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避孕服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黄咏梅 程利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产后近期意外妊娠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较大,产后1年内人工流产率高于育龄妇女的平均水平,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和社会贫困层次的妇女以及未婚青少年是产后近期意外妊娠的高危人群。尽管目前产后避孕技术成熟,但推广不足,尚未形... 产后近期意外妊娠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较大,产后1年内人工流产率高于育龄妇女的平均水平,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和社会贫困层次的妇女以及未婚青少年是产后近期意外妊娠的高危人群。尽管目前产后避孕技术成熟,但推广不足,尚未形成针对高危人群和高危行为有效的产后避孕服务规范。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在加强产前、产时安全的同时,预防产后意外妊娠、减少高危人工流产的发生是生殖健康领域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意外妊娠 人工流产 产后避孕
下载PDF
非意愿妊娠高危人群紧急避孕知识与态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施华芳 顾炜 +1 位作者 岳亚飞 Sheila Twinn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 :研究非意愿妊娠高危人群紧急避孕知识水平、态度及其相关因素 ,同时分析紧急避孕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美国KaiserFamilyFoundation紧急避孕调查表为基础设计问卷 ,对 4 6 8例非意愿妊娠高危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紧急避孕... 目的 :研究非意愿妊娠高危人群紧急避孕知识水平、态度及其相关因素 ,同时分析紧急避孕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美国KaiserFamilyFoundation紧急避孕调查表为基础设计问卷 ,对 4 6 8例非意愿妊娠高危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紧急避孕知晓率为 88.5 % ;如果知道在无避孕措施的性行为或避孕套破裂 72h内可以应用紧急避孕药来防止妊娠 ,95 .7%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使用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知识平均得分 12 .72± 4 .6 5 ,紧急避孕态度平均得分为 2 5 .88± 4 .2 2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r =0 .345 ) ;流产次数、职业、文化程度及紧急避孕知识等是采用紧急避孕措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为提高育龄妇女紧急避孕措施的使用率 ,必须加强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 ,尤其是对紧急避孕法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正确的使用时间的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意愿妊娠 高危人群 紧急避孕 避孕法 EC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上海市城区产后妇女意外妊娠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咏梅 康建中 +2 位作者 胡晓宇 陈瑞珠 程利南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6-291,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城区产后妇女意外妊娠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对1767名产后1-2年妇女的产后意外妊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产后第1年和第2年意外妊娠发生密度分别为4.64/100人年和6.57/100人年。产后性生活恢复、避孕... 目的:了解上海市城区产后妇女意外妊娠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结构式问卷,对1767名产后1-2年妇女的产后意外妊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产后第1年和第2年意外妊娠发生密度分别为4.64/100人年和6.57/100人年。产后性生活恢复、避孕开始、母乳喂养和产后闭经的中位时间分别为产后4个月、5个月、6个月和4个月。产后妇女最常用的3种避孕措施为避孕套、安全期和体外排精。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户籍、产后性生活开始早晚、母乳喂养及闭经时间长短间意外妊娠的发生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越大、母乳喂养时间越长、性生活开始时间越晚,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发生的风险越小;而外来人口意外妊娠发生的风险高于户籍人口。结论:产后妇女避孕开始滞后于性生活恢复,大多使用避孕效果相对不太稳定的避孕方法。外来人口、年轻产妇、产后开始性生活较早、母乳喂养时间较短的人群是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的高危人群。产后应尽早落实可靠的避孕措施及加强避孕套正确使用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意外妊娠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产后妇女对产后避孕的认知与态度调查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晶 吴尚纯 +3 位作者 夏安新 张爱娟 徐丽娜 顾向应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第9期594-597,共4页
目的:了解产后服务对象有关产后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医院开展产后避孕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 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市永久医院住院分娩且自愿接受调查的939名产后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服务... 目的:了解产后服务对象有关产后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医院开展产后避孕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 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市永久医院住院分娩且自愿接受调查的939名产后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服务对象产后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产后服务对象产后避孕知识问卷回答总正确率28.9%,总分100分,得分28.45±14.8分;>70%的调查对象认为产后避孕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70%的服务对象在产前、分娩后、出院前或产后返诊时未接受指导或落实避孕措施.结论:产后妇女对产后避孕的态度积极,然而提供的宣教不足,产后避孕知识严重匮乏.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产后避孕服务,借助网络、公共传媒、社区卫生服务等辅助设施,在产前、分娩后、出院前及产后返诊时全面展开产后避孕宣教并积极落实避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避孕 意外妊娠 宣教 产后服务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门诊流产女性术后避孕与意外妊娠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云英 刘志良 甘小清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门诊流产女性术后避孕与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行人工流产的1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在门诊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门诊流产女性术后避孕与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行人工流产的1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在门诊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流产前后避孕率变化、避孕方法选择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流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流产后避孕率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其中选择高效避孕方法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内意外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人工流产女性进行流产后关爱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妊娠发生,降低重复流产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后关爱 人工流产 意外妊娠
下载PDF
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妇女避孕状况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方芳 刘春兰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产后意外妊娠妇女的避孕状况,探讨产后避孕失败的原因。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3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计划生育科189例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期326例产后1年内未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通过调查产后意外妊娠妇女的避孕状况,探讨产后避孕失败的原因。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3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计划生育科189例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妇女作为研究组,同期326例产后1年内未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妇女的平均年龄[(30.15±4.15)岁]与对照组[(33.51±6.03)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妇女的文化程度及职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避孕率(28.57%,54/189)与对照组(19.94%,65/3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妇女中,阴道分娩组未避孕率(20.93%,27/129)与剖宫产组(45.00%,2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因避孕措施失败而导致意外妊娠135例(71.43%),其采用的避孕方法分别为避孕套107例(79.26%),安全期21例(15.56%),体外排精6例(4.44%),宫内节育器1例(0.74%)。结论不避孕或使用效果不稳定的避孕方法,是导致妇女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妊娠 产后 避孕 避孕方法
下载PDF
生育二孩妇女的孕产保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祁静 茅倬彦 申小菊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3,108,共10页
利用2015年"北京市育龄妇女孕产卫生保健需求"调查数据,分析生育二孩妇女在孕前、孕期和产后的孕产保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孕前阶段,健康检查和咨询、生育服务证手续办理咨询和妇科病检查是孕产妇最需要的三项服务;营养保健... 利用2015年"北京市育龄妇女孕产卫生保健需求"调查数据,分析生育二孩妇女在孕前、孕期和产后的孕产保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孕前阶段,健康检查和咨询、生育服务证手续办理咨询和妇科病检查是孕产妇最需要的三项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安全用药、心理保健指导和照顾第一个孩子的咨询是孕产妇孕期最关注的需求;产后,妇女的需求一方面关注新生儿的护理、两个孩子的关系处理等;另一方面关注产后自身的恢复锻炼。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高龄生育二孩的妇女对高危妊娠咨询、紧急情况医疗转诊服务需求高于适龄生育二孩的妇女;有过人工流产经历的生育二孩妇女对产后选择避孕方式指导的需求更高;意外怀孕和有怀孕并发症的二孩妇女对高危妊娠咨询需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二孩 孕产需求 高龄生育 意外妊娠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产后妇女避孕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祎 刘建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6期832-835,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产后妇女避孕现状,为后续开展产后避孕服务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正规产检并住院分娩活产的妇女740例为研究对象,在生产满1年后采用自制...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产后妇女避孕现状,为后续开展产后避孕服务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正规产检并住院分娩活产的妇女740例为研究对象,在生产满1年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完成电话回访,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坚持到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占83.65%,纯母乳喂养率占60.81%。产后6个月时,月经恢复者占51.22%,性生活恢复者占68.38%,有避孕者占66.08%。产后首次性生活采用避孕措施者占93.24%,产后恢复性生活后首次避孕方法选用最多的是避孕套,占86.38%。产后发生非意愿妊娠者共46例,占6.22%,再次妊娠妇女中结局为人工流产者占65.22%。结论产后避孕宣教应提前在产后恢复性生活前,至少在产后3个月内要及时完成对产妇相关避孕知识的普及和相应避孕方法使用的指导。相关医疗机构要重视对产后妇女长效避孕方法的推广。产后避孕规制的建设需及时吸收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予以完善,最终达到降低产后短期内再次妊娠、提高妇女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避孕 非意愿妊娠 宣教
下载PDF
青岛市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心理和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戚其玮 黄晓霞 +2 位作者 薛松宝 于建政 李静漪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667-670,674,共5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心理和行为等情况,为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未婚意外妊娠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青岛市2012年5~8月因意外妊娠来院进行流、引产或生育的未婚女性进行心理、行为、避孕知识等因素的... 目的:了解青岛市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心理和行为等情况,为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未婚意外妊娠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青岛市2012年5~8月因意外妊娠来院进行流、引产或生育的未婚女性进行心理、行为、避孕知识等因素的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AS软件进行卡方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未婚女性1112例,有34.35%的女性认为是被诱惑发生性行为导致意外妊娠,69.06%认为社会性文化开放导致未婚性行为,71.67%未婚女性认为缺乏避孕知识而造成意外妊娠,48.29%女性因未避孕而妊娠,其中73.29%认为不可能妊娠而未采取紧急避孕措施。不同年龄组对未婚性行为的看法无差异。年龄越小,未避孕的比例越高,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流产组和生育组对于妊娠的第一感觉和流产危害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各组间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了解越全面(P〈0.01)。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现居地(农村→镇街→市区)、贞操观念、是否缺乏紧急避孕知识组间妊娠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岛市未婚女性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欠缺,被诱惑发生性行为情况较严重,应加强性道德、生殖健康、避孕知识的教育,减少未婚意外妊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性行为 心理 意外妊娠 避孕 流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孕期至产后干预对产后意外妊娠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传宁 黄鹰 +5 位作者 张治萍 范晓芳 俞琦华 儲莉鸣 顾丽芳 柯豫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分析从孕期至产后开展综合干预对产后避孕知识及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和普陀区妇婴保健院3 542名孕产妇进行干预,按医院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取结构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产后开... 目的分析从孕期至产后开展综合干预对产后避孕知识及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和普陀区妇婴保健院3 542名孕产妇进行干预,按医院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取结构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产后开始避孕时间、产后恢复性生活时间和排卵期计算方法相关知识,对照组回答正确人数分别为364人(45.50%)、622人(77.75%)和374人(46.75%),干预组分别为1 905人(69.47%)、2 504人(91.32%)和1 152人(42.01%);不同避孕方法中,产后意外妊娠103人(3.09%),对照组为35人(4.57%),干预组为68人(2.65%);2组导致产后意外妊娠发生比例最高的分别为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其次分别为安全期和体外排精避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后意外妊娠发生比例较对照组降低45%,文化程度、产后恢复性生活时间与避孕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产后意外妊娠有影响。结论以医院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意外妊娠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妊娠 产后避孕 干预
原文传递
妊娠丢失与非意愿妊娠患者人工流产术前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香丽 吴祎丹 +3 位作者 夏美 谢文洁 胡慧婧 邢兰凤 《护理与康复》 2017年第12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丢失与非意愿妊娠患者行人工流产术前的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为妊娠丢失患者临床护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对82例妊娠丢失患者和84例非意愿妊娠患者在行人工流产术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 目的了解妊娠丢失与非意愿妊娠患者行人工流产术前的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为妊娠丢失患者临床护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对82例妊娠丢失患者和84例非意愿妊娠患者在行人工流产术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结果妊娠丢失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34±8.66)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60.68±4.96)分,非意愿妊娠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7.26±5.4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5.93±7.1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相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丢失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高于非意愿妊娠患者,但并未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丢失 非意愿妊娠 人工流产 心理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人工流产者对可逆避孕方法认知及可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燕子 吴素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者对可逆避孕方法认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270例意外妊娠人工流产者,问卷调查获取可逆避孕认知情况。结果:调查对象宫内节育器知识得分(42.9±25.2分)高于左炔诺... 目的:探讨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者对可逆避孕方法认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270例意外妊娠人工流产者,问卷调查获取可逆避孕认知情况。结果:调查对象宫内节育器知识得分(42.9±25.2分)高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6.6±3.4分)和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6.0±3.4分)(P<0.001);不同年龄、居住年限、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本次医疗付费方式、妊娠次数、现有子女数、人工流产次数、今后生育计划、是否已避孕及使用过可逆避孕等知识得分存在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年龄和婚姻状况是避孕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意外妊娠并行人工流产者对可逆避孕方法认知水平较低,主要受年龄和婚姻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流产后妇女相关知识宣传及避孕措施落实,降低重复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妊娠 人工流产 可逆避孕方法 认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某高校学生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朝珍 陈楠 +5 位作者 白文兴 张妍 叶芳 奥登 刘水清 周虹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生育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探索影响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因素,使未来的健康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方法抽取北京市某高校1~4年级大学生698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高校学生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的发生及影...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生育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探索影响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因素,使未来的健康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方法抽取北京市某高校1~4年级大学生698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高校学生婚前性行为、意外妊娠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现场调查。结果知晓适宜的流产时间、认为在大学期间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对待避孕的态度是消极者分别占16.8%、60.5%和29.7%;20.2%的人发生过性行为,在发生性行为的学生中,43.5%的男生使女友妊娠过,37.9%的女生意外妊娠过。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7.302)、高年级(DR=2.076)及中度抑郁的(OR=2.537)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风险增加。结论被调查人群的生育健康知识不足,大学生群体中性行为及意外妊娠的发生率较高,未来的教育活动应该多关注男生、高年级学生以及学牛的心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态度 性行为 意外妊娠 大学生
下载PDF
ACOG“孕前咨询(2019)”解读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艳玲 漆洪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孕前咨询是通过健康状况评估、危险因素筛查、健康宣教及有效的干预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2019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联合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共同发布了孕前咨询委员会建议第762号文件[1]。本文从有无生育计划开... 孕前咨询是通过健康状况评估、危险因素筛查、健康宣教及有效的干预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2019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联合美国生殖医学会(ASRM)共同发布了孕前咨询委员会建议第762号文件[1]。本文从有无生育计划开始,对生活方式及其他相关的内科疾病、既往手术史、生殖系统疾病或遗传性疾病史等方面为孕前咨询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咨询 非计划妊娠 指南 解读
原文传递
基于PDCA循环的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意外妊娠女性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一琳 徐红 +2 位作者 鲍正娟 朱雪 石琴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085-20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意外妊娠女性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定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意外妊娠女性10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PAC... 目的探讨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意外妊娠女性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定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意外妊娠女性10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PAC服务,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意外妊娠女性10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服务。术前、术后2周,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女性的心理状态,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生殖健康知识认知度,随访观察术后12个月的避孕效果。结果两组女性术后2周SCL-90量表各项目中除敌对、偏执外,其余项目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术后2周抑郁为(1.52±0.41)分、焦虑为(1.56±0.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0.46)分和(1.84±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术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的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术后即时避孕落实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且术后12个月重复流产率为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PAC服务可有效改善意外妊娠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增强避孕意识,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流产后关爱服务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 意外妊娠 心理状态 生殖健康
下载PDF
流产后关爱对高危人工流产患者术后避孕方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婷 刘维 +3 位作者 李晓珍 黎春 刘水清 刘青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对高危人工流产患者术后避孕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收治的486例高危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242例,试验组2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人工流产,试验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对高危人工流产患者术后避孕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收治的486例高危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242例,试验组2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人工流产,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流产后给予关爱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流产后6个月内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两种高效可逆避孕方式的使用情况、流产后6个月内的重复流产率及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率。结果:试验组流产后6个月内选择口服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两种高效可逆避孕方式进行避孕占比高于对照组,6个月内的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产后的患者实施关爱护理,可以提高高危人工流产患者的避孕意识和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使其能够坚持使用高效避孕措施进行避孕,降低6个月内再次意外怀孕率,保障高危人工流产患者的生殖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后关爱 高危人工流产 避孕方式 意外怀孕 高效避孕
下载PDF
武汉市青山区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状况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宇量 廖四兰 +4 位作者 杨华 陈如程 黄丹钦 李十月 燕虹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探索武汉市青山区不同年龄队列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10年3月以整群抽样抽取青山区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3256人,应用白编调查表调查意外妊娠史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3256人中,53.8%... 目的探索武汉市青山区不同年龄队列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10年3月以整群抽样抽取青山区18—49岁已婚育龄妇女3256人,应用白编调查表调查意外妊娠史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3256人中,53.8%报告有意外妊娠史,9.1%报告过去一年有意外妊娠,3个年龄队列(18~30岁、31~40岁和41-49岁)报告过去一年意外妊娠史的比例依次为31.8%、10.5%和1.8%。3个年龄队列均报告最近一次妊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报告比例分别为69.7%、51.1%和42.4%);其次是“传统避孕法失败”(18—30岁为13.0%)和“环脱落或带环怀孕”(31~40岁为23.4%,41~49岁为37.0%)。各年龄组队列报告“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侥幸心理”(59.6%)。年龄大、初婚年龄小、初次性交年龄小是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青山区已婚育龄妇女报告意外妊娠者的比例较高。生育健康服务和干预应区别对待不同年龄队列的已婚育龄妇女,尤其重点关注年轻的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妊娠 已婚育龄妇女 年龄队列
原文传递
非意愿妊娠对孕妇不同孕期情绪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小丽 董燕 +5 位作者 任东平 齐建林 周晓梅 侯桂芝 郭琳 王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78-680,共3页
目的对比孕妇在不同孕期情绪状态的差异,探讨非意愿妊娠对不同孕期孕妇情绪状态影响的异同。方法随机选取1237名被试(早孕406人、中孕402人、晚孕429人),收集被试的人口学信息并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数据描述统计,方差分析,LS... 目的对比孕妇在不同孕期情绪状态的差异,探讨非意愿妊娠对不同孕期孕妇情绪状态影响的异同。方法随机选取1237名被试(早孕406人、中孕402人、晚孕429人),收集被试的人口学信息并完成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数据描述统计,方差分析,LSD检验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非意愿妊娠被试占42.80%。方差分析显示,孕妇晚孕期的情绪状态在躯体化(F=4.984,P<0.01)、人际敏感(F=4.226,P<0.05)、抑郁(F=3.495,P<0.05)、恐怖(F=7.354,P<0.01)、精神(F=4.603,P<0.05)5个方面明显优于早孕期与中孕期。t检验及折线图表明,早中孕期意愿妊娠组孕妇在人际(t=-2.523,P<0.05)、抑郁(t=-3.607,P<0.01)、焦虑(t=-2.852,P<0.01)、偏执(t=-3.184,P<0.01)、精神(t=-2.070,P<0.05)5个方面优于非意愿妊娠组。晚孕期,非意愿妊娠影响孕妇的躯体化(t=-2.886,P<0.01)、强迫(t=-2.713,P<0.01)、抑郁(t=-3.406,P<0.01)、焦虑(t=-2.744,P<0.01)及精神(t=-2.542,P<0.05)5个维度。结论晚孕期孕妇情绪明显优于早中孕期,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受非意愿妊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孕期 情绪状态 受孕意愿 非意愿妊娠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后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旭娟 郭裕华 鲍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后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包括产后性健康教育、盆底肌锻炼、避孕咨询和指导在内的个性化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后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2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包括产后性健康教育、盆底肌锻炼、避孕咨询和指导在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孕妇盆底肌功能和非意愿妊娠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初产妇的性欲、阴道阻力、阴道润滑度和性高潮难易度等4个性生活质量子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4.409,2.842,3.771,4.331)。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盆底肌功能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非意愿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χ2=106.994,5.677)。结论产后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初产妇产后的性生活质量,改善其盆底肌功能状态,降低产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性问题 非意愿妊娠 护理
下载PDF
非意愿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IUD效果
20
作者 魏岚 韦玲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非意愿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IUD)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未育女性213例,对实行流产后关爱干预,其中选择IUD避孕103例为观察组,未选择IUD避孕方法110例为对照组,问卷... 目的:探讨非意愿妊娠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IUD)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未育女性213例,对实行流产后关爱干预,其中选择IUD避孕103例为观察组,未选择IUD避孕方法110例为对照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对人工流产危害的知信行,比较流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随访1年非意愿妊娠及其妊娠原因、人工流产情况.结果:干预前后两组对人工流产危害性知识理论认知、态度信念、行为能力评分均提升(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性生活恢复时间(3.7±0.1月)晚于对照组(3.2±0.9月),非意愿妊娠发生(8例,7.8%)低于对照组(24例,21.8%)(P<0.05),两组人工流产(0.9%、1.9%)发生无差异,观察组非意愿妊娠原因均为IUD脱落,对照组为避孕措施失败(11例,45.8%)和未避孕或避孕措施使用不正确(13例,54.2%).结论:吉妮致美IUD对降低人工流产后妇女非意愿妊娠有效,但需要重视IUD脱落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后避孕 知信行 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 非意愿妊娠 妊娠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