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6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104
1
作者 解丹 郑瑾 苏兰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TURP)术后出血量和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程序完成试验分组的随机化,将96例TURP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立即行持续膀胱冲洗。... 目的探讨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TURP)术后出血量和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程序完成试验分组的随机化,将96例TURP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8)。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立即行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温度:试验组为(35.50±1.50)℃,对照组为(26.18±0.82)℃。结果试验组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血块堵管、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冲洗液加温至(35.50±1.50)℃进行持续膀胱冲洗,可有效减轻TURP术后出血、膀胱痉挛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洗 温度 膀胱 出血 痉挛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胜年 李青 +1 位作者 钱自强 张力维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对早期宫颈癌病人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03例早期宫颈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对早期宫颈癌病人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03例早期宫颈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其余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资料、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膀胱功能、直肠功能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207.58±44.41)min,术中出血量(132.64±80.08)mL,术后住院天数(9.32±2.98)d,淋巴结切除个数(15.68±7.06)枚;观察组手术时间(258.68±59.89)min,术中出血量(163.60±94.30)mL,术后住院天数(9.00±3.35)d,淋巴结切除个数(14.40±6.07);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切除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保留尿管时间(17.75±3.61)d,膀胱功能障碍47.2%,腹压排尿26.4%,尿失禁3.8%,尿潴留22.6%;观察组保留尿管时间(11.54±2.38)d,膀胱功能障碍22.0%,腹压排尿10.0%,尿失禁2.0%,尿潴留8.0%,除尿失禁外(P>0.05),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56.42±8.79)h,排便时间(124.84±14.94)h,均短于对照组的排气时间(79.77±8.73)h和排便时间(160.40±19.337)h(均P<0.05);术后4个月通过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心宫颈癌病人生活质量问卷表(EORTC QLQ-cx24)评估两组病人术后性生活质量,观察组病人在性活跃度、性愉悦感、性交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病人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腹腔镜检查 子宫切除术 生活质量 内脏神经 腹下丛 膀胱 直肠 性功能
下载PDF
膀胱压监测在危重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3
作者 于卫华 潘爱红 艾皖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通过膀胱压监测,及时发现腹腔高压,给予干预治疗、护理,监测、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危重患者监护水平。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实验组45例采取常规重症监护和膀胱压力(UBP)监测,UBP升高者给予干预措... 目的通过膀胱压监测,及时发现腹腔高压,给予干预治疗、护理,监测、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危重患者监护水平。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实验组45例采取常规重症监护和膀胱压力(UBP)监测,UBP升高者给予干预措施;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重症监护和治疗。两组均观察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尿量、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CVP、HR、MAP、R、SpO_2、尿量、肾功能等的变化和预后、意识转归、并发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重症监护+UBP监测能及时发现腹内高压(LAH),采取干预性措施,可以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降低ACS患者病死率,可作为综合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常规监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 重症监护
原文传递
改良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对患者膀胱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文文 李斌 +5 位作者 佐晶 张功逸 杨页多 曾红梅 李晓光 吴令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1-347,共7页
目的 探讨改良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保留神经平面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NPSRH)对患者膀胱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开腹NPSRH治疗的102例Ⅰ b1... 目的 探讨改良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保留神经平面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NPSRH)对患者膀胱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开腹NPSRH治疗的102例Ⅰ b1~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NPSRH组),采用Excel 2010软件中随机选取公式随机选取同期接受常规开腹子宫广泛性切除术(CRH)的204例Ⅰ b1~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CRH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治疗等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以术后导尿时间评价术后近期膀胱功能,采用生命质量调查法评价术后远期膀胱功能)及复发、生存状况进行比较,并对影响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手术相关指标:NPSRH组、CRH组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268.8、242.4 min,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4.6、17.2d,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94、450 ml)、术中输血比例[分别为46.1%(47/102)、41.7% (85/204)]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 (15/102)、11.8%(24/204)]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膀胱功能:NPSRH组、CRH组患者的中位术后导尿时间分别为9.1、1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命质量调查法显示,NPSRH组、CRH组(末次随访时无复发生存且配合随访的患者分别为85、167例)患者术后远期尿频[14.1% (12/85)、33.5% (56/167)]、尿潴留[23.5%(20/85)、38.9%(65/167)]、尿失禁[36.5% (31/85)、54.5%(91/167)]及用力排尿[10.6%(9/85)、40.7% (68/167)]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自主神经系统 膀胱
原文传递
八髎穴电针为主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5
作者 马飞翔 李万浪 +2 位作者 柏建中 詹冬梅 朱颖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观察八髎穴电针刺激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即骶神经起搏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骶神经起... 目的观察八髎穴电针刺激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即骶神经起搏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骶神经起搏法治疗(八髎穴电针刺激法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膀胱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即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自主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平均控尿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自主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平均控尿费用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功能指标及平均控尿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穴电针刺激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能较好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源性膀胱 骶神经 八髎 神经电刺激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膀胱术的技术与经验 被引量:29
6
作者 艾星 贾卓敏 +7 位作者 孙玉成 郭岩杰 高峰 关亚伟 臧桐 孙凤岭 郑清友 张国晖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一回肠膀胱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54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一回肠膀胱术患者资料。男49例,女5例。年龄44~71岁。T2期22例,T3期27例,T4期5例。单发肿瘤40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一回肠膀胱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54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一回肠膀胱术患者资料。男49例,女5例。年龄44~71岁。T2期22例,T3期27例,T4期5例。单发肿瘤40例。分析54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肿瘤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240~420min,中位时间340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2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d。无围手术期死亡。切缘阳性3例,术后均接受局部放疗。平均清除淋巴结数为10枚/入,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4例,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给予辅助全身化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1/54)。54例患者术后随访1.5~4.5年,平均2.9年,总生存率为79.6%(43/54),其中4例死于肿瘤转移,7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对于无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机会的患者,腹腔镜F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一回肠膀胱术是安全可行的微创术式之一,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初期肿瘤根治效果好,局部切缘阳性患者还可接受局部补救性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术 回肠膀胱 膀胱肿瘤
原文传递
动态尿动力学与常规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文建国 朱文 +5 位作者 杨黎 崔林刚 尚小平 张瑞莉 李金升 黄晨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尿动力学(CUD)和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检出率及尿动力学参数,探讨AUM在评估女性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女性SUI患者30例。年龄32~63岁,平均(49.4±... 目的比较常规尿动力学(CUD)和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异常检出率及尿动力学参数,探讨AUM在评估女性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女性SUI患者30例。年龄32~63岁,平均(49.4±9.4)岁。病程1~9年,平均(4.7±2.8)年。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问卷调查,根据ICI-Q—SF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尿失禁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行CUD检查和3个周期的AUM检查,分别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AUM的SUI和逼尿肌过度活动(DO)检出率分别为90%和37%,明显高于CUD的70%和10%(P〈0.05)。对ICI.Q—SF评分为中、重度尿失禁且AUM与CUD同时检出SUI(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的21例患者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发现,AUM组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ALPP)和排尿量显著低于CUD组(P〈0.05),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CUD组(P〈0.05)。结论AUM较CUD能更容易监测到患者SUI和DO的发生,SUI阳性率增高可能与AUM组患者ALPP值偏低有关。对于有临床症状而CUD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行AUM检查,降低SUI和DO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动态尿动力学检查 尿失禁 压力性 膀胱 过度活动性 女(雌)
原文传递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绿激光气化切除术后储尿期症状改善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建龙 陈毅来 +6 位作者 王蕾蕾 刘明 吴鹏杰 张耀光 万奔 王建业 邓小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尿动力学参数与经尿道绿激光手术治疗后下尿路症状(储尿期症状)改善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确定储尿期症状改善的预后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于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手术的老年前列腺增... 目的分析术前尿动力学参数与经尿道绿激光手术治疗后下尿路症状(储尿期症状)改善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确定储尿期症状改善的预后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于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手术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完成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并接受经尿道绿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完整的尿动力学参数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经尿道绿激光气化切除术后储尿期症状改善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患者全部顺利实施手术并完成12个月的随访,患者各项评分比较显示激光气化切除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患者无论储尿期症状还是排尿期症状均取得明显改善(P<0.05)。患者激光气化切除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IPSS、下尿路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S)、下尿路排尿期症状评分(IPSS-V)、OABSS、QOL各项评分较手术前减少,夜尿次数较手术前减少,患者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均取得明显改善(均P<0.05);储尿期症状改善成功率在术后3、12个月分别为IPSS-S62.0%(62/100)、68.0%(68/100),OABSS68.0%(68/100)、75.0%(75/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逼尿肌收缩力、残余尿量、夜尿次数是术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714、0.352、0.110、0.040,P=0.000、0.027、0.018、0.002)。结论经尿道绿激光手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手段,年龄是患者术后储尿期症状改善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残余尿量、夜尿次数、逼尿肌收缩力是术后影响储尿期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应给予相关指标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 过度活动性
原文传递
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窦娜 閤梦琴 +3 位作者 游婷 张姿 张翠 赵恩锋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FIGOⅠA期、ⅠB期、ⅡA期)手术后残余尿量不合格患者182例,于手术后... 目的:分析间歇性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FIGOⅠA期、ⅠB期、ⅡA期)手术后残余尿量不合格患者182例,于手术后第10天拔除尿管,测残余尿量≥100 mL者为不合格。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及个体化精准护理,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及常规护理。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残余尿量合格需要的时间和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FIGO分期、残余尿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余尿量100~200 mL、201~350 mL者中,观察组残余尿量合格需要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能够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该方法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临床效果满意,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 膀胱 泌尿道感染 宫颈肿瘤 妇科外科手术 护理 间歇性导尿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评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尚琪 来永庆 +6 位作者 陈月英 池泽湃 任瑞 王亚东 魏灿 倪梁朝 关志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6期4675-4678,共4页
目的确定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在评价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初发的OAB患者接受抗毒蕈碱药物托特罗定治疗。在基线期及12周治疗后完成3d排尿日记和OABSS,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变量的一... 目的确定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在评价膀胱过度活动症(OA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初发的OAB患者接受抗毒蕈碱药物托特罗定治疗。在基线期及12周治疗后完成3d排尿日记和OABSS,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变量的一致性和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包括59例患者,男22例,女37例,年龄(31.1±9.6)岁,OABSS和相应的3d排尿日记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疗效改善变化。OABSS中尿急评分的效应值最大(2.10),总评分效应值1.55,排尿日记中尿急评分效应值0.92。OABSS中除白天排尿次数外,其余效应值均大于相应排尿日记的效应值,标准反应均数的变化与效应值的变化相同。OABSS中项目评分和相应排尿日记的变量在基线期及12周治疗后有良好的一致性。急迫性尿失禁及夜尿在OABSS和相应排尿日记的变量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OABSS对治疗相关OAB症候群变化有高度敏感性,在日常临床实践中,OABSS借其简易性及可靠性,可成为排尿日记之外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评估症状和疗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过度活动性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
原文传递
黄鳝的泌尿系统及其功能 被引量:22
11
作者 曾嶒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1-8,i001-i002,共10页
黄鳝腹腔左侧有盲端的中空管状结构,不是退化性腺,而是十分特化的长管囊膀胱。膀胱内壁具大量发达的绒毛,绒毛表面是移行上皮。在绒毛内部或基部有丰富的血管,因此该管囊膀胱不仅可贮存尿液,而且可能对水分等有重吸收作用。在中肾管与... 黄鳝腹腔左侧有盲端的中空管状结构,不是退化性腺,而是十分特化的长管囊膀胱。膀胱内壁具大量发达的绒毛,绒毛表面是移行上皮。在绒毛内部或基部有丰富的血管,因此该管囊膀胱不仅可贮存尿液,而且可能对水分等有重吸收作用。在中肾管与膀胱相接处,膀胱腔背侧出现一条明显的纵行皱襞,即在其横切面上观为巨绒毛。巨绒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肾管移入膀胱壁所致。中肾管在巨绒毛内移行一程后才开口于膀胱。因此,黄鳝的生殖腺不是一对,而是一个,位于腹腔右侧。黄鳝肾脏细长,呈“丫”,在腹腔背侧,紧贴脊椎。前端为头肾,无肾单位,仅是造血器官。中肾有类似于哺乳类的肾小体,但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肾脏周缘。肾小管包括颈段、初级近曲小管、次级近曲小管、初级远曲小管和次级远曲小管。两中肾管位于两肾叶腹内侧,其上皮间或是假复层柱状上皮,间或是移行上皮。前者含有许多杯状细胞,并可见到顶浆分泌的现象。中肾的肾小管间组织是大量的红细胞样组织,头肾似具有贮存或释放刚成熟的红细胞的组织结构,因此黄鳝肾脏可能是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绒毛 腹腔 上皮 肾脏 移行 肾小管 黄鳝 造血器官 贮存
下载PDF
托特罗定联合坦洛新在高龄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疗效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琼 方根强 +1 位作者 韩丽 李东霞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评价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特罗定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治疗高龄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疗效。方法2015年1—7月期间年龄大于等于80岁的我科住院男性患者,符合BPH以... 目的评价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酒石酸托特罗定与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治疗高龄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的疗效。方法2015年1—7月期间年龄大于等于80岁的我科住院男性患者,符合BPH以及符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OAB诊断治疗指南标准共97例。年龄80~98岁,平均87.7岁。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坦洛新治疗组(51例)和托特罗定联合坦洛新治疗组(46例)。结果治疗8周后,坦洛新组IPSS总分从治疗前的(18.3±2.7)分减少到(13.3±3.1)分(t=14.94,P〈0.05),OAB评分(OABSS)从(9.3±2.7)分减少到(6.8±1.9)分(t=3.92,P〈0.05),残余尿(PVRV)从(36.5±32.3)ml下降到(16.2±12.1)ml(t=14.98,P〈O.01),24h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较前好转。托特罗定联合坦洛新治疗组能进一步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0ABss评分,联合治疗组还能明显减少24h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夜尿次数,治疗效果优于坦洛新组(t=-6.23、-3.98、-9.01、-11.5、-14.8,P〈0.01)。但治疗8周后,前列腺体积以及PVRv的改善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0.94,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事件(主要为口干)发生率8.7%(4/46),坦洛新组5.9%(3/5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99.47,P〉0.05)。两组均未发生急性尿潴留。结论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高龄男性BPH合并OAB患者中有效、安全,疗效优于单用坦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膀胱 过度活动性 毒覃碱拮抗剂 肾上腺素能a拮抗剂
原文传递
社区护理干预对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薛桂娥 楚婷 +1 位作者 陈正英 吴冬琼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以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控制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对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2年3~7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吉首市5个社区53例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高校护理系、社区卫生服务... 目的探讨以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控制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对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2年3~7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吉首市5个社区53例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高校护理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联合,实施以定时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为核心内容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以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增补神经源性膀胱常见并发症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导尿相关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干预后本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典型并发症,如膀胱过度膨胀、尿失禁、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护理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联合实施的以定时自我间歇导尿和饮水计划为核心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社区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保健护理 女(雌)性 膀胱 神经原性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骶神经电针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意义 被引量:21
14
作者 秦江 赵亚杰 +6 位作者 任能 唐家广 任东风 石秀秀 曹峥 于宁 唐金树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665-669,共5页
目的:观察骶神经电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马尾神经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7.37(17~6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实验室及生... 目的:观察骶神经电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马尾神经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7.37(17~6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实验室及生化检查排除上尿路积水、尿路感染及结石等并发症后给予骶神经电针刺激,20次为1个疗程。再行间歇导尿配合行为疗法、扳机点叩击排尿法以及 Kegel 训练(盆底肌训练),并做好排尿日记。在治疗结束后从导尿到首次反射排尿用时、平衡膀胱建立的时间、排尿量及残余尿量比、膀胱安全容量生活质量评估( quality of life,QOL )、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并在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组未发现严重副作用患者,出现漏尿8例,其中有2例因反复低热、全身乏力以及不能接受家庭清洁导尿而最终选择手术治疗。首次排尿用时(7.80±4.82)天。平衡膀胱建立用时(22.20±7.17)天,有效建立平衡膀胱率75%。反射性排尿量与残余尿量比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半年均有明显提升,分别为4.06±5.21、7.51±6.80。在膀胱安全容量方面,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P>0.05)。QOL评分由治疗前(4.35±1.27)分减少到治疗结束时(2.40±0.99)分( 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更低为(1.15±2.45)分( P<0.05)。在评价菌尿的指标中,WBC及BAC检出率均明显降低,分别由治疗前90%、80%降低到治疗结束时的65%、57.9%以及治疗结束后半年的40%、40%( P<0.05);治疗结束时尿菌落数82.6%与治疗前92.6%比较,变化不大( P>0.05),但治疗结束后半年菌落数明显减少到50%,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尿路出血指标RBC检出率及B超显示上尿路积水情况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膀胱 神经原性 排尿障碍 脊髓损伤 康复 骶尾部
原文传递
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谢斌 岳雨珊 +2 位作者 朱毅 王建伟 程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6期7498-7502,共5页
背景:研究证实,以阴部神经为作用靶点,通过对频率、强度、脉宽的调整,调节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同作用,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的:了解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方法:计... 背景:研究证实,以阴部神经为作用靶点,通过对频率、强度、脉宽的调整,调节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同作用,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目的:了解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 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阴部神经电刺激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研究报道,并追溯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7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4篇文献。分析发现: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有一定疗效。该疗法通过调控阴部神经-膀胱反射及脊髓膀胱反射,从而调节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的协同运动,改善膀胱壁的顺应性,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阴部神经电刺激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因目前临床研究较少,频率双向调节机制背后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不明,干预强度的选择不明确,故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明确阴部神经电刺激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阴部神经电刺激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方美凤 杨原芳 +1 位作者 谭峰 刘亚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记录...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排尿日记(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均尿失禁次数)、尿动力学(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和残余尿量)等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膀胱排尿压力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膀胱排尿压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中风后遗症 神经源性膀胱 经皮穴位电刺激 康复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电针对骶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容量及其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景兴 张泓 +3 位作者 艾坤 张雨辰 匡静之 鲍秋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0期8697-8702,共6页
背景:骶段的脊髓和腰椎病变导致脊髓损伤使骶髓初级排尿中枢受损或其周围神经(副交感和体神经)病变引起逼尿肌无反射,会导致尿潴留,进而导致膀胱组织细胞形态学也发生了病理性变化。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对骶髓损伤后尿潴... 背景:骶段的脊髓和腰椎病变导致脊髓损伤使骶髓初级排尿中枢受损或其周围神经(副交感和体神经)病变引起逼尿肌无反射,会导致尿潴留,进而导致膀胱组织细胞形态学也发生了病理性变化。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对骶髓损伤后尿潴留模型大鼠最大膀胱容量及其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制备骶髓损伤模型后随机摸球法均分为模型组、电针穴位组和电针对照点组。模型组大鼠只捆绑不针刺,穴位组取大鼠"次髎"、"中极"、"三阴交",对照点组取非穴对照点,针刺后加电针,均治疗20 min。且所有大鼠在治疗后第14天和第22天行膀胱容量检测,治疗结束后取膀胱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电针穴位组最大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并且较对照点组疗效更明显(P<0.05),穴位组膀胱容量差值(d值)较对照点组差异更明显(P<0.05)。②电针穴位组膀胱组织形态学较模型组及对照点组有明显改善。说明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穴可有效降低骶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最大膀胱容量并使受损的膀胱组织细胞得到一定程度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基础实验 电针 骶髓损伤 尿潴留 膀胱容量 膀胱组织形态 逼尿肌 神经反射 省级基金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岑珏 赵影 陈跃来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通过中极穴等红外辐射温度特性分析,为经穴脏腑相关以及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集试验组33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极穴、中脘穴、内关穴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以31... 目的通过中极穴等红外辐射温度特性分析,为经穴脏腑相关以及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集试验组33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极穴、中脘穴、内关穴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以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集同名穴位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健康人群与OAB患者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右内关穴(P<0.01),中脘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右内关穴(P<0.05)。对照组中极穴与中脘穴、右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极穴(P<0.05);组间中脘穴、右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OAB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高于本体非相关穴位内关穴及正常人体中极穴,说明膀胱功能病变会引起其募穴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温度 膀胱过度活动症 中极 募穴
下载PDF
膀胱水扩张结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中的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石秀秀 原艳丽 +7 位作者 唐金树 秦江 胡鸢 侯树勋 常德地 王晓晶 曹晶晶 张铁松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观察膀胱水扩张结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脊髓损伤的神经源性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18~64)岁。初期采用膀胱水扩张方法... 目的:观察膀胱水扩张结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脊髓损伤的神经源性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18~64)岁。初期采用膀胱水扩张方法,在膀胱安全压力(<40 cm H2O )监测下,逐渐将小膀胱扩张到有效膀胱容量后开始视觉反馈排尿训练。膀胱水扩张前后,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后,均记录膀胱安全容量、基础和最高膀胱内压、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排尿时程等数据,并行泌尿系B 超及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经过2~12周膀胱水扩张训练后,除1例损伤时间较长外,其余患者膀胱均达到有效安全容量≥300 ml。经过2~6周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无自主排尿者(12例)均建立反射排尿,且残余尿<80 ml。平均最大膀胱压力:水扩张前、后变化不明显( P>0.05);视觉反馈训练后有明显改善为(65.24±16.37),与水扩张后(43.12±18.64)( cm H2O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平均日排尿次数治疗后(9.67±4.25)明显小于治疗前(17.5±5.64),且平均单次排尿量治疗后(160.50±25.31) ml明显多于治疗前(70.25±23.1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漏尿频繁者的尿失禁次数,治疗后(5.36±3.21)明显小于治疗前(12.73±3.7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水扩张可以有效将脊髓损伤后该类型膀胱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功能改善,达到一定储尿功能;后期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膀胱容量,增加顺应性,为膀胱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后期患者有效排尿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 反馈 感觉 排尿障碍 脊髓损伤 康复 膀胱水扩张
原文传递
行为疗法在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土珍 孙秋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凶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之一。周际尿控协会(ICS)将OAB定义为尿急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UI),通常有尿频和夜尿增多,而无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确切病变者Ⅲ。行为疗法是...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凶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之一。周际尿控协会(ICS)将OAB定义为尿急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UI),通常有尿频和夜尿增多,而无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确切病变者Ⅲ。行为疗法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过度活动性 行为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