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刑制罪的知识巡思与教义延拓 被引量:22
1
作者 孙道萃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以刑制罪始于定罪与量刑的失衡,日臻成型的知识体系已指向罪刑关系的实践模式、刑事政策及刑法解释等深层问题,具有以反思罪刑关系为起点、重在纠偏罪刑失衡、适用的慎重、范围的特定与鲜明的政策导向等特征,并面临适用空间有限与范围... 以刑制罪始于定罪与量刑的失衡,日臻成型的知识体系已指向罪刑关系的实践模式、刑事政策及刑法解释等深层问题,具有以反思罪刑关系为起点、重在纠偏罪刑失衡、适用的慎重、范围的特定与鲜明的政策导向等特征,并面临适用空间有限与范围模糊、涉嫌与罪刑法定抵牾、严重依赖刑法解释与刑事政策、与以罪制刑和刑事责任的关系不明等教义化困局。为整体夯实教义基础与优化适用机制,以刑制罪应作为动态罪刑关系的常态适用与优化模式,消解理论与司法中似是而非的地位难题;应与刑事政策保持合理界限,破解过度倚靠刑法解释的适用路径,以求功能与运作机制的正本清源;应确认和激活刑罚有效性的逆向检验功能,促成刑事归责与刑罚范畴形成互建性的动态合作机制;应与刑事立法及完善保持良性互动关系,契合罪刑法定主义追求的实质正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刑制罪 刑罚有效性 常识化 政策解释 刑事归责 立法均衡
原文传递
以刑制罪理论之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晴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
罪刑关系一直以来便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罪与刑之间应当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面对一些复杂个案,当传统因罪生刑理论无法解决时,合理地引入以刑制罪的反向思维模式,不仅不会破坏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反而对于案件结果的公正性起到了... 罪刑关系一直以来便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罪与刑之间应当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面对一些复杂个案,当传统因罪生刑理论无法解决时,合理地引入以刑制罪的反向思维模式,不仅不会破坏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反而对于案件结果的公正性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以刑制罪的适用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制。既不能重量刑而轻定罪,也不能突破刑法条文的原有文义。只有坚守于罪刑法定原则基础上的以刑制罪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关系 以刑制罪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均衡 刑罚的妥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