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vent管和双腔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比较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洁 王平 钟泰迪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84-286,312,共4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LT with the torque control blocker univent(TCBU)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are objective advantages of one over the other in one-lung ventilation during elective thoracic surgical cases....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LT with the torque control blocker univent(TCBU)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are objective advantages of one over the other in one-lung ventilation during elective thoracic surgical cases.Methods 60 patients needing one-lung ventilation during elective thoracic surgical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D(DLT) and Group U(TCBU).The following variable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①time required for intubation and position each tube,②ration of successful blind intubation,③ increase in airway peak pressure(PIP),④frequency of malpositions,⑤number of times that the fiberoptic was achieved,⑥surgical exposure,and ⑦incidence of sore throat or hoarseness.Result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increase of PIP and incidence of sore throat(P < 0.05).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the time required to intubation and position each tube,the ration of successful blind intubation,the frequency of malpositions,the number of times that the fiberoptic was achieved and the surgical exposure(P > 0.05).Conclusion TCB univent applied for one-lung ventilation is as good as DLT,and in some specific clinical situations it can offer more advantages over the D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univent univent 双腔管 支气管阻塞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插管困难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蒋京京 宋哲明 +2 位作者 孙彭龄 何星颖 朱秋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D组)。观察并记录:(1)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2)术中导管移位次数;(3)肺塌陷质量;(4)OLV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5)气道损伤评分;(6)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术中导管移动次数及肺塌陷质量上无显著差异;D组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增加率明显高于U组(P<0.05);U组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OLV时效果确切,与DLT相比可明显减少气道损伤,降低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 术后并发症 双腔支气管导管 univent导管
下载PDF
帝视内窥镜在Univent管插管与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彦 刘秀文 +1 位作者 郭永清 宋晓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观察帝视内窥镜在Univent管插管及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7岁,ASAⅠ~Ⅲ级。使用Univent管进行单肺通气,随机分为帝视内窥镜组(D组)和喉镜组(L组),每组40例。D组使用帝视内窥镜进行插管... 目的观察帝视内窥镜在Univent管插管及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7岁,ASAⅠ~Ⅲ级。使用Univent管进行单肺通气,随机分为帝视内窥镜组(D组)和喉镜组(L组),每组40例。D组使用帝视内窥镜进行插管和定位,L组使用喉镜插管并用听诊法定位。记录插管时间、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CO_2及肺塌陷情况,并计算插管一次成功率、封堵器调整定位的比例以及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组所用插管时间(169.98±52.65)s明显长于D组(102.38±44.45)s(P<0.05),L组插管一次成功率(80%)明显低于D组(97.5%)(P<0.05)。两组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CO_2及肺塌陷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调整封堵器的比例(22.5%)明显高于D组(7.5%)(P<0.05)。L组导管染血的发生率(27.5%)明显高于D组(7.5%)(P<0.05),术后咽痛的发生率(37.5%)明显高于D组(15.0%)(P<0.05)。结论与喉镜插管并用听诊法定位比较,帝视内窥镜用于Univent管插管与定位,操作所需时间较短,成功率高,定位准确率高,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视内窥镜 univent 插管 定位
下载PDF
Univent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建良 周煦燕 +2 位作者 屠海林 孙平 陆雅萍 《临床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介绍Univent管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经验.方法31例开胸手术中使用Univent管,分别采用盲插法(14例)或纤支镜(FOB)引导法(17例)将支气管阻塞套囊(BB)放置于左或右主支气管中,向BB注入5~6ml空气堵塞主支气管,阻断一侧肺通气.... 目的介绍Univent管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经验.方法31例开胸手术中使用Univent管,分别采用盲插法(14例)或纤支镜(FOB)引导法(17例)将支气管阻塞套囊(BB)放置于左或右主支气管中,向BB注入5~6ml空气堵塞主支气管,阻断一侧肺通气.结果31例中除盲插法1例失败外,余30例阻塞套囊均放置成功,所有患者单肺通气后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6例患者术中发生阻塞套囊位置变动,经调整处理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结论Univent管能满足胸外科手术要求,具有插入方便、损伤小等独特优点,但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因手术所致BB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nt 开胸手术 单肺通气
原文传递
Univent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的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旭东 杨勇 +3 位作者 段佐平 范文江 易明亮 颜渊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54-356,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50例。Univent管组通过插Univent管实现单肺通... 目的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50例。Univent管组通过插Univent管实现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成。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成插管所用时间;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③治疗后24、48、72h采用标准化问题对声音嘶哑和咽喉痛进行评估。结果①双腔支气管组的插管时间明显较Univent管组长(P<0.05);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Univent管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支气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和Univent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Univent管可减少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首先选用Univent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univent 声音嘶哑 咽喉痛
下载PDF
Univent导管在胸腔镜手术气道管理中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水清 王军 +2 位作者 韩文勇 蔡海河 李红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堵塞器Univent导管进行单肺通气气道管理的价值。方法40例因气胸而需要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Univent组(U组);一组为双腔气管导管组(D组),使用Robertshaw导管。U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插... 目的探讨支气管堵塞器Univent导管进行单肺通气气道管理的价值。方法40例因气胸而需要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Univent组(U组);一组为双腔气管导管组(D组),使用Robertshaw导管。U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插管和定位,D组完成插管后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认导管位置。记录2组成功放置导管所需要的时间;摆好体位后,导管移位需要用纤维支气管镜再进行检查和调整位置的次数;肺萎陷的程度;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单肺通气后30min血气分析的结果。结果成功放置Univent导管的时间长于成功放置双腔气管导管的时间[(6.18±1.26)minvs(3.26±0.82)min,t=8.654,P=0.000]。U组术中导管移位镜检7人次,D组为5人次,差异无显著性(U=187.500,P=0.663)。2组肺萎陷程度差异无显著性(U组肺萎陷程度好15例,中3例,差2例;D组肺萎陷程度好17例,中2例,差1例;U=179.500,P=0.583)。U组的单肺通气气道峰压明显低于D组[(15.3±3.5)cmH2Ovs(21.4±6.6)cmH2O,t=-3.649,P=0.001];U组氧分压高于D组[(303.8±65.7)mmHgvs(258.4±72.9)mmHg,t=2.066,P=0.046],2组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时采用Univent导管可以获得与双腔气管导管同样的单肺通气效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nt导管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左侧开胸术时主导管位置听诊法用于Univent导管的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翁浩 徐志勇 +2 位作者 储勤军 杨平亮 刘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89-991,共3页
目的评价主导管位置听诊法用于Univent导管定位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纤维支气管镜(FOB)组、主导管位置听诊(FS)组、推荐法插管(RIT)组。记录插管时间、堵塞导管试插的次数(FOB组除外)、主导管到隆突的距... 目的评价主导管位置听诊法用于Univent导管定位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纤维支气管镜(FOB)组、主导管位置听诊(FS)组、推荐法插管(RIT)组。记录插管时间、堵塞导管试插的次数(FOB组除外)、主导管到隆突的距离、堵塞气囊充气量和位置分级、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术毕检查气管黏膜损伤情况并评分。结果FS组堵塞导管均一次插入左侧,RIT组25%一次插入左侧。FS组插管时间比FOB组和RIT组短(P<0.05)。RIT组堵塞气囊充气量比FS组多,堵塞气囊位置评分比FOB组高(P<0.05)。黏膜损伤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S法Univent导管定位较快速、准确,RIT法定位准确性较差,易出现过深、过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nt导管 听诊 定位
下载PDF
Univent管与Robershaw管单肺通气麻醉临床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存贵 邓江云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694-695,共2页
目的:比较Univent管与Robertshaw管单肺通气时PetCo2、PaO2、PCO2、SpO2气道压力(Paw)的变化。方法:胸外科手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U组)和Robershaw管组(R组),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60min监测两组病人的Pao2... 目的:比较Univent管与Robertshaw管单肺通气时PetCo2、PaO2、PCO2、SpO2气道压力(Paw)的变化。方法:胸外科手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U组)和Robershaw管组(R组),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60min监测两组病人的Pao2、Pco2、PetCo2、SPo2、气道压力(Paw),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单肺通气30min时、60minU组病人Paw低于R组,PaO2高于R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肺功能较差的病人,尤其是通O2功能障碍的病人,开胸手术需单肺通气,U管对病人的生理干扰要优于R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nt Robershaw菅 单肺通气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应用于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珈琳 郭昌立 +4 位作者 罗世忠 王翔 唐玉兰 王永瑜 王倩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95-1998,共4页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应用于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需行单肺通气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双腔支气管组(A组)和Univent管组(B... 目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Univent管应用于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在18-65岁需行单肺通气的全麻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双腔支气管组(A组)和Univent管组(B组),每组50例。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操作。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后及单肺通气(OLV)后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化;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术中OLV时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情况。结果①Univent管组插管时间较双腔支气管组明显缩短;②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Univent管组明显低于双腔支气管组(P〈0.05);③麻醉诱导前后二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相似(P〉0.05);④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情况相似(P〉0.05),而气道压力Univent管组较双腔支气管导管组明显更低(P〈0.05);⑤二组术中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率及手术视野暴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应用于OLV时均安全有效,同样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Univent管较双腔支气管导管所需时间明显缩短,而气管插管并发症则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univent 纤维支气管镜 单肺通气 气管插管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不同呼吸道管理方法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泽宇 王茜 +1 位作者 乔发毅 于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道管理方法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100例胸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和Univent支气管阻塞器导管插管,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右侧总插管成功率和一次插管成功率...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道管理方法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100例胸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和Univent支气管阻塞器导管插管,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右侧总插管成功率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左侧(P<0.05),Univent支气管阻塞器导管组总插管成功率、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双肺隔离的效果显著高于双腔支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熟悉各种导管的特点,并做出恰当的选择,是单肺通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univent支气管阻塞器导管 单肺通气
下载PDF
Univent管用于测定气管内压力的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潘志浩 邬晓雷 +1 位作者 黄长顺 郭建荣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8期679-681,共3页
目的研究Univent导管在模拟肺以及临床条件下测定气管内压力的可行性。方法在模拟肺上,在呼吸机不同参数设定值时洁净Univent管测定气管导管两端的压力,导管远端压力用支气管阻塞管测定。之后在导管腔内注入1ml和2ml模拟分泌物,比较导... 目的研究Univent导管在模拟肺以及临床条件下测定气管内压力的可行性。方法在模拟肺上,在呼吸机不同参数设定值时洁净Univent管测定气管导管两端的压力,导管远端压力用支气管阻塞管测定。之后在导管腔内注入1ml和2ml模拟分泌物,比较导管两端压力的改变;对10例病人进行了临床可行性评价,对气管导管两端压差以及压力波形进行测定和描记。结果在模拟肺研究中,洁净导管时Y接头和导管远端之间无显著压力差(P>0.05),在注入1ml和2ml模拟分泌物后导管两端压差分别增加到(4±2.67)mmHg和(5.79±3.68)mmHg(P<0.01)。在临床中使用Univent导管可以方便测定气管两端的压力,导管远端和近端压力差异显著(P<0.01)。远端压力改变明显慢于近端压力改变。结论气管导管近端压力无法准确反映导管远端压力,U-nivent导管可以用于气管内压力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 气管内压力 阻力 机械通气 univent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胸腔镜手术两种单肺通气方法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王怀贞 谭永红 彭亮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比较单腔支气管插管和Univent导管用于学龄前儿童(3~6岁)择期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结论选择学龄前儿童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34例,术中均需行单肺通气,随机分为支气管插管组(B组)和Univent组(U组)。观察并记录盲插成功率... 目的比较单腔支气管插管和Univent导管用于学龄前儿童(3~6岁)择期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结论选择学龄前儿童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34例,术中均需行单肺通气,随机分为支气管插管组(B组)和Univent组(U组)。观察并记录盲插成功率、插管定位时间、肺塌陷质量、术中导管移位次数、单肺通气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气道损伤评分、术后咽痛和声嘶发生率、术后24h胸片对比术前肺炎情况。结果两组的盲插成功率、插管定位时间、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塌陷质量B组明显低于U组(P<0.05);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增加率、导管移动次数和术后肺炎加重率B组明显高于U组(P<0.05)。结论 Univent导管用于单肺通气与单腔支气管插管相比可明显改善肺塌陷质量,降低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改善术中导管移位,降低术后肺炎发生率,比单腔支气管插管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术中并发症 univent导管 支气管插管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Univent Tube在双腔管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华 孙莉 +3 位作者 高勇 郑春京 邹亮 刘雄华 《中国医刊》 CAS 2002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 观察UniventTube用于双腔管插管困难开胸手术的价值。方法 利用UniventTube插管容易 ,管径较细 ,可用光导引导插管等特点 ,对 8例气管造瘘后、病人气管细小、小下颌等病例 ,采用UniventTube进行开胸手术的单肺通气。结果  8例... 目的 观察UniventTube用于双腔管插管困难开胸手术的价值。方法 利用UniventTube插管容易 ,管径较细 ,可用光导引导插管等特点 ,对 8例气管造瘘后、病人气管细小、小下颌等病例 ,采用UniventTube进行开胸手术的单肺通气。结果  8例困难病例中 ,UniventTube均能很好解决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问题 ,无一例出现与UniventTube相关的合并症。结论 UniventTube操作简单 ,效果确切 ,能很好解决传统双腔管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但由于UniventTube自身存在一些缺陷 ,如价格昂贵、吸引不畅、对位困难等 ,所以UniventTube不能全部替代传统双腔管用于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nt tube 双腔管插管困难 临床应用 胸部手术
下载PDF
改良单腔气管导管引导法对Univent管放置成功率的影响
14
作者 刘瑶 鄢建勤 郭曲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单腔气管导管(ETT)引导法对Univent管左主支气管放置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需左侧肺萎陷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气管插管前,将前端呈135°弯曲的Univent管放置于ETT(ID8.5mm)内,Univent管前端... 目的评价改良单腔气管导管(ETT)引导法对Univent管左主支气管放置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需左侧肺萎陷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气管插管前,将前端呈135°弯曲的Univent管放置于ETT(ID8.5mm)内,Univent管前端弯曲方向与ETT弯曲方向一致。改良组与常规组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内含Univent管的ETT过声门后即向左旋转90°(Univent管随ETT也向左旋转90°),两者向下推进至隆突,使ETT前端开口正对左主支气管口,然后将Univent管继续插入约5cm,ETT退至22~24cm处,用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Univent管是否进入左主支气管,并将Univent管调至最佳位置。记录Univent管试插次数,放置到最佳位置所需时间(从暴露声门开始),以及气道黏膜有无损伤。结果改良组Univent管一次试插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100%vs.60%,P<0.01);放置时间改良组明显短于常规组[(4.0±1.5)minvs.(10.0±5.5)min,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改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6.5%vs.17.5%,P<0.05)。结论改良ETT引导法使Univent管更容易被放置到左主支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nt 单腔气管导管 肺隔离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