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钛板与锚定法颈椎单开门治疗颈椎病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温世锋 郭东明 +3 位作者 徐中和 肖文德 李菊根 尹庆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0-352,354,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应用两种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5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内固定技术分为微型钛板固定技术(A组)26例和锚定法固定技术(B组)29例。...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应用两种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5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进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根据内固定技术分为微型钛板固定技术(A组)26例和锚定法固定技术(B组)29例。通过比较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而影像学结果则通过比较X线颈椎曲度变化值和MRI椎管与脊髓最狭窄处面积进行评估。结果其中50例获得随访6~42个月,平均(27.1±9.9)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颈椎曲度变化值、椎管与脊髓最狭窄处面积变化值等方面,A组均优于B组(P〈0.05)。结论两种颈椎单开门内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改善;但微型钛板固定技术获得更好的影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板成形术 单开门 微型钛板 锚定法
下载PDF
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7
2
作者 董志辉 丁文元 +7 位作者 申勇 杨大龙 王辉 路宽 郭旭朝 王海莹 白智龙 张旭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3-06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复...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3-06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门诊复查颈椎X线、CT、MRI,测量椎管前后径指数,开门角度,评估椎管扩大率,采用JOA评分观察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钛板组:术前平均JOA评分为(8.4±1.7),末次随访时为(13.6±2.2),改善率为60.5%。传统组:术前平均JOA评分为(8.5±1.5),末次随访时为(11.6±2.0),改善率为50.5%。结论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应用颈椎微钛板固定可有效维持术后开门角度,预防"再关门"出现,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椎板成形 微钛板 再关门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后路椎管扩大预后的相关因素
3
作者 沈晓龙 魏磊鑫 +8 位作者 徐辰 吴卉乔 钟华建 王睿哲 张子凡 刘洋 王新伟 陈华江 袁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C-OPLL)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unilateral open door laminoplasty,UODL)临床恢复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 [目的]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C-OPLL)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ervical unilateral open door laminoplasty,UODL)临床恢复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月接受UODL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作者创立的脊髓后方压迫评分(posterior compression score of spinal cord,PCS)对MRI影像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影响临床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3.7±23.3)个月,根据术后2年时J0A评分恢复率,160例J0A评分恢复率≥50%的患者为恢复好组,另外156例J0A评分恢复率<50%的患者为恢复差组。恢复好组的病程[(20.3±7.6)个月vs(29.2±8.7)个月,P<0.001]显著短于恢复差组、脊髓高信号的发生率[例,有/无(36/124)vs(70/86),P<0.001]显著低于恢复差组、PCS评分[(10.7±3.4)vs(5.7±2.6),P<0.001]显著大于恢复差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BMI、高血压病史比率、糖尿病病史比率、吸烟史比率、脑卒中比率、术前C2~7 Cobb角、C2~7 SVA、T1 slope、K线、骨化累及椎体数、骨化占位率、骨化厚度、术后康复训练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为:Y=7.395-0.306×病程+5.832×术前PCS评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长(B=-0.306,P<0.001)和术前PCS评分低(B=5.832,P<0.001)是术后神经恢复差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病程长是术后神经恢复差的危险因素,而术前PCS评分高是术后神经恢复好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临床恢复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颈椎高位后纵韧带骨化单开门成形颈后肌重附着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纪平 张蕾 +3 位作者 李佳佳 刘永强 刘彬 杨永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798-1801,共4页
[目的]介绍颈椎高位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单开门成形和肌肉止点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对16例多节段累及C_(2)及以上椎体的OPLL患者行颈后路单开... [目的]介绍颈椎高位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单开门成形和肌肉止点重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对16例多节段累及C_(2)及以上椎体的OPLL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颈后肌肉重建术。显露C_(1~7)双侧椎板及椎间关节,咬平C_(2~7)棘突,C_(4、6)棘突基底部打孔,于C_(3~7)双侧做一骨槽,左侧仅切除外板,右侧切除全板,将C_(3~7)椎板自右侧向左侧整体掀开约1.5 cm,用微型钛板固定C_(3、5、7)椎板于相应右侧块,C_(4、6)用丝线固定。切除C_(2)椎板,于C_(2)双侧椎弓根置入螺钉,横向置入预弯钢板,切除寰椎后弓,颈后肌肉缝合固定于C_(2)钢板上重建肌肉起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末次随访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颈椎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颈后肌肉重建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避免术后出现抬头无力现象,对多节段高位OPLL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肌肉重附着
原文传递
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总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玉生 苏一帆 +4 位作者 尹东飞 李鹏辉 张少坤 苗金红 徐远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9-633,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总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49例,按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17例(A组,男13例、女4例),坐位组32例(B组,...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手术总出血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49例,按手术体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俯卧位17例(A组,男13例、女4例),坐位组32例(B组,男28例、女4例),为减少性别差异的影响,从B组28例男患者中随机选取13例与4例女患者组成C组。分别在手术日晨、全麻诱导后(仰卧位)5min和摆好体位后5min测量并记录患者收缩压及心率,记录A、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为总出血量。分别对A、B两组组内及A、C两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由仰卧位变为俯卧位后收缩压变化差值[d(BP)]为-19±21mm Hg,心率变化差值[d(HR)]为-7±10次/分,体位改变后收缩压及心率均下降,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由仰卧位变为坐位后d(BP)为-12±23mm Hg,收缩压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d(HR)为-3±9次/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总出血量、d(BP)、d(HR)分别为272.94±105.82ml、-19±21mm Hg、-7±10次/分,C组分别为194.12±79.69ml、-3±21mm Hg、-3±9次/分,A组手术总出血量大于C组(P<0.05),收缩压下降较C组更明显(P<0.05),两组间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俯卧位相比,坐位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可减少手术总出血量,虽然两种体位下收缩压均下降且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安全范围内坐位能维持更高的血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手术体位 总出血量 收缩压 心率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38
6
作者 汪雷 李涛 +6 位作者 宋跃明 刘浩 裴福兴 刘立岷 龚全 孔清泉 曾建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平均65.2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9例,4个节段狭窄15例,5个节段狭窄6例。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术后3d、6个月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15±75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出现C5神经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9~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7±0.8分,术后6个月为15.2±1.1分,改善率为(75±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d、6个月时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0.8mm,术后3d、6个月均为15.9±1.2mm,椎管扩大率为(71.8±11.0)%。术后6个月时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 Centerpiece钛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刚 戴腾 施克勤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8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全椎板切除组,实施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时间为12~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内固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8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全椎板切除组,实施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颈椎曲度指数丢失度、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活动丢失角度、神经功能改善率及并发症等几个方面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单开门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少于全椎板切除组;在脊髓后移距离、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丢失角度等方面少于全椎板切除组。两组在神经功能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后路单开门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后路单开门 微型钛板 侧块螺钉 全椎板切除
原文传递
微型钛板固定在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昌耘冰 刘晖 +2 位作者 尹庆水 夏虹 尹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固定法改良颈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需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术中将预弯成"Z"形的6孔微型钛板两端分别固定于开门后的椎板和门轴侧侧块,用以取代传统的小关节囊悬...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固定法改良颈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需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术中将预弯成"Z"形的6孔微型钛板两端分别固定于开门后的椎板和门轴侧侧块,用以取代传统的小关节囊悬吊固定法。通过影像学方法观察所有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未出现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影像学评估显示内固定确实,未见钛板及钛钉脱落移位、椎板塌陷或再关门现象。临床疗效按Odom评分标准:非常满意16例,满意9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4例,总优良率为71.4%。结论微型钛板固定法改良颈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型钛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华 刘浩 +7 位作者 林书 邹黎 宋跃明 李涛 曾建成 刘立岷 孔清泉 龚全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12-15,67,共5页
目的观察探讨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2009年9月-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内固定术患者,其中男性65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60岁﹙35-81岁﹚。采用JOA评分... 目的观察探讨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78例2009年9月-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内固定术患者,其中男性65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60岁﹙35-81岁﹚。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椎管失状径并计算相应Pavlov值,术前术后CT上测量椎管横截面积、开门角度。结果手术时间136±34min,手术出血量266±156ml,平均随访时间23﹙14-34﹚月。术前椎管失状径、Pavlov值、最狭窄平面横截面积、JOA评分分别为9.7±2.0mm、0.47±0.12、135±30 mm2、7.5±3.4,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0.1±3.1mm、0.89±0.15、275±44mm2、12.7±4.1,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术后2年随访观察无明显变化。术后神经功能缓解率为﹙60±29﹚%,开门角度31.7±6.4°。结论Centerpiece钢板应用于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的椎板固定,无螺钉松动和钢板断裂,有效维持了椎板的开门状态,防止再关门的发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单开门 椎板成形术 Centerpiece钢板 再关门
下载PDF
Centerpiece钛板系统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陶海鹰 杨博 +1 位作者 卫爱林 杨俭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系统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35例因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量表评分... 目的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系统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35例因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颈椎后路C3-C7单开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量表评分,计算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于术前及术后7天、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行颈椎X线、CT、MRI影像学检查。通过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CT图像测量C5椎管矢状径,计算出早期椎管扩大率。通过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颈椎X片测量颈椎Cobb角,分析颈椎曲度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复查颈椎MRI及三维CT,均显示椎管明显扩大,单开门门轴稳定,无椎板塌陷。术前JOA评分为(8.43±1.09)分,术后12个月为(13.94±1.66)分,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5.68±16.15)%。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及术后12个月分别为(9.49±1.30)mm和(16.70±1.97)mm,椎管扩大率为(76.88±14.66)%。颈椎曲度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呈减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固定系统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单开门 Centerpiece钛板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改良单开门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平元 苏小桃 +1 位作者 欧军 卢政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059-206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利用微型钛钉-钛板固定方法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8例,手术减压节段包括C3~C75个节段,手术方式均采用单开门,椎板抬起(开门)后,... 目的探讨改良单开门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利用微型钛钉-钛板固定方法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8例,手术减压节段包括C3~C75个节段,手术方式均采用单开门,椎板抬起(开门)后,剪取合适大小及形状的钛板,利用微型钛钉将其分别固定在抬起的椎板及侧块上。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见因钛板及钛钉置入引起的脊髓、神经根及血管损伤。随访3~18个月,术后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术后行CT检查未见钛板及钛钉脱落移位、椎板塌陷或再关门现象,门轴侧骨折处骨质再生融合。结论改良单开门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行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 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型钛板 内固定
下载PDF
颈后路微型钛板及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汪伟 马均峰 +3 位作者 崔子健 张黎龙 江泽华 陆芸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14-2624,共11页
背景:目前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性脊髓病的主要术式为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及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然而,这2种术式在临床中的优越性仍有很大争议,关于两者比较的相关文献较多,但大多因为样本量的局限未予以... 背景:目前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性脊髓病的主要术式为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及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然而,这2种术式在临床中的优越性仍有很大争议,关于两者比较的相关文献较多,但大多因为样本量的局限未予以客观的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比较接受以上2种颈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性脊髓病的临床结果、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一步评价2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在CNKI、WANGFANG、VIP、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检索关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和颈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比较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同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从纳入文献中提取以下结果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目测类比评分、颈椎曲度指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C5神经根麻痹、轴性症状、后凸畸形及其他并发症数据。使用STATA 15.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6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1 666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型钛板组在手术时间[WMD=-20.090, 95%CI(-27.759,-12.421), P<0.00001]及术中出血量[WMD=-42.519,95%CI(-66.368,-18.670),P<0.00001]上均优于侧块螺钉组;③2组术式在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WMD=0.092,95%CI(-0.177,0.361),P=0.502> 0.05]、术后目测类比评分[WMD=-0.247,95%CI(-0.667,0.172),P=0.248> 0.05]、术后颈椎曲度指数[WMD=-0.314,95%CI(-1.070,0.441),P=0.415> 0.05]、术后Cobb角[WMD=0.193,95%CI(-0.116,0.502),P=0.220> 0.05]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微型钛板组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WMD=-1.361,95%CI(-2.219,-0.503),P=0.002 <0.05]及轴性症状[RR=0.572,95%CI(0.43,0.759),P <0.000 01]、C5神经根麻痹[RR=0.313,95%CI(0.211,0.465),P <0.000 01]、总并发症发生率[RR=0.521,95%CI(0.426,0.637),P <0.000 01]均低于侧块螺钉组;⑤提示临床上治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椎管成形 侧块螺钉 椎板切除术 微型钛板 钛板内固定 椎管扩大成形 椎板矢状径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声骨刀棘突切除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朝辉 崔海涛 +4 位作者 丁锏 董正 耿端 高乾坤 张文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介绍超声骨刀棘突切除改良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该术式治疗。切皮前切口周围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取颈后正中切口,剥离C_(3)~C_(6)椎板... [目的]介绍超声骨刀棘突切除改良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该术式治疗。切皮前切口周围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取颈后正中切口,剥离C_(3)~C_(6)椎板上的颈旁肌,显露棘突和椎板。使用超声骨刀在压迫较轻侧椎板和侧块关节交界处开槽作门;超声骨刀的三角形刀头在对侧做门轴;将椎板逐个掀起,扩大椎管。选取大小合适的Z形钛板置于相应的开门节段中并用螺钉固定,使用超声骨刀创新性地沿C_(3)~C_(6)棘突根部切除全部的棘突。[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平均(3.6±0.9)分改善至末次随访平均(1.2±0.6)分;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1.2)分改善至末次随访平均(15.0±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螺钉及钛板松动、脱落现象,也未出现“再关门”现象。[结论]切除C_(3)~C_(6)的全部棘突可明显减少棘突对颈部肌肉的应力遮挡,且双侧基本对称的结构更有利于术后肌肉组织的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全棘突切除 超声骨刀
原文传递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进 闵少雄 +3 位作者 黄小军 安树康 刘阳 周初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采用50套正常成人干燥颈椎骨标本测量C3~7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块宽度C3(9.89±0.97)mm,C7(12.09±0.93)mm、高度C4(11.44±2.09)mm,C7(... 目的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采用50套正常成人干燥颈椎骨标本测量C3~7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块宽度C3(9.89±0.97)mm,C7(12.09±0.93)mm、高度C4(11.44±2.09)mm,C7(13.56±2.17)mm,逐渐增大。侧块厚度C3(9.03±1.46)mm、C7(6.66±0.78)mm,逐渐减小。自侧块外缘至棘突基底部上5 mm之间的长度C3(25.21±2.08)mm,C6(27.09±1.80)mm,C7与C4接近。椎板外侧端、中间的高度分别为C3(11.54±1.66)mm,C7(16.83±1.77)mm;C3(10.91±1.58)mm,C7(14.86±1.48)mm,逐渐增大。椎板外侧端、中间的厚度分别为C5(4.44±0.81)mm、C7(5.28±0.76)mm;C4(3.00±0.86)mm,C7(4.92±0.96)mm。棘突基底部的高度C4(9.33±1.67)mm、C7(11.34±1.57)mm、基底部上5 mm平面的高度C4(7.10±1.76)mm,C7(9.82±1.46)mm,C3与C5接近。棘突基底部的宽度C5(8.59±1.81)mm,C7(11.13±1.76)mm、上5 mm平面的宽度C5(6.66±1.86)mm,C7(8.50±1.58)mm,C5最小,C7最大。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椎板重建(钛板)固定在形态学上有可行性,能扩大椎管、重建颈椎板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微型钛板 内固定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改良式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俊良 镇万新 +2 位作者 杨大志 高国勇 袁正彬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研究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改良式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我科45例诊断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予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改良式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 目的研究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改良式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8年5月我科45例诊断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予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改良式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43例行传统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钛钢板螺钉固定开门侧椎板及侧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椎活动度(ROM)、颈椎曲度及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情况,末次随访按Odom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N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的颈椎整体平均曲度较术前减少(3.85±1.52)度,而研究组的颈椎整体平均曲度较术前减少(1.51±1.37)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整体颈椎活动度ROM较术前减少(6.81±2.31)度,研究组ROM较术前减少(4.68±1.93)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12例(27.9%)、研究组2例(4.4%)发生颈部轴性症状或加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Odom标准,对照组优32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8.4%;研究组优3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的改良式单开门颈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相比传统单开颈椎板成形术,改良术式轴性症状发生率较低,术后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板成形术 单开门 后方韧带复合体
原文传递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云 熊敏 +6 位作者 余化龙 何宁 王志勇 刘志刚 韩珩 陈森 郭乐运 《颈腰痛杂志》 2012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评价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Centerpiece钛板组(18例)及传统组(21例),治疗前后行JOA评分,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椎管扩大... 目的评价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Centerpiece钛板组(18例)及传统组(21例),治疗前后行JOA评分,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椎管扩大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前两组年龄、JO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25)min和(111±23)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Centerpiece钛板组椎管扩大率(61%±21%)明显高于传统组(40%±17%)(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但术后3个月两组间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Centerpiece钛板组JOA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3~6个月进行CT示门轴侧沟槽达到骨性融合。两组均未发生再关门现象;Centerpiece钛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Centerpiece钛板
下载PDF
Centerpiece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买尔旦.买买提 邓强 +2 位作者 盛伟斌 梁卫东 代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7期648-650,共3页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钛板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1-12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4例颈椎疾患。结果 手术时间为(140±15)min,术中出血量为(275±25)ml。所有患者获得... 目的 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enterpiece钛板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10-03-2011-12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4例颈椎疾患。结果 手术时间为(140±15)min,术中出血量为(275±25)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8-18个月,平均8.5个月,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1例出现螺钉松动,5例出现轴性症状。术前JOA评分为(9.8±2.9)分,末次随访时为(15.3±1.1)分,改善率达(65.4±9.3)%。影像学复查示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10.4±1.5)mm,末次随访时为(15.6±1.4)mm,椎管扩大率为(68.3±8.9)%。C5节段脊髓后移(3.13±1.82)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Cobb角术前为(13.1±1.6)°,末次随访时为(11.3±1.8)°,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钛板应用于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单开门 椎管扩大成形术 Centerpiece钛板
原文传递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
18
作者 鲁玉州 王金国 +6 位作者 张守翠 王雨 吴亚东 吴成强 丁林 秦东 赵龙晓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61-1566,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1年9月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C_(4~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3例行常规C_(3~7)单开门... [目的]比较两种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3月—2021年9月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C_(4~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3例行常规C_(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常规组)。比较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1.3±1.8)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NDI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6、12个月改良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C_(2~7)Cobb角显著减小(P<0.05),而C_(2~7)SVA显著增加(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C_(2~7)Cobb角、C_(2~7)S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改良组C_(2~7)SVA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C_(2~7)Cobb角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出现内置物钛板松动导致的椎板关闭,以及进行性后凸畸形等不良影像表现。[结论]两组术后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改良组较好地保留了颈椎矢状位平衡,且改良组出血少,创伤范围小,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矢状位平衡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立泰 刘浩 +5 位作者 黄康康 王贝宇 邓宇骁 丁琛 陈华 戎鑫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18-22,28,83,共7页
目的探讨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筛选出骨化的后纵韧带向上延伸至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其中9例行颈3-7单开门... 目的探讨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筛选出骨化的后纵韧带向上延伸至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其中9例行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3例行颈3-7单开门+颈2椎板下缘潜行减压椎管扩大术(第种手术方式),22例行颈3-7单开门+颈2半椎板切除、椎管潜行减压术(第种手术方式),5例颈2-7或2-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常规颈椎正侧位片、屈伸功能位片、CT三维重建、MRI检查。测量术前和随访时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JOA评分及缓解率、颈2平面矢状径椎管占位率,在MRI T2加权像上评价颈2/3椎间盘平面和颈2椎体平面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是否存在。结果 39例中后纵韧带骨化范围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13例,累及颈2椎体后缘26例。术前全部患者颈脊髓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3-6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1-6个节段。术后有8例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0-4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0-5个节段。术前与术后脊髓前方和后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P=0.000)。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9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仍有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30例患者中仅有4例术后仍存在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术后两类手术方式之间前后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42)。随访6~36个月,JOA术前(3~13)分,平均(6.85±3.35)分,JOA末次随访(4~17)分,JOA改善率0.07~1.00;两类手术方式之间的术前、末次随访JOA评分、JOA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时减压范围应到颈2椎平面,颈2半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和颈2椎板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上颈椎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预防 椎管减压
下载PDF
新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的研制及应用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进 闵少雄 +3 位作者 黄小军 安树康 刘阳 周初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C2~7颈椎获得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套正常成人干燥颈椎标本测量C2~7的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据此设计此种微型钛板,并在2具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 [目的]通过解剖测量C2~7颈椎获得形态学参数,为研制新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50套正常成人干燥颈椎标本测量C2~7的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据此设计此种微型钛板,并在2具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果]C2~7侧块宽度为(9.89±0.97~12.09±0.93)mm,侧块高度为(11.44±2.09~13.56±2.17)mm,侧块厚度为(6.66±0.78~9.03±1.46)mm,自侧块背侧外缘至棘突基底部上5 mm平面之间的背侧表面长度为(25.21±2.08~27.09±1.80)mm,椎板外侧端、中间的高度分别为(11.54±1.66~16.83±1.77)mm、(10.91±1.58~14.86±1.48)mm,椎板外侧端、中间的厚度分别为(4.44±0.81~7.24±1.08)mm、(3.00±0.86~6.46±1.46)mm,棘突基底部的高度为(9.33±1.67~12.06±1.89)mm,棘突基底部的宽度为(8.59±1.81~14.53±3.77)mm,棘突基底部上5 mm平面的高度为(7.10±1.76~10.96±1.81)mm,棘突基底部上5 mm平面的宽度为(6.66±1.86~10.31±3.17)mm。此种微型钛板由钛板主板、滑动钩和配套螺钉构成,其中钛板主板宽度为6 mm,长度分为36、38、40、42 mm和44 mm五种型号。[结论]新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的设计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各部件参数有一定的选取范围,其能在颈后入路下安装,能扩大椎管、重建颈椎板的稳定性,具有牢靠安全、操作简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板 内固定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