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球囊导管机械性扩张宫颈在未临产孕妇引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君玉 陈平 +3 位作者 盛霞玲 伍亚玲 简丽萍 江志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3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双球囊导管机械性扩张宫颈在未临产孕妇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本院确诊治疗的未临产孕妇142例,分为双球囊组和缩宫素组,缩宫素组孕妇给予常规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治疗,双球囊组孕妇给予双球囊导管... 目的:探讨双球囊导管机械性扩张宫颈在未临产孕妇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本院确诊治疗的未临产孕妇142例,分为双球囊组和缩宫素组,缩宫素组孕妇给予常规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治疗,双球囊组孕妇给予双球囊导管机械性扩张宫颈治疗,统计分析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情况、治疗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结果:双球囊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双球囊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缩宫素组,前者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球囊组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缩宫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机械性扩张治疗可有效提高宫颈成熟的促进作用,改善孕妇分娩结局和围产儿结局,有助于提高产科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球囊导管 机械性扩张 宫颈 引产
下载PDF
子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距离的测量
2
作者 薛润清 张庆悦 路静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500-501,共2页
目的测量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的水平距离。探讨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的位置变化,以利于在腹式子宫切除术中预防输尿管的损伤。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4年7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1例宫颈增大患者(A组)和同期30例... 目的测量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的水平距离。探讨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的位置变化,以利于在腹式子宫切除术中预防输尿管的损伤。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4年7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1例宫颈增大患者(A组)和同期30例非宫颈增大患者(B组)。手术前均行阴道检查及B超测量宫颈直径,手术中分别测量双侧输尿管内缘至同侧宫颈外缘的水平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输尿管与子宫颈间距离为(4.4±3.6)mm较B组(17.4±2.4)mm显著缩小。二组输尿管与子宫颈间距离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与年龄、身高、体重无关。结论宫颈增大状态下输尿管与子宫颈间距离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输尿管 距离 预防 输尿管损伤 腹式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300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分析
3
作者 黄秀芹 邵明和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3期227-229,共3页
300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分析:阴道镜图像正常或有炎症者活检157例,仅1例为癌前病变,其余为良性病变;异常图像镜下活检164例,病理学诊断宫颈癌前病变10例、原位癌12例、浸润癌123例。阴道镜与组织学诊断相符合14... 3000例阴道镜检查结果分析:阴道镜图像正常或有炎症者活检157例,仅1例为癌前病变,其余为良性病变;异常图像镜下活检164例,病理学诊断宫颈癌前病变10例、原位癌12例、浸润癌123例。阴道镜与组织学诊断相符合145例,符合率88.41%。阴道镜检查能确定宫颈良性病变,从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能动态观察,结合病理学早期诊断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本文分析阴道镜下异常图像结果,提示宫颈异常图像的面积越大,其病变程度越严重。同时还讨论了宫颈腺癌的阴道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术 宫颈肿瘤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栋芝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单胎头位产妇按临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棉球湿敷宫颈协同手推宫颈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单胎头位产妇按临产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盐酸利多卡因棉球湿敷宫颈协同手推宫颈法,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分娩 盐酸利多卡因 手推宫颈 按摩子宫
下载PDF
后位宫颈早期徒手复位扩宫预防产时宫颈水肿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彭检妹 陈兰卿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4,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位置对产时形成宫颈水肿的影响及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宫颈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取1 80例后位宫颈产妇 ,随机分为A、B 2组 ,各 90例 ,A组为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干预组 ;B组为非干预组 ;取C组 1 0 0例产妇宫颈位置为前、中... 目的 探讨宫颈位置对产时形成宫颈水肿的影响及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宫颈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取1 80例后位宫颈产妇 ,随机分为A、B 2组 ,各 90例 ,A组为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干预组 ;B组为非干预组 ;取C组 1 0 0例产妇宫颈位置为前、中位组进行对照。结果 A组的宫颈水肿、活跃期异常、剖宫产数明显少于B组 ,P <0 .0 5 ;B组的 3项指标高于C组 ,P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A组较B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早期徒手复位扩宫对宫颈水肿有预防作用 ,并可缩短产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位置 复位 宫颈水肿 护理
原文传递
利多卡因两种不同用法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桂琦 马建枢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7-39,共3页
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麻醉(简称宫颈组)及2%利多卡因宫腔和宫颈粘膜表面麻醉(简称宫腔组),分别对50例人工流产的健康孕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宫颈组较宫腔组宫颈明显松弛(χ2=5446,P<001),宫颈组有66%... 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麻醉(简称宫颈组)及2%利多卡因宫腔和宫颈粘膜表面麻醉(简称宫腔组),分别对50例人工流产的健康孕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宫颈组较宫腔组宫颈明显松弛(χ2=5446,P<001),宫颈组有66%不需扩宫可直接用相应的吸管吸宫.宫颈组较宫腔组腹痛程度明显减轻(χ2=2793,P<001).两组子宫收缩及出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组能阻滞子宫颈和宫体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大大减轻了术中因机械刺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未经阴道分娩者手术时扩宫的难度.而宫腔组只能使粘膜下感觉神经末稍麻醉,不能完全阻断宫颈及宫体深部的感觉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由于子宫平滑肌的自律活动,即使完全切断其神经,仍能有节律地收缩,故宫颈组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加出血量.结果提示: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麻醉是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安全性强,镇痛效果好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利多卡因 宫颈注射 宫腔表面麻醉
下载PDF
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健 单慧敏 +1 位作者 王建红 赵海鸥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8-909,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DA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诊断为宫颈MDAC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年龄38~59岁,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水样白带、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腹胀。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DA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诊断为宫颈MDAC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年龄38~59岁,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水样白带、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腹胀。病理特征为腺体增生扭曲,有轻度异型性,浸润宫颈壁深层,纤维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结论子宫颈MDAC少见,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差,临床和病理上易被误诊为宫颈其他多种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微偏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川坤汤促宫颈成熟临床观察(附350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红秀 《河北中医》 2001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目的 观察川坤汤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3 5 0例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 ,具有引产指征 ,宫颈评分≤ 6分的孕妇 ,随机分组。其中川坤汤组 1 5 0例 ,蓖麻油组 1 0 0例 ,催产素组 1 0 0例。各组方法使用 3日后 ,进行宫颈评分 ... 目的 观察川坤汤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3 5 0例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 ,具有引产指征 ,宫颈评分≤ 6分的孕妇 ,随机分组。其中川坤汤组 1 5 0例 ,蓖麻油组 1 0 0例 ,催产素组 1 0 0例。各组方法使用 3日后 ,进行宫颈评分 ,并进行引产 ,观察各组孕妇用药前、用药后对分娩的影响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川坤汤组促宫颈成熟与催产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无副作用 ,剖宫产率低 ,与蓖麻油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川坤汤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 ,与宫颈自然成熟相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坤汤 促宫颈成熟 引产效果 病例分析 疗效
下载PDF
斯帕丰镇痛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朱淑平 王林源 +4 位作者 胡春秀 吴维光 杨振华 陈亚琼 韩凌霄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071-1072,1076,共3页
【目的】观察斯帕丰在人工流产术中软化宫颈、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确诊妊娠6~12周内无人工流产禁忌证患者360例,随机分为2组,各180例。斯帕丰组初孕妇22例,经孕妇158例,肌肉注射斯帕丰40mg,15min后开始行吸宫术;对... 【目的】观察斯帕丰在人工流产术中软化宫颈、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确诊妊娠6~12周内无人工流产禁忌证患者360例,随机分为2组,各180例。斯帕丰组初孕妇22例,经孕妇158例,肌肉注射斯帕丰40mg,15min后开始行吸宫术;对照组初孕妇20例,经孕妇160例,不用任何药物按传统机械扩宫法行人工流产术。观察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中疼痛程度、血氧饱和度、宫颈松弛度、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斯帕丰组宫颈松弛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注射斯帕丰行人工流产术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帕丰 人工流产 软化宫颈
下载PDF
84例产褥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常见致病微生物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宜霏 余春风 +1 位作者 孙杨芳 柴芸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1期130-133,141,共5页
目的研究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常见致病微生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发生的84例产褥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未发生产褥感染的200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 目的研究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常见致病微生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发生的84例产褥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未发生产褥感染的200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分离获得的致病微生物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感染组妊娠糖尿病、产钳助产、宫口开全后中转剖宫产患者的分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糖尿病是产褥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本研究中共检出致病微生物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占32.50%),革兰阳性菌10株(占25.00%),支原体16株(占40.00%),衣原体1株(占2.50%),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对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2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结论产钳助产、妊娠糖尿病、宫口开全后中转剖宫产是产褥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其中,妊娠糖尿病是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临床常见致病微生物谱及耐药率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感染 妊娠糖尿病 宫口开全 产钳助产 病原微生物
下载PDF
宫颈成熟度与促宫颈成熟法
11
作者 许秀珍 《山西护理杂志》 1995年第3期103-104,共2页
宫颈成熟度与促宫颈成熟法246003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许秀珍关键词宫颈成熟度,评估,促宫颈成熟法TheMaturationDegreeoftheUterineNeckandtheMethodforthePromoti... 宫颈成熟度与促宫颈成熟法246003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许秀珍关键词宫颈成熟度,评估,促宫颈成熟法TheMaturationDegreeoftheUterineNeckandtheMethodforthePromotionofitsMat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成熟度 促宫颈成熟法 药物引产 器械引产
下载PDF
人工流产术前宫颈及子宫内膜麻醉的镇痛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会芹 朱先贵 闫惠芳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285-286,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与子宫内膜两部位联合麻醉、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两药物配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术前对麻醉组 10 6例行普鲁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子宫内膜表面麻醉。术中记录受术者腹痛程度、无阻力插入... 目的 探讨宫颈与子宫内膜两部位联合麻醉、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两药物配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术前对麻醉组 10 6例行普鲁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子宫内膜表面麻醉。术中记录受术者腹痛程度、无阻力插入宫颈内口的扩张器号、出血量、人流综合征例数等指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疼痛标准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进行评价 ,同期选择按传统机械扩宫法 10 4例做对照。结果 麻醉组镇痛有效率95 3% ,宫口松驰有效率 95 3% ,人流综合征无 1例发生。两组比较P均 <0 0 0 1。两组出血量比较无差异 ,无利多卡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普鲁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子宫内膜表面麻醉镇痛效果显著 ,可大大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宫颈 子宫内膜 麻醉 镇痛
下载PDF
尼尔雌醇与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节育环的作用
13
作者 孙景兰 张艳军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7期131-132,共2页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与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节育环难易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符合绝经后放置节育环的妇女,随机各分为3组,每组50例:尼尔雌醇组(A组)5 mg,口服后7 d取环;米索前列醇(B组)600 mg,口服2 h后取环;C组取环前不用任何药...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与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节育环难易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符合绝经后放置节育环的妇女,随机各分为3组,每组50例:尼尔雌醇组(A组)5 mg,口服后7 d取环;米索前列醇(B组)600 mg,口服2 h后取环;C组取环前不用任何药物。结果 ①A与B组的宫颈软化差异无显著性(x_2=0.10,P>0.05);A、B两组与C组的宫颈软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A与C组:x_2=15.43,B与c组:x_2=17.53,P均<0.01)。②取环成功:顺利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x_2=0.38,P>0.05)A、B两组与C组均有差异非常显著性(与A组x_2=46.31,与B组x_2=52.17,P均<0.01)。结论 尼尔雌醇与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取节育环难易影响相当,且安全、成功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软化宫颈 节育环取出
下载PDF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分析
14
作者 张 娟 刘丽哲 安妹丽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53-154,共2页
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有阴道流血、残端肉芽、性生活满意度降低等并发症,宫颈周围粘连者更增加了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自1998年7月至今施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与同期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60例相比,结果提示:采用筋膜... 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有阴道流血、残端肉芽、性生活满意度降低等并发症,宫颈周围粘连者更增加了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自1998年7月至今施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60例,与同期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60例相比,结果提示: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方法简便、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宫颈筋膜 腹式子宫切除术 妇科手术 手术方法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伴行产程图100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姜桂珍 李秀娟 +1 位作者 李英娟 王守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报告以伴行产程图为依据积极处理产程的住院产妇100例。活跃期开始于 2cm13例,3cm87例,活跃期起点角度20°~80°,>40°与≤40°相比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宫颈扩张率依次增加,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40°... 本文报告以伴行产程图为依据积极处理产程的住院产妇100例。活跃期开始于 2cm13例,3cm87例,活跃期起点角度20°~80°,>40°与≤40°相比活跃期时间明显缩短,宫颈扩张率依次增加,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40°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40°组,两者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异常产程图10例占10%,其剖宫产组(54.5%)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4.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伴行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在分娩结局的预测中和产程处理的决定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行产程图 活跃期起点 宫颈扩张率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效果观察
16
作者 普翠芬 张文瑾 曾凡玲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对 30例钳刮术者于术前用药软化宫颈并与 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数据用卡方及 t检验判定其显著性。结果:用药组宫颈软化率为 100%,对照组软化率为 36. 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对 30例钳刮术者于术前用药软化宫颈并与 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数据用卡方及 t检验判定其显著性。结果:用药组宫颈软化率为 100%,对照组软化率为 36. 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1)。术中出血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1)。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给药软化宫颈效果较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钳刮术 软化宫颈
下载PDF
利多卡因配伍利宁凝胶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夏文艳 张晓英 +2 位作者 夏平 魏华 吴艳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与宫内膜两部位联合麻醉,利多卡因与利宁凝胶两药配伍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对麻醉组120例行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和利宁凝胶子宫内膜表面麻醉。术中记录受术者腹痛程度、插入宫颈内口的扩张器号数、出血量、... 目的探讨宫颈与宫内膜两部位联合麻醉,利多卡因与利宁凝胶两药配伍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对麻醉组120例行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和利宁凝胶子宫内膜表面麻醉。术中记录受术者腹痛程度、插入宫颈内口的扩张器号数、出血量、人流综合征例数。同期选择未用药对照组125例。结果麻醉组镇痛有效率91%,宫颈口松弛有效率84.3%,无人流综合征发生,(P<0.001)。出血量无差异。结论利多卡因配伍利宁凝胶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配伍 利宁凝胶 无痛人工流产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痔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宫颈癌盆腔放疗伴发肛周痔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王琴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1年第7期34-35,共2页
为观察痔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宫颈癌盆腔放疗伴发肛周痔的疗效,将60例宫颈癌盆腔放疗伴发肛周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痔疮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痔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 为观察痔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宫颈癌盆腔放疗伴发肛周痔的疗效,将60例宫颈癌盆腔放疗伴发肛周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痔疮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痔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宫颈癌盆腔放疗伴发肛周痔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膏 红外线照射 宫颈癌盆腔放疗伴发肛周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