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唐以来可能性动补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发展变化 |
李思明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0
|
|
2
|
V得C、能VC、能V得C |
杉村博
沙野
|
《汉语学习》
|
1982 |
15
|
|
3
|
后项虚化的动补格 |
薛红
|
《汉语学习》
|
1985 |
16
|
|
4
|
句法结构“ V+也(都)+VP的否定形式” |
赖先刚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0 |
12
|
|
5
|
“V得/不C”的强势与理据 |
胡清国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6
|
固化三音词研究的若干理论思索 |
李思旭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湖南泸溪(梁家潭)乡话的否定词 |
陈晖
|
《中国方言学报》
|
2017 |
1
|
|
8
|
也谈“V不C”结构的语法意义 |
王姝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9
|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V得C”与“V不C”类惯用结构 |
李侠
|
《语文知识》
|
2010 |
0 |
|
10
|
现代汉语“V不C”结构的句法特征 |
曹琪雯
|
《时代人物》
|
2021 |
0 |
|
11
|
“V也V不C”结构的句法功能及语义特征 |
刘爱华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5 |
4
|
|
12
|
构式“V也V不C”的语义及其形成机制 |
刘敏洁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基于语料库的“V也V不C”构式分析 |
周颖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2
|
|
14
|
“V也V不C”的语义表征及语篇分析 |
盖瑞雪
|
《世界华文教学》
|
2018 |
1
|
|
15
|
“V不C”构式研究综述 |
陈晶晶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15 |
2
|
|
16
|
现代汉语构式“V也V不C”的句法语义研究 |
刘敏洁
|
《现代语言学》
|
2022 |
0 |
|
17
|
现代汉语“V又V不C”结构 |
陈钰丹
朱庆阳
|
《世纪之星—交流版》
|
2022 |
0 |
|
18
|
习语构式“V不C/了/得(N)”的概念整合层级性 |
代玲玲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0 |
|
19
|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 |
吴福祥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7
|
|
20
|
留学生习得能否式“V得/不C”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
张先亮
孙岚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