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中隔偏曲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差异 被引量:85
1
作者 陶泽璋 张剑宁 +2 位作者 杨强 肖伯奎 孔勇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对侧中、下鼻甲肥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侧 (P <0 .0 5 ) ,筛泡和鼻丘气房的宽度也明显大于同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中鼻甲反常曲线偏曲同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其它解剖变异偏曲两侧差异无显著性。偏曲两侧鼻窦炎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曲对侧中鼻甲及鼻腔外侧壁结构的代偿性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在偏曲对侧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变异 解剖 鼻窦炎 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
下载PDF
空间条件对番茄诱变作用及遗传的影响 被引量:56
2
作者 李金国 刘敏 +3 位作者 王培生 张健 薛淮 郭亚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研究太空条件对番茄诱变作用及遗传的影响。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番茄干种子 ,返地后 ,观察空间条件对其植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经卫星搭载回收后的种子初步研究表明 :SP1代发芽率比对照低 ,这种生理损伤在SP2代中得以恢复 ;经空间处... 研究太空条件对番茄诱变作用及遗传的影响。方法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番茄干种子 ,返地后 ,观察空间条件对其植物学性状的变异。结果经卫星搭载回收后的种子初步研究表明 :SP1代发芽率比对照低 ,这种生理损伤在SP2代中得以恢复 ;经空间处理的番茄幼苗比对照强壮 ,植株高度明显增高个别株系也有降低的 ;番茄的同工酶谱带空间处理的比地面对照增多 ;在植株长势、抗性、产量等均出现了变异 ,并在后代中得以重演 ,经过几代田间观察及筛选 ,获得优良的番茄新品系TF873。结论太空条件可使农作物产生有利的变异 ,且为诱变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变异 遗传 太空条件 航天育种
下载PDF
非返性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被引量:43
3
作者 李新营 吕新生 +2 位作者 王志明 黄建华 李劲东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复习4例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了解非返性喉返神经的变异类型及甲状腺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结果 湘雅医院2156例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共719条,4例被确认具有非返性喉返... 目的 探讨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 复习4例非返性喉返神经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了解非返性喉返神经的变异类型及甲状腺手术中应注意的事项。结果 湘雅医院2156例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共719条,4例被确认具有非返性喉返神经,占0.56%。其中右侧和左侧各2例。3例因首次手术后声嘶再次手术时证实为非返性喉返神经,1例于首次手术中发现。其中3例为同时伴有返支和非返支的喉返神经,且2支均在入喉前2 cm处汇合。另外1例为不伴有返支的右侧非返性喉返神经。结论 非返性喉返神经属少见变异,在甲状腺手术中容易损伤。充分认识非返性喉返神经及变异类型,有助于预防甲状腺手术时喉返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返性喉返神经损伤 预防 甲状腺手术 注意事项 变异类型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董菁 李进 +5 位作者 施双双 皇甫竞坤 成军 王勤环 洪源 李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异质性及其生物学意义。以已知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PCR)引物 ,自 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基因组序列 ,克隆入pGEMTeasy质粒 ,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并加以比较。...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异质性及其生物学意义。以已知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PCR)引物 ,自 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基因组序列 ,克隆入pGEMTeasy质粒 ,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并加以比较。测序结果发现 ,来源不同的 5株HB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一致率为 93 6 % ,不同克隆的 4个开放读码框架长度有明显区别 ,氨基酸序列中存有移框、缺失、替换等多种变异类型。说明来源于同一患者的HBV基因组序列之间存在有较明显的变异现象 ,在患者体内构成了准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准种 遗传变异 HBV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黄花菜减数分裂行为及其育性的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爱华 何立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为探讨同源四倍体黄花菜部分不育和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同源四倍体黄花菜新品系HAC-大花长嘴子花为材料,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出现异常现象,双线期和终变期见到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单... 为探讨同源四倍体黄花菜部分不育和结实率低的原因,以同源四倍体黄花菜新品系HAC-大花长嘴子花为材料,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出现异常现象,双线期和终变期见到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单价体;中期Ⅰ,后期Ⅰ和末期Ⅰ均出现落后染色体,后期Ⅰ见到染色体桥和断片;中期Ⅱ,后期Ⅱ和末期Ⅱ有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及不等分裂等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多分体以及多核现象.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不正常是造成四倍体黄花菜部分不育的细胞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菜 同源四倍体 减数分裂 染色体 变异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人类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变异 被引量:31
6
作者 叶建伟 丁洁 +2 位作者 陈彦 黄建萍 杨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 :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DHPLC)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 (NR3C1)在中国人群中的变异情况。方法 :提取 6 4例中国人基因组DNA ,参照文献所报道的引物序列 ,PCR方法扩增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编码区(2~ 9α外显子 )及其邻近的部分内... 目的 :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DHPLC)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 (NR3C1)在中国人群中的变异情况。方法 :提取 6 4例中国人基因组DNA ,参照文献所报道的引物序列 ,PCR方法扩增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编码区(2~ 9α外显子 )及其邻近的部分内含子序列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后 ,以DHPLC检测PCR产物 ,对洗脱曲线异常者进行DNA测序。结果 :经DHPLC分析和DNA测序证实 ,研究人群的NR3C1基因中存在 8处变异 ,5处为新发现 ;其中有 2组变异呈紧密连锁的单倍型 ,均为首次报道 ,它们在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达 3.1%与 14 .1% ;另一处变异出现频率相对较低。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以DHPLC检测NR3C1基因变异的方法及技术参数 ,证实在中国人群中NR3C1基因存在变异 ,其中 2种频率较高的单倍型为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检测 人类 糖皮质激素受体 基因变异
下载PDF
食管癌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彭仙娥 史习舜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897-899,共3页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近年来对其病因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特异病因 ,但一般认为食管癌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从环境、心理及遗传三方面对食管癌的可能病因予以阐述。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病因学 乳头状瘤病毒 亚硝酸盐类 饮食习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红蛋白变异体对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干扰及处理 被引量:27
8
作者 温冬梅 张秀明 +8 位作者 索明环 王伟佳 陈亚琼 徐全中 吴剑杨 李曼 萧金丽 阚丽娟 周甲思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与血糖结果不相符的原因,探讨不同血红蛋白变异体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HPLC法)检测HbA1c的干扰程度及实验室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方法方法学比较。收集IE—HPLC法检测HbA1c测定结果与...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与血糖结果不相符的原因,探讨不同血红蛋白变异体对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IE—HPLC法)检测HbA1c的干扰程度及实验室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方法方法学比较。收集IE—HPLC法检测HbA1c测定结果与血糖结果不相符的患者4例,采用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法对全血样本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血红蛋白基因测序,采用免疫抑制比浊法(TINIA法)对HbA1c进行重新检测。结果4例患者中,2例为HbJ—Bangkok,血红蛋白基因型分别为β^41-42/β^J-Bangkok和βN/β^J-Bangkok,Hb J-Bangkok含量各占93.9%和52.4%。1例为HbE,血红蛋白基因型为βN/βE,HbE含量占23.6%。1例为HbG—Taipei,血红蛋白基因型为βN/β^G-Taipei含量占39.4%。其中β-地贫合并Hb J—Bangkok(血红蛋白基因型为β^41-42/β^J-Bangkok)患者IE-HPLC法和TINIA法HbA1c测定结果均受干扰,另外3例患者IE—HPLC法HbA1c测定结果受干扰,而TINIA法HbA1c测定结果不受干扰。结论β-地贫合并Hh J—Bangkok、HbJ-Bangkok、HbE和HbG.Taipei等血红蛋白变异体对IE—HPLC法检测HbA1c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此类患者应采用其他不受干扰的方法检测HbA1c,或选用其他替代指标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23-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血红蛋白类 变异(遗传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原文传递
川西高原青杨派基因资源特点 被引量:23
9
作者 余树全 刘军 +2 位作者 付达荣 刘大健 刘友全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 ,地史条件独特 ,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环境多样 ,孕育有丰富独特的植物资源。研究表明 :①川西高原地区杨树基因资源丰富 ,有青杨派杨树 1 1种、 8个变种和 1 0个天然杂交类型 ,占中国特有青杨 2 4种的 45 8...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 ,地史条件独特 ,地形地貌复杂 ,气候环境多样 ,孕育有丰富独特的植物资源。研究表明 :①川西高原地区杨树基因资源丰富 ,有青杨派杨树 1 1种、 8个变种和 1 0个天然杂交类型 ,占中国特有青杨 2 4种的 45 8% ,是我国杨树自然分布中心和变异中心之一。②该地区青杨垂直分布表现出替代性 ,水平分布表现为地域性特点。③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 ,从干热河谷到润湿气候至寒湿气候带均有分布。④具有明显速生性 ,从海拔 1 60 0~ 40 0 0m范围内 ,具有 0 77~ 2 40m的年平均高生长量 ,1 0 0~ 3 90cm的年平均胸径增量。⑤多种植物区系成分共存 ,分别有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区系成分 ,中国 喜马拉雅区系成分 ,近古热带特有植物成分。⑥该地区古树资源丰富 ,胸径 1m以上的杨树遍布各县 ,最大胸径达到 3 0 5m。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青杨派 基因资源 变异
下载PDF
美国山核桃实生引种后代的变异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1 位作者 戴文圣 王宇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经多年研究认为,美国山核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不能形成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实生树结实晚,产量低而不稳。本研究中的13个品种实生后代,仅有0.3%的植林产量较高而稳产。实生后代坚果质量普遍趋轻;中、大果型品种后代很少出... 经多年研究认为,美国山核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不能形成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实生树结实晚,产量低而不稳。本研究中的13个品种实生后代,仅有0.3%的植林产量较高而稳产。实生后代坚果质量普遍趋轻;中、大果型品种后代很少出现超亲本的植株。无性系引种,坚果质量同样趋轻。实生苗穗条高接在大树上,童期明显缩短,5~6a开始挂果。各品种实生后代,核仁成分差异甚大,其中含油量后代株间相差40.10%。多数品种后代表现为雌雄异熟性(90.70%),且雄先型占优势。雌雄异熟性与结实或产量没有直接联系。产量与雌花量、授粉条件和花期气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引种 实生苗 变异
下载PDF
垂直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变异株的检出与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珊珊 姜普林 +2 位作者 彭桂福 曾年华 王志斌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研究垂直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变异 ,探讨受垂直传播的子代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 以配偶无HBV标志的 2名女性携带者与 2名男性携带者及其子宫内感染HBV的胎儿为对象 ,以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检测母儿、... 目的 研究垂直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C基因变异 ,探讨受垂直传播的子代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 以配偶无HBV标志的 2名女性携带者与 2名男性携带者及其子宫内感染HBV的胎儿为对象 ,以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检测母儿、父儿所携带HBV基因C区2 0 2 2~ 2 3 2 1位核苷酸序列。结果 母儿、父儿间HBV基因C区此段序列同源性为 10 0 % ,检出父儿共同变异的 11个位点均为无表型变异。母儿共同变异的 11个位点中 ,1例 2 189、2 2 88位点有C、A平行带 ,2 189位点A到C的变异使C区第 97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 ,2 2 88位点C到A的变异使C区第 13 0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苏氨酸。结论 HBV垂直传播中存在C基因变异株与原型株混合感染 ,这些变异株可能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 C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杂种杨树纸浆用材良种材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洪谔 童再康 +2 位作者 刘力 毛迎春 韩一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6,共6页
测定了黑龙江绥化杨树品种试验林14个无性系12龄的树高H_t、胸径D_t和材积V_t。由胸径处钻取木芯,按2a一段分6个生长轮,研究了生长轮直径D_r、容重S_g、纤维长L_f、纤维宽W_f、长宽比L_w、纤维(双)... 测定了黑龙江绥化杨树品种试验林14个无性系12龄的树高H_t、胸径D_t和材积V_t。由胸径处钻取木芯,按2a一段分6个生长轮,研究了生长轮直径D_r、容重S_g、纤维长L_f、纤维宽W_f、长宽比L_w、纤维(双)壁厚T_f、腔径D_f和壁腔比T_d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以年龄、无性系综合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在无性系间都有显著差异,最好的比最差的高出106%~20%。D_t、L_f和L_w对年龄直线回归,S_g和W_f对年龄曲线回归。基于小区平均值估算的性状重复力(R_c):H_t、D_t和V_t分别为0.85、0.62和0.64;基于无性系平均值估算的重复力(R_c):S_g、W_f、T_f和T_d都达0.91以上,D_t、D_f和L_w达0.86以上,最低的L_f也达0.63,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性都较强。按12龄表型值进行单性状选择,增益最高(V_t)25.2%,最低(L_f)3.4%,以V_t、S_g、L_f、W_f、L_w和T_f6个重要性状进行综合指标选择,选出全面优良的3个无性系,增益高达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 木材性质 变异 杨树 选择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48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3
作者 林淑珍 徐启桓 +4 位作者 舒欣 揭育胜 陈旎 谢奇峰 李刚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将1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相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48周,其中恩...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将1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相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48周,其中恩替卡韦30例、阿德福韦酯25例、拉米夫定16例、替比夫定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ST、ALT、TBil明显下降,Alb及胆碱酯酶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0、2.410、2.067、-5.369、3.713,均P%0.05)。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P=0.001)。治疗组及对照组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65.4%及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91,P=0.001)。治疗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7%比11.43%,P一0.016)。治疗组无肝细胞癌发生,对照组有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消化道出血5例,占6.85%,对照组8例,占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7,P=0.341)。治疗组中1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在42周出现病毒学反弹,HBeAg由阴性转为阳性,肝功能恶化死亡,对照组2例死亡,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结论核苷类药物能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降低HBV复制,提高HBeAg转阴率。治疗过程中须密切观察病毒变异耐药情况,防止肝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硬化 核苷类 抗病毒药 变异(遗传学)
原文传递
变应性鼻炎基因芯片检测及其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章如新 余少卿 +6 位作者 应康 谢毅 李东方 倪鑫 温武 沈小华 毛裕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变应性鼻炎的基因表达谱。方法 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进行总RNA抽提 ,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 ,应用含有 12 80 0个人类全长互补DNA(complementaryDNA ,cDNA)的表达谱芯片对 8...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变应性鼻炎的基因表达谱。方法 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进行总RNA抽提 ,纯化后的mRNA进行逆转录制备杂交探针 ,应用含有 12 80 0个人类全长互补DNA(complementaryDNA ,cDNA)的表达谱芯片对 8例变应性鼻炎与非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进行差异表达谱分析。结果 在变应性鼻炎的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 734条 ,上调的基因 4 30条 ,下调的基因 30 4条 ,共存性差异表达基因有 2 1条 ,其中上调基因 15条 ,下调基因 6条 ,在差异表达的基因中 ,其中有些是炎性反应、免疫应答、免疫调控、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及信号传导的相关基因 ,这些基因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有关。结论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变应性鼻炎相关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基因芯片 检测 互补DN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晓 杨晓蓉 +3 位作者 何文凤 杨家秀 杨远明 程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1993~1995年,对四川和贵州两省的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四川、贵州两省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以1号小种为主,占鉴定总数的74.1%,2号小种占11.8%,3号小种占4.3%,还有... 】1993~1995年,对四川和贵州两省的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四川、贵州两省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以1号小种为主,占鉴定总数的74.1%,2号小种占11.8%,3号小种占4.3%,还有4号小种存在,占3.5%,未定的新生理型占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 变异
下载PDF
父婴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珊珊 李珉珉 +7 位作者 彭桂福 李文玲 金惠玲 肖红 曾年华 王志斌 黄佳亮 苏建新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父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父亲为HBV携带者而母亲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检测新生儿的HBV感染标志 ,比较父亲与子代所携HBVC基因nt 2 0 2 2~ 2 30 1段序列同源性。结果  16对父亲与...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父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父亲为HBV携带者而母亲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检测新生儿的HBV感染标志 ,比较父亲与子代所携HBVC基因nt 2 0 2 2~ 2 30 1段序列同源性。结果  16对父亲与新生儿所携HBVC基因同源性在99 %~ 10 0 % ,检出 2 0 2 9、2 0 34、2 0 4 4、2 0 5 9、2 0 78、2 0 95、2 10 4、2 15 4、2 16 1、2 16 9、2 189、2 2 0 1、2 2 33、2 2 5 1、2 2 84、2 2 88、2 2 93位核苷酸变异 ,其中 2 189、2 2 88位核苷酸变异为表型变异。 2 189位点A变C致使C区第 97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 ,2 2 88位点C变A使C区第 130位氨基酸由脯氨酸变为苏氨酸 ,其他位点为无表型变异。 6对 (37 5 % )父亲与新生儿存在上述表型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婴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 C基因 基因变异 序列分析 垂直疾病传播
原文传递
季节性流感监测中病毒分子变异分析的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顺祥 谷利妞 +6 位作者 程小雯 何建凡 胡东生 吕星 吴春利 逯建华 房师松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季节性流感监测的同时,针对人群中循环的优势毒株开展基因变异分析的意义。方法以2007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系统累积的数据为基础,按周分析不同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和急诊就诊者的比例,并对病毒型别进行常规分离鉴定,对优势毒... 目的探讨季节性流感监测的同时,针对人群中循环的优势毒株开展基因变异分析的意义。方法以2007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系统累积的数据为基础,按周分析不同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和急诊就诊者的比例,并对病毒型别进行常规分离鉴定,对优势毒株扩增HA1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果深圳市流感样病例2007年流感样病例(ILI)比例为6.67%,以低年龄为高发人群;按市、区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分别分析,ILI的比例按周分布一致,呈现明显的夏季高峰,最活跃季节在5~7月;ILI暴发疫情比散发病例提早2周出现。流感病毒分离率为11.63%,优势株为H3N2亚型(占59.5%),B型次之(占37.0%)。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进化分析分成两支,WHO当年疫苗株和我国代表株仅与1~4月毒株接近,而与5月之后分离株产生了遗传距离,虽然还不能确定新的变异株出现,但提示A/sz/9/2007和A/sz122/2007两个分离株值得高度关注。B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进化分析发现,2007年以Yamagata系最活跃。结论季节性流感监测中开展病毒分子变异分析,可以进一步查明人群中所发生的优势毒株的特性,便于流行病学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人群监测 基因 变异(遗传学)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董菁 施双双 +6 位作者 皇甫竞坤 成军 王勤环 王刚 洪源 李莉 斯崇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以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C/C基因异质性来探讨在慢性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HBV准种。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PCR)引物 ,自 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前C/C基因序列 ,克隆入pGEMTeasy载体 ,每例患者挑... 以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C/C基因异质性来探讨在慢性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HBV准种。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 (PCR)引物 ,自 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前C/C基因序列 ,克隆入pGEMTeasy载体 ,每例患者挑选 5个克隆测序以比较病毒的变异程度。测序结果发现同一患者前C/C基因碱基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大于 98% ,但存有G83→A替换、C抗原内部缺失、移框突变等多种变异类型。结果提示 ,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 ,推测前C/C区的多种变异可能与感染慢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准种 前C/C基因 遗传变异 HBV
下载PDF
上海市新诊断11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感染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磊明 潘启超 +7 位作者 郑晓虹 宁镇 张玮 陈安琪 宫菊丽 卢伟 康来仪 钟平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对上海市2004至2005年新诊断的11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确定上海市流行的HIV-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提供监测依据。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多聚酶基因,DNA测序后进行进化系统树分析... 目的对上海市2004至2005年新诊断的11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确定上海市流行的HIV-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提供监测依据。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多聚酶基因,DNA测序后进行进化系统树分析确定基因亚型并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果1.114例中除1例不详外,本市户口33例,占28.95%,外来人口80例,占70.18%;经性传播感染51例,占44.74%,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43例,占37.72%,经采供血和输血感染3例,占2.63%,感染途径不详17例,占14.91%;2.基因亚型分别为B亚型9例,占7.89%,B′亚型15例,占13.16%,C亚型1例,占0.88%,G亚型1例,占0.88%,CRF01-AE 38例,占33.33%,CRF07 BC46例,占40.35%和CRF08 BC 4例,占3.51%;3.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研究人群的耐药性主突变率为18.42%。与蛋白酶抑制剂(PRIs)和逆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相关的基因主突变率分别为2.63%(3/114)和17.54%(20/114)。蛋白酶基因主突变位点突变频率为M461,占66.67%.M46L,占33.33%。逆转录酶基因主突变位点突变频率分别为M41L,占7.69%、A62V.占7.69%、F69S.占7.69%、V751/L,占15.38%、K103R,占25.00%、V1181.占23.08%、V179D/E/T,占33.33%、G190R,占8.33%、L210K/M/X,占38.46%、F227L/I,占16.67%、M230R,占8.33%和P236R,占8.33%。结论上海市新诊断的HIV-1感染者依然以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感染者以外省市流动人门为主。HIV-1基因亚型流行呈多样性,主要以CRF01_AE,CRF07_BC和B/B’为主。在114例新诊断、尚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中,已存在与PRIs和RTIs耐药相关的基因主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基因型 重组 遗传 变异(遗传学)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前S2序列异质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皇甫竞坤 董菁 +5 位作者 邓红 成军 施双双 洪源 任喜民 李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2基因序列的研究 ,证实HBV在慢性感染者中以准种状态存在 ,并对前S2序列异质性进行初步的阐明。方法 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PCR引物 ,自 5 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前S2基...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2基因序列的研究 ,证实HBV在慢性感染者中以准种状态存在 ,并对前S2序列异质性进行初步的阐明。方法 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 ,设计特异性PCR引物 ,自 5 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前S2基因序列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展示缺失突变 ,随机选择克隆测序 ,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发现 ,5 2 9% (2 7/ 5 1)患者血清中可获得 2或 3条扩增条带 ;测序结果发现前S2基因序列存在缺失突变高发区 ,氨基酸序列分析示缺失突变主要位于前S2编码蛋白的氨基端。结论 HBV前S2序列内有一缺失高变区 ,并在患者体内表现为多种变异形式 ;氨基端附近的变异可能影响中和抗体的识别作用。结果提示HBV慢性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2基因序列 基因突变 聚丙 酰胺凝胶电泳 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