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大学章程的属性 被引量:50
1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6,共8页
凡大学必有章程,不论何种形式的章程,纲领性和规范性都是其一般属性。我国很多大学已经启动了制定章程文件的工作,但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我国大学章程特殊属性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我国大学章程是一种在现实的办学环境下解决内... 凡大学必有章程,不论何种形式的章程,纲领性和规范性都是其一般属性。我国很多大学已经启动了制定章程文件的工作,但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我国大学章程特殊属性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我国大学章程是一种在现实的办学环境下解决内外部管理中某些突出问题的政策文件,政策性是其特殊属性。作为一种政策性文件,它应当以国家有关法律精神为指导,在涉及大学办学的若干重要问题上,尤其是在宏观领导管理关系、内部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关系、专业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等方面,为大学办学与管理改革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高等教育管理
原文传递
关于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与实施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昕欣 张德祥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8-52,共5页
高等学校章程是高等学校设置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依法治教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大学章程的制定与研究,但还存在法律效力不明确和缺乏权威性等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改进力度。
关键词 大学章程 现代大学 依法治教
原文传递
大学章程关于学术权力制约机制的规定——基于美、英、德三国大学章程的文本比较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红伟 石卫林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8,82,共5页
大学章程规定防范性的学术权力制约机制,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缺位"和行政权力"越位"问题,但可能会引致一种潜在的危机:学术权力从缺位状态演变为新的错位甚至越位状态,从而形成新的"学术霸权"... 大学章程规定防范性的学术权力制约机制,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缺位"和行政权力"越位"问题,但可能会引致一种潜在的危机:学术权力从缺位状态演变为新的错位甚至越位状态,从而形成新的"学术霸权"危机,导致大学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通过对美、英、德三国大学章程的文本比较,理清不同国家大学章程如何规范学术权力的制约机制,可为我国大学制定和完善章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学术权力 制约机制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20
4
作者 潘懋元 《现代教育论丛》 2015年第6期2-4,共3页
管理的基础是权力,是自上而下的;治理是多个方面的、多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高等教育从管理走向治理,标志着国家高等教育向现代化跨上的一个新境界。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 管理的基础是权力,是自上而下的;治理是多个方面的、多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高等教育从管理走向治理,标志着国家高等教育向现代化跨上的一个新境界。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大学章程与红头文件产生矛盾时,大学校长应该如何处理?大学校长不再去搞科研,不再去搞教学,专心专意来搞治理,这样合适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大学章程 校长专业化 教学与科研
下载PDF
高校章程中学术机构及其运行模式——基于教育部核准的18所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洪煜 钟秉林 +1 位作者 赵应生 林光彬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9,共6页
大学章程的编制是落实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章程编制涉及问题繁多,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学术治理体制。通过对18所部属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发现各校章程对学术组织及其运行模式的规定存在着... 大学章程的编制是落实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章程编制涉及问题繁多,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学术治理体制。通过对18所部属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发现各校章程对学术组织及其运行模式的规定存在着法律依据变动、条款表意含混、法定权力虚置、关系定位不清、程序衔接不严等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统筹协调。对于编制章程的高校而言,要坚持学术自治、追求双重合法、条款严谨可诉;对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指引宏观方向、把稳核准关卡、留足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学术治理体制 学术自治 教授治学
原文传递
大学章程实施中的权力惯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威 熊庆年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0,共6页
调研结果显示,权力惯性是当前我国大学章程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阻力。权力惯性对于大学教职工的章程认知度、参与度、认同度都具有显著影响,其缘由在于:我国大学章程实施由行政外推力主导,制度的传统路径依赖严重;资源稀缺导致大学组织内... 调研结果显示,权力惯性是当前我国大学章程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阻力。权力惯性对于大学教职工的章程认知度、参与度、认同度都具有显著影响,其缘由在于:我国大学章程实施由行政外推力主导,制度的传统路径依赖严重;资源稀缺导致大学组织内部对于行政权力的资源依赖严重,缺乏内生性改革动力;公共选择的博弈产生集体"搭便车"心理,放纵了权力惯性的生存空间。由此,大学章程实施的关键之一在于克服权力惯性的阻碍作用,而加强法治化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以对权力惯性进行有效制约是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权力惯性 阻力 路径依赖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与现代大学治理的“内外兼修”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克瑞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6期13-19,共7页
中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建,这既需要重塑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也需要大学自我治理能力的完善。结合中国高校自主权下放的历史考察以及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实现"放&... 中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建,这既需要重塑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也需要大学自我治理能力的完善。结合中国高校自主权下放的历史考察以及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实现"放""管""服"三者的运转平衡与政策落地,需要高校内外治理的协调创新。就内部而言,要充分发挥大学章程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大学章程执行力的监督与评估;就外部而言,政府放权与服务应更加关注高校的实际需求,通过充分放权来激发高校内部办学活力,而不是把放权视为"抓大放小"的权力游戏。相对于国际教育改革的赋权增能,中国的"内外兼修"体现了一种传统的人文精神,这也是对现代大学治理中国模式的途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自主权 简政放权 优化服务 大学章程
下载PDF
大学章程制定中的困惑与突破路径——基于六所高校章程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方芳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通过阅读和分析教育部核准的六所高校的章程文本和对地方高校的调研访谈,发现目前各高校在大学章程制定中还遇到这样的困惑:大学章程如何体现学校外部治理中的高校独立法人地位,落实办学自主权;如何平衡学校内部治理中的多元权力关系。... 通过阅读和分析教育部核准的六所高校的章程文本和对地方高校的调研访谈,发现目前各高校在大学章程制定中还遇到这样的困惑:大学章程如何体现学校外部治理中的高校独立法人地位,落实办学自主权;如何平衡学校内部治理中的多元权力关系。基于此困惑的建议是:制定大学章程应尊重高校独立法人地位,通过立法明确政府与学校的权力边界;应明确党委与校长的权力范围与运行机制;应尊重和规范学术权,建立服务行政体系;应保障教师民主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制约行政权,防止行政权被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困惑 突破路径 文本分析
下载PDF
大学章程的使命在于提高内生发展质量 被引量:15
9
作者 史秋衡 李玲玲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27,共6页
大学章程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它规定并强化着大学的自主建设和特色发展,是大学精神的缩影和集中体现。作为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大学行为的总纲领,大学章程的构建与存在自有内在情理和外部法则。遵循学术本位的内在逻... 大学章程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它规定并强化着大学的自主建设和特色发展,是大学精神的缩影和集中体现。作为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大学行为的总纲领,大学章程的构建与存在自有内在情理和外部法则。遵循学术本位的内在逻辑,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内生发展,推动文化和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大学章程应当以其引导性积极维护大学固有的传统和永恒的价值,激发全体师生从事高深学问研究的热情,提供自下而上的内在情理需求,遵循维护大学内生发展的客观法则,承担坚守大学理想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根本使命 学术本位 内生发展
原文传递
我国大学章程应当或能够解决问题的理性透视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别敦荣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大学章程是根据大学组织属性所制定的关于大学组织体系及其运行规范的基本制度。从一般意义上看,制定大学章程应当解决大学的身份认同、职能定位、体制机制模型、利益相关者权利保障以及大学自身的合法性与章程的适应性等问题。制定大... 大学章程是根据大学组织属性所制定的关于大学组织体系及其运行规范的基本制度。从一般意义上看,制定大学章程应当解决大学的身份认同、职能定位、体制机制模型、利益相关者权利保障以及大学自身的合法性与章程的适应性等问题。制定大学章程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必须区分我国大学章程应当或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制约大学办学与发展的若干主要问题,加强制度设计,促进大学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解放大学学术生产力,增强办学能力,提高大学办学效率、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 高等教育管理
原文传递
我国大学章程制定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国内六所大学章程的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董凌波 冯增俊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大学章程制定试点工作启动至今,我国已有六所高校的章程获得教育部核准。通过分析六所大学章程的具体内容,发现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依然面临着章程法律效力得不到保障、章程内容具有趋同性、内部管理沿袭原有体制、高校办学自主权在章程... 大学章程制定试点工作启动至今,我国已有六所高校的章程获得教育部核准。通过分析六所大学章程的具体内容,发现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依然面临着章程法律效力得不到保障、章程内容具有趋同性、内部管理沿袭原有体制、高校办学自主权在章程中得不到彰显、对章程内容的落实缺乏有效监督等困境。走出这些困境的出路是,应该以立法的形式核准大学章程,提升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加快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步伐,进一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推动大学共同治理,促进章程监督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制定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大学章程的冷思考——兼谈大学法的制定 被引量:13
12
作者 朱全宝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9,共5页
只有正确认识大学章程的性质、客观看待大学章程的作用、冷静思考大学治理的出路,才能真正制定出适合中国大学特色和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大学章程。当前对大学章程在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对大学章程含义理解上的不足、对... 只有正确认识大学章程的性质、客观看待大学章程的作用、冷静思考大学治理的出路,才能真正制定出适合中国大学特色和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大学章程。当前对大学章程在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对大学章程含义理解上的不足、对大学章程作用认识上的偏差。解构大学章程的法律性质可从三个向度出发:一是制定依据的上位性;二是制定主体的内部性;三是效力范围的相对性。基于此,大学章程在法律性质上只是大学内部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只是大学治理方式改革的一个方面。当务之急是制定全国统一的大学法,以大学法的规范和指引,推进大学章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大学法 高等教育 制定
下载PDF
高校“去行政化”视域下的现代大学章程建设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冲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6,共4页
大学章程建设是高校实现"去行政化"的前提,高校"去行政化"是回归学术本真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结合"去行政化"与大学章程的内涵以及"行政化"弊端等问题,需要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进一步... 大学章程建设是高校实现"去行政化"的前提,高校"去行政化"是回归学术本真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结合"去行政化"与大学章程的内涵以及"行政化"弊端等问题,需要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倡导教授治学,回归学术本真;增强教代会、工会等民主机构话语权,实现民主管理;探索建立董事会制度,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四种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而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行政化 去行政化 长效机制
下载PDF
我国软法规制的现状与出路——以大学章程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湛中乐 赵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101,156,共9页
我国已经步入治理新常态,国家治理对法的需求超越了硬法范畴,软法起到的作用将明显增强,大学治理中的大学章程是可资诠释的软法典型。近两年来,国家教育部和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了一批大学章程,通过评述大学章程现状,可管窥我国软... 我国已经步入治理新常态,国家治理对法的需求超越了硬法范畴,软法起到的作用将明显增强,大学治理中的大学章程是可资诠释的软法典型。近两年来,国家教育部和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了一批大学章程,通过评述大学章程现状,可管窥我国软法及其规制在供给上仍有诸多不足。为使软法规制与治理新常态相得益彰,今后应着重在软法制定、软法规则和软法实施三方面加以完善,提升软法规制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新常态 软法 规制 大学章程 大学治理
原文传递
章程建设:大学管理改革的新方向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洁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大学章程是连接国家教育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具有合意性、自主性和程序性特征。针对我国大学章程的现状,应通过完善章程建设,使其在大学管理中发挥应有作用,从而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确立纵横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在管理中强化正当程序。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大学管理
原文传递
大学章程的价值与实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运超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文针对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正在推行的现实,论述了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的价值与实现策略。作者认为,大学章程在大学运行过程中的价值体现为权力关系的梳理与规范,即分配权力与平衡权力。大学章程的制定应彰显个性,注重效率,担当责任... 本文针对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正在推行的现实,论述了大学章程在大学治理中的价值与实现策略。作者认为,大学章程在大学运行过程中的价值体现为权力关系的梳理与规范,即分配权力与平衡权力。大学章程的制定应彰显个性,注重效率,担当责任。实现大学章程价值的策略包括面对现实、预留接口、集成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大学管理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治理
下载PDF
康奈尔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硕豪 王丹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年第8期60-63,共4页
大学章程是由大学权利机构制定的治校总纲领,它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立法体系以外的且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事关高等学校权力配置、发展目标、师生权利义务实现、社会资助与回馈等重大问题,在大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 大学章程是由大学权利机构制定的治校总纲领,它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立法体系以外的且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事关高等学校权力配置、发展目标、师生权利义务实现、社会资助与回馈等重大问题,在大学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康奈尔大学的大学章程文本的整理,对其大学章程中的大学使命、办学理念、大学事务管理体制、董事会制度、教授治校、章程的制定与修改等方面的分析,建议中国大学章程要彰显有特色的办学理念,要有可操作性,减少抽象性表述,应对"教授参与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应完善大学章程的制定、修改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奈尔大学 大学章程 教授治校
下载PDF
大学章程性质的法理透视 被引量:9
18
作者 陶好飞 徐雷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09-11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章程作为高校的核心法律文件,在"依法治校"中的重要地位开始显现。但对于大学章程的法律性质,学界仍存在争论,由此造成的实施困难,影响了其实效性的发挥。本文评析了学界较流行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章程作为高校的核心法律文件,在"依法治校"中的重要地位开始显现。但对于大学章程的法律性质,学界仍存在争论,由此造成的实施困难,影响了其实效性的发挥。本文评析了学界较流行的"契约说""自治规则说""法律说"三种观点,认为应从外延视角、法律位阶视角、特征和价值视角入手,以"大学内部‘宪法’和外部‘权利宣言’""行政规范性文件"以及"软法"的定位,来综合评价大学章程的法律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法律性质 法律位阶 软法
下载PDF
院系治理的中观分析:章程建构、实践张力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沈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0,共6页
在高校纷纷出台大学章程的背景下,院系治理的地位及其制度建构是如何体现在章程中的?在实践中又面临何种内在张力?基于84所高校大学章程样本,分析了院系在大学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二者的权力关系和院系内部治理机制等中观要素的文本建构... 在高校纷纷出台大学章程的背景下,院系治理的地位及其制度建构是如何体现在章程中的?在实践中又面临何种内在张力?基于84所高校大学章程样本,分析了院系在大学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二者的权力关系和院系内部治理机制等中观要素的文本建构程度,揭示了其背后隐含的三大实践张力:管理主义与学术自治的治理逻辑矛盾、以事权为中心与单向权力供给之间的矛盾以及院系内部治理能力薄弱与复杂管理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优化院系治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系治理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章程 实践张力 路径优化
下载PDF
大学章程制定主体——“中国式”董事会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根洲 李灵琴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5,共5页
一些学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习惯性地推断,政府是法律意义上大学章程的"应然制定主体"。现实中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是大学,然而这种由大学来制定的章程基本是"一纸空文",难以发挥大学章程应有的作用。根据"依法治... 一些学者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习惯性地推断,政府是法律意义上大学章程的"应然制定主体"。现实中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是大学,然而这种由大学来制定的章程基本是"一纸空文",难以发挥大学章程应有的作用。根据"依法治教"、"自主管理"的需要,政府或大学都不能单独作为章程的制定主体。借鉴美国确立大学章程制定主体——董事会的相关经验,并结合国情,我国大学章程制定主体应当是由多方利益主体共同构成的"中国式"董事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 制定主体 “中国式”董事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