功能评估量表(Birmingham Cognitive Screen test,BCoS)与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于缺血性卒中受试者急性期认知障碍评估的可操作性、敏感性、全面性。方法连续选... 目的探讨中文版伯明翰认知功能评估量表(Birmingham Cognitive Screen test,BCoS)与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于缺血性卒中受试者急性期认知障碍评估的可操作性、敏感性、全面性。方法连续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受试者。同时采用BCoS和MoCA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认知量表评分并对两种量表测评的依从性、评分异常率、相关测评项目评分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际入组病例88例,最终同时完成两种量表测评并收集数据完整的病例共80例。受试者对两种量表的测评依从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3,P>0.05)。BCoS与MoCA量表在图片命名、听觉注意、回忆能力和图形临摹等相似的检测项目中,测验得分存在低至中度的正相关。同时使用BCoS与MoCA进行认知测评,前者筛查出卒中后认知功能异常率更高(χ^2=11.36,P<0.01)。22例(27.5%)受试者通过BCoS测验的苹果删除测验发现其合并空间忽略症状,而MoCA测评未能发现此类异常。在对不完全性失语受试者的应用中,发现BCoS量表能够避开语言功能受损的影响,更真实地反映受试者记忆力状况。结论 BCoS量表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受试者各项认知域损害的评估较MoCA更为全面、精确,且适用于合并失语和空间忽略症状的受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认知功能评估
下载PDF
亚洲血管性认知损害的流行病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15
作者 余文骁 王延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1-7,I0001,共8页
痴呆是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生活质量的一类重要疾病,也是主要的致残病因,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血管性认知障碍是老年人群常... 痴呆是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生活质量的一类重要疾病,也是主要的致残病因,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血管性认知障碍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痴呆原因,亚洲地区老年人群血管性痴呆患病率高。近年来,血管性认知损害/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研究取得进展。本文对亚洲地区血管性认知损害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损害 血管性痴呆 发病率 患病率 流行病学 亚洲
下载PDF
电针百会穴、神庭穴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江一静 范文曦 +4 位作者 林凌 邱丽芳 林志诚 游咏梅 王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神庭穴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VCIND患者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神庭穴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VCIND患者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如控制血压、调节血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同时接受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及认知训练,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电针百会穴及神庭穴,1次/d,45 min/次,5次/周。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评分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中文版(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Barthel指数(MBI)以及时间相关电位(P300)中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结果:1)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2组患者(EQ-5D-5L)评分均有所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治疗后2组MMSE评分以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治疗后2组Mo CA总评分有明显提升,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命名能力、语言能力、抽象、延迟记忆力及定向力的各项评估中亦发现有明显提升,其中观察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4)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均有所缩短,波幅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观察组改善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针百会穴及神庭穴可明显改善VCIND认知能力,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非痴呆型 针刺 百会穴 神庭穴 认知能力 生命质量 疗效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小容 聂本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血脂效果和对认知障碍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服阿...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血脂效果和对认知障碍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画钟测验量表(clock drawing task,CDT)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的分值,以MMSE、CDT和ADL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MMSE、CDT及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降血脂同时能延缓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血管性认知障碍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脂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刘中霖 郑东 +3 位作者 刘军 邢诒刚 彭英 陶恩祥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8-69,72,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测定206例VCI患者和325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VCI组患者血清中TC、TG、HDL、LDL的水平... 目的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血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测定206例VCI患者和325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VCI组患者血清中TC、TG、HDL、LDL的水平分别为(5.52±1.14)mmol/L、(1.59±0.47)mmol/L、(1.08±0.35)mmol/L、(3.48±0.86)mmol/L,而正常老年人中相应指标分别为(4.97±1.09)mmol/L、(1.28±0.45)mmol/L、(1.12±0.36)mmol/L、(2.96±0.81)mmol/L,其中VCI组TC、LDL、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HDL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结论VCI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TC、LDL、TG可能对VCI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而HDL与VCI发病可能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总胆固醇 甘油三脂 脂蛋白
原文传递
血清SAA、BDNF、ALP水平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2
19
作者 余青龙 任娟 周奇卿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磷酸酶(ALP)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7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其中并发...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磷酸酶(ALP)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67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其中并发认知障碍患者71例(观察组),认知正常患者96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AA、BDNF和ALP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以及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AA、BDNF、ALP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基础疾病、吸烟、病灶数及损伤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AA和ALP分别为(1.80±0.61)mg/L和(90.41±8.16)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9±0.12)mg/L和(60.22±9.04)U/L,而BDNF为(4.68±1.0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1.1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SA和ALP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者,而BDNF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SAA和ALP明显高于轻度者,而BDNF明显低于轻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A和ALP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13和-0.402,P<0.05),而BDNF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341,P<0.05)。结论血清SAA、BDNF、ALP水平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碱性磷酸酶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32
20
作者 崔颖 刘斌 +2 位作者 董亚楠 费云瀚 王雅楠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7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根据MMSE评分结果将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106例)和认知障碍组(194例),其中认知障碍组进一步分为轻度认知障碍组(100例)、中度认知障碍组(60例)和重度认知障碍组(34例)。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Lpa水平、凝固法检测FIB水平、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D-D水平,比较分析各项结果。结果(1)与对照组[Lpa:(101.67±37.37)mg/L,FIB:(3.02±0.67) g/L,D-D:(231.49±95.00)mg/L]比较,认知正常组[Lpa:(150.58±89.55) mg/L,FIB:(3.48±0.80) g/L,D-D:(287.79±125.25) mg/L]、认知障碍组[Lpa:(257.98±189.23) mg/L ,FIB:(3.86±0.97)g/L,D-D:(347.23±120.69) mg/L] Lpa,FIB和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的Lpa、FIB和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轻度认知障碍组[Lpa:(169.08±51.63) mg/L,FIB:(3.10±0.69) g/L,D-D:(288.91±92.58) mg/L]比较,中度认知障碍组[Lpa:(236.78±107.15 )mg/L ,FIB:(3.52±0.67 g/L),D-D:(345.03±132.68 )mg/L]、重度认知障碍组[Lpa:(292.65±108.19 )mg/L,FIB:(4.04±1.08) g/L,D-D:(401.58±84.87) mg/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中度认知障碍组比较,重度认知障碍组Lpa、FIB和D-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以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是否患有认知障碍为状态变量拟合ROC曲线,Lp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P<0.01,95%CI为(0.646~0.766);FI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3,P=0.001,95%CI为(0.548~0.679);D-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0,P<0.01,95%CI为(0.604~0.736)。(4)Lpa、FIB、D-D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脂蛋白A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