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排尿训练对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 被引量:117
1
作者 王萍 冯恭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36-538,共3页
为了评估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效果 ,对 61例接受经股动脉、股静脉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平卧排尿训练的对照研究。试验组在术前 1d开始指导患者以一侧肢体制动的姿势在床上练习平卧位排尿练习至... 为了评估术前平卧位排尿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效果 ,对 61例接受经股动脉、股静脉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平卧排尿训练的对照研究。试验组在术前 1d开始指导患者以一侧肢体制动的姿势在床上练习平卧位排尿练习至少 2次 ,至患者感到排尿时自然顺利为止 ;对照组术前 1d仅做常规准备。结果 :试验组术前训练首次排尿与末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 1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首次排尿两组患者自身感受情况比较 ,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表明介入治疗患者经术前指导进行平卧位排尿训练可减少术后排尿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治疗 术前排尿训练 排尿困难 尿潴留 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3
2
作者 霍阳 高智玉 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对其1年内死亡风险预测量表中的排尿障碍、吞咽困难、双侧大脑受累、发病时伴有高热、缺血性心脏病史、周围血管病史、意识不清、糖尿病史8项预测因素进行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对其1年内死亡风险预测量表中的排尿障碍、吞咽困难、双侧大脑受累、发病时伴有高热、缺血性心脏病史、周围血管病史、意识不清、糖尿病史8项预测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2±1.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和≥65岁、有无排尿障碍、有无吞咽困难、是否双侧大脑受累、发病时有无高热、有无缺血性心脏病史、是否意识不清、能否抬起上肢、能否独立行走等指标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排尿障碍、吞咽困难和缺血性心脏病史是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年龄、是否排尿障碍、是否吞咽困难和有无缺血性心脏病史是影响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排尿障碍 吞咽障碍 心肌缺血 年龄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保留腹腔植物神经丛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被引量:39
3
作者 刘忠臣 董新舒 刘平果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1期665-666,共2页
目的 评价男性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对减少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对 80例DukesB、C期直肠癌患者行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其中 10例为保留单侧植物神经 ) ,另外 2 5例 (DukesB、C期 )行单纯直... 目的 评价男性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对减少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对 80例DukesB、C期直肠癌患者行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其中 10例为保留单侧植物神经 ) ,另外 2 5例 (DukesB、C期 )行单纯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结果 保留双侧植物神经的 70例术后勃起、射精、完成性交及出现性高潮者分别为 97 1%、92 9%、91 4%和 88 5 % ;10例保留单侧植物神经者 ,分别为 :7/ 10、5 / 10、4/ 10、4/ 10 ;2 5例未保留植物神经者全部丧失性功能。植物神经保留组 3例出现近期尿潴留 ,未保留组 2 3例 (92 % )有近期尿潴留 ,7例 (2 8% )有远期尿潴留。结论 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扩大根治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性功能和泌尿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自主神经系统 性功能障碍 泌尿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2
4
作者 鲁永鲜 胡蔓萝 +6 位作者 王文英 刘昕 刘静霞 沈文洁 葛静 张迎辉 赵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1-337,共7页
目的 探讨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主、客观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0年2月,采用阴道全封闭术及阴道部分封闭术(LeFort术)治疗老年性重度POP患者63例,患者采用POP定量分度(POP-Q)法分期均为Ⅲ~Ⅳ期,... 目的 探讨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主、客观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0年2月,采用阴道全封闭术及阴道部分封闭术(LeFort术)治疗老年性重度POP患者63例,患者采用POP定量分度(POP-Q)法分期均为Ⅲ~Ⅳ期,平均年龄(75±6)岁(59~87岁),其中58例(92%)伴有1种以上的内科合并症.63例患者中,子宫脱垂53例,宫颈脱垂1例,阴道穹隆脱垂9例;既往POP修补术后复发7例;合并排尿困难23例(36%),排便困难11例(17%),大便失禁3例(5%);尿失禁及脱垂前有尿失禁史28例(44%).63例患者中,48例(76%)行阴道全封闭术,15例(24%)行阴道部分封闭术;58例(92%)同时行肛提肌+会阴体修补术,20例(32%)同时行抗尿失禁术.分别于术后2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效果,测量POP-Q分期及阴道、阴裂及会阴体长度,并采用非正式的自身形象和满意度问卷评价手术的主观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48)min,其中阴道全封闭术及阴道部分封闭术分别为(128±58)和(82±26)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87±128)ml(50~600 ml),其中阴道全封闭术及阴道部分封闭术分别为(232±159)和(101±54)ml,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手术副损伤及死亡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63).63例患者术后POP-Q分期均≤Ⅰ期,无一例复发.患者术后1年时的平均阴道长度、阴裂长度分别为(3.4±1.1)、(2,3±0.5)cm,均明显小于术前[分别为(7.7±1.1)、(5.5±1.5)cm,P〈0.01];会阴体长度为(3.5±0.9)cm,明显大于术前[(2.6±0.9)cm,P〈0.01].63例患者中,3例(5%)术后发生轻度尿失禁.术前23例有排尿困难者平均残余尿量为(110±38)ml(50~235 ml),术后拔除尿管后减至12 ml.11例术前有排便困难者,术后6例(54%)好转;3例有大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妇科外科手术 尿失禁 排尿障碍
原文传递
饮水计划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艾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9-660,共2页
目的探讨饮水计划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中的作用。方法制订饮水计划表,指导患者按计划饮水和排尿,并监督患者具体饮水控制情况,比较实行饮水计划前后尿量情况。结果实行饮水计划后能有效控制间歇导尿期间的尿量。结论患者有计划的饮... 目的探讨饮水计划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中的作用。方法制订饮水计划表,指导患者按计划饮水和排尿,并监督患者具体饮水控制情况,比较实行饮水计划前后尿量情况。结果实行饮水计划后能有效控制间歇导尿期间的尿量。结论患者有计划的饮水能使神经源性膀胱接近正常舒缩功能,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排尿障碍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29
6
作者 孙晓文 许纯孝 毕东宾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8-750,共3页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 分析总结 5 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原因及处理经验。排尿困难的原因有膀胱颈口狭窄或孪缩、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或复发、膀胱逼尿肌乏力...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 分析总结 5 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开放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原因及处理经验。排尿困难的原因有膀胱颈口狭窄或孪缩、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或复发、膀胱逼尿肌乏力或神经源性膀胱机能障碍和其他泌尿系疾患。 结果 手术治疗 4 8例 ,成功 4 5例 (94 % ) ,术后随访 2~ 84个月 ,平均 38个月 ,均排尿通畅。 3例失败 ,长期留置耻骨上膀胱造瘘。 结论 正确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外科手术 排尿障碍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训练法用于52例脊髓损伤病人自主排尿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阳世伟 孙其凤 +3 位作者 李金霞 唐峥杰 张薇 龚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提高脊髓损伤(SCI)病人瘫痪膀胱充盈度感觉代偿功能和自主排尿功能。方法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对52例SCI病人于伤后1周开始进行卧位、半坐卧位或坐位的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病人对膀胱充盈度的感觉及代偿功能恢复情况,测定脱离导尿... 目的提高脊髓损伤(SCI)病人瘫痪膀胱充盈度感觉代偿功能和自主排尿功能。方法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对52例SCI病人于伤后1周开始进行卧位、半坐卧位或坐位的生物反馈训练,观察病人对膀胱充盈度的感觉及代偿功能恢复情况,测定脱离导尿管后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及膀胱残余尿量(RUV)。结果本组全部于出院前完成自主排尿过程,拔除尿管时间为15~53d,平均30±15d;92.3%的病人对膀胱充盈度感觉代偿功能基本正常,76.9%的病人RUV≤100ml。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法能有效提高SCI病人膀胱充盈度的感觉代偿功能和自主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训练法 脊髓损伤 自主排尿训练 排尿障碍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郑宗珩 卫洪波 +7 位作者 陈图峰 黄江龙 魏波 胡宝光 郑峰 郭卫平 黄勇 司徒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2976-297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的139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63例行腹腔镜PANP手术(L—PANP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的139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63例行腹腔镜PANP手术(L—PANP组);76例行开腹PANP手术(O-PANP组)作为对照。分析L—PANP手术的根治性、安全性;通过对患者排尿功能的随访、尿流动力学检查等,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结果L—PANP组患者术后10d时,Ⅰ型及Ⅱ型术式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降程度小于O—PANP组同型术式患者(Z=-2.358、P=0.018,Z=-2.268、P=0.033),但两组间行Ⅲ型术式者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2,P=0.237);术后1个月时,L—PANP组各型术式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降程度均小于0一PANP手术同型术式患者(均P〈0.05)。L-PANP组和O-PANP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8.0%(50/51)和96.6%(57/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术后1年的盆腔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9%(2/52)和5.1%(3/5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867)。结论L—PANP手术对患者排尿功能的保护优于O—PANP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尿动力学 排尿障碍 盆腔自主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耳穴贴压辅助针灸对术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戴玮 赵航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耳穴贴压辅助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9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耳穴贴压。2组均治疗7 d。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3~5 h、5~8 h的排尿量,以及... 目的回顾性分析耳穴贴压辅助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9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耳穴贴压。2组均治疗7 d。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3~5 h、5~8 h的排尿量,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的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排尿时间、膀胱顺应性(bladder compliance, BC)、最大逼尿肌压力(maximum detrusor pressure, MDP),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 h、5~8 h排尿量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89、4.325,P<0.01)。治疗后48 h,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BC、MDP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92、3.655、3.364、5.042,P值均<0.01),残余尿量、排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261、-4.174,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2/45)、对照组为88.9%(4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7,P=0.031)。结论耳穴贴压辅助针灸可改善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 针灸疗法 排尿障碍 尿潴留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排尿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谯瞧 车向明 樊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评价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通过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30 d内尿潴留发生率、术后... 目的:评价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通过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30 d内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第7至10天尿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来评价患者排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显示,腹腔镜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均高于开腹组(均P<0.05),排尿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IP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握术中操作要点,腹腔镜TME对术后短期排尿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排尿障碍
原文传递
骶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9例报告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茁 田晓军 +5 位作者 马潞林 刘可 邓绍晖 庞林涛 鞠文龙 王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4,328,共4页
目的评估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10月9例难治性OAB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包括体验性治疗与永久性植入两部分。术后使用三... 目的评估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10月9例难治性OAB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包括体验性治疗与永久性植入两部分。术后使用三代喹诺酮类或二代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比较永久植入术后与体验治疗术前的排尿日记(包括5 d平均24 h排尿次数、5 d平均24 h每次排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O’Leary-Sant评分(O’Leary-Sant problem and symptom index,OPSI)及其中的问题指数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problem index,ICPI)和症状指数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symptom index,ICSI)等。随访患者是否发生手术不良反应,刺激作用不良反应及装置不良反应。结果 9例体验治疗后疗效满意,均接受永久性调节器长期植入治疗,永久植入成功率为100%。体验治疗与永久植入术时间间隔为6~22 d,(9.6±5.0)d。术后随访3~8个月,(6.1±1.5)月。体验治疗术前平均24 h排尿次数(34.0±16.7)次,明显多于永久植入术后末次随访排尿次数(18.0±4.5)次(t=3.648,P=0.007);术前平均24 h每次排尿量(106.5±44.6)ml,明显少于永久植入术后末次随访排尿量(140.8±38.3)ml(t=-4.314,P=0.003)。体验治疗术前OABSS(10.8±1.7)分、OPSI(31.6±2.4)分、ICPI(14.4±1.1)分、ICSI(17.1±1.6)分,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6.3±3.3)分(t=5.946,P=0.000)、(16.0±3.5)分(t=9.061,P=0.000)、(6.8±2.5)分(t=7.667,P=0.000)、(9.2±2.6)分(t=6.475,P=0.000)。未发生感染、出血、神经或血管损伤等手术不良反应,植入位点疼痛、新发疼痛、肠道功能变化、短暂轻度的电击感等刺激作用不良反应,电极断裂、电极短路、功能异常、部件腐蚀、感染等装置不良反应。结论 SNS对于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OAB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刺激 膀胱过度活动症 排尿障碍 尿控
下载PDF
骶神经电针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意义 被引量:21
12
作者 秦江 赵亚杰 +6 位作者 任能 唐家广 任东风 石秀秀 曹峥 于宁 唐金树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665-669,共5页
目的:观察骶神经电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马尾神经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7.37(17~6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实验室及生... 目的:观察骶神经电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马尾神经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7.37(17~6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实验室及生化检查排除上尿路积水、尿路感染及结石等并发症后给予骶神经电针刺激,20次为1个疗程。再行间歇导尿配合行为疗法、扳机点叩击排尿法以及 Kegel 训练(盆底肌训练),并做好排尿日记。在治疗结束后从导尿到首次反射排尿用时、平衡膀胱建立的时间、排尿量及残余尿量比、膀胱安全容量生活质量评估( quality of life,QOL )、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并在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组未发现严重副作用患者,出现漏尿8例,其中有2例因反复低热、全身乏力以及不能接受家庭清洁导尿而最终选择手术治疗。首次排尿用时(7.80±4.82)天。平衡膀胱建立用时(22.20±7.17)天,有效建立平衡膀胱率75%。反射性排尿量与残余尿量比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半年均有明显提升,分别为4.06±5.21、7.51±6.80。在膀胱安全容量方面,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P>0.05)。QOL评分由治疗前(4.35±1.27)分减少到治疗结束时(2.40±0.99)分( 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更低为(1.15±2.45)分( P<0.05)。在评价菌尿的指标中,WBC及BAC检出率均明显降低,分别由治疗前90%、80%降低到治疗结束时的65%、57.9%以及治疗结束后半年的40%、40%( P<0.05);治疗结束时尿菌落数82.6%与治疗前92.6%比较,变化不大( P>0.05),但治疗结束后半年菌落数明显减少到50%,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尿路出血指标RBC检出率及B超显示上尿路积水情况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膀胱 神经原性 排尿障碍 脊髓损伤 康复 骶尾部
原文传递
骶神经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忠 杜广辉 +6 位作者 叶章群 廖利民 蔡丹 马杨之 张旭 刘继红 杨为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9期401-403,共3页
目的 :观察骶神经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刺激骶 3神经治疗 4例排尿功能障碍患者 ,其中 1例接受永久性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治疗。通过排尿日记及患者症状评价疗效。结果 :3例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的患者症状... 目的 :观察骶神经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刺激骶 3神经治疗 4例排尿功能障碍患者 ,其中 1例接受永久性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治疗。通过排尿日记及患者症状评价疗效。结果 :3例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的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 ,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 ,平均排尿量增加 ,尿急程度减轻 ;另 1例膀胱收缩无力患者无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刺激 膀胱排尿障碍 治疗
下载PDF
骶神经调节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初步临床结果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耀光 王建业 +15 位作者 张大磊 田子健 张志鹏 王萱 万奔 魏东 刘明 张力青 朱生才 朱刚 王建龙 陈鑫 王鑫 马宏 赵爽怿 伍建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评估骶神经调节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painful bladder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PBS/I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21例PBS/IC患者接受SNM体验治疗... 目的 评估骶神经调节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painful bladder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PBS/I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21例PBS/IC患者接受SNM体验治疗.患者均曾接受行为治疗、口服药物治疗、膀胱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液、膀胱水扩张或膀胱黏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等治疗,但疗效不佳.收集患者体验治疗术前及永久性调节器植入术后的排尿日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间质性膀胱炎指数和生命质量评分.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各随访1次,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临床成功被定义为以体验治疗术前的排尿日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间质性膀胱炎指数和生命质量评分为基准线,体验治疗术后上述评价标准改善率达到50%及以上,且患者要求植入永久性调节器. 结果 体验治疗后3例患者因体验治疗后疗效不满意拒绝植入调节器,18例接受InterStim长期植入治疗.本组永久植入成功率为86%.术后随访2~ 30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平均24 h排尿次数为(23.2±7.1)次、夜尿次数为(13.0±4.7)次、平均每次排尿量(73.3±12.9) ml、视觉模拟疼痛评分7.2±1.1、间质性膀胱炎问题指数15.6±1.3、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14.1±1.8、生命质量评分5.6±0.5.术后疗效保持稳定,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11.1±3.2)次、(5.9±2.1)次、(164.4±28.5) ml、3.4±0.8、7.0±0.7、6.6±1.0、1.9±1.0,永久植入术后较体验治疗术前症状及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感染、电极移位断裂或其他不可逆的不良反应. 结论 初期临床结果显示,SNM对于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PBS/IC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调节 排尿障碍 尿控 膀胱炎 间质性 膀胱疼痛综合征
原文传递
子宫切除手术方式对手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谭爱丽 洪莉 +1 位作者 赵玉宇 蒋丽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1-30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60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A-TH;46例)、经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L-TH...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60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A-TH;46例)、经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L-TH;59例)、经阴道筋膜外子宫切除术(V-TH;42例)、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CISH;78例)、经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CISH;35例),于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妇科检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盆底肌力检查、评估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评估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FSFI)。 结果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术后6个月A-TH与A-CISH[分别为7%(3/46)、3%(2/78)]、A-TH与L-CISH[为3%(1/35)]有差异(P〈0.05);POP-Q分度术后6个月A-TH与A-CISH在程度上有差异(P〈0.05)。盆底肌疲劳度异常的比例术后6个月A-TH与A-CISH[分别为59%(27/46)、29%(23/78)]、A-TH与L-CISH[为26%(9/35)]有差异(P〈0.05),术后12个月L-TH与A-CISH[分别为61%(36/59)、29%(23/78)]有差异(P〈0.05);盆底综合肌力异常的比例术后6个月L-TH与A-CISH[分别为53%(31/59)、24%(19/78)]、V-TH[为60%(25/42)]与A-CISH、V-TH与L-CISH[为23%(8/35)]有差异(P〈0.05),术后12个月V-TH与A-CISH[分别为57%(24/42)、26%(20/78)]有差异(P〈0.05)。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异常的发生率术后6个月、12个月各术式间均无差异(P〉0.05),各术式间PFDI-20总分并无差异(P〉0.05)。FSFI原始评分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在A-TH与A-CISH、L-TH与A-CISH、A-CISH与L-CISH间均有差异(P〈0.05)。 结论不同的手术路径术后短期内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的手术切除范围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比较,前者可能更有利于盆底结构和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疾病 子宫切除术 盆腔器官脱垂 尿失禁 压力性 排尿障碍
原文传递
膀胱水扩张结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16
作者 石秀秀 原艳丽 +7 位作者 唐金树 秦江 胡鸢 侯树勋 常德地 王晓晶 曹晶晶 张铁松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观察膀胱水扩张结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脊髓损伤的神经源性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18~64)岁。初期采用膀胱水扩张方法... 目的:观察膀胱水扩张结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脊髓损伤的神经源性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18~64)岁。初期采用膀胱水扩张方法,在膀胱安全压力(<40 cm H2O )监测下,逐渐将小膀胱扩张到有效膀胱容量后开始视觉反馈排尿训练。膀胱水扩张前后,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后,均记录膀胱安全容量、基础和最高膀胱内压、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程等数据,并行泌尿系B 超及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经过2~12周膀胱水扩张训练后,除1例损伤时间较长外,其余患者膀胱均达到有效安全容量≥300 ml。经过2~6周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无自主排尿者(12例)均建立反射排尿,且残余尿<80 ml。平均最大膀胱压力:水扩张前、后变化不明显( P>0.05);视觉反馈训练后有明显改善为(65.24±16.37),与水扩张后(43.12±18.64)( cm H2O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平均日排尿次数治疗后(9.67±4.25)明显小于治疗前(17.5±5.64),且平均单次排尿量治疗后(160.50±25.31) ml明显多于治疗前(70.25±23.1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漏尿频繁者的尿失禁次数,治疗后(5.36±3.21)明显小于治疗前(12.73±3.7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水扩张可以有效将脊髓损伤后该类型膀胱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功能改善,达到一定储尿功能;后期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容量,增加顺应性,为膀胱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后期患者有效排尿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 反馈 感觉 排尿障碍 脊髓损伤 康复 膀胱水扩张
原文传递
夜尿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关志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7-492,共6页
Noctur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interrupted sleep in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The condition affects both men and women,with an incidence that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age.Nocturia has a negative impa... Nocturi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interrupted sleep in general adult population.The condition affects both men and women,with an incidence that increases dramatically with age.Nocturia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affecting bot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 issued a report of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in 2002,in which nocturia is defined as waking during the night at least once to urinate.Nocturia is a common complaint in elderly population.Although most cases of nocturia are assumed to be caused by urologic problems,the interacting effects of aging and sleep on renal and urinary function,in fact,cause nocturia in the elderly.Effective diagnosis of the condition is dependent 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s underlying etiology.Multiple factors may cause nocturia,such as behavioral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athologic conditions.In general,the causes of nocturia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diurnal polyuria,nocturnal polyuria,and low bladder capacity.Careful evaluation of medications and underlying medical conditions is essential for the proper management of nocturia.A voiding diary is necessary to diagnose the syndrome of nocturnal polyuria,which is a common cause of nocturia.Addressing any underlying condi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nocturia is the first step in treating the condition.Lifestyle and behavioral changes may provide benefit in some individuals,but for many cases,pharmacotherapy is the best option.Antimuscarinic agents are first-line therapie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and are often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nocturia.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lso include desmopressin,a synthetic analog of arginine vasopressin,which can increase urinary osmolality and decrease total urinary volume.The desmopressin therefore increases the length of time until the first nocturnal void and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nocturnal voids,the NUV voided,and the percentage of urine voided at n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尿症 排尿障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宁 黄晓琳 丁新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3-594,共2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magneticstimulation,FMS)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患者8例,通过患者因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lowerurinarytracts...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magneticstimulation,FMS)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患者8例,通过患者因排尿的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lowerurinarytractsyndrome,LUTS)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难治性尿频尿急综合征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日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尿急程度减轻,其中3例达到完全康复,1例患者无效。结论:FMS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刺激 治疗 膀胱排尿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下尿路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排尿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路然 张惊宇 刘岩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排尿障碍的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伴排尿障碍患者1 561人,统计学单因素分析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龄及患有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感染...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排尿障碍的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伴排尿障碍患者1 561人,统计学单因素分析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特点、转归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龄及患有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感染的脑卒中患者更易发生排尿障碍(P<0.05);脑卒中后排尿障碍与性别及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无关(P>0.05);脑卒中患者发病部位和类型与排尿障碍类型有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发病部位、类型及患者的年龄、是否患有前列腺疾病、是否患有泌尿系感染是排尿困难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排尿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雪梅 冯涛 +3 位作者 顾朱勤 刘萍 张璇 陈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535例PD患者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测,并分为睡眠障碍组249例和非睡眠障碍组286例。分别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分级、汉密尔顿抑...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535例PD患者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测,并分为睡眠障碍组249例和非睡眠障碍组286例。分别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分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DS)、疲劳严重度量表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睡眠障碍组较非睡眠障碍组更易出现便秘(67.5%vs 48.3%)、疲劳(79.1%vs 44.4%)、嗅觉减退(35.7%vs 23.8%)、排尿障碍(50.6%vs 11.5%)、头晕(45.4%vs 26.9%)等症状(P<0.01);睡眠障碍组各量表评分高于非睡眠障碍组[HMDS评分(16.96±10.57)分vs(9.77±7.55)分、UPDRS-Ⅰ(2.59±2.05)分vs(1.56±1.47)分、UPDRS-Ⅱ(11.27±5.81)分vs(8.63±4.51)分、UPDRS-Ⅲ(23.30±12.87)分vs(19.02±11.37)分、UPDRS总分(42.35±20.80)分vs(32.83±17.33)分,P<0.01]。2组患者Hoehn-Yahr分级、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且其他非运动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便秘、疲劳、抑郁、排尿障碍、头晕、UPDRS-Ⅲ是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睡眠障碍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其与便秘、疲劳、抑郁、排尿障碍、头晕等非运动症状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便秘 疲劳 排尿障碍 头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