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偶遇性行为与HIV感染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南磊
王启兴
+8 位作者
许濒月
龚煜汉
尹碧波
阿力拉曲
曾虹
李阿沙
张燕斌
苦约哈
栾荣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7-1198,共2页
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商业性行为较少,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偶遇性行为更为常见,且存在多性伴现象。为探讨凉山州偶遇性行为对HIV传播的影响,2011年凉山州新增设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综合监测哨点,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HIV感染
偶遇性行为
未婚青少年
农村
原文传递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中偶遇性行为对HIV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南磊
王启兴
+8 位作者
许濒月
龚煜汉
尹碧波
阿力拉曲
曾虹
李阿沙
张燕斌
苦约哈
栾荣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3年第6期413-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偶遇性行为对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方法对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做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农村未婚青少年1 872人。595人(31.8%)发生过性...
目的探讨偶遇性行为对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方法对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做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农村未婚青少年1 872人。595人(31.8%)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96人(49.7%)发生过偶遇性行为。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占70.1%。回答有吸毒史的1 855人(99.1%)中,56人承认注射吸毒,47人承认曾与别人共用针具,共用针具率高达83.9%。最近1年,有680人(36.3%)曾做过HIV检测,而此次监测的血清学检测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89人,阳性率为4.8%(89/1 872)。偶遇性行为、注射吸毒行为的多因素影响下各个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c%)分别为25.5%、27.9%,两者共同作用的多因素条件下的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sPAR%)为44.6%。结论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HIV感染形势严峻,偶遇性行为是影响该人群HIV感染与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
偶遇性行为
未婚青少年
农村
原文传递
题名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偶遇性行为与HIV感染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南磊
王启兴
许濒月
龚煜汉
尹碧波
阿力拉曲
曾虹
李阿沙
张燕斌
苦约哈
栾荣生
机构
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布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金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越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昭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97-1198,共2页
基金
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
文摘
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商业性行为较少,未采取安全措施的偶遇性行为更为常见,且存在多性伴现象。为探讨凉山州偶遇性行为对HIV传播的影响,2011年凉山州新增设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综合监测哨点,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HIV感染
偶遇性行为
未婚青少年
农村
Keywords
HIV
infection
Casual
sexual
behavior
unmarried
adolescents
and
young
people
Rural
areas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中偶遇性行为对HIV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南磊
王启兴
许濒月
龚煜汉
尹碧波
阿力拉曲
曾虹
李阿沙
张燕斌
苦约哈
栾荣生
机构
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凉山州布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凉山州金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凉山州甘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凉山州越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凉山州昭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3年第6期413-415,418,共4页
基金
中国-默沙东艾滋病合作项目~~
文摘
目的探讨偶遇性行为对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作用。方法对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做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农村未婚青少年1 872人。595人(31.8%)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96人(49.7%)发生过偶遇性行为。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占70.1%。回答有吸毒史的1 855人(99.1%)中,56人承认注射吸毒,47人承认曾与别人共用针具,共用针具率高达83.9%。最近1年,有680人(36.3%)曾做过HIV检测,而此次监测的血清学检测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89人,阳性率为4.8%(89/1 872)。偶遇性行为、注射吸毒行为的多因素影响下各个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c%)分别为25.5%、27.9%,两者共同作用的多因素条件下的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sPAR%)为44.6%。结论农村未婚青少年人群HIV感染形势严峻,偶遇性行为是影响该人群HIV感染与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
偶遇性行为
未婚青少年
农村
Keywords
HIV
infection
Casual
sexual
behavior
unmarried
adolescents
and
young
people
Rural
areas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偶遇性行为与HIV感染的监测分析
南磊
王启兴
许濒月
龚煜汉
尹碧波
阿力拉曲
曾虹
李阿沙
张燕斌
苦约哈
栾荣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原文传递
2
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中偶遇性行为对HIV感染的作用
南磊
王启兴
许濒月
龚煜汉
尹碧波
阿力拉曲
曾虹
李阿沙
张燕斌
苦约哈
栾荣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3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