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25年来青海湖流域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4
1
作者 陈克龙 李双成 +2 位作者 周巧富 朵海瑞 陈琼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4-280,共7页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本文基于青海湖流域1977年MSS影像、1987年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本文基于青海湖流域1977年MSS影像、1987年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算法,揭示了青海湖流域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77年的423×108元降低到2000年的364×108元,年均损失2.57×108元;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讲,废物处理和水源涵养价值贡献率超过了58%,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气候调节功能缺失最明显减少达32%;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型而言,草地、湿地和水域的价值贡献率超过了97%,成为构成青海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湿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可能是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景观类型变化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红壤丘陵景观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特点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48
2
作者 唐国勇 黄道友 +1 位作者 黄敏 吴金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3-759,共7页
为探究景观尺度上土壤有机碳(SOC)空间格局与变异特点,选择典型红壤丘陵景观采样,分析表层SOC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红壤丘陵景观SOC平均含量为12.7gkg-1,变异系数为31.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SOC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具有强烈... 为探究景观尺度上土壤有机碳(SOC)空间格局与变异特点,选择典型红壤丘陵景观采样,分析表层SOC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红壤丘陵景观SOC平均含量为12.7gkg-1,变异系数为31.3%,属于中等程度变异;SOC半方差模型为指数模型,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块金/基台值为6.3%);SOC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条带状和斑块状格局,与景观单元内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高度一致。SOC含量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四类利用方式下SOC含量顺序为水田(16.0gkg-1)>旱地(11.2gkg-1)>果园(9.5gkg-1)>林地(8.4gkg-1)。空间可视图显示利用方式对SOC含量的影响大于高程。研究表明利用方式和地形(高程和坡度)是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景观SOC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景观 土壤有机碳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空间可视化
下载PDF
鄱阳湖区景观格局季相变化及其优化调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宁立新 周云凯 +3 位作者 白秀玲 徐珊珊 张启斌 李培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9-453,共15页
论文以自然属性确定的鄱阳湖区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描述和分析了鄱阳湖区景观格局的季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整体景观格局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较丰水期景观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聚集程度更低,... 论文以自然属性确定的鄱阳湖区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描述和分析了鄱阳湖区景观格局的季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整体景观格局季节变化明显,枯水期较丰水期景观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聚集程度更低,异质性水平更高;类别水平上,以滩地景观变化最为显著。枯水期和丰水期生态连通性也有较明显差异,枯水期景观生态连通性更差,景观单元间的生态阻力更大,生态流运行更加困难。在此基础上,借助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模块,识别和构建了不同季相鄱阳湖区的源地、廊道(三类)、节点等生态组分,形成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生态功能网络;并通过对不同季相景观格局优化组分的对比分析,辨识了年内能够持续发挥重大生态效益的景观组分,构建了更为合理的景观格局优化调控方案,以期增强鄱阳湖区景观网络的连通性,保障生态流的畅通运行,加强湖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鄱阳湖区生态规划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季相变化 景观格局优化 最小累积耗费阻力模型 鄱阳湖区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江上中游地区不同农牧活动强度下的景观格局分异 被引量:2
4
作者 熊东红 周红艺 +1 位作者 杨忠 陈学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43-447,共5页
本文分别以雅鲁藏布江上中游三个不同农牧活动强度区——低强度区仲巴、中强度区昂仁和高强度区日喀则三县/市为例,分析了该三个研究片区的不同农牧活动干扰强度下的景观格局变异。结果表明:自上游的仲巴至中游的日喀则,随着人类农牧活... 本文分别以雅鲁藏布江上中游三个不同农牧活动强度区——低强度区仲巴、中强度区昂仁和高强度区日喀则三县/市为例,分析了该三个研究片区的不同农牧活动干扰强度下的景观格局变异。结果表明:自上游的仲巴至中游的日喀则,随着人类农牧活动强度的加大,景观格局亦随之呈现规律性的变异,自然景观和半自然景观面积百分比逐渐下降,而包括耕地及居民地在内的人工景观面积比例上升明显;上游的仲巴片区景观形状简单、粒径粗大、分离度小、景观多样性低,而至中游地区的日喀则片区,则表现为景观形状复杂、粒径小、分离度大、景观多样性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上中游 景观格局分异 景观指数 农牧活动
下载PDF
三种景观类姜花属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寇亚平 刘念 +1 位作者 胡秀 熊友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5-47,共3页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姜花属的思茅姜花(Hedychium simaoense Y.Y.Qian)、古林菁圆瓣姜花(H.sp.)和红姜花(H.coccineum Smith)的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日变化测定中,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为"...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姜花属的思茅姜花(Hedychium simaoense Y.Y.Qian)、古林菁圆瓣姜花(H.sp.)和红姜花(H.coccineum Smith)的光合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日变化测定中,3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为"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表现为古林菁圆瓣姜花>思茅姜花>红姜花,光响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4.2、4.73、7.53μmol/m2.s。红姜花耐旱能力稍差,古林菁圆瓣姜花的高水分利用率、高净光合速率和低最大净光合速率显示出其对栽培地偏干旱环境的强适应性。3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分别为4.24、17.3、-3.05μmol/m2.s,相对于其他植物较低,均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其中思茅姜花还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表明其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可配置于全光照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花属 光合日变化 光响应 景观配置
下载PDF
过去76年来射阳湖湖沼环境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柯长青 秦年秀 《湿地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选用不同年代的地形图、以及遥感图象数据等信息源,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射阳湖湖沼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射阳湖的面积逐年减少,从1958年到1974年,射阳湖的面积减少了153.245km2,年均递减9.578km2,... 选用不同年代的地形图、以及遥感图象数据等信息源,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射阳湖湖沼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射阳湖的面积逐年减少,从1958年到1974年,射阳湖的面积减少了153.245km2,年均递减9.578km2,这两个时期的年均面积递减率是最大的。景观指数分析表明射阳湖湖沼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和空间异质性越来越高。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导致上游来水减少是射阳湖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滩地围垦、水产养殖业以及居民地扩展等是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阳湖 湖沼环境动态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景观指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旱季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 被引量:25
7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5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刘璐 杜虎 鹿士杨 殷庆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787-6797,共11页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m)的网格(10 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旱季表层土壤(0—10cm)水分的空间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沿严重、...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m)的网格(10 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旱季表层土壤(0—10cm)水分的空间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沿严重、重度、中度和轻度的干扰递减梯度,喀斯特峰丛洼地产生了农作物(Ⅰ)→人工林(Ⅱ)→次生林(Ⅲ)→原生林(Ⅳ)的4类典型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变异系数逐渐增大;4类生态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负空间自相关距离反映了性质不同的两大斑块,Ⅰ、Ⅲ和Ⅳ下半部斑块的半径为50 m,拐点在坡地和洼地的分界处,Ⅱ的下半部斑块的半径为75 m,拐点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折点;不同景观类型空间变异特征不同,Ⅰ、Ⅱ、Ⅲ和Ⅳ的半变异函数分别符合指数模型、高斯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基台值(C0+C)升高,变程缩小,系统的空间总变异增强,其中Ⅰ和Ⅳ的[C0/(C0+C)]值分别为48.3%和39.4%,空间相关中等,Ⅱ和Ⅲ的[C0/(C0+C)]值≤25%,空间相关强烈;Kriging等值线图清楚表明Ⅰ和Ⅳ土壤水分呈凸型分布,Ⅱ呈单峰分布,Ⅲ呈凹型分布。主成分分析显示除海拔和坡位始终是影响4类生态景观类型土壤水分的主导因子外,不同景观类型的其他主导因子不同,且同一因子在不同景观类型与土壤水分的正负作用关系和相关程度也不同。因此,应根据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变化 影响因子 景观类型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白元 徐海量 +2 位作者 刘新华 凌红波 傅荩仪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4-1072,共9页
基于GIS技术,以塔里木河干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缓冲区取样分析了流域整体景观格局及其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流域本身自然地理梯度特点,分别在流域5个河段沿横向梯度设置了35个缓冲带,并利用Fragstas软件分别在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上选取景观指... 基于GIS技术,以塔里木河干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缓冲区取样分析了流域整体景观格局及其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流域本身自然地理梯度特点,分别在流域5个河段沿横向梯度设置了35个缓冲带,并利用Fragstas软件分别在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上选取景观指数,进行景观格局梯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其他类型土地利用占总面积的54.88%,为整个流域景观的背景,植被占35.1%。低覆盖草地占植被面积最大、空间上呈连片的趋势,高覆盖草地空间分布较集中,林地斑块较小,被其他景观分离,空间结构破碎化较严重,耕地斑块数目最多,从上游至下游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异质性减小。②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异质性特征比较明显,呈现出"上游—中游—下游"地域梯度和河道两侧缓冲带梯度格局,河流对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由不同宽度缓冲带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塔里木河的宽度效应在河段1、2、3、4分别为8.6~10 km、6.6~8.1 km、4.8~4.9 km、1.4~5 km,各指数随缓冲带宽度的变化趋势反映出河流效应的强弱。③在类型水平上各景观指数反映不同景观类型对河流效应的敏感程度,有林地主要分布在1~5 km,疏林地为1~10 km,高覆盖草地为1~9 km,低覆盖草地为1~12km。以河道为中心建立的辐射缓冲带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很好地揭示了河流廊道—绿洲—荒漠过渡地区景观梯度动态和生态效应幅度,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发展政策,为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缓冲区 梯度变化 景观指数 塔里木河干流
原文传递
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审美特点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玉霞 段渊古 +1 位作者 张楠阳 马婧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6-118,共3页
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体,植物造景是空间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现从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概念及景观特点入手,结合实例分析了园林植物在春、夏、秋、冬各季相变化的审美特点,并提出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景观营造的应用。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季相变化 园林空间
下载PDF
吉林西部遥感水域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明常 何月 +2 位作者 邢立新 许军强 吕凤军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
水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动力因子之一,并呈现出各种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通过其形态特征揭示时空变化模式,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应用两个时相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和NEVI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选取嵌块大小... 水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动力因子之一,并呈现出各种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是经过长期的演化形成的,通过其形态特征揭示时空变化模式,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应用两个时相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和NEVI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选取嵌块大小、边界密度、分维数、形状指数、破碎度指数等指标,对吉林西部水域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吉林西部水域1979、2001年遥感数据进行水域遥感信息格局变化研究分析,1979年吉林西部水体总面积为2 018.22 km2,2001年面积为1 488.12 km2,减少了530 km2,水域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沙化、草地退化以及过度的人为开发、围垦等原因造成的。并对水域要素的景观指数计算来反映水域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动态变化 景观指数 水域景观格局
下载PDF
山区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泉州市安溪县为例
11
作者 陈倩 武国胜 曾月娥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6期97-103,共7页
以安溪县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探究2000—2020年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而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以东北部、东南部为核心的两... 以安溪县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探究2000—2020年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而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以东北部、东南部为核心的两个集中片区,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规模上,整体安溪县东部乡村聚落规模较大.在形态上,总体较为破碎,呈不规则发展态势,其中西北部乡村聚落形态较为规则.(2)安溪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其中影响力排序为坡度>人口密度>高程>距离道路的距离>距离河流的距离;其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高程200 m以下,坡度3°~8°之间的地区,同时还呈现出明显的亲水性和交通区位性.研究结果可为安溪县乡村聚落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其县域的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景观指数 安溪县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文一 刘瑛 杨晓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7-179,189,共4页
为了揭示煤炭开采驱动力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耦合关系,应用GIS和RS技术,采用景观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水平和斑块水平两个层次上对乌东矿区及其周边区域景观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影响强度的不... 为了揭示煤炭开采驱动力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耦合关系,应用GIS和RS技术,采用景观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水平和斑块水平两个层次上对乌东矿区及其周边区域景观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影响强度的不同是区域景观格局产生梯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有助于探索煤炭开采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也可为同类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梯度变化 煤矿 景观指数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南京市城乡梯度上景观变化的空间与数量稳定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皓 刘茂松 +2 位作者 徐驰 杨雪姣 黄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56-1561,共6页
为揭示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稳定性及其区位分异,本文在多时相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支持下,应用Kappa指数方法对1988—2008年间南京市城乡梯度上景观要素(除丘陵山地及大规模水体外)的空间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的数... 为揭示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稳定性及其区位分异,本文在多时相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支持下,应用Kappa指数方法对1988—2008年间南京市城乡梯度上景观要素(除丘陵山地及大规模水体外)的空间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的数量稳定性较高,但空间位置稳定性较低;而聚落用地空间位置稳定性较高,但数量稳定性却较低;水体的空间位置和数量稳定性都比较高;林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以及空间位置稳定性都比较低。在城乡梯度上,随着城市化程度增加,景观的空间位置稳定性呈上升趋势,而数量稳定性则表现出下降趋势。对于已完成城市化的中心城区,景观的数量稳定性迅速上升,其景观要素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均趋于稳定。聚落用地和耕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稳定性在不同城乡梯度带间变化较大,而水体和林地的空间与数量稳定性受城市化过程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pa指数 景观稳定性 空间位置变化 数量变化 区位 景观要素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Dynamic Vari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in Shaoguan City
14
作者 刘妍 林媚珍 姜喜东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9期52-55,共4页
With the aid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and by selecting multiple landscape indices including NP,SHID,LSI,IJI and so on,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Shaoguan City in 1993 an... With the aid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and by selecting multiple landscape indices including NP,SHID,LSI,IJI and so on,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Shaoguan City in 1993 and 2004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type and level based on the value of 300 meters siz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orest landscape of Shaoguan City had been eroded and divided;water landscape was much more stable;farmland landscape enjoyed high import rate and export rate;the construction land was in the process of decentralized non-equilibrium,all of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heterogeneity and fragmentation of the overall landscape had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INDEX DYNAMIC variatION Shaoguan CITY
下载PDF
人类在景观发育中的作用
15
作者 李占宏 《阴山学刊》 2001年第5期23-25,共3页
本文通过对人类影响景观发育的思想、行为、方法和影响结果的分析 ,在理论上论证了人类对景观发育影响的显著性 ,引申到按照人类对景观影响的结果———景观变化梯度过于剧烈的话 ,景观系统将走向崩溃 ,进而提出人类对景观发育控制理念
关键词 景观发育 景观梯度 人类影响
下载PDF
松嫩平原西南部水域信息图谱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月 王明常 +2 位作者 邢立新 饶萍 许军强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29-33,共5页
地学信息图谱综合了地学景观规律性、简洁性和数学模型的抽象性,它是现代空间技术与我国传统研究成果结合的产物,它可反演过去、预测未来。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原理与表达方法,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松嫩平原西南部水域1979、2... 地学信息图谱综合了地学景观规律性、简洁性和数学模型的抽象性,它是现代空间技术与我国传统研究成果结合的产物,它可反演过去、预测未来。基于地学信息图谱原理与表达方法,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松嫩平原西南部水域1979、2001年两期遥感数据,进行水域遥感信息图谱变化研究与图谱分析表达。研究表明,1979年松嫩平原西南部水体总面积为2018.22km2,2001年面积为1488.12km2,减少了530km2,水域变化的动态度为1.01%,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沙化、草地退化以及过度的人为开发造成的。通过多种景观指数图谱理论来表达水域的变化特点,反映水域要素的相关性和数量关系。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嫩平原西南部遥感水域信息,反演了研究区的水域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水域信息图谱 动态变化 景观指数 景观格局
下载PDF
杨凌田园度假山庄别墅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祖山 李娟娟 周建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通过对山庄别墅区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以自然回归为主题,注重生态效应,围绕季相变化造景,力图营造一个自然气息浓郁,繁花似锦,美丽宜人,田园风光优美的休闲度假环境。
关键词 植物配置 季相变化 造景 田园风光
下载PDF
2000-2011年黄河上游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广 张静 +3 位作者 代青措 周丹 肖建设 黄胜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5年第3期88-95,共8页
通过采用2000和2011年TM遥感影像资料,选用多种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转化特征、破碎度及多样性特征等方面研究了海南州近11年地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是整个海南州地区最主要的景观类型,2000-201... 通过采用2000和2011年TM遥感影像资料,选用多种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转化特征、破碎度及多样性特征等方面研究了海南州近11年地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是整个海南州地区最主要的景观类型,2000-2011年耕地、林地、人工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均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均减少。近11年景观类型斑块总数增加1155个。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较大;(2)2000-2011年海南州景观转化总面积为2022.13km^2,转化面积最多的是草地,最少的是人工用地。2000年向2011年所转化的各类型景观中,草地的贡献率最高;(3)从斑块类型和景观尺度分别来看,2000-2011年海南州景观受到的干扰程度和破碎化程度在增加,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程度在增大,团聚程度降低,多样性和优势度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海南州 景观格局 变化特征 景观转化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Landscape in Lushan Mountain and It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19
作者 Zhang Jingjing Teng Fei +1 位作者 Wang Huaiqing Mei Ti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9年第5期4-6,共3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btained at Jiujia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Lushan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1999 to 2008,the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landscape in Lushan Mountain... Based on the data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btained at Jiujia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Lushan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1999 to 2008,the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landscape in Lushan Mounta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relativ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nthly variation of cloud landscape in Lushan Mountain had two peaks in one year,and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cloud landscape was the largest in spring and the smallest in autumn.There wa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nthly average number of days with cloud landscape and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but there was an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nthly average number of days with cloud landscape and relative humidity.Rainfall usually occurred on the day or the day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cloud landscape.On the day when cloud landscape appears,relative humidity was generally more than 80%,and average wind speed was less than 4.5 m/s.Meanwhile,there was an inversion layer at low altitu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shan MOUNTAIN CLOUD landscap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FACTORS
下载PDF
园林植物彩斑现象形成机理及原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晓娟 杨玉珍 +3 位作者 周红杰 王国霞 曲金柱 杨秋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彩斑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为丰富园林景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该文从遗传、质体结构、超微结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彩斑的形成机理;又从基因突变、转座子理论、植物进化、环境因素、生长分裂的不... 彩斑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为丰富园林景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该文从遗传、质体结构、超微结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彩斑的形成机理;又从基因突变、转座子理论、植物进化、环境因素、生长分裂的不均衡性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指出了彩斑出现的原因,以期能为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斑 遗传变异 质体 园林植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