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9
1
作者 赵宁 张加乐 +6 位作者 江婷 陈霞 王建宁 丁成志 刘芬 钱克俭 江榕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PICC置管者的...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PICC置管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年龄〉18岁、留置时间〉1周且相关资料完整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深静脉血栓(DVT)史、PICC置管史;疾病累及器官数,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导管型号、导管品牌、穿刺次数、置管静脉、置管侧肢体、置管侧肢体肌力、留置时间。根据PICC-UEDVT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确定PICC-UE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PICC-UE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1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6例发生PICC-UEDVT,发生率为9.8%,分别发生于置管后9 d、14 d(2例)、22 d、28 d、62 d。单因素分析显示,DVT史、D-二聚体、导管型号是PICC-UEDV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DVT史:50.00%比7.27%,P=0.017;D-二聚体〉5 mg/L:66.67%比18.18%,P=0.021;5F导管:83.33%比29.09%,P=0.0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VT史〔优势比(OR)=20.539,95%CI可信区间(95%CI)=1.733~243.875,P=0.017〕和导管型号(OR=18.070,95%CI=1.317~247.875,P=0.030)是PICC-UE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DVT史、D-二聚体〉5 mg/L的ICU危重症患者,尤其是置管后14 d,要高度警惕PICC-UEDVT的发生,同时要正确评估患者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留置PICC期间应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早期发现PICC-UE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握拳运动在预防老年PICC置管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建薇 傅荣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 探讨握拳运动对预防老年PICC 置管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 月150 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住院行PICC 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目的 探讨握拳运动对预防老年PICC 置管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 年1 月—2017 年1 月150 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住院行PICC 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5 例,对照组按PICC 后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肢体活动(旋腕、肘关节伸屈)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握拳运动,比较两组置管后第1、3、15、30 天的腋下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和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结果 干预组第3、15、30 天的腋下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腋下最大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36、5.127;P< 0.05);干预组UE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37,P=0.001);对照组UEDVTⅡ级、Ⅲ级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300, P< 0.001)。结论 对老年PICC 置管患者实施握拳运动简单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患者 PICC 上肢深静脉血栓 握拳运动
原文传递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的研制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璐 谢新芳 +3 位作者 沈洪 杨金丽 陆月琴 宋建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 目的构建适用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确定指标权重,并根据组合权重赋分。结果两轮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和95.0%。构建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其中1分指标2个、2分指标9个、3分指标16个、4分指标7个。结论构建形成的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可用于筛查PICC患者发生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上肢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选择适宜导管/静脉比对预防ICU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加乐 江婷 +6 位作者 马迎春 邵强 陈霞 汤睿 钱克俭 刘芬 江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静脉比与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PICC-UEDVT)形成的关系,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南昌... 目的 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导管/静脉比与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PICC-UEDVT)形成的关系,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且年龄〉18岁、导管留置时间&gt;1周的69例PICC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置管情况.依据PICC-UE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ICC-UEDVT组与非PICC-UEDVT组;绘制导管/静脉比对PICC-UEDVT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减少PICC-UEDVT的最佳导管/静脉比.结果 69例患者中,PICC-UEDVT组7例,非PICC-UEDVT组62例,PICC-UEDVT发生率为10.14%.置入4 Fr导管者43例,5 Fr者23例,6 Fr者3例,导管/静脉比20%~67%.PICC-UEDVT组既往DVT发生率 〔42.9%(3/7)比6.5%(4/62)〕、升压药物应用率〔57.14%(4/7)比17.74%(11/62)〕、D-二聚体水平〔mg/L:9.0(3.0,12.3)比1.8(1.0,3.6)〕、5Fr导管使用率〔71.4%(5/7)比29.0%(18/62)〕及45%~67%导管/静脉比患者比例〔57.14%(4/7)比17.74%(11/62)〕均明显高于非PICC-UE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4%的导管/静脉比是最佳临界点,该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55,95%可信区间(95%CI)=0.554~0.955,敏感度=71.4%,特异度=79.0%.使用45%~67%导管/静脉比的患者发生PICC-UEDVT的危险性为20%~44%者的6.182倍〔优势比(OR)=6.182,95%CI=1.208~31.634,P=0.036〕;而0%~32%的PICC-UEDVT发生率与33%~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44%的导管/静脉比是减少PICC-UEDVT的最佳临界点,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导管/静脉比〈44%可以降低ICU患者发生PICC-UEDVT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导管/静脉比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2
5
作者 蒿若楠 胡芳 +3 位作者 张杰 马志承 唐万斌 胡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内符合纳入标准的PICC置管患者,根据有无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52例,非... 目的:探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内符合纳入标准的PICC置管患者,根据有无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52例,非血栓组14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确定中心静脉导管(CVC)/PICC置管史、导管尖端位置、置入血管内径为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为Y=2.040×CVC/PICC置管史+1.964×导管尖端位置-1.572×置入静脉内径+3.338。此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为0.817-0.927。结论:导管尖端位置、CVC/PICC置管史、血管内径为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许璐 常鑫 +4 位作者 覃丽珍 李灿炎 陆凤妮 王石娟 劳永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PICC化疗的3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U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PICC化疗的3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时间、有症状PICC-UEDVT、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症状PICC-UEDVT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降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PICC-UEDV和静脉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护理 上肢深静脉血栓 PICC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鲜桃 张永杰 +4 位作者 朱姝 孙倩 席从林 李娟 顾润环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29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29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后是否发生UEDVT将患者分为UEDVT组和非UEDVT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穿刺置管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R软件构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该列线图模型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UEDVT发生风险的区分能力,采用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对肺癌化疗患PICC置管后UEDVT发生风险的校准能力。结果 296例患者中,51例发生UEDVT,UEDVT发生率为17.2%。UEDVT组中有糖尿病、血栓史、肿瘤分期>Ⅱ期、导管末端位置在上腔静脉上2/3者占比及血浆D-二聚体(D-D)高于非UEDVT组,置管时间长于非UEDVT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肿瘤分期>Ⅱ期、导管末端位置在上腔静脉上2/3、置管时间延长、血浆D-D升高是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构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18,0.856)〕,最佳截断值为0.186,灵敏度为0.863,特异度为0.894。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预测概率与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实际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肿瘤分期>Ⅱ期、导管末端位置在上腔静脉上2/3、置管时间延长、血浆D-D升高是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一例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上腔静脉滤器并保留导管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9
8
作者 徐文洁 鲍爱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24期2302-2303,共2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近年已被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作为中心静脉导管,易引起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研究[1]发现,PICC相关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32%~64.52%,血栓形成导致...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近年已被国内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作为中心静脉导管,易引起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研究[1]发现,PICC相关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32%~64.52%,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因血栓脱落引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深静脉血栓 上腔静脉滤器 护理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立华 牛振凯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滨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滨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检验,筛选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人数、合并高血压人数、中心静脉置管人数、输血人数、手术方式、凝血酶原时间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栓弹力图R值、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超敏C反应蛋白(≥50 mg/L)为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超敏C反应蛋白(≥50 mg/L)是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在评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时应纳入对上述危险因素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乳腺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附14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智辉 林少芒 +2 位作者 姚燕丹 萧剑彬 胡以则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诊疗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14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回顾性分析、随访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男8例,女6例,平均55.1岁,以上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诊疗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14例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回顾性分析、随访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男8例,女6例,平均55.1岁,以上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8 h^28 d。彩超及静脉造影确诊,以溶栓、抗凝、祛聚、改善循环及弹力袜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随访发现4例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结论上肢深静脉形成病因为上肢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淤积,应早诊断早治疗,规则药物治疗效果肯定,长期治疗有助减少血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易栓症
下载PDF
上肢深静脉血栓中肺动脉栓塞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冬霖 庄彬娥 +2 位作者 陈卢峰 李荣宾 蔡旭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7月—2019年10月的135例U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发生肺动脉栓... 目的探讨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7月—2019年10月的135例U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发生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过程中发生PE 26例,血栓位置(中央型血栓)和上肢手术史(2周内)为PE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型UEDVT和上肢手术史是UEDVT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危险因素 血栓位置 中央型血栓 上肢手术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玉珍 郭杏 +2 位作者 邱冬 李加平 刘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6期91-92,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2例拟诊为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观察静脉管腔内回声、血栓形成的范围、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表现为腔内强弱不等回声和充盈缺损...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上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2例拟诊为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观察静脉管腔内回声、血栓形成的范围、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表现为腔内强弱不等回声和充盈缺损,示无血流信号或血流频谱不随呼吸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可作为首选方法,其便于对血栓进行动态监测,可为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上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联合球囊扩张成形术在上肢深静脉血栓6例报道
13
作者 周密 王超楠 +4 位作者 陈雷 李明轩 单海丰 李章木 邓洪儒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0-23,37,共5页
目的总结Angio Jet机械性血栓抽吸装置在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因上肢深静脉血栓于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中造影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来评估上肢静脉的再通情况... 目的总结Angio Jet机械性血栓抽吸装置在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因上肢深静脉血栓于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中造影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来评估上肢静脉的再通情况。随访包括症状的缓解程度、上肢静脉彩超来评估吸栓后血管的通畅程度。结果6例患者均完成了吸栓/喷药-吸栓,吸栓术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者5例,未行支架植入,所有患者术后即刻症状缓解明显。Angio Jet血栓抽吸术+球囊扩张的技术成功率为100%(6/6)。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上肢静脉彩超及上肢臂围检查均超过3个月,经评估后上肢静脉通畅。结论 Angio Jet是一种将药物溶栓和机械吸栓相结合的清除上肢静脉血栓的非常有效的系统,具有微创、高效、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是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球囊扩张作为补充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但是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静脉 血栓 吸栓 急性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