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汉火车站 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 |
盛晖
刘云强
黄咏梅
|
《时代建筑》
|
2009 |
11
|
|
2
|
北京通州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绿化作用 |
谢军飞
丛日晨
王月容
段敏杰
|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3
|
新城建设中公园降温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王亚男
谢苗苗
刘诗喆
武蓉蓉
刘琦
李新宇
|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4
|
存量发展时代全球城市副中心规划编制方法思考——基于上海市金桥城市副中心规划实践 |
马倩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5
|
实时控制技术对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削减效果模拟研究 |
于磊
李荣
严玉林
黄瑞晶
鞠琴
黄俊雄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6
|
通州区物流发展分析 |
王成林
崔莹
程文亭
孙彦标
|
《物流工程与管理》
|
2020 |
2
|
|
7
|
日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经典案例及经验借鉴 |
赵芳
刘彦君
张炜
吴琼
胡琳悦
|
《天津科技》
|
2017 |
2
|
|
8
|
关于城市副中心智能交通管理科技系统建设规划的思考与研究 |
李鹏
卓为
|
《工业控制计算机》
|
2018 |
1
|
|
9
|
基于城市有机更新下的棚户区改造设计——以天津市红桥区西于庄改造为例 |
张彤
刘歆
|
《城市建筑》
|
2018 |
1
|
|
10
|
武汉市鲁巷商业副中心的空间演进研究 |
曾吉
|
《山西建筑》
|
2020 |
0 |
|
11
|
上海市花木-龙阳路副中心路网系统改善研究 |
张强
廖苑伶
李喆
张弛
|
《城市道桥与防洪》
|
2020 |
0 |
|
12
|
生态“互联网”下的城市副中心景观规划设计——以光谷中心城新月溪公园北区景观规划为例 |
刘尹祯
涂丁
|
《华中建筑》
|
2018 |
0 |
|
13
|
城市文化形象的媒介呈现与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
蒋淑媛
李子尧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14
|
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风险研究 |
孙晓英
王俊英
刘军梅
杨扬
陈峰
姚旭初
|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5
|
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及实施路线研究 |
庄园
于铁强
|
《标准科学》
|
2021 |
6
|
|
16
|
试析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规划方法的体系性与独特性 |
杨超
|
《住区》
|
2022 |
3
|
|
17
|
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安置房规划策略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住房项目某地块规划为例 |
李宏杰
马英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23 |
1
|
|
18
|
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与实践路径研究 |
蒋淑媛
孙俊青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9
|
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交通规划 |
肖玲
易伟忠
|
《上海建设科技》
|
2007 |
2
|
|
20
|
雨水调蓄管在已建排水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
俞珏瑾
|
《中国市政工程》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