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保健功能 被引量:119
1
作者 廖书娟 吉当玲 童华荣 《粮食与油脂》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该文对茶油主要脂肪酸组成,遗传规律及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详细介绍,并概述茶油应用前景。
关键词 营养保健功能 脂肪酸组成 茶油 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价值 详细介绍 遗传规律
下载PDF
ω-3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6
2
作者 王利华 霍贵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由于人们的膳食中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S/P)及 ω- 6不饱和脂肪酸 /ω- 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失调 ,使得心血管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正因为 ω- 3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相对不足 ,所以人们更加重视ω- 3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酸促进胎... 由于人们的膳食中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S/P)及 ω- 6不饱和脂肪酸 /ω- 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失调 ,使得心血管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正因为 ω- 3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相对不足 ,所以人们更加重视ω- 3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酸促进胎儿和新生儿的大脑发育 ,抗肿瘤和炎性反应及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二型糖尿病等发病率的特殊作用 ,这些作用源于ω- 3的某些生物学作用。本文阐述 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心血管疾病 代谢 保健作用 营养作用
下载PDF
长柄扁桃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聪 李国平 +3 位作者 陈俏 白斌 申烨华 张应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长柄扁桃是一种新型的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采用GC-MS法对长柄扁桃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仁中油含量在55%以上,由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和芥酸7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8.1%... 长柄扁桃是一种新型的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采用GC-MS法对长柄扁桃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柄扁桃种仁中油含量在55%以上,由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和芥酸7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8.1%,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与橄榄油比例相似,芥酸含量仅为0.8%。表明长柄扁桃油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食用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扁桃油 GC—MS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7种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比较 被引量:25
4
作者 毛志滨 谢晓金 汤庚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低温循环仪自动降温程序模拟冰冻处理技术测定7种冬青树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计算它们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7种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耐低温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枸... 采用低温循环仪自动降温程序模拟冰冻处理技术测定7种冬青树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计算它们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7种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耐低温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枸骨(I.cornuta)、冬青(I.chinensis)、铁冬青(I.rotunda)、浙江冬青(I.zhejiangensis)、刺叶冬青(I.hylonoma)、全缘冬青(I.integra)。其中大叶冬青、枸骨和冬青耐低温能力较强;铁冬青、浙江冬青和刺叶冬青耐低温能力尚可;全缘冬青耐低温能力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选取4种冬青树种,将其离体叶片经过4、-16℃低温处理后,进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指数都有明显增加,且4种冬青树种中不饱和指数增加的幅度各不相同。低温处理后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可以作为不同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强弱评价的补充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 耐低温能力 电导法 不饱和脂肪酸 树种
下载PDF
桉树抗寒性研究——膜脂脂肪酸定量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志辉 杨波 +1 位作者 黄丽群 孙汉洲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1,共4页
桉树是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在我省已广泛引种栽培,但低温成为限制其北移的主要因素.利用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桉树叶片中细胞膜脂肪酸的成分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桉树叶片中的脂肪酸组分主要有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 桉树是优质速生丰产树种,在我省已广泛引种栽培,但低温成为限制其北移的主要因素.利用气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桉树叶片中细胞膜脂肪酸的成分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桉树叶片中的脂肪酸组分主要有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低温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和IU FA值的提高;抗寒力强的种类本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IU FA值也较高,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桉树 不饱和脂肪酸 IUFA
下载PDF
金花葵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GC-MS测定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浡 胡定煜 +3 位作者 李双石 辛秀兰 陈亮 刘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3,共3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浸泡法以及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金花葵籽油,并对3种提取方法的含油率进行比较。利用GC-MS方法对金花葵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气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结果表明金花葵籽油含有亚油酸32.35%,油酸43... 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浸泡法以及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金花葵籽油,并对3种提取方法的含油率进行比较。利用GC-MS方法对金花葵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气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结果表明金花葵籽油含有亚油酸32.35%,油酸43.89%,棕榈油酸0.40%,不饱和脂肪酸占76.64%,含量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不饱和脂肪酸 索氏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
下载PDF
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成分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小艺 曹一博 +1 位作者 张凌云 陈永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3期76-80,共5页
为了研究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的变化,分析测定2个油茶品种在不同生长时期油茶籽中的脂肪酸成分。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茶籽中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象色谱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 为了研究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的变化,分析测定2个油茶品种在不同生长时期油茶籽中的脂肪酸成分。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茶籽中的脂溶性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象色谱分离和鉴定,运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油脂形成有2个高峰,分别在9月上旬和10月上旬;种子种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亚油酸和油酸,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中油酸呈明显上升趋势,棕榈酸和亚油酸呈明显下降趋势,硬脂酸呈小幅上升趋势,亚麻酸呈小幅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脂肪酸 索氏提取法 气象色谱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核桃品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文倩 王晗琦 +1 位作者 陈文 荣瑞芬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59-65,共7页
为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货架期核桃坚果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恒温热风干燥方法为对照,采用变温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方法对采后鲜核桃进行干燥,室温(24℃)存放,分析比较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及品质稳定性。结果表明,远红外干燥至大约4%的水分含... 为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货架期核桃坚果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恒温热风干燥方法为对照,采用变温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方法对采后鲜核桃进行干燥,室温(24℃)存放,分析比较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及品质稳定性。结果表明,远红外干燥至大约4%的水分含量所需时间为对照组的一半。贮藏6个月后,变温热风干燥组核桃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降低了9.59%,10.58%和12.71%;远红外干燥组分别降低了7.49%,7.34%和6.77%;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4.44%,11.79%和15.50%。3组核桃的过氧化值和羰基价依次分别是0.88,2.94,0.60,2.08,0.98,3.52 meq/kg。远红外干燥不仅能缩短干燥时间,而且能延缓核桃的氧化酸败,更好的保持核桃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品质 干燥方法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黄蜀葵种子形态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林文群 陈忠 +2 位作者 陈金玲 吴惠平 刘剑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报道了黄蜀葵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含有脂肪油 ,含量为31 16 % ,其主要成分为 :亚油酸 (82 179% )、油酸 (9 195 % )、棕榈酸 (4 75 6 % )、硬脂酸 (2 6 81% )、亚麻酸 (0 32 8% )等 ,此外 ,还含有 18... 本文报道了黄蜀葵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含有脂肪油 ,含量为31 16 % ,其主要成分为 :亚油酸 (82 179% )、油酸 (9 195 % )、棕榈酸 (4 75 6 % )、硬脂酸 (2 6 81% )、亚麻酸 (0 32 8% )等 ,此外 ,还含有 18种氨基酸和 2 4种矿质元素。其种子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质元素 ,而且种子油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达 91 815 %。因此 ,其种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 ,具有潜在开发利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种子 种子形态特征 不饱和脂肪酸 氨基酸 矿质元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酚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铜绿微囊藻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倪利晓 任高翔 +3 位作者 陈世金 郝向阳 李勇 朱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8-1432,共5页
采用相加指数法和半致死剂量指数法,评价3种酚酸类和1种不饱和脂肪酸类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作用时,邻苯二酚、联苯三酚、没食子酸和亚油酸的72 h EC50分别为2.100、11.101、18.468和3.670 m.gL-1;通过等... 采用相加指数法和半致死剂量指数法,评价3种酚酸类和1种不饱和脂肪酸类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作用时,邻苯二酚、联苯三酚、没食子酸和亚油酸的72 h EC50分别为2.100、11.101、18.468和3.670 m.gL-1;通过等效浓度(1∶1)两两混合后,综合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邻苯二酚和联苯三酚、邻苯二酚和亚油酸表现为协同效应,其余二元混合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酚酸 不饱和脂肪酸 联合作用 相加效应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分离技术研究概况 被引量:23
11
作者 徐文晖 王俊儒 梁宗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3-156,共4页
不饱和脂肪酸作为重要的膳食脂肪酸,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独特的生理功能。对目前采用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离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分离技术 研究概况
下载PDF
贵州主要品种辣椒籽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知松 李达 +2 位作者 丁筑红 邓盛毅 张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6,共4页
文章分析了贵州五种辣椒品种辣椒籽中水分、辣椒籽含量、粗脂肪、总蛋白,总糖、辣椒碱和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粗脂肪、蛋白质中的成分。结果得出,营养成分均值如下:水分5.67%、辣椒籽比重41.82%、粗脂肪15... 文章分析了贵州五种辣椒品种辣椒籽中水分、辣椒籽含量、粗脂肪、总蛋白,总糖、辣椒碱和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氨基酸分析仪分析了粗脂肪、蛋白质中的成分。结果得出,营养成分均值如下:水分5.67%、辣椒籽比重41.82%、粗脂肪15.91、总糖3.60%、总蛋白7.87%、辣椒素0.56‰,辣椒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77%~4.44%。其中花溪党武平板椒籽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4.44%。,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粗脂肪的40%以上,其中皱椒最高,为62.28%。辣椒籽蛋白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营养成分 不饱和脂肪酸 氨基酸 分析
下载PDF
苜蓿及油料籽实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孙涛 李建国 赵晓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8,共6页
选择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研究添加富含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油料籽实及苜蓿对乳脂肪酸中共轭亚油酸(CLA)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规律。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每阶段试验期为1个月。3个处理组分别为:(1... 选择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研究添加富含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油料籽实及苜蓿对乳脂肪酸中共轭亚油酸(CLA)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规律。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每阶段试验期为1个月。3个处理组分别为:(1)基础日粮(对照组);(2)基础日粮中部分粗饲料和精料由苜蓿和整粒亚麻籽替代(亚麻籽组);(3)基础日粮中部分粗饲料和精料由苜蓿和破碎大豆替代(大豆组)。各组日粮中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纤维含量相似。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亚麻籽或大豆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2)添加苜蓿、亚麻籽或大豆显著提高了乳脂中CLA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乳脂中CLA含量各组依次为7.08、10.18和12.01 mg/g总脂肪酸(TFA),C18∶2含量依次为13.35、16.41和24.62 mg/g TFA,C18∶3含量依次为1.55、4.62和4.52 mg/g TFA;(3)添加大豆提高乳脂中CLA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效果好于亚麻籽,但添加亚麻籽得到最低的Omega-6/Omega-3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不饱和脂肪酸 奶牛 苜蓿 亚麻籽 大豆
下载PDF
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对斑节对虾幼虾存活、蜕皮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淳仁 梁亚全 +1 位作者 刘庆慧 韩阿寿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5-79,共5页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四种含不同脂肪酸的脂肪源组成四种试验饲料,对斑节对虾幼虾进行45天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能促进幼虾的生长和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幼虾摄食含有不同脂肪酸的饲料,虽然虾...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四种含不同脂肪酸的脂肪源组成四种试验饲料,对斑节对虾幼虾进行45天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能促进幼虾的生长和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幼虾摄食含有不同脂肪酸的饲料,虽然虾体内脂肪含量接近,但虾体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斑节对虾幼虾对18碳以下的脂肪酸转化能力有限。在斑节对虾幼虾的养殖饲料中直接添加含有HUFA的脂肪源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不饱和脂肪酸 存活 蜕皮 生长
下载PDF
新疆油莎豆油提取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晏小欣 马泽鑫 +1 位作者 欧阳位麒 敬思群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6-229,共4页
以新疆油莎豆为原料,研究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油莎豆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最优条件下油莎豆油得率为89.68%。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莎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86.2%,... 以新疆油莎豆为原料,研究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油莎豆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最优条件下油莎豆油得率为89.68%。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莎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86.2%,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的含量分别为10.04%和7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油 GC-MS 提取 不饱和脂肪酸
原文传递
产脂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咸漠 葛晓萍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3-26,共4页
综述了产脂微生物的种类、代谢特点 ,分析了碳源、氮源、温度、p H、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对菌油中脂肪酸种类、含量的影响。讨论了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机制。
关键词 产脂微生物 研究进展 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合成
下载PDF
瘤胃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姜淑贞 杨在宾 +2 位作者 杨维仁 李彦 华丽芳 《黄牛杂志》 2001年第4期40-42,74,共4页
本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对脂肪酸的代谢机理 ,重点讨论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共轭脂肪酸的形成。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不饱和脂肪酸 氢化 共轭脂肪酸 代谢
下载PDF
两种溶剂提取法提取三角褐指藻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较 被引量:17
18
作者 姚领 胡萍 +2 位作者 胡蓓娟 李楠 许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和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分别提取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出C16∶1、C18∶1、C18∶3,(9,12,15)、... 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和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分别提取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出C16∶1、C18∶1、C18∶3,(9,12,15)、EPA、DHA五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总值脂肪中的比例依次为9.70%、2.78%、4.53%、18.86%、3.14%;而用乙醚-石油醚(1∶2,v/v)提取出C18∶1、C18∶3(9,12,15)、EPA、DHA四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总值脂肪中的比例依次为2.28%、3.88%、12.55%、2.35%。结论:氯仿-甲醇提取法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种类多、含量高,而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在食品应用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提取
下载PDF
小米中脂肪酸的GC-MS法测定及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俊英 谢国莉 +2 位作者 危晴 杨国伟 王晓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为了研究小米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营养价值,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对小米分离提取,用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在小米萃取物中共检测出26种化合物。其中,检测到7种不饱和脂肪酸(64.54%)、7种饱和脂肪酸(22.92%)、7种酯(7.30%)、3种醇(1.95... 为了研究小米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营养价值,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对小米分离提取,用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在小米萃取物中共检测出26种化合物。其中,检测到7种不饱和脂肪酸(64.54%)、7种饱和脂肪酸(22.92%)、7种酯(7.30%)、3种醇(1.95%);新检测出9-十六烯酸、顺式-10-十七烯酸、8,9-亚甲基8-十七烯酸、蓖麻油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36.65%)、油酸(26.06%)、棕榈酸(16.33%)、亚油酸乙酯(1.33%)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超临界萃取 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价值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西伯利亚蝗体内抗逆物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娟 李爽 +1 位作者 王冬梅 季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新疆气候变暖是导致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L.)持续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期研究表明近40年来西伯利亚蝗严重发生与新疆同期气候变暖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升高条件下西伯利亚蝗的生理生化适应... 【目的】新疆气候变暖是导致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L.)持续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前期研究表明近40年来西伯利亚蝗严重发生与新疆同期气候变暖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升高条件下西伯利亚蝗的生理生化适应机理。【方法】采用生理生化研究方法,研究了24,27,30,33,36,39和42℃下西伯利亚蝗体内海藻糖、甘油、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5种抗逆物质的积累与变化过程。【结果】在24~42℃范围内,西伯利亚蝗体内5种物质的积累量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海藻糖、甘油、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在30℃时含量最高,分别为18.691μg/g,261.432μg/g,79.063 mg/g,78.664 mg/g和227.593 mg/g;42℃高温时为最低,含量依次为18.218μg/g,104.588μg/g,4.343 mg/g,3.039 mg/g和11.067 mg/g。5种抗逆物质积累的速率不同,其中随温度升高亚油酸含量增、减速率最快,分别为832.189%和63.988%,海藻糖含量增、减速率最慢,分别为0.893%和0.224%。【结论】在24~30℃之间,随着温度升高,西伯利亚蝗可以通过积累体内抗逆物质,尤其通过快速积累不饱和脂肪酸以提高自身对阶段性高温的耐受能力;超过30℃,蝗虫体内抗逆物质积累下降,死亡率增加,虫体对高温胁迫失去耐受力。这预示着在气候变暖趋势下,西伯利亚蝗仍将是新疆草原最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蝗 温度 抗逆物质 海藻糖 甘油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