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 被引量:106
1
作者 蔡昉 都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71,共8页
中国转型时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模式 ,既区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 ,也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力量 (如城市的自我融资能力 )和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资源(行政级别的影响 )都对城市的发展起作用。计量结果表明 ,由于市场发育水平的不同 ... 中国转型时期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模式 ,既区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 ,也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力量 (如城市的自我融资能力 )和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资源(行政级别的影响 )都对城市的发展起作用。计量结果表明 ,由于市场发育水平的不同 ,中西部地区在城市发展模式上显著区别于东部地区。前者仍然具有浓厚的转型特征 ,行政分配资源仍然对城市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而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的市场导向格局已基本形成。由于一些城市仍然依靠再分配资源发展城市 ,具有阻碍人口流动的动机 ,扭曲了城市化整体格局。因此 ,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 ,有利于加快和完善市场条件下的城市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发展 经济转型时期 城市级层结构 融资能力 迁移政策 市场经济 行政分配资源 户籍制度
原文传递
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13
2
作者 汪明峰 宁越敏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过去十余年,中国的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新的基础设施空间架构也已经基本形成。本文在回顾有关通信网络与城市体系的文献基础上,尝试建立一种评价中国互联网城市可达性的方法,并对五大骨干网络的空间结构和节点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过去十余年,中国的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新的基础设施空间架构也已经基本形成。本文在回顾有关通信网络与城市体系的文献基础上,尝试建立一种评价中国互联网城市可达性的方法,并对五大骨干网络的空间结构和节点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空间格局整体上趋于均衡,节点可达性基本遵循原有的城市等级体系;北京、广州和上海三大国家交换中心和几大区域核心节点城市的可达性位列顶层;节点可达性的高低与城市地理区位存在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节点可达性 城市等级体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被引量:99
3
作者 柯善咨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98,共14页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极 扩散回流 市场区 城市等级体系 空间计量经济
原文传递
金融集聚与城市层级 被引量:94
4
作者 王如玉 王志高 +1 位作者 梁琦 陈建隆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179,共15页
金融集聚引致金融空间层级结构特征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点。本文分析金融层级结构的形成因素及其与城市层级体系的关系。首先基于空间经济学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接着通过构造城市金融集聚指标,与中国的城市层级变量进行匹配,并利用固定效... 金融集聚引致金融空间层级结构特征是现代经济的显著特点。本文分析金融层级结构的形成因素及其与城市层级体系的关系。首先基于空间经济学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接着通过构造城市金融集聚指标,与中国的城市层级变量进行匹配,并利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初步构建了金融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说明集聚形成金融中心,而金融中心是以城市为表征的;金融中心是有层次的,且与城市层级体系是正向匹配的;但金融集聚的态势更为突出,金融层级结构比城市层级体系更为简洁。要想打造金融中心,必先提升城市层级。全面开放并有科技创新中心支撑,有利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中心 金融空间结构 城市层级
原文传递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 被引量:55
5
作者 钮心毅 王垚 丁亮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6,共7页
文章提出了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获取城市之间的联系流,用以测度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方法。首先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城市之间的人流联系,以人流联系反映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联系流量、联系流向两个维度测算了城市中心性,提出了吸引量法、... 文章提出了从手机信令数据中获取城市之间的联系流,用以测度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方法。首先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城市之间的人流联系,以人流联系反映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联系流量、联系流向两个维度测算了城市中心性,提出了吸引量法、优势流法两种分析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方法。其次以江西省昌九区域为案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别使用吸引量法、优势流法测度了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并与传统"位序—规模"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吸引量法、优势流法能较好地分析城市中心性,有助于识别出城市人口规模不大,但在区域内城市相互作用中具有较高中心性的城市等级,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城镇体系现状分析和规划实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等级结构 手机信令数据 吸引量 优势流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宋璐怡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40,共11页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抑制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是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而政策调控的前提条件则是理清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通过对中国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本... 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而言,抑制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城市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是一个重要且急迫的问题,而政策调控的前提条件则是理清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通过对中国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用地扩张驱动机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本文尝试着构建了一个更为细化的城市用地扩张理论框架,并利用2001-2011年中国24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对城市扩张的作用随城市规模升高而递减。小城市用地受到三产业发展推动,而中等城市、特大城市用地则受到二产业发展的推动,其中特大城市受到二产发展更强的影响。大、特大城市较之中小城市,用地扩张受到政府财政支出更强的推动。政府招商引资行为仅对大城市用地扩张有促进作用,对于小、特大城市反而有抑制作用。土地财政的增加也会显著推动城市用地扩张;2相比于地级市,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政府财政支出对其用地扩张有着更强影响。由于高行政级别城市中政府干预能力较强,土地资源存在错配的问题,二产业仍然是高级别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中用地扩张的强影响力因素,这则有悖于城市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在证明了城市间存在异质性之后,本文建议,相应的城市用地调控政策应该意识到城市间的异质性,有针对性地给出治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扩张 驱动机制 城市规模 城市级别 固定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 被引量:39
7
作者 张改素 丁志伟 +1 位作者 胥亚男 王发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中原实际的五级城镇体系,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城镇...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中原实际的五级城镇体系,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建设对整个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基于此,首先,从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概念内涵出发,选用"城镇中心性强度"综合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108个县城、县级市的城镇中心性强度;其次,根据评价结果将河南省126个城镇划分为6个等级层次;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结合河南省城镇体系中城市、城市群的发展态势,提出现代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的组织方案和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等级层次结构 新型城镇化 河南省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变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0,31,共5页
城市体系演变是社会发展进程的反映。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化 ,中国城市体系演变出现一些新特征。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补充研究 。
关键词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职能结构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文雯 王奇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38,共7页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 通过构建城市人均污染排放—人口规模模型,运用我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不同等级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小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等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倒U型"关系;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正N型"关系;特大和超大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看,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等级 城市人口规模 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企业股权关联的城市网络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哲睿 甄峰 傅行行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63-1770,共8页
选取全行业企业的投资数据,通过逐一计算海量企业股权联系的所有可能链接路径,提出了利用企业之间联系研究城市网络的新思路。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向网络中,上海、杭州与合肥是区域资本集散中心。其中,上海是整个区域... 选取全行业企业的投资数据,通过逐一计算海量企业股权联系的所有可能链接路径,提出了利用企业之间联系研究城市网络的新思路。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向网络中,上海、杭州与合肥是区域资本集散中心。其中,上海是整个区域的链接枢纽,对江苏的辐射影响尤为突出。无向网络中,上海与杭州的核心地位明显,但淮北、衢州等边缘性节点的网络层级也大幅提升。上海、杭州与合肥加速了整个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南京的网络地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股权关联 城市网络 节点层级 网络组织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世界互联网城市网络的可达性与等级体系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孙中伟 贺军亮 金凤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49-1455,共7页
根据2008年全球互联网地图,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计算了城市节点的整体可达性和最短距离可达性,并结合总带宽和连线数据,对世界互联网城市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表明:影响世界互联网城市节点整体可达性和最短距离可达性的关键因素略有不同;... 根据2008年全球互联网地图,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计算了城市节点的整体可达性和最短距离可达性,并结合总带宽和连线数据,对世界互联网城市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表明:影响世界互联网城市节点整体可达性和最短距离可达性的关键因素略有不同;世界互联网城市等级体系是建立在原世界城市体系上的一种新等级,其受节点网络功能、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国际航空交通运量,以及GDP和综合竞争力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城市 城市网络 可达性 等级体系 世界互联网
原文传递
基于航空客流的中国城市功能网络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朱惠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3,共5页
在国内外城市功能网络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优势流、隶属度、枢纽度和引力模型等定量方法,分析中国城市功能网络格局属崭新研究视角。主要结论包括:①作为长三角和京津冀的首位城市,上海和北京两大全球性城市枢纽地位显著;②广州和深圳... 在国内外城市功能网络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优势流、隶属度、枢纽度和引力模型等定量方法,分析中国城市功能网络格局属崭新研究视角。主要结论包括:①作为长三角和京津冀的首位城市,上海和北京两大全球性城市枢纽地位显著;②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重要城市,具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地位;③西部地区城市功能较分散,缺乏显著的首位城市,成都、重庆、西安和乌鲁木齐等地形成若干区域性枢纽;④受替代性交通模式影响,中部地区武汉等城市功能网络地位相对降低;⑤南京、杭州和福州等城市作为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枢纽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地区首位城市影响;⑥人均GDP对客流城市功能联系有显著影响作用,城市规模对货流城市功能联系有显著影响,但航空距离影响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客流 中心城市 功能网络 城市体系 枢纽度
原文传递
Urban Hierarchy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Inter-city Linkages of Knowledge in Post-reform China 被引量:22
13
作者 LU Lachang HUANG R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602-616,共15页
The 2000s has witnessed increasing interests in cities′role of innovation in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Compared with substantial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world city hierarchy of innovation,this paper attemp... The 2000s has witnessed increasing interests in cities′role of innovation in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Compared with substantial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world city hierarchy of innova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national urban hierarchy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China,in terms of ranking systems,spatial pattern and inter-city linkages of knowledge during the post-reform period since the late 1970s.Bas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five-tier hierarchy of in-novation,which is headed by Beijing and Shanghai,followed by the capital cities of each province and regional centre cities.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hierarchy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been driven by such factors as the scale of innovation,scientific scale,innovation potential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The paper further investigates the inter-city linkages of knowledge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co-authored papers among the cities.Beijing is positione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knowledge cooperation innovation.More knowledge diffusion among high level cities has occurred than that among the low level cities as well as between the low level cities and high level cities,and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and the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hierarchy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ter-city linkages of knowledge Chinese cities
下载PDF
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ese City Network Pattern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s 被引量:17
14
作者 ZHEN Feng WANG Xia +1 位作者 YIN Jun ZHANG M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3期274-285,共12页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have accelerated city networking process over the world, which makes research on city network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s of urb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 geography. With Chinese economi...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have accelerated city networking process over the world, which makes research on city network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s of urb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 geography. With Chinese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city economic growth, producer services have begun to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ity-region networking. This paper employs the methodology of world city network to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urban network system based on the data of nationwide producer services enterprise network. The research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network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y networks. City network connectiv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gnificance of city in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er will gradually decline with the drop of the latter. Accordingly, the 64 c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national central cities, regional central cities, sub-regional central cities and local central c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nationwide producer services network. It is concluded that high-grade cities with quality producer services dominate the pattern of Chinese city networks and there emerges three spatial agglomerations of producer services enterprises in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Delta, Zhujiang (Pearl) River Delta and Beijing-Tianjin-Tangshan Economical Region. Moreover,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varies from city to city, which also aff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city network producer services urban hierarchy network connectivity Chinese city network
下载PDF
日本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曹庆锋 常文军 《交通运输研究》 2019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借鉴日本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以认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为下一阶段的规划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功案例,以日本主要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为主线,将其分为了起步、快速发展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 为借鉴日本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功经验,以认清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为下一阶段的规划建设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功案例,以日本主要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为主线,将其分为了起步、快速发展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特点及其如何适应社会背景、人口经济、城市结构和交通出行需求等因素的变化。经验表明,尽早确立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构建与功能定位相协调的轨道线网层次,建立与城市结构相协调的轨道线网,以及加强市郊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应该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发展历程 城市结构 功能定位 线网层次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及演进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振坡 朱丹 王丽艳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1期8-14,共7页
运用首位城市规模、变差系数、偏态系数等指标对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四大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比较;根据2000~2015年成渝城市群市辖区年末总人口,利用城市首位度、齐普夫法则及城市位序"等级钟"等方法刻画城... 运用首位城市规模、变差系数、偏态系数等指标对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四大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特征进行比较;根据2000~2015年成渝城市群市辖区年末总人口,利用城市首位度、齐普夫法则及城市位序"等级钟"等方法刻画城市规模演进特征。结果显示:成渝城市群属于双核首位分布型城市规模分布;大城市聚集效应逐渐增强;城市群内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基于此,提出发挥双核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推动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城市规模分布 首位度指数 位序-规模法则 等级钟
下载PDF
基于休闲需求的城市公园服务等级结构及空间布局特征——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秀玉 陈忠暖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99,320,共8页
基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角度,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研究地,引入公园规模、公园景观、公园休闲功能、公园门票价格、公园建园时间、公园交通便捷度、公园综合配套服务、公园服务时间等指标来衡量城市公园的休闲服务等级结构。根据广... 基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角度,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研究地,引入公园规模、公园景观、公园休闲功能、公园门票价格、公园建园时间、公园交通便捷度、公园综合配套服务、公园服务时间等指标来衡量城市公园的休闲服务等级结构。根据广州中心城区发展历史、城区常住人口密度、城区各区经济总量等指标,将广州市中心城区划分为旧城核心区、新城中心区、新城边缘区,城市常住人口高密集带、城市常住人口密集带、城市常住人口稀疏带,经济实力强区(萝岗区)、经济实力较强区(黄埔区、天河区、越秀区)、经济实力弱区(荔湾区、海珠区、白云区)等空间,引入基尼系数、带间差异系数和带别特化系数对各级城市公园进行空间布局的探讨。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公园的服务等级可以分为4个等级12个组别,不同服务等级的城市公园在空间布局上差异显著。其中,一级公园表现出很强的旧城核心、人口高密度核心和经济强区核心指向,区域分布差异明显;二级公园其空间集聚程度比一级公园明显较低,但是也表现出较强的旧城核心、人口密集核心和经济强区指向,各区分布差异较小;三级公园区域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四级公园表现出强烈的新城边缘带和人口稀疏带指向。通过公园个数、公园密度和各等级公园区间系数的差异对各个分区的公园服务等级进行综合判定可以看出广州市中心城区各区的公园综合服务等级差别显著。作为旧城中心区的越秀区属于高服务等级公园密集区,荔湾区、天河区属于等级公园均衡服务强区,白云区属于等级公园均衡服务弱区,海珠区和黄埔区的低服务等级公园在此区域较为集中,属于低等级公园服务区,萝岗区属于公园服务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需求 城市公园 服务等级 结构特征 空间布局 广州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土地经营策略、竞争机制和中国的城市层级体系——来自中国186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建军 周维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1,共8页
研究目的:中国城市发展的主题形态是城市群,而关于中国城市群层级优化的愿景模式是高首位度还是扁平化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存在争议,作者以地方政府土地经营策略为切入点,从空间视角论证中国当前城市层级体系状态形成的内在机制并对其合理... 研究目的:中国城市发展的主题形态是城市群,而关于中国城市群层级优化的愿景模式是高首位度还是扁平化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存在争议,作者以地方政府土地经营策略为切入点,从空间视角论证中国当前城市层级体系状态形成的内在机制并对其合理性进行把握。研究方法:空间分布图形分析与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土地经营效果存在空间非均衡形态,地方政府间基于招商引资效应的土地经营策略存在着空间外溢效应与空间竞争效应。研究结论:地方政府间基于土地经营策略的竞争,促使中国城市层级体系趋向扁平化,而在中国现有的制度背景及路径依赖约束下,趋向扁平化的城市层级体系有其合理性且符合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与基本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地方政府 土地经营 空间效应 城市层级体系
下载PDF
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敏 杨永国 杨何攀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66,共3页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以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分工、竞争和合作的重要经济实体。本文构建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以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参与全球分工、竞争和合作的重要经济实体。本文构建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综合评价模型。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利用2004年和2007年两个发展时期的统计数据,纵向展示了中原城市群的动态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 可视化
原文传递
基于微信公众号文章的城市关注度等级与联系网络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龚言浩 甄峰 +1 位作者 席广亮 韩青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69-75,131,共8页
微信公众号文章可用于量化城市关注度等级与联系。通过文本挖掘方法计算我国657个县级及以上城市的关注度、联系度、隶属度等指标,分析城市关注度等级及联系网络体系。结果显示:城市关注度符合位序一规模分布;城市联系总体呈现钻石型空... 微信公众号文章可用于量化城市关注度等级与联系。通过文本挖掘方法计算我国657个县级及以上城市的关注度、联系度、隶属度等指标,分析城市关注度等级及联系网络体系。结果显示:城市关注度符合位序一规模分布;城市联系总体呈现钻石型空间结构,城市群內部联系表现出集中型和均匀型两种结构特征;城市隶属关系以省份内部为主,呈现岀单核心和多核心两种结构特征。最后,讨论了微信数据在城市硏究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城市地位提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文章 城市等级 城市网络 隶属关系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