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日照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贾金明 吴建河 +5 位作者 徐巧真 张明捷 毛桂萍 李汉浸 刘平 王春玲 《气象科技》 2007年第5期655-660,共6页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根据河南31个站1954~2005年的日照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及濮阳市的日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减少每10年74.2h,东部平原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递减幅度明显大于西部山区年日照时数的递减幅...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根据河南31个站1954~2005年的日照资料分析了河南省及濮阳市的日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平均减少每10年74.2h,东部平原地区年日照时数的递减幅度明显大于西部山区年日照时数的递减幅度。濮阳市年日照时数的递减幅度为每10年135h,冬季与夏季日照的递减幅度大于春季和秋季日照递减幅度,日照时数减少时段主要发生在日出后和日落前太阳高度角较低的两段时间内。造成日照减少的气候原因主要是空气污染逐年加重,加之风速逐年减小,利于大气气溶胶在低空积聚,空气湿度增大,轻雾日数增多,造成大气透明度降低。非气候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观测场周围障碍物高度角逐年增高,遮挡了部分阳光,使记录到的日照时数减少,气候因素对日照的影响大于非气候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线性分析 变化趋势 成因
下载PDF
西南地区降水量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56
2
作者 董谢琼 段旭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9-247,共9页
本文利用云、贵、川(包括重庆市)76个基本站1951-1995年降水资料,通过一系列计算分析,得出西南地区降水的气候学特征和近40多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如下:西南地区的降水量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空间分布不均,局地差异大。年降水量分... 本文利用云、贵、川(包括重庆市)76个基本站1951-1995年降水资料,通过一系列计算分析,得出西南地区降水的气候学特征和近40多年来的变化趋势特点如下:西南地区的降水量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空间分布不均,局地差异大。年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全区年降水交率多在10-20%之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冬季雨量最少,夏季最多,大部分地区秋雨多于春雨。各季降水量的相对变率都比年降水量的大,冬季最大,夏季最小,除云南春季变率大于秋季外,大部分地区春秋变率相差不大、各地降水量的季节转换不同步性非常显著,总的趋势是由东往西逐渐开始干湿转换。西南地区近40多年来的降水量变化趋势,总的来说,除冬季外,春、夏、秋、年降水量都表现出负趋势强于正趋势,但各地差别较大,正负趋势区成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相对变率 季节转换 变化趋势 气候特征
下载PDF
新疆沙尘天气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40
3
作者 马禹 王旭 +1 位作者 黄镇 陈春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5,共8页
利用1961-2003年新疆90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新疆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沙尘因子模型,探讨了气温、气温日较差、气压、平均风速、降水量对沙尘天气的影响程度.新疆沙尘天气的高发区在塔克拉玛干... 利用1961-2003年新疆90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新疆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沙尘因子模型,探讨了气温、气温日较差、气压、平均风速、降水量对沙尘天气的影响程度.新疆沙尘天气的高发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南缘,年沙尘日数南疆是北疆的7倍.沙尘天气的高发时段在3~9月,43年内呈明显递减趋势.北疆、南疆沙尘天气的历史演变有着较好的10~15年和8~10年的振荡周期.北疆沙尘天气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平均风速和气温日较差、降水量,春季明显受气温和平均风速的影响,夏季主要受平均风速和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南疆平均风速和降水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春季气温日较差的影响也比较显著.另外,南疆春季沙尘天气对日照时数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变化趋势 周期分析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及成灾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郭永芳 查良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从成因分析角度选取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因子,用基于熵权的层次分析法赋予各因子相应的权重,建立洪涝灾害风险度评价模型,以县域为单位对安徽省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利用安徽境内78个县(市)1998-2007年洪涝成灾面积资料,分析了全省和各... 从成因分析角度选取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因子,用基于熵权的层次分析法赋予各因子相应的权重,建立洪涝灾害风险度评价模型,以县域为单位对安徽省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利用安徽境内78个县(市)1998-2007年洪涝成灾面积资料,分析了全省和各风险区洪涝成灾面积的变化规律;利用R/S分析方法计算其相应的Hurst指数,预测未来的可能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度较高的县(市)分布于淮北平原、江淮丘陵西部和沿江西部平原,风险度较低的县(市)位于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1998-2007年,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和全省的洪涝成灾面积均呈增加趋势,而中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及低风险区均呈减少趋势;但R/S分析所得Hurst指数均属于(0,0.5),说明此种趋势不可延续,未来情况可能会向相反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洪涝灾害 风险度 变化趋势 R/S分析
下载PDF
1987-2012年中国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36
5
作者 刘春腊 刘卫东 陆大道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80-1792,共13页
选取《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文献,从文献作者、研究领域、支撑平台、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研究层次6个方面,对1987-2012年国内生态补偿研究进行评析。在文献作者方面,国内生态补偿研究尚未形成强大的核心作者群;从年度文献数量看... 选取《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文献,从文献作者、研究领域、支撑平台、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研究层次6个方面,对1987-2012年国内生态补偿研究进行评析。在文献作者方面,国内生态补偿研究尚未形成强大的核心作者群;从年度文献数量看,可将研究领域划分为4种类型,即急剧上升型、平缓上升型、平缓稳定型和下降型;从研究区域看,国内生态补偿研究以省域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多,涉及到30多个地域类型区;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研究生态补偿大多为定性描述,目前过渡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研究层次方面,最初生态补偿研究大多为自然科学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后转向技术指导与政策决策支撑方面的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最后,从研究领域、研究区域、研究方法、项目支撑以及研究挑战5个方面讨论了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文献 研究进展 变化趋势 中国
原文传递
辽宁省2010—2014年流感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31
6
作者 孙佰红 王璐璐 +4 位作者 于伟 毛玲玲 田疆 姚文清 赵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度辽宁省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谱,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21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每周在监测科室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简称ILI)、采集的ILI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后用血凝抑制试...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度辽宁省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谱,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21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每周在监测科室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简称ILI)、采集的ILI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后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亚型鉴定后的病原学监测结果、暴发疫情资料等数据应用爿。检验和时间序列移动平均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哨点医院共监测报告ILI病例651241万例,所在门急诊就诊病例16236264万例,ILI所占百分比平均为4.01%。4个监测年度报告的ILI%分别为3.79%、3.41%、4.59%、4.19%。相同年度月份间IL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ILI主要分布在小年龄人群,尤其是0—4岁组,均占到50%以上。4个监测年度平均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20%、6.38%、7.35%和7.15%,每一年优势毒株不同,分别是H3N2型、B型、H3N2型和甲型H1N1型。暴发疫情多发生于冬春季,且多为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辽宁省流感流行季节性仍明显,12月份次年3月份高发。流感病毒多混合流行,优势毒株交替出现且有一定的规律,2010年后季节性H1N1型流感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特征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1960~2014年北京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双双 杨赛霓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40-1647,共8页
基于北京1960~2014年逐日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气温实测数据,采取RHtest方法对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和修订。在此基础上选取16个极端气温指标,分析了北京市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探讨了冷暖极端气温指数对北京气候暖化的贡献。... 基于北京1960~2014年逐日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气温实测数据,采取RHtest方法对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和修订。在此基础上选取16个极端气温指标,分析了北京市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探讨了冷暖极端气温指数对北京气候暖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 1960~2014年北京气温暖化趋势明显,最低温增温速率远快于最高温,修订后增长速率为:最高温(0.17℃/10a)〈平均温(0.30℃/10a)〈最低温(0.51℃/10a);2冷昼日数、冷夜日数、霜冻日数、冰冻日数、冷持续日数分别以-1.43 d/10a、-6.56 d/10a、-3.95 d/10a、-1.18 d/10a、-4.83 d/10a的趋势减小;3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夏季日数、热夜日数、暖持续日数、生物生长季以2.12 d/10a、5.27 d/10a、1.22 d/10a、5.43 d/10a、0.84 d/10a、1.96 d/10a的趋势增加;4日最高(低)气温极高值、日最高(低)气温极低值和气温日较差的倾向率分别为0.21℃/10a、0.34℃/10a、0.31℃/10a、0.73℃/10a、-0.33℃/10a;5极端最低气温的变暖幅度大于极端最高气温,夜指数的变暖幅度大于昼指数,冷指数的变幅大于暖指数。极端气温冷指数、夜指数、低温指数的快速变化是近年来北京市气候暖化的最直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气温 变化趋势 北京
下载PDF
1970-2014年长江流域极端降水过程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时光训 刘健 +3 位作者 马力 李兰晖 陈倩 张华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5,共9页
基于长江流域131个气象站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及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主要强降水指数变化均呈现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主要极端降水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20世纪80... 基于长江流域131个气象站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主成分分析及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主要强降水指数变化均呈现增加趋势。20世纪70年代主要极端降水指数呈持续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降水指数变化趋势年代差异增大,稳定性差。(2)强降水在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大部分地区和洞庭湖流域的下游地区呈显著增加。(3)除了弱降水指数外,各极端降水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4)长江流域降水的主要特点在于弱降水变化不显著,强降水变化幅度较大,降水过程不稳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极端降水 变化趋势 时空特征
下载PDF
近20年中国石油储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4-58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从1984年到2004年,中国累计的探明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呈起伏不大的平稳升势。其中,东部老油区仍是增储的主力,20年间地质储量年均增长4.6×108t,可采储量年均增量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储、产量相对稳定的壮年期。从1984年到2004年,中国累计的探明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呈起伏不大的平稳升势。其中,东部老油区仍是增储的主力,20年间地质储量年均增长4.6×108t,可采储量年均增量约为0.95×108t。西北区及海域地质储量年均增长分别为1.93×108t及1.11×108t,可采储量年均增量分别为0.396×108t及0.237×108t。从对未来经济发展更具影响的剩余可采储量看,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处于稳定的局面,20年期间平均年增量仅为0.1×108t。东部老油区已处于稳产阶段后期,其剩余可采储量已开始下降,但西北和海域的增加弥补了东部的下降。今后东部老油区与西北、海域之间的减、增平衡状况决定着全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的变化趋势。为保持中国石油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加强东部挖潜,开拓西北及南海深水海域战略接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剩余可呆储量 变化趋势 战略接替区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郑玉萍 宫恒瑞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年第6期56-61,共6页
利用1961—2014年乌鲁木齐市4个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3 a乌鲁木齐市的寒潮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单站寒潮特征地域差异较大,寒潮频次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逐渐减少;平均初寒潮日由南向北逐渐推迟,终寒潮日则相反;城区春季寒潮最... 利用1961—2014年乌鲁木齐市4个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3 a乌鲁木齐市的寒潮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单站寒潮特征地域差异较大,寒潮频次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逐渐减少;平均初寒潮日由南向北逐渐推迟,终寒潮日则相反;城区春季寒潮最多,山区为秋季、谷地和平原则冬季最多;强寒潮及特强寒潮出现比例城区最大。乌鲁木齐市区域寒潮平均每年4.0次,出现在当年9月至次年5月,其中4月最多,区域强寒潮和特强寒潮春季发生频次最多。近53 a来区域寒潮以0.3次/10 a的速率递减,并在1976年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寒潮变化与气温、风速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中国1990—2017年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咪 王晨冉 +5 位作者 梁娟娟 柯昌荣 张蒙 亓建羽 刘世炜 王春平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1-1507,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1990—2017年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针对性的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7)研究中1990、2000、2010和2017年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相关数据,采用伤... 目的分析中国1990—2017年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制定针对性的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7)研究中1990、2000、2010和2017年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相关数据,采用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s)、早死损失寿命年(YLLs)、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人群归因分值(PAF)等指标对1990—2017年中国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疾病负担进行描述,并对比分析与全球脑卒中疾病负担的差异性。结果2017年中国脑卒中的YLD率、YLL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其中以≥70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2617.2/10万、16789.4/10万、16773.4/10万;YLD率为男性(475.5/10万)低于女性(530.9/10万),YLL率和DALY率均为男性(3181.7/10万和3657.1/10万)高于女性(2060.9/10万和2591.8/10万)。1990—2017年中国脑卒中YLD率和DALY率逐渐上升,YLL率在2010年有暂时的下降,但整体仍呈上升的态势。2017年中国脑卒中的年龄标化YLD率、YLL率和DALY率分别为374.5/10万、1967.8/10万和2342.3/10万,均高于全球水平的235.0/10万、1422.2/10万和1657.2/10万。中国1990—2017年脑卒中的标化YLD率、YLL率和DALY率分别增长了30.9%、–38.8%和–33.1%,与全球脑卒中疾病负担整体变化趋势的5.9%、–34.5%、–30.7%一致。在与脑卒中有关的16种危险因素中,2017年DALYs、PAF和DALY率排名居于前5位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2497.4万人年、56.4%和1768.1/10万)、钠摄入过多(1706.0万人年、38.5%和1207.8/10万)、水果摄入不足(1071.7万人年、24.2%和758.7/10万)、谷类摄入不足(1069.0万人年、24.1%和756.8/10万)、吸烟(1003.7万人年、22.7%和710.6/10万)。1990—2017年脑卒中危险因素PAF上升的有10种,下降的有6种,其中高体质指数的PAF上升幅度最大(90.0%),室内空气污染的PAF下降幅度最大(–71.3%)。结论脑卒中所致伤残负担逐渐增加,所致早死负担虽得到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疾病负担 变化趋势 中国
原文传递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与污染削减总量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钱翌 吕爱华 +1 位作者 郑春霞 李新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69-73,共5页
分析了乌鲁木齐市1998~2003年间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此期间TSP的年均值在0.336~0.505 mg/m3,SO2年均值在0.097~0.145 mg/m3,TSP和SO2年平均值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但总体上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 分析了乌鲁木齐市1998~2003年间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此期间TSP的年均值在0.336~0.505 mg/m3,SO2年均值在0.097~0.145 mg/m3,TSP和SO2年平均值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但总体上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从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分析,除1999年主要污染物为SO2外,其他年份主要污染物均为TSP,从TSP二重源解析来看,扬尘对TSP污染的影响最大,年分担率为34%,其余依次为煤烟尘、建筑水泥尘、硫酸盐、土壤风沙、机动车尾气等.据分析测算,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标准时,TSP,SO2与NO2最大环境容纳量分别为42.5万,10.8万,14.7万t,采暖期分别为14.2万,4.3万,5.9万t,目前TSP,SO2和NO2的年排放量分别为55.16万,11.94万,8.34 万t,采暖期排放量分别为23.14万,8.65万和4.70万t;乌鲁木齐市空气环境质量要达二级标准,TSP和SO2需削减排放量分别为12.66万,4.35万t,采暖期需削减排放量8.94万,4.35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质量 变化趋势 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大气环境容量 污染物削减总量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建玲 冯建民 +1 位作者 郑广芬 王素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2-851,共10页
采用国家最新发布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详细分析了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日数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发现宁夏中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而与秋季干旱变化趋势基本相反。20世纪60年代至80、90年代,宁夏中南部地区春、... 采用国家最新发布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详细分析了宁夏中南部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日数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发现宁夏中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而与秋季干旱变化趋势基本相反。20世纪60年代至80、90年代,宁夏中南部地区春、夏季干旱总体呈弱减轻趋势,而秋季干旱呈非常显著的加剧趋势,80、90年代秋季干旱强度较60年代增强了两倍多;进入21世纪以来,春、夏季干旱显著加剧,中部干旱带春、夏季干旱、南部山区夏季干旱强度较20世纪90年代平均增加了约1~2倍,而秋季干旱出现了明显减弱的新趋势。随着春、夏季干旱加剧,对农林牧业、生态环境、人畜饮水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旱灾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大,应引起高度重视。最后提出了应对干旱加剧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干旱 干旱综合指数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五味子提取液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闫绍悦 林树乾 +3 位作者 傅剑 李桂明 王岱杰 万仁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五味子活性成分,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标准菌株和环丙沙星耐药及敏感的大肠杆菌野株为供试菌,以环丙沙星为对照药物,采用牛津杯法测... 目的:探究五味子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五味子活性成分,以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标准菌株和环丙沙星耐药及敏感的大肠杆菌野株为供试菌,以环丙沙星为对照药物,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供试菌分别培养16,32,48,64 h后五味子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径,监测五味子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活性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五味子提取液对大肠杆菌耐药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五味子提取液对各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在20.16-30.06 mm,五味子提取液对环丙沙星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0.0156 3-0.062 5 g·mL^-1,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在0.312 5-0.062 5 g·mL^-1。五味子提取液对所有供试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环丙沙星相比,五味子提取液对环丙沙星耐药菌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极大的优势。环丙沙星与五味子提取液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都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五味子提取液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环丙沙星耐药菌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开发为新型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水提醇沉 抑菌活性 耐药菌 环丙沙星
原文传递
石羊河流域干旱变化趋势及气候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雪蕾 王万瑞 +2 位作者 王刘明 王帅兵 李常斌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8-603,608,共7页
基于Thornthwaite干燥指数概念,采用Sen斜率、敏感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81-2014年石羊河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干燥指数的气候敏感性.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干燥指数自上游至下游呈增大趋势;研究时段内,干燥指数... 基于Thornthwaite干燥指数概念,采用Sen斜率、敏感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81-2014年石羊河流域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干燥指数的气候敏感性.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干燥指数自上游至下游呈增大趋势;研究时段内,干燥指数减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乌鞘岭东北、永昌以西及民勤以北,其余地区干燥指数呈增加趋势.石羊河流域干旱对降水、相对湿度和净辐射的变化较为敏感.1981-2014年流域上游山区降水减少导致干旱加重,而相对湿度的增加抑制了陆表蒸散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的加剧;流域中下游地区干旱减弱主要由降水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干燥指数 变化趋势 敏感性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近200年来关中地区干旱灾害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允 赵景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4-98,共5页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对1800-2000年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和干旱变化趋势拟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近200年共发生干旱灾害94次,平均2.14年发生一次;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可分为四级...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对1800-2000年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时间变化、空间变化和干旱变化趋势拟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近200年共发生干旱灾害94次,平均2.14年发生一次;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可分为四级,其中发生轻旱灾24次,占旱灾总数的26.6%;中等旱灾47次,占旱灾总数的48.9%;大旱灾19次,占旱灾总数的20.2%;特大旱灾4次,占旱灾总数的4.3%;从1900年代开始,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有明显的增加;旱灾以夏旱和春旱最多,占发生次数的32%和28.1%;关中地区中部和东部为旱灾的高发区,其中渭南地区干旱的发生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从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拟合曲线有增加趋势;40年代至今旱灾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近200年 干旱灾害 时空变化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降水观测误差修正对降水变化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叶柏生 成鹏 +2 位作者 杨大庆 丁永建 韩添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725,共9页
依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数据中心提供的660个气象站1951—2004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资料,以及雨雪类型资料,在乌鲁木齐河源降水误差对比观测试验基础上,对我国的降水资料进行了系统的修正计算.这一修正不仅使降水量在数量上增加,更接... 依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数据中心提供的660个气象站1951—2004年逐日气温、降水、风速资料,以及雨雪类型资料,在乌鲁木齐河源降水误差对比观测试验基础上,对我国的降水资料进行了系统的修正计算.这一修正不仅使降水量在数量上增加,更接近实际值,同时由于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还会对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产生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原始观测降水系列和修正后的降水系列的长期变化趋势,结合理论分析估计这一影响的大小.结果表明:我国观测和修正后的全国面积加权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65.2 mm和654.9 mm,平均修正量为89.7 mm(16%);修正后的降水系列,绝对趋势大于实际观测系列趋势,而相对趋势则小于观测系列.全部台站统计结果表明,实际的降水变化趋势被低估了6%,而相对变化趋势被高估了约10%.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风速呈减少趋势,导致降水观测误差减小,结果实际的降水变化趋势远小于观测资料显示的趋势值,1955—2004年全国实测降水的变化趋势为-1.9 mm.(10a)-1,而修正后降水的变化趋势高达-6.0 mm.(10a)-1.目前依据实测的降水观测资料得出的降水变化趋势远远小于实际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观测误差 变化趋势 中国
下载PDF
川北绵阳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7
18
作者 钟爱华 李跃清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年第4期63-69,共7页
选用四川省绵阳地区8个台站1959~2005年日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和连续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绵阳地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绵阳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局地差异大,主要表现为3种分布型... 选用四川省绵阳地区8个台站1959~2005年日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和连续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绵阳地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绵阳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局地差异大,主要表现为3种分布型:①区域一致型;②东南-西北型;③中部型。绵阳地区的年降水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但降水剧烈程度加大,同时东南-西北分布型在加剧;功率谱分析发现,绵阳年降水量的变化具有2.9年和6.7年的显著变化周期;绵阳地区各站的年降水和不同等级降水的降水量和降水习数大致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和减少趋势,但不同站点暴雨以上量级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又有所不同;绵阳地区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于雨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出现减少趋势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近40a甘南高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建兵 敖泽建 陈洋 《干旱气象》 2014年第1期93-98,共6页
利用甘南高原8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日照时数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近40 a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高原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多东少;月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3峰3谷的特征;20世纪70~80年代是甘南高原日照... 利用甘南高原8个气象站1971~2010年的日照时数地面观测资料,对其近40 a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甘南高原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多东少;月际变化表现出明显的3峰3谷的特征;20世纪70~80年代是甘南高原日照时数最少的时期,而20世纪90年代日照时数明显增加,进入21世纪后,高原西部日照时数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而东部仍以偏多为主。突变分析表明,甘南高原日照时数的变化可分为3种类型:第1类为出现增大突变,并且仍持续上升的,主要有卓尼、迭部;第2类为出现增大突变,但目前开始减少,主要有夏河、玛曲、舟曲;第3类为未出现突变的,有合作、碌曲、临潭。日照时数的变化与气温、水汽压、云量、降水和风速的变化密切相关,造成甘南高原西部与东部日照时数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和风速的不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影响因子 甘南高原
下载PDF
近35年中国耕地集约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井睿 张蚌蚌 +1 位作者 赵敏娟 张济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358,365,共7页
为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探索耕地集约度变化关键节点,利用198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含17项指标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研究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动态变化模型分析... 为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探索耕地集约度变化关键节点,利用198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含17项指标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研究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动态变化模型分析耕地集约度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在国家尺度上,耕地集约度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迅速增加'的趋势;(2)在区域尺度上,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东部地区耕地集约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升;(3)在省域尺度上,耕地集约度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较大,区域差异明显;(4)随着耕地集约度增速变缓、生产要素集约度降低和国家政策调整,'产量—生态'平衡下的可持续集约化将是耕地利用的发展方向。因此,未来应关注耕地集约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及风险,更好地促进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特征 变化趋势 主成分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