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Ⅰ、Ⅳ型戊型肝炎病毒高灵敏度通用引物的设计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55
1
作者 葛胜祥 郭清顺 +2 位作者 李少伟 张军 夏宁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7,共7页
设计针对国内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Ⅰ、Ⅳ型,在这两型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套RT-PCR引物--E引物,并将E引物与目前较常用的3对通用引物(Meng、ConORF1和ConORF2引物)比较了检测基因Ⅰ、Ⅳ型HEV的灵敏度.对基因Ⅰ型HEV,E引物能... 设计针对国内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Ⅰ、Ⅳ型,在这两型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套RT-PCR引物--E引物,并将E引物与目前较常用的3对通用引物(Meng、ConORF1和ConORF2引物)比较了检测基因Ⅰ、Ⅳ型HEV的灵敏度.对基因Ⅰ型HEV,E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5,参考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2~104;对基因Ⅳ型HEV,E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2,参考引物能检出的稀释度为101~102.在17份HEV-IgM阳性血清中,E引物检出5份,检出率为29.4%;参考引物只能检出1份或2份,检出率最高为11.8%.E引物在33份HEV-IgM阳性的隐性感染血清中检出6份,阳性率18.2%;在79份HEV-IgM阳性的临床肝炎血清中检出36份,阳性率45.6%.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对于在国内流行的基因Ⅰ、Ⅳ型HEV,E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要高于目前常用的通用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Ⅰ型 基因Ⅳ型 聚合酶链反应 通用引物 设计 PCR
下载PDF
采用通用引物PCR配合SSCP和RFLP技术检测鱼病病原菌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宣宪 高华 +1 位作者 王三英 郑文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5-348,共4页
采用通用引物PCR(UPPCR)、PCR RFLP、PCR SSCP技术 ,研究快速鉴别鱼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结果发现 ,采用细菌 16SrRNA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 ,以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鳗弧菌、柱状曲挠杆菌、乙型链球菌、荧光假单胞... 采用通用引物PCR(UPPCR)、PCR RFLP、PCR SSCP技术 ,研究快速鉴别鱼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结果发现 ,采用细菌 16SrRNA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 ,以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鳗弧菌、柱状曲挠杆菌、乙型链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部分常见鱼病病原菌为对象 ,可以建立一种UPPCR技术。该技术能在保证实验条件不变的基础上 ,检出上述所有细菌 ,并还可检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等非鱼病病原菌。并且认为 ,该法与SSCP配合即采用UPPCR SSCP技术能较好地鉴别被检菌而用于鱼病病原菌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病 病原菌 通用引物 PCR SSCP RFLP检测
下载PDF
通用引物PCR方法在地表水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永军 张崇淼 +2 位作者 王晓昌 孙茵 薛小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9-93,共5页
为了探索通用引物PCR方法在地表水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细菌的通用引物,采用合成的引物扩增参考菌株及西安市区不同地表水样,并对PCR产物分别进行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检测水样... 为了探索通用引物PCR方法在地表水病原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细菌的通用引物,采用合成的引物扩增参考菌株及西安市区不同地表水样,并对PCR产物分别进行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检测水样中的细菌总数和粪大肠杆菌浓度.结果显示,通用引物扩增4种参考菌株,320 bp处均可得到清晰的电泳条带,其特异性通过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得到进一步验证;通用引物PCR可检出250 ng/L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标准菌株DNA,其PCR检测的灵敏度可达0.275 CFU/mL;用通用引物对西安市区不同地表水样进行PCR扩增,其中河、兴庆湖、大唐芙蓉园北湖、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出水样品320 bp处都得到了清晰的电泳条带,而黑河水样没有条带;与之相对应的粪大肠杆菌群检测结果显示,只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出水和兴庆湖水样有粪大肠杆菌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引物 病原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地表水
下载PDF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黄病毒核酸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方美玉 陈火胜 +3 位作者 陈翠华 汤伟其 郭辉玉 饶颐年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45-148,共4页
黄病毒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全长约11Kb。在其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DJS(+)和DJA(一)均为17个硷基,扩增序列长度为413bP.应用逆转录一一多聚酶链反应(RT—PCR)成功地扩增了登革病毒... 黄病毒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全长约11Kb。在其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DJS(+)和DJA(一)均为17个硷基,扩增序列长度为413bP.应用逆转录一一多聚酶链反应(RT—PCR)成功地扩增了登革病毒(DEN)1,2,3,4型和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部分片段,其扩增片段的大小与设计相符。采用该引物检测国内分离株DEN1/(GZ)、DEN2(HN91)和JEV(A2)株同样出现一条明显的扩增带(约413bP),说明该引物也适合于我国分离株。应用通用引物扩增黄病毒中的POW和LGT均出现一条特异带。甲病毒属的辛德毕斯和基孔肯稚病毒应用该引物扩增后无特异性条带;扩增C6/36细胞也无特异带。表明该通用引物特异性良好,对于今后黄病毒感染的临床快速诊断和进一步的分子病毒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黄病毒 核酸
原文传递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的全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龙进学 王曲直 +2 位作者 卢建红 刘玉良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0-696,共7页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4]和H5N1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型特异性引物,成功的扩增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简称A/D/SD/04)的全基因序列(包括5′和3′端的非编码区序列).A/D/SD/04的基因组核苷...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4]和H5N1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型特异性引物,成功的扩增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简称A/D/SD/04)的全基因序列(包括5′和3′端的非编码区序列).A/D/SD/04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与18株网上公布的禽流感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4株鸭源H5N1的5~7个基因具99%以上的同源性;与14株H5N1有至少一个以上内部基因同源性在95%以上.与H9亚型AIV代表株A/Quail/Hongkong/G1/97(简称G1株)和A/Chicken/Beijing/1/94(简称BJ94)比较,除了非结构基因(Nonstructural gene,NS)与G1株的同源性为95.3%外,其余基因均在36.6%~92.1%之间.说明A/D/SD/04没有H9N2基因的直接整合,是H5N1毒株在自然界的重组株.推导的HA氨基酸序列分析,A/D/SD/04 的血凝素(Heamgglutinin,HA)裂解位点与比较的16株AIV的序列一致,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PQRERRRKKR/G),第226位氨基酸是对禽类和哺乳细胞均具有亲嗜性的蛋氨酸(Met).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在第48位氨基酸(颈部)后有20个氨基酸的缺失,但非结构蛋白(NS)没有在79~84氨基酸发生缺失.碱性聚合酶2(PB2)的627位氨基酸是亲禽类细胞的谷氨酸(Glu,E).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特征,A/D/SD/04对小鼠的致病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其可能是一株对鸡高度致病,并逐渐获得对哺乳动物致病能力的中间重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通用引物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在MDCK细胞上高产的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株的筛选及其全基因组克隆 被引量:9
6
作者 齐立 吴昆昱 +4 位作者 李梓 张烨 董婕 张立国 张智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5-199,共5页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可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因此需要及时地生产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的流行。乙型流感病毒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制备疫苗的方法是使用鸡胚生产,存在很多缺陷,应用哺乳动物细胞生产流感疫苗是个更好的选择。但是,... 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可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因此需要及时地生产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的流行。乙型流感病毒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制备疫苗的方法是使用鸡胚生产,存在很多缺陷,应用哺乳动物细胞生产流感疫苗是个更好的选择。但是,乙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后,很难得到持续的高产。此实验筛选到的乙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连续传代15代后,PFU值从第1代的8×104到第15代2×109,TCID50从第1代6 5到第15代的8 0。将筛选到的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克隆,用两套引物获得乙型流感病毒的全部8个节段。此结果为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高产毒株与流行毒株重配,进而在哺乳动物细胞上生产基因工程流感疫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病毒 乙型流感 毒株 通用引物 哺乳动物细胞 疫苗 全基因组克隆
下载PDF
通用引物多重PCR技术检测3种病原微生物 被引量:12
7
作者 商颖 许文涛 +6 位作者 元延芳 梁志宏 石慧 翟志芳 张雅楠 罗云波 黄昆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为寻找快速且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在普通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一种新的通用引物多重PCR(universal primers-multiplex PCR,UP-M-PCR)技术。利用该技术对食品中主要的3种致病菌——大肠杆菌、... 为寻找快速且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在普通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一种新的通用引物多重PCR(universal primers-multiplex PCR,UP-M-PCR)技术。利用该技术对食品中主要的3种致病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进行同时检测,经过单重PCR验证、二重以及三重UP-PCR反应条件和体系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5pg目标DNA,复合引物和通用引物的加入量分别为2nmol/L和300nmol/L。此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病原菌检测限低,可在实践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单增李斯特菌 沙门氏菌 通用引物 多重PCR
下载PDF
用通用引物扩增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牦牛肉的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强 郑玉才 +4 位作者 金素钰 王延云 陈琛 周静 梁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9-322,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牦牛和黄牛肉的基因水平鉴定方法。从牦牛、黄牛和四川几个地方黑山羊品种的肉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细胞色素b基因中一段长度为421bp的序列,并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显示,通用引物能很好地扩增不同动...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牦牛和黄牛肉的基因水平鉴定方法。从牦牛、黄牛和四川几个地方黑山羊品种的肉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细胞色素b基因中一段长度为421bp的序列,并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显示,通用引物能很好地扩增不同动物细胞色素b基因,扩增片段序列在牦牛与黄牛之间存在差异较大,能用于这两种肉的鉴定;而在金堂黑山羊、白玉黑山羊和美姑黑山羊之间差异非常小。本研究建立了PCR-RFLP方法鉴定牦牛和黄牛肉,这对于动物保护以及来源不明的肉类产品的区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通用引物 细胞色素B
下载PDF
应用通用引物PCR检测诊断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曹敬荣 陈静 +2 位作者 高世超 陈典典 王培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了解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病原谱,并探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疑似或确诊CNS细菌或真菌性感染患者资料,分析其脑脊液培养病原菌种类,采用细菌16S rRN... 目的了解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病原谱,并探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疑似或确诊CNS细菌或真菌性感染患者资料,分析其脑脊液培养病原菌种类,采用细菌16S rRNA和真菌28S rRNA通用引物对患者脑脊液DNA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同期脑脊液培养及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确诊或疑似CNS细菌或真菌感染者400例,其中脑脊液培养阳性132例。共分离病原菌1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8株,革兰阴性菌90株,真菌12株;居前3位的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3株);最常见真菌为新生隐球菌(8株)。选取88份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和20例非感染患者脑脊液进行PCR扩增,PCR扩增法灵敏度(35.23%,31/88)高于培养法(28.41%,25/88)(χ2=4.17,P<0.05)。PCR扩增和培养法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97%、24.10%,两种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PCR扩增测序与培养结果符合率为84.00%(21/25);PCR检测平均报告时间(48 h)较培养结果报告时间(细菌平均约72 h,真菌平均约96 h)更快速。结论 CNS感染病原分布广泛,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用引物PCR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 颅内感染 病原体 通用引物 鉴定
下载PDF
船舶通用底漆的研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亚良 伍小军 林秀娟 《中国涂料》 CAS 2013年第4期35-42,共8页
介绍了船舶通用底漆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并以环氧树脂、长石粉等原料为甲组分,比较了不同固化剂对干燥时间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配方体系。
关键词 船舶 通用底漆 环氧树脂 聚酰胺 酚醛胺 腰果油改性酰胺
下载PDF
细菌通用引物在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检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秀萍 尹逊河 +1 位作者 吴时友 尹燕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104-106,共3页
为了建立PCR直接检测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方法,探索通用引物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细菌的通用引物,采用合成的引物扩增标准菌株及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结果表明,通用引物扩增7... 为了建立PCR直接检测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方法,探索通用引物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细菌的通用引物,采用合成的引物扩增标准菌株及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结果表明,通用引物扩增7 种标准菌株,370 bp处均可得到清晰的电泳条带;通用引物PCR 可检出250 ng/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DNA;对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进行扩增,370 bp处也得到了清晰的电泳条带。建立在16S rRNA基础上的通用引物在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中,初步显示具有特异、快速等优点,为进一步判断细菌的种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 乳房炎
下载PDF
环境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永军 张崇淼 +2 位作者 王晓昌 吕英俊 左丽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75-1180,共6页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处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测得的大肠菌群CFU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QPCR法可信度为94%,最小检测值为每管未稀释DNA...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处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4个月的连续检测,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测得的大肠菌群CFU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QPCR法可信度为94%,最小检测值为每管未稀释DNA提取物含2.7个大肠杆菌细胞.5个水体(N=60)检测结果表明,QPCR检测结果是大肠菌群CFU的2.2-5倍.病原细菌的几何平均值范围,QPCR法在25-67000 CCE/100 mL之间,MF法大肠菌群为3-45000 CFU/100 mL之间.2种方法的离散和回归分析表明,QPCR检测结果与大肠菌群CFU显著正相关,秩相关系数为r=0.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通用引物 病原细菌 定量PCR 膜过滤
下载PDF
戊型肝炎病毒通用性PCR引物的设计及其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峰 孟继鸿 +3 位作者 董晨 戴星 杨义贵 周镇先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6,共8页
针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的现状,本研究通过分析GenBank中现有的82株HEV基因组全序列,设计一组HEV通用性PCR引物(HEVuPrimer)用于扩增不同基因型HEV可测序长片段,分别基于全基因序列、HEVuPrimer扩增序列和较常用的MX... 针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分型尚无统一标准的现状,本研究通过分析GenBank中现有的82株HEV基因组全序列,设计一组HEV通用性PCR引物(HEVuPrimer)用于扩增不同基因型HEV可测序长片段,分别基于全基因序列、HEVuPrimer扩增序列和较常用的MXJ引物扩增序列对82株HEV进行基因分型,再以HEVuPrimer扩增1~4型HEV参考株和HEVIg M抗体阳性的临床标本,进行HEV基因分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E-VuPrimer扩增区段与全基因序列对82株HEV的基因分型结果完全一致;HEVuPrimer与HEV序列的匹配程度明显高于MXJ引物,且HEVuPrimer区段的基因分型结果较MXJ区段的更为准确。HEVuPrimer可同时扩增出不同基因型HEV基因片段。124份临床标本中,60份测出特异性HEV RNA,阳性率为48.4%,基因分型结果均为4型HEV,但分属于4个不同的基因亚型,核苷酸同源性为80.0%~99.9%,其中有6例近期分离的HEV毒株形成一新的基因亚型。因此,基于HEVuPrimer扩增区段的HEV基因分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为建立统一、可行的HEV基因分型标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通用性引物 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enteroviruses from surface waters by real-time RT-PCR with universal primers 被引量:7
14
作者 Chongmiao Z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261-1266,共6页
In order to realize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various enteroviruses from water samples, a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RT-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with universal ... In order to realize simultaneous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various enteroviruses from water samples, a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RT-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with universal primer pairs designed based on the highly conserved non-coding region sequences of genome targeting poliovirus, coxsackievirus and enterovirus 71.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as enterovirus DNA standard by cloning poliovirus cDNA into a pMD18-T vector. The real-time RT-PCR method utilizing SYBR Green I was optimized. As a result of a series of examination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ethod was found to be 2.31 genome equivalent copy (GEC)/μL, the intraand inter-assay variations were lower than 2% and 5%, respectively, and enteroviruses were well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microorganisms.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r 2 = 0.997) between the logarithm of viral density and cycle threshold in a wide range of 2.31 × 10 0 to 2.31 × 10 9 GEC/μL.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was further proved by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 enteroviruses from various practical water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OVIRUSES real-time RT-PC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surface water universal primer
原文传递
氧化锆粘接处理剂的临床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8
15
作者 江楠 王楠 +4 位作者 张懿范 陈静思 么紫烟 战德松 付佳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35-1640,共6页
背景:氧化锆陶瓷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性能,已成为目前临床理想的口腔修复材料之一。优良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是修复体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必备条件。目的:针对氧化锆和氧化锆粘接处理剂进行综述,回顾氧化锆陶瓷的理化... 背景:氧化锆陶瓷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性能,已成为目前临床理想的口腔修复材料之一。优良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是修复体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必备条件。目的:针对氧化锆和氧化锆粘接处理剂进行综述,回顾氧化锆陶瓷的理化特性、临床粘接标准操作流程,归纳临床常用的氧化锆粘接处理剂及其粘接表现。方法:以"zirconia;surface treatment;universal adhesive;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bonding strength"为英文检索词,"氧化锆;表面处理;通用型粘接剂;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为中文检索词,检索2005年3月至2020年3月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对最终纳入的36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氧化锆具有优良的理化特性,但其具有的疏水表面很难与底物形成适当结合,目前以物理喷砂粗化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处理手段最为常见。喷砂可有效增加反应面积。在化学结合方面,通用型粘接剂与氧化锆专用处理剂均能够改善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水储24 h后的粘接强度,而通用型粘接剂的粘接耐久性优于氧化锆专用处理剂。在牙面预处理方面,常用的方法是使用37%磷酸酸蚀处理,而磷酸处理会阻碍氧化锆化学粘接。喷砂被认为是物理上增加反应面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其能有效促进含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专用处理剂或通用型粘接剂与氧化锆的化学粘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氧化锆 粘接 通用型粘接剂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 修复体清洁剂 氧化锆底漆处理剂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环境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定量PCR检测与膜过滤分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永军 张崇淼 +3 位作者 王晓昌 吕英俊 李昂臻 薛小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82-1488,共7页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个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了分析.检测水样体积为100mL,分别于2006年3-6月取自水源水(黑河)、景观娱乐用水(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纳污河(泸河)和... 采用通用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对西安市5个地表水体中肠道病原细菌的细胞密度进行了分析.检测水样体积为100mL,分别于2006年3-6月取自水源水(黑河)、景观娱乐用水(大唐芙蓉园北湖和兴庆湖)、纳污河(泸河)和未消毒的二级出水(北石桥污水处理厂),并将QPCR检测结果与滤膜法(MF)测得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粪大肠杆菌CFU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5个水体(n=60)检测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是大肠菌群CFU的2,2-5倍,是粪大肠杆菌CFU的7-14倍.病原细菌检测的几何平均值范围,QPCR法在25-67000 CCE·100mL^-1之间,MF法大肠菌群在3-45000 CFU·100mL^-1之间,粪大肠菌群在0-3000 CFU·100mL^-1之间(n=60).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来计算,结果显示,QPCR检测结果与大肠菌群、细菌总数以及粪大肠杆菌CFU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3、r=0.908和r=0.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引物 病原细菌 定量PCR 膜过滤 地表水
下载PDF
应用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寿斌 廖华 +3 位作者 黄呈辉 谭庆瑜 张炜灵 陈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33-37,共5页
目的设计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以达到广泛。特异及快速诊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方法在E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5'-UTR)设计二对通用第物,建立RT-n-PCR检测方法,对3种EV和3种非EV标准株以及16... 目的设计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以达到广泛。特异及快速诊断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方法在E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5'-UTR)设计二对通用第物,建立RT-n-PCR检测方法,对3种EV和3种非EV标准株以及165例可疑EV感染的327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V标准株均在电泳中检测到一清晰312bp扩增条带,而非EV标准株则无扩增条带;共有104份标本检测到相应大小扩增条带,阳性率31.8%;147例病例同时检测了粪便和咽拭子,粪便阳性49例,咽拭子阳性44例,其中粪便和咽拭子同时阳性35例,粪便和咽拭子EV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总阳性数64例,阳性率38.8%。结论RT-n-PCR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肠道病毒,特异性强,用时少,同时检测多份标本可以提高EV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肠道病毒 通用引物
下载PDF
通用引物PCR检测临床常见致病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建春 刘静 +3 位作者 黄文红 张秀岭 叶林柏 梅国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77,共5页
通用引物可一次性扩增18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和耐药菌株的DNA,扩增片段长度在220bp左右,18种特异性探针分别与18种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杂交结果显示探针都具有高度特异性;5种37例经法国梅里埃API细菌鉴定系统确定的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杂交... 通用引物可一次性扩增18种临床常见致病菌和耐药菌株的DNA,扩增片段长度在220bp左右,18种特异性探针分别与18种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杂交结果显示探针都具有高度特异性;5种37例经法国梅里埃API细菌鉴定系统确定的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杂交鉴定,鉴定结果与分离株一致,表明设计的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及准确性。80例临床标本分别用法国梅里埃API细菌鉴定系统及PCR杂交法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2.5%)和(67.5%),表明PCR结合寡核苷酸杂交法比传统的生物学培养法更为灵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引物 PCR 寡核苷酸探针 致病菌
下载PDF
阿胶的半巢式-多重PCR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慧 孙海新 +2 位作者 许娜 黄金发 孙丕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03-106,共4页
采用半巢式-多重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阿胶中是否掺杂有马、猪和牛源性成分。首先采用液氮研磨法从阿胶中提取高质量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以通用引物P1和P2进行第一轮扩增,并将扩增产物作为第二轮PCR的模板;再以包含通用引物P1和4... 采用半巢式-多重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别阿胶中是否掺杂有马、猪和牛源性成分。首先采用液氮研磨法从阿胶中提取高质量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以通用引物P1和P2进行第一轮扩增,并将扩增产物作为第二轮PCR的模板;再以包含通用引物P1和4种物种(驴、马、猪和牛)特异性引物A、B、C和D的混合引物进行第二轮多重PCR扩增;最后电泳检测第二轮扩增产物,根据电泳条带的分子量大小,判断阿胶产品的动物原材料是否掺假。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观察到不同动物DNA分子量之间的明显差异,通过DNA电泳结果直接判断阿胶产品中是否掺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巢式-多重PCR法 阿胶 鉴别 通用引物 特异性引物
下载PDF
PCR-DGGE分析湿地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实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陈利 王平 肖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08-414,共7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湿地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的细菌多样性,选取3对通用引物,优化了PCR扩增16SrDNA的实验条件,并优化了DGGE的变性剂浓度梯度范围和电泳时间长度.结果显示:PCR时采用退火温度touch-down程序,能够提高扩增特异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湿地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的细菌多样性,选取3对通用引物,优化了PCR扩增16SrDNA的实验条件,并优化了DGGE的变性剂浓度梯度范围和电泳时间长度.结果显示:PCR时采用退火温度touch-down程序,能够提高扩增特异性.引物357f/518r和357f/907rM扩增靶序列的DGGE变性剂浓度梯度理想范围分别为50%~80%和40%~70%,最佳电泳时间长度分别为17h和14h.比较DGGE分析图谱的条带数以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357f/518r呈现的结果最好,357f/907rM次之.运用引物357f/518r和357f/907rM扩增靶序列的DGGE分析,能更全面地反映湿地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的细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DGGE 群落多样性 通用引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