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a Stereo Constructed Wetland Mode to the Treatment of Slightly Polluted Source Water 被引量:7
1
作者 CHEN Yu-quan ZUO Zhuo GUO Xiao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12期63-67,共5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a stereo constructed wetland to the treatment of slightly polluted source water. [Method] In this study, a new stereo constructed wetland mode was put forward,...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a stereo constructed wetland to the treatment of slightly polluted source water. [Method] In this study, a new stereo constructed wetland mode was put forward, and a pilot project of water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in Xinsheng River, the diversion channel of Shijiuyang Waterwork in Jiaxing City, were analyzed. Afterwards, the impact factors of water purification by the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from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season and climate, species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Result] Under three different hydraulic loading conditions, the pilot project effectively improved water SD and DO level, and reduced SS, CODCr, NH3-N, TN and TP significantly in summer and autumn, so that effluent water quality reached surface water standard at Grade III. [Conclusion] The stereo constructed wetland mode composed of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underwater forest used to treat slightly polluted source water is feasible and has a good promotion prosp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Slightly polluted water Water source area underwater forest Constructed wetland China
下载PDF
浙江嘉善东部区域盛家湾河道缓冲带及水生态修复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瑞霞 孙菲 +6 位作者 肖满 王洋 卜繁婷 薛李铭 袁鹏 高红杰 颜步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95-2104,共10页
河流生态修复是改善水质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以嘉善姚庄镇俞汇塘支流盛家湾河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河流缓冲带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实践。针对该区域生态空间... 河流生态修复是改善水质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重要举措。以嘉善姚庄镇俞汇塘支流盛家湾河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河流缓冲带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实践。针对该区域生态空间严重被挤占、部分河段生境受损严重、生物多样性降低、河道水质不稳定等环境问题,提出了以保护—修复—发展为创新思路的盛家湾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总体方案;以全面提升河道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为修复目标,实施了面源污染阻控、生态空间恢复以及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其中包括面积为17700 m^(2)的人工湿地及2200 m长的生态植草沟建设,约30 m宽和1480 m长的陆域植被缓冲带构建,1210 m长的河岸线生态化改造,以及面积为20400 m^(2)的水下森林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盛家湾河道的生态修复,全面改善了盛家湾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水清岸绿”,恢复了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家湾河道 水生态修复方案 人工湿地 河流缓冲带 水下森林 修复成效
下载PDF
“水下森林”在深圳沙井河碧道工程中应用
3
作者 王俊莉 扈幸伟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3期6-9,29,共5页
由于点面源污染造成氮磷增多,以河流水系为主的景观水体容易出现富营养化。以深圳市沙井河碧道工程为例,针对沙井河淡水区域及咸淡水交汇区域等典型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生态治理研究。研究成果将基于国内现有水生态治理技术,提出一套实用... 由于点面源污染造成氮磷增多,以河流水系为主的景观水体容易出现富营养化。以深圳市沙井河碧道工程为例,针对沙井河淡水区域及咸淡水交汇区域等典型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生态治理研究。研究成果将基于国内现有水生态治理技术,提出一套实用的景观水体生态治理研判方法及水生态系统中景观沉水植物典型群落的配置模式,为同类河湖景观水体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森林 草型清水系统 沉水植物 沙井河 碧道工程
下载PDF
城市污染湖泊原位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4
作者 邹紫然 胡细全 +1 位作者 谭荣贤 潘江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0期175-181,共7页
为探究一套有效的城市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本文以武汉市北湖为例,选择一块代表性区域采用生态滤池+水下森林组合方式进行生态修复。2022年8月至12月在试验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总磷(TP... 为探究一套有效的城市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本文以武汉市北湖为例,选择一块代表性区域采用生态滤池+水下森林组合方式进行生态修复。2022年8月至12月在试验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总磷(TP)浓度分别下降39.62%、43.75%、73.18%、27.50%,浊度下降65.63%,叶绿素a、蓝绿藻浓度分别下降39.45%、87.37%,试验区所测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外湖区。该技术能改善城市污染湖泊水质,为整体工程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生物滤池 水下森林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立体式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源水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煜权 左倬 郭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918-14921,共4页
[方法]探讨立体式人工湿地在微污染源水体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了一种立体式人工湿地模式,重点分析了运用该模式的嘉兴石臼漾水厂引水河道新塍塘的水质生态净化中试工程,并从水质水量、季节气候、物种配置以及管理维护4个方面,探讨... [方法]探讨立体式人工湿地在微污染源水体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了一种立体式人工湿地模式,重点分析了运用该模式的嘉兴石臼漾水厂引水河道新塍塘的水质生态净化中试工程,并从水质水量、季节气候、物种配置以及管理维护4个方面,探讨了该项技术净化水质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夏秋两季,3种不同水力负荷的工况下,中试工程能够改善水体透明度及溶氧环境,有效降低了微污染源水中的SS、CODCr、NH3-N、TN、TP等水质指标,出水基本能稳定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结论]该立体式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源水的净化处理是可行的,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价值与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净化 微污染水 水源地 水下森林 人工湿地
下载PDF
超磁-水下森林耦合工艺在景观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于金旗 张鹤清 +2 位作者 孙磊 杨小林 徐源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67,共6页
针对超磁-水下森林耦合工艺对某受污染景观水体修复的实际工程,对耦合工艺的景观水体修复效果开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耦合工艺对水体中浊度、TN、TP、CODMn和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2%、35.0%、75.0%、27.8%和76.5%,透明度提高... 针对超磁-水下森林耦合工艺对某受污染景观水体修复的实际工程,对耦合工艺的景观水体修复效果开展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耦合工艺对水体中浊度、TN、TP、CODMn和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2%、35.0%、75.0%、27.8%和76.5%,透明度提高为原水体的4.5倍,可有效去除受污染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项目实施后,水体综合营养指数均有所降低,其中TLI(chl)和TLI(TP)由原先的轻度富营养变为中营养水质;同时,耦合工艺对河道底泥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经处理后的河道底泥有机指数和污染指数分别降低了35.1%和76.5%,河道底泥TP的污染指数类型由重度污染转变为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分离 水下森林体系 水体修复 有机指数 底泥改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