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构造地区零井源距VSP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志东 张庆红 刘聪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针对复杂构造地区VSP资料成像处理的难题,对VSP走廊叠加和VSP-CDP转换成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成像方法,以及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通过滨里海地区一口井的实际VSP资料,证实了走... 针对复杂构造地区VSP资料成像处理的难题,对VSP走廊叠加和VSP-CDP转换成像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成像方法,以及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通过滨里海地区一口井的实际VSP资料,证实了走廊叠加和零井源距成像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新的倾角扫描走廊叠加方法和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方法均可以实现复杂构造地区倾斜同相轴有效叠加的目的,较好地解决倾斜地层的VSP标定问题,其中自动追踪走廊叠加方法能更好地保护原始波组特征,减小降频影响,叠加结果更可靠;2模型边界约束的VSPCDP转换成像方法可以更好地揭示井旁构造细节,有利于精细构造解释或井-地联合地震解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vsp成像 走廊叠加 vsp-CDP转换
下载PDF
复杂山前带有偏VSP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山 白俊辉 +2 位作者 李彦鹏 吴超 李青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71,105,共8页
复杂山前带具有地表起伏大、地下逆掩推覆构造倾角大、断层关系复杂等地质特征,采用传统有偏VSP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解决复杂山前带构造成像问题。为此,针对波场分离、静校正、成像方法和速度建模等VSP处理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新的思路和... 复杂山前带具有地表起伏大、地下逆掩推覆构造倾角大、断层关系复杂等地质特征,采用传统有偏VSP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解决复杂山前带构造成像问题。为此,针对波场分离、静校正、成像方法和速度建模等VSP处理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波场分离采用了F-K滤波与逐点偏振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复杂波场的有效分离。为解决静校正问题,改变了VSP成像策略,由传统的时间域成像改为深度域成像,成像后再进行统一基准面校正,从而消除了多方位有偏VSP传统成像剖面间的闭合差。在成像方法上,采用克希霍夫深度域积分成像方法,并根据VSP观测的特点,采用零偏VSP与有偏VSP初至时间计算积分成像中的关键参数———观测时间。将该方法应用于库车复杂山前带相邻两口井的VSP资料处理中,处理结果与钻井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vsp 波场分离 静校正 vsp成像
下载PDF
非零井源距VSP逆高斯束叠加成像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飞龙 方金川 +3 位作者 郭文强 白艳军 罗浩 赵驰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7-1084,共8页
VSP-CDP叠加成像是非零井源距VSP数据成像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当地下构造比较复杂时,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叠加成像方法误差较大.本文使用基于高斯射线束的叠加成像方法对复杂构造VSP数据进行成像,根据高斯束有效邻域波场近似理论提... VSP-CDP叠加成像是非零井源距VSP数据成像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当地下构造比较复杂时,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的叠加成像方法误差较大.本文使用基于高斯射线束的叠加成像方法对复杂构造VSP数据进行成像,根据高斯束有效邻域波场近似理论提出逆高斯叠加权函数,并使用该权函数对VSP数据进行VSP-CDP转换.同常规的VSP-CDP叠加成像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仅解决了复杂构造非零井源距VSP数据成像问题,而且可有效加密反射点覆盖次数从而提高成像的横向分辨率.模型算例及实际资料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成像 逆高斯束 权函数 叠加成像
原文传递
利用VSP资料估算反射界面倾角方法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宝彬 刘洋 侯爱源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年第1期16-24,共9页
在反射界面存在倾角的情况下,基于水平层状速度模型的VSP成像会使归位不准确。VSP的波场结构与反射界面的倾角紧密相关,可以利用VSP数据来估算反射界面倾角,用以修正速度模型,提高VSP成像质量。为此,讨论了反射界面倾角对VSP成像的影响... 在反射界面存在倾角的情况下,基于水平层状速度模型的VSP成像会使归位不准确。VSP的波场结构与反射界面的倾角紧密相关,可以利用VSP数据来估算反射界面倾角,用以修正速度模型,提高VSP成像质量。为此,讨论了反射界面倾角对VSP成像的影响,对利用VSP数据来估算反射界面倾角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归类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成像 速度模型 反射界面倾角
下载PDF
罗家地区井间地震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25
5
作者 周建宇 何惺华 +1 位作者 李安夏 梁周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45-753,共9页
周建宇 ,何惺华 ,李安夏 ,梁周军 .罗家地区井间地震方法与效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6 ) :74 5~ 75 3  井间地震是将震源与检波器都置入井中进行地震波观测的一种物探新方法。胜利油田与 To-moseis公司合作 ,在罗家地区... 周建宇 ,何惺华 ,李安夏 ,梁周军 .罗家地区井间地震方法与效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6 ) :74 5~ 75 3  井间地震是将震源与检波器都置入井中进行地震波观测的一种物探新方法。胜利油田与 To-moseis公司合作 ,在罗家地区进行了成功的井间地震试验。在取得高质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 ,进行了直达波旅行时反演处理与反射波成像处理 ,最终获得较高分辨率的井间速度层析剖面与反射波成像剖面。最高视频率达 5 0 0 Hz,可分辨的最小地层厚度为 3~ 5 m。成果剖面经综合解释 ,对井间储集层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火成岩蚀变带、小断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复杂的地质现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井间地震资料不仅可直接服务于油气田的开发 ,而且也可以标定三维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方法 分辨率 旅行时层析反演 vsp-CDP成像 罗家地区 地震勘探
下载PDF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世军 周建宇 +2 位作者 王延光 孔庆丰 何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物性变化情况。为了掌握胜利油田樊124井区断层的存在和单个砂体连通情况,采集了3对井的高质量原始井间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直达波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和反射波成像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井间速度层析剖面与反射波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樊124井区的井间储集层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小断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复杂精细的地质现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为提高油气采收率(EOR)及优化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樊124井 分辨率 油气田勘探 地震勘探 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
下载PDF
三维三分量VSP多种波场分离方法对比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志霞 孙赞东 +2 位作者 白海军 孙文博 张大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样不规则、子波变化等问题,该方法是一个时间域迭代的整体非线性优化方法,但其缺点是需要手工拾取各同相轴的时间。局部参数反演方法是将波场视为矢量,结合三个分量进行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方法。本文通过对速度和偏振角度施加约束条件达到方法优化的目的,实现了上、下行纵横波快速有效反演,得到了与真实波场较好近似的波场信息。通过对A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波场分离及VSP-CDP叠加处理,表明局部参数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是一种实用、可靠的波场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vsp 迭代优化 矢量波场分离 局部参数反演 vsp-CDP成像
下载PDF
井间地震技术在永新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左建军 林松辉 +3 位作者 孔庆丰 魏国华 魏洪泉 李九生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7-561,共5页
根据永新地区的测井资料和地质特点,设计了有利于该地区井间反射波成像的观测系统。采用最小平方共轭梯度法进行速度层析反演,得到井间反射波成像的速度模型,利用VSP-CDP成像与克希霍夫偏移相结合的方法对井间地震上行反射波进行精细成... 根据永新地区的测井资料和地质特点,设计了有利于该地区井间反射波成像的观测系统。采用最小平方共轭梯度法进行速度层析反演,得到井间反射波成像的速度模型,利用VSP-CDP成像与克希霍夫偏移相结合的方法对井间地震上行反射波进行精细成像。井间反射波成像剖面反映了丰富的层间信息,解决了该对井间存在的油水关系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观测系统 层析成像 vsp-CDP成像 克希霍夫偏移
下载PDF
垦71井区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左建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井间地震是获得井间油藏高分辨率成像的一项新技术。利用直达波旅行时进行层析成像,对井间地震资料消除管波和直达波后,进行上下行波场分离,获取上行波场,以层析结果作为速度模型进行反射波成像,获得了垦71井区多对井间地震成果剖面,成... 井间地震是获得井间油藏高分辨率成像的一项新技术。利用直达波旅行时进行层析成像,对井间地震资料消除管波和直达波后,进行上下行波场分离,获取上行波场,以层析结果作为速度模型进行反射波成像,获得了垦71井区多对井间地震成果剖面,成果剖面的高分辨率特征显示了井间地震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波场分离 层析成像 vsp-CDP成像
下载PDF
VSP地震干涉成像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国金 陈占国 +5 位作者 雷朝阳 张亚红 张洁 孙振涛 张卫红 吴永栓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57-2374,共18页
受井中检波器串级数局限,垂直地震剖面(VSP)反射波成像范围窄,且不能对井中最浅接收点上方区域有效成像.虽然多次波成像能扩大成像范围,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根据Wapenaar的地震干涉理论,基于上下行波场分离技术,研发... 受井中检波器串级数局限,垂直地震剖面(VSP)反射波成像范围窄,且不能对井中最浅接收点上方区域有效成像.虽然多次波成像能扩大成像范围,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有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根据Wapenaar的地震干涉理论,基于上下行波场分离技术,研发了VSP地震干涉成像方法.该方法将VSP自由表面多次波重建为在地表震源位置激发(虚震源)接收的拟地面地震反射波,然后偏移成像,以达到对多次波间接成像的目的.通过数值模型实验,测试了VSP干涉成像的极限分辨率,并讨论了主要采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垂向和水平极限分辨率分别达约10m和20m,且能分辨深度达6500m处的50m×100m溶洞;采用12至24道井中检波器串采集的VSP资料,其干涉成像结果显著优于VSP反射波成像,与相应的地面地震成像效果相当.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新疆地区采集的VSP资料,结果表明:与VSP反射波成像相比,成像同相轴更加连续,成像范围显著扩大;与地面地震成像相比,成像结果相当,尤其在浅中部甚至更好.新方法不仅无需进行井中接收点静校正,且能显著增大成像范围,有利于成像同相轴的追踪对比、地震属性提取和地质解释,尤其对中国新疆地区深部缝洞型储层的成像,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行波场分离 地震干涉法 vsp地震干涉成像 自由表面多次波 拟地面地震反射波
下载PDF
井间地震技术在永新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左建军 林松辉 +1 位作者 孔庆丰 魏国华 《油气地球物理》 2008年第3期33-37,共5页
根据永新地区的测井资料和地质特点,设计了有利于该地区井间反射波成像的观测系统。采用最小平方共轭梯度法进行速度层析反演,得到井间反射波成像的速度模型,利用VSP CDP成像与克希霍夫偏移相结合的方法对井间地震上行反射波进行精细成... 根据永新地区的测井资料和地质特点,设计了有利于该地区井间反射波成像的观测系统。采用最小平方共轭梯度法进行速度层析反演,得到井间反射波成像的速度模型,利用VSP CDP成像与克希霍夫偏移相结合的方法对井间地震上行反射波进行精细成像。井间反射波成像剖面反映了丰富的层间信息,解决了该对井间存在的油水关系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观测系统 层析成像 vspCDP成像 克希霍夫偏移
下载PDF
垦71断块井间地震处理方法
12
作者 左建军 《油气地球物理》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用于储层研究、油气藏描述和解决某些油藏工程问题。本文介绍了胜利垦71断块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波场分离 射线追踪 层析成像 vsp-CDP成像 井间地震技术 地震处理 断块 井间地震资料 油气藏描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