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创面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六种常用皮瓣供区缺损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晓 薛明宇 +3 位作者 张雁 强力 芮永军 许亚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8-334,共7页
目的总结采用7种近创面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6种常用皮瓣供区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66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肌腱或骨外露的患者,分别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15例,拇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9例... 目的总结采用7种近创面穿支蒂V—Y推进皮瓣修复6种常用皮瓣供区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66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肌腱或骨外露的患者,分别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15例,拇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9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9例,腹部带带皮瓣修复9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15例,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9例。皮瓣供区无法直接拉拢缝合,分别采用近创面指蹼穿支蒂V—Y推进皮瓣、鼻咽窝穿支蒂V—Y推进皮瓣、腕背穿史蒂V—Y推进皮瓣、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带的V—Y推进皮瓣、膝上外侧穿支带V—Y推进皮瓣和股内侧穿支蒂V—Y推进皮瓣、胫后动脉近端穿支V—Y推进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66例采用6种常用皮瓣完全覆盖创面,术后全部成活,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5d。近创面穿支蒂V—Y推进皮瓣中,除1例膝上外侧穿支皮瓣近端尖角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8个月,6种常用皮瓣外观、质地、色泽及弹性良好。皮瓣供区伤口术后线状愈合,搬痕较小,较平整,无明最凹陷,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嗣皮肤接近。附近关节活动正常。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近创面穿支蒂V—Y皮瓣推进修复皮瓣供区,不牺牲主干血管、操作简单、术后效果满意,是对传统皮瓣供区修复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vy皮瓣 供区
原文传递
血管神经蒂V—Y皮瓣修复手指末节Ⅱ区皮肤缺损 被引量:9
2
作者 周飞亚 高伟阳 +4 位作者 吴剑彬 蒋良福 杨景全 丁健 褚庭纲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讨论以血管神经蒂V-Y皮瓣修复手指末节Ⅱ区皮肤缺损的操作方法、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以血管神经蒂V—Y皮瓣修复12例12手指末节Ⅱ区皮肤缺损,患者均伴有肌腱或骨骼外露以及甲基质残留。切取皮瓣面积2... 目的讨论以血管神经蒂V-Y皮瓣修复手指末节Ⅱ区皮肤缺损的操作方法、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以血管神经蒂V—Y皮瓣修复12例12手指末节Ⅱ区皮肤缺损,患者均伴有肌腱或骨骼外露以及甲基质残留。切取皮瓣面积2.0cm×2.0cm-2.0cm×2.5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2例12手指移植皮瓣完全存活。随访10例10指,失访2例。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后皮瓣外观满意,两点分辨觉为4-6mm。结论血管神经蒂V-Y皮瓣修复伴有肌腱骨骼外露手指末节Ⅱ区皮肤缺损是简单可靠的方法,能兼顾耐用性、外观及感觉恢复,且不产生供区伤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普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神经血管蒂 v0皮瓣
原文传递
V-Y型皮瓣内口封闭导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昆 王进宝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V-Y型皮瓣内口封闭导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肛瘘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20例,行V-Y型皮瓣内口封闭导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痊愈,1例复发。结论 V-Y型皮瓣内口封闭导管引流... 目的探讨V-Y型皮瓣内口封闭导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肛瘘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20例,行V-Y型皮瓣内口封闭导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痊愈,1例复发。结论 V-Y型皮瓣内口封闭导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肛瘘是安全有效的,保留了肛门括约肌和肛门的功能,且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肛瘘 vy 皮瓣移植 引流术
下载PDF
以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V-Y接力皮瓣修复腹部供区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晓 芮永军 +2 位作者 薛明宇 寿奎水 强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以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V-Y接力皮瓣修复腹部供区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3月,应用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9例,腹部供区创面无法直接缝合,采用以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V-Y接力皮瓣修复腹部皮瓣供... 目的 探讨应用以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V-Y接力皮瓣修复腹部供区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3月,应用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9例,腹部供区创面无法直接缝合,采用以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V-Y接力皮瓣修复腹部皮瓣供区,皮瓣大小8cm× 16cm~ 12cm×24cm.结果 术后9例旋髂深动脉肌皮穿支为蒂的V-Y皮瓣,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7 d.随访6~ 18个月,平均9个月.腹部皮瓣外观、质地、色泽及弹性良好.腹部伤口愈合较平整,无明显凹陷,肚脐无明显偏斜.手部皮瓣无明显臃肿,手部均能握持玻璃杯及完成持笔书写等日常生活.患者对手功能和外形均满意. 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术后疗效满意,是对传统腹部皮瓣供区修复方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动脉 穿支 v-y接力皮瓣
原文传递
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韦明壮 罗绮宁 +3 位作者 李晓珊 颜文杰 曹焕光 李湘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1年4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收治并行面部V-Y皮瓣修复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5~85岁。病变部位包括面颊部12例(... 目的探讨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1年4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收治并行面部V-Y皮瓣修复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5~85岁。病变部位包括面颊部12例(4例涉及下睑),鼻部4例,唇部3例,颞部2例,颏部2例。病理诊断包括基底细胞癌7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皮肤角化病7例,皮内痣3例,毛母质瘤1例,混合瘤1例,表皮囊肿1例。根据缺损部位设计合适的皮下筋膜蒂V-Y皮瓣进行修复。总结该皮瓣的血供优势、成活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应用χ^(2)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均经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术中冷冻病检尽量取得切缘阴性,本组有1例多次切除后仍有1个切缘阳性。缺损面积14 mm×12 mm~59 mm×54 mm。全组皮瓣均成活。本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是“Y”形三臂会合处及附近表皮少部分坏死结痂共4例,经湿敷、换药后脱痂愈合;其余患者创面一期愈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根据皮瓣的双蒂与单蒂(4/19比0/4)、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4/13比0/10)以及患者有基础病与无基础病(1/6比3/17)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98、3.56、0.01,P值均>0.05)。全组无裂开、血肿、睑外翻、唇部变形等并发症。良性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恶性肿瘤患者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结论对于面部中小型缺损的修复,如处理恰当,V-Y皮下筋膜蒂皮瓣有可能成为“不易坏死”的局部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肿瘤 皮肤病变 修复外科手术 带蒂皮瓣 v-y皮瓣
原文传递
臀部双侧V-Y推进岛状皮瓣修复肛周Paget病术后缺损的应用
6
作者 岳超 王涛 +4 位作者 段梦莹 戴叶芹 彭建中 沈忠 宋秀祖 《中华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臀部双侧V-Y推进岛状皮瓣修复肛周Paget病术后继发肛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13例肛周Paget病患者在肿瘤切净后采用臀部双侧V-Y推进岛状皮瓣修复肛周缺损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臀部双侧V-Y推进岛状皮瓣修复肛周Paget病术后继发肛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13例肛周Paget病患者在肿瘤切净后采用臀部双侧V-Y推进岛状皮瓣修复肛周缺损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臀部恢复情况以及对肛门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 13例肛周缺损面积4.8 cm × 5.6 cm~12.2 cm × 16.4 cm,采用臀部双侧V-Y推进岛状皮瓣修复缺损,全部一期愈合.1例行临时性回肠造口术,3个月后行回肠造口回纳术后,肛门排便功能恢复;1例合并直肠癌,行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术分流粪便,肛门排便功能丧失.随访1~6年,13例患者臀部形态对称,12例肛门保留者排便功能正常.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12例肛周Paget患者术后肿瘤无复发,3例患者出现肛门轻度狭窄,无肛门黏膜外翻,无伤口裂开;1例合并肛管腺癌的肛周Paget病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髂内淋巴结转移,半年后死亡.结论 臀部双侧V-Y推进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推进幅度大,可修复肛周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腺外 肛周缺损 岛状皮瓣 v-y推进 修复
原文传递
带神经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
7
作者 衣兰凯 徐志勇 +1 位作者 孙建民 曹振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神经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8月—2021年10月,采用带神经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复15例15指手指指端缺损。男8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压伤4例,切割伤... 目的探讨应用带神经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8月—2021年10月,采用带神经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复15例15指手指指端缺损。男8例,女7例;年龄28~65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机器碾压伤8例,重物砸压伤4例,切割伤3例。其中拇指1例,示指5例,中指6例,环指2例,小指1例。急诊12例,外伤缝合后指端坏死3例。创面均有骨或肌腱外露,指端缺损范围为1.2 cm×0.8 cm~1.8 cm×1.5 cm,皮瓣切取范围2.0 cm×1.5 cm~2.5 cm×2.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或坏死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观满意,耐磨性好,颜色与指腹皮肤接近,无臃肿;皮瓣两点辨别觉为3~5 mm。1例出现掌侧线性瘢痕挛缩,屈伸略受限,对功能影响较小;其余患者瘢痕挛缩不明显,手指屈伸可,无功能障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评价手指功能,获优13例,良2例。结论应用带神经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操作简单,皮瓣成活可靠,与创面契合度高,不浪费皮肤,术后手指外形和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鹿角形皮瓣 v-y推进皮瓣 指神经血管束
原文传递
鼻前庭推进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利 王玉新 +1 位作者 王绪凯 兰行简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
为探讨并改进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修复方法,根据 Cronin 的鼻畸形修复原则,采用鼻前庭 V-Y 推进瓣,充分游离鼻翼软骨,重置悬吊,并通过鼻翼外脚沟弧形切口,松解梨状孔外侧和上唇的牵拉,使鼻尖偏移、鼻翼扁平塌陷、鼻孔横置、鼻翼外展下... 为探讨并改进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修复方法,根据 Cronin 的鼻畸形修复原则,采用鼻前庭 V-Y 推进瓣,充分游离鼻翼软骨,重置悬吊,并通过鼻翼外脚沟弧形切口,松解梨状孔外侧和上唇的牵拉,使鼻尖偏移、鼻翼扁平塌陷、鼻孔横置、鼻翼外展下垂、鼻孔基底塌陷等得以充分矫正。6年间,共修复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106例,通过近远期随访观察,效果满意,证明此术式是修复唇裂术后鼻畸形的良好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术 手术后 鼻畸形 v-y手术
原文传递
以鼻部SMAS为蒂的V-Y形鼻肌肌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文津 徐苗 +2 位作者 杨超 毕宏达 邢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缺损位置和面积,沿近侧鼻翼沟和鼻唇沟设计V-Y形鼻肌肌皮瓣,于软骨膜表面切取皮瓣,并解剖其上方宽广的表浅鼻肌腱膜组织作为单侧蒂,旋转推进覆盖创面.结果 共修复多种原因所致的...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缺损位置和面积,沿近侧鼻翼沟和鼻唇沟设计V-Y形鼻肌肌皮瓣,于软骨膜表面切取皮瓣,并解剖其上方宽广的表浅鼻肌腱膜组织作为单侧蒂,旋转推进覆盖创面.结果 共修复多种原因所致的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其中鼻背6例,鼻尖5例,鼻尖-鼻背交界处9例;缺损面积0.8 cm×0.8 cm~2.0 cm ×2.2 cm.所有肌皮瓣均完全存活,随访3~12个月,患者对鼻部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以鼻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为蒂的V-Y形鼻肌肌皮瓣,能够修复中等大小的鼻部缺损,其设计简单,血供可靠,转移方便,修复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肌腱膜系统 鼻肌肌皮瓣 v-y推进 鼻部缺损
原文传递
改良“V-Y”推进皮瓣结合甲床延长修复指尖缺损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金刚 陈岩 +2 位作者 焦涛 段崇锋 孙荣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V-Y”推进皮瓣结合甲床延长修复指尖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应用改良“V-Y”推进皮瓣结合甲上皮远端切除2.0~4.0 mm治疗46例指尖缺损。结果术后随访2~9个月,平均5个月,46例皮瓣全部成活... 目的:探讨改良后“V-Y”推进皮瓣结合甲床延长修复指尖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应用改良“V-Y”推进皮瓣结合甲上皮远端切除2.0~4.0 mm治疗46例指尖缺损。结果术后随访2~9个月,平均5个月,46例皮瓣全部成活,指甲生长良好,指甲增加2.0~4.0 mm,外形满意。结论改良“V-Y”推进皮瓣结合甲床延长术修复指尖缺损是一种操作简单、实用、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缺损 改良 v-y皮瓣 指甲延长
下载PDF
V-Y推进皮瓣在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凤超 侯俊杰 刘畅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V-Y推进皮瓣在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回顾8例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析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皮瓣大小和设计方法、手指末端术后功能和形态恢复情况等。结果入组患者手指末... 目的探讨V-Y推进皮瓣在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回顾8例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析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皮瓣大小和设计方法、手指末端术后功能和形态恢复情况等。结果入组患者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修复,皮瓣成活良好,术后手指末端功能基本正常,外观基本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V-Y推进皮瓣是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皮瓣的设计需依据缺损的大小和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y皮瓣 推进皮瓣 缺损修复 手指
下载PDF
改良双侧V-Y皮瓣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力 刘金海 +3 位作者 张建政 何红英 吴卓 赵建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1期2114-211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V-Y皮瓣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骶尾部压疮Ⅳ期患者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9-65岁,创面面积6 cm×7 cm~8cm×... 目的:探讨改良双V-Y皮瓣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骨科收治骶尾部压疮Ⅳ期患者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49-65岁,创面面积6 cm×7 cm~8cm×10 cm。彻底清创后设计改良双侧V-Y推移皮瓣覆盖创面并行负压封闭引流,皮瓣供区减张缝合,皮瓣面积6 cm×7 cm~8cm×10 cm。术后观察皮瓣整体血运、温度、水肿情况及VSD引流量,定期通过门诊、微信、电话随访。结果:手术后双侧V-Y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切口周边皮肤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8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个月,全部压疮缺损修复成功,无创口裂开、皮瓣淤血、水肿、感染及压疮复发。结论:改良双侧V-Y推移皮瓣是治疗Ⅳ期骶尾部压疮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v-y皮瓣 愈合 皮肤裂开
原文传递
局部皮瓣在二期修整再造鼻翼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治远 游晓波 +6 位作者 蔡震 刘全 唐贶昀 张寒 崔玮 陈再洪 罗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V-Y成形及Z成形等局部皮瓣二期修整再造鼻翼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7年1月,收治14例因鼻翼缺损行鼻唇沟皮瓣或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4.8岁。该次手术距一期手术时间为1~12个月,平均3个... 目的探讨V-Y成形及Z成形等局部皮瓣二期修整再造鼻翼的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7年1月,收治14例因鼻翼缺损行鼻唇沟皮瓣或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4.8岁。该次手术距一期手术时间为1~12个月,平均3个月。根据一期再造鼻翼不同缺陷,选择V-Y成形5例、Z成形2例、V-Y成形+Z成形7例。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例皮瓣远端表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12个月。鼻翼外形良好,与健侧基本对称;鼻翼皮肤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结论鼻翼缺损修复再造后,二期运用V-Y成形、Z成形等局部皮瓣修整鼻翼,可使再造的鼻翼形态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翼缺损 局部皮瓣 v-y成形 Z成形 再造
原文传递
“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外眦成形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同荣 任贝贝 吴少翠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5-46,58,共3页
目的探讨"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在外眦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6例睑裂短小或要求开大睑裂以满足美容需求的患者,均采用"V-Y"推进皮瓣及不对等"Z"形交叉皮瓣行外眦成形术。结果本组76... 目的探讨"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在外眦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6例睑裂短小或要求开大睑裂以满足美容需求的患者,均采用"V-Y"推进皮瓣及不对等"Z"形交叉皮瓣行外眦成形术。结果本组76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至3年,术后效果较好,无粘连及复发,患者均较满意。结论应用"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行外眦成形术,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眦成形术 v-y”皮瓣 不对等“Z”形皮瓣
原文传递
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供区应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唐林峰 巨积辉 +4 位作者 蒋国栋 金光哲 李祥军 张广亮 侯瑞兴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供区应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设计应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8~55岁,平... 目的探讨应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供区应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设计应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8~55岁,平均38.5岁。皮瓣供区均采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结果本组13块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及掌指背V-Y推进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5个月,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外形及感觉恢复良好,供区掌指背皮瓣质地优良,无明显瘢痕增生,感觉恢复良好,指蹼无挛缩,伤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供区应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供区植皮术式相比,能有效避免供区植皮凹陷、瘢痕增生及植皮坏死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掌指背vy推进皮瓣 供区并发症
原文传递
指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同指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晓 芮永军 +3 位作者 许亚军 寿奎水 姚群 储国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同指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15例不同节段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5~72岁,平均43岁。电锯伤6例,压榨伤7例,指背结节切除后2...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同指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15例不同节段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5~72岁,平均43岁。电锯伤6例,压榨伤7例,指背结节切除后2例。远侧指间关节指背缺损2例,中节指背缺损6例,近节指背缺损7例。均伴肌腱、指骨外露,其中伴指骨骨折5例,肌腱损伤10例。创面缺损范围为0.8cm×0.5cm~1.4cm×1.0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8h。术中对伴指骨骨折者,行骨折复位后克氏针内固定;伴肌腱损伤者,采用4-0肌腱缝线修复伸肌腱。采用1.2cm×0.8cm~2.5cm×1.0cm以指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同指指背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皮瓣质地、外形良好,两点辨别觉为10~12mm。5例伴指骨者骨折X线片检查示术后5~8周,平均6周均达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伴肌腱损伤者患指关节伸屈功能根据总主动活动度系统评定法评定:优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结论采用指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V-Y推进皮瓣修复同指指背皮肤缺损操作简便、风险小,术后疗效、外形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缺损 指动脉 v-y推进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Y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18
17
作者 潘哲尔 顾湘杰 +1 位作者 黄加张 王旭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2期815-817,共3页
目的 研究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 -Y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术式及结果。方法 对 14例平均 89d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 -Y成形术治疗 ,跟腱缺损范围为 3 6~ 7 3cm ,平均为 5 2cm ,跟腱缺损范... 目的 研究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 -Y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术式及结果。方法 对 14例平均 89d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 -Y成形术治疗 ,跟腱缺损范围为 3 6~ 7 3cm ,平均为 5 2cm ,跟腱缺损范围较大时 (大于 6 5cm) ,可加用跖肌腱加固术。结果 平均随访 2年 4个月 ,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估 ,优 11例 (78 6 % ) ,良 2例 (14 3% ) ,优良率为 93%。结论 跖肌腱扇形膜片和腓肠肌腱瓣V -Y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肌腱 成形术 腓肠肌 陈旧性跟腱断裂 跟腱缺损 疗效评定标准 膜片
下载PDF
V-Y皮瓣推移术在指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肖军波 李丽 +2 位作者 王宏平 许明刚 李程科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6-8,15,共4页
目的探讨V-Y皮瓣推移术在指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指端缺损患者150例,采用V-Y皮瓣推移术修复,术后观察有无并发症、手术效果、术后疗效、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功能评... 目的探讨V-Y皮瓣推移术在指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1月指端缺损患者150例,采用V-Y皮瓣推移术修复,术后观察有无并发症、手术效果、术后疗效、疼痛程度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功能评定优108例,良29例,差13例;大部分患指活动自如,手指持物稳定性良好,皮瓣的感觉恢复良好,触觉、温度与周围皮肤几乎完全相同;皮瓣质地良好,均有出汗,皮瓣外观与健指相近,与周围肤色几乎相同;痛觉灵敏,术后15 d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术前。结论应用V-Y皮瓣推移术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效果显著,术后指端关节、感觉功能接近正常,指腹皮肤外形好,与周围正常组织几乎完全相同,手术操作简单,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分 指端缺损 v-y皮瓣推移修复术 并发症 钩甲畸形
下载PDF
多种局部皮瓣在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凤敏 王琪影 +1 位作者 朱志娟 王晓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20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唇缺损中的应用,为不同类型的唇缺损提供修复方案。方法:对2011年以来采用不同局部皮瓣修复的49例唇缺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49例患者根据唇缺损创面的部位、大小等具体情况,分别选择A-T皮瓣、V-Y推进皮瓣、直接拉...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唇缺损中的应用,为不同类型的唇缺损提供修复方案。方法:对2011年以来采用不同局部皮瓣修复的49例唇缺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49例患者根据唇缺损创面的部位、大小等具体情况,分别选择A-T皮瓣、V-Y推进皮瓣、直接拉拢缝合并Z改形、唇复合组织瓣、交唇皮瓣、双蒂下唇滑行粘膜瓣,同侧唇颊部旋转皮瓣等方式修复。结果:4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口唇外观及功能恢复较好,效果满意。结论: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口唇缺损,应根据创面的部位、大小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皮瓣修复,以期取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缺损 皮瓣 A-T皮瓣 v-y推进皮瓣 Z改形 复合组织瓣 粘膜瓣 修复
下载PDF
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桥 富红梅 +5 位作者 任国华 洪生虎 杨军 庄伟 曾林如 全仁夫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20年12月,对25例25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创面缺损的面积达0.8 cm×0.8 cm~1.6 cm×1.4 cm,采用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 目的探讨应用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20年12月,对25例25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创面缺损的面积达0.8 cm×0.8 cm~1.6 cm×1.4 cm,采用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的方式进行修复,皮瓣在创面的掌侧或侧方切取,皮瓣切取面积为0.5 cm×1.0 cm~0.8 cm×2.5 cm。为使皮瓣转移的距离更远,术中除了切断皮瓣的皮下纤维连接外,同时切断一侧皮下蒂,最终使皮瓣的推进距离达0.5~1.2 cm,皮瓣切取后,供区均切取腕横纹处中厚皮片植皮关闭。术后定期门诊、电话、微信或上门随访,观察患者皮瓣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25例25指皮瓣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并获得4个月~8年随访。皮瓣及植皮区质地优良,指纹已经重建,外形饱满,TPD达4~9 mm,手指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未主诉供区感觉不适。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25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按照关节总活动度(TAM)评定标准,25例均为优。结论单皮下蒂V-Y推进皮瓣联合蒂部植皮修复指端缺损,皮瓣切取简单、创伤小,推进距离远,修复效果好,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指损伤 v-y推进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