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浒苔绿潮及其溯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峰 逄少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1-449,共9页
2007-2012年,黄海连续6a暴发了大规模绿潮。分析了过去5a国内外对黄海绿潮以及绿潮形成种浒苔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对黄海绿潮浒苔溯源的主要观点。结合国内外对绿潮浒苔生物学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大规模黄海绿潮暴发的关键要素(绿潮形... 2007-2012年,黄海连续6a暴发了大规模绿潮。分析了过去5a国内外对黄海绿潮以及绿潮形成种浒苔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对黄海绿潮浒苔溯源的主要观点。结合国内外对绿潮浒苔生物学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大规模黄海绿潮暴发的关键要素(绿潮形成种、近海海水富营养化和其它海洋环境因子)以及生物生态学机制,根据已知的结果推演黄海绿潮全年发生发展过程。据此,认为黄海绿潮大暴发与江苏省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密切相关,辐射沙洲的浒苔微观繁殖体(孢子、配子及其不同发育程度的显微个体)在绿潮暴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浒苔 有害藻华 富营养化 微观繁殖体 黄海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黄、东海绿潮影响区检测 被引量:35
2
作者 邢前国 郑向阳 +5 位作者 施平 郝佳佳 禹定峰 梁守真 刘东艳 张渊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44-1647,共4页
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对2007—2010年间黄海、东海发生的绿潮(大型绿藻———浒苔)进行了监测与评估。江苏北部浅滩沿岸水体浑浊,浒苔在该海域中光谱混合现象严重,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有利于其检测;在水体极浑浊... 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对2007—2010年间黄海、东海发生的绿潮(大型绿藻———浒苔)进行了监测与评估。江苏北部浅滩沿岸水体浑浊,浒苔在该海域中光谱混合现象严重,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有利于其检测;在水体极浑浊的射阳河口检测到的浒苔离岸最近距离为1 km左右。反演结果表明,浒苔在5月初会沿苏北沿岸流向南漂移、影响东海海域;随着东亚夏季季风的加强,浒苔主要漂向南黄海并影响山东半岛邻近海域;在有利的风和海流作用下,亦可横跨黄海、影响朝鲜半岛南部邻近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浒苔 遥感 黄海 东海
下载PDF
The Yellow Sea green tides were dominated by one species, Ulva (Enteromorpha) prolifera, from 2007 to 2011 被引量:30
3
作者 ZHAO Jin JIANG Peng +5 位作者 LIU ZhengYi WEI Wei LIN HanZhi LI FuChao WANG JinFeng QIN S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9期2298-2302,共5页
Green tides have occurred in the Yellow Sea successively from 2007 to 2011.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5-year green-tide-forming algae needs to b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the biomass and understand the mecha... Green tides have occurred in the Yellow Sea successively from 2007 to 2011.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5-year green-tide-forming algae needs to b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of the biomass and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green tide blooms. In this study, free-floating green algae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sites in the Yellow Sea in 2010 and 2011. Data on 182 free-floating samples and 155 attached Ulva samples from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Yellow Sea green tides from 2007 to 2009 were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Yellow Sea green tides were dominated by a single species, Ulva prolifera, from 2007 to 2011. Considering that at least five Ulva species inhabit the north coast of China, the unialgal composition of the green tides implied that (1) there may be some special physiology and propagation pathways of U. prolifera for its rapid expansion, (2) the mechanisms of the Yellow Sea green tide formation were similar for the last five years, and (3) the intra-species genetic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U. prolifera need to b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exact origin of the bloom-forming bio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品种 浒苔 生物质能源 系统发育分析 自由浮动 形态学观察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绿潮漂浮浒苔繁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华伟 马家海 +5 位作者 胡翔 杨建强 张天夫 陈斌斌 徐韧 叶属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0-606,共7页
我国黄海海域连续3年爆发大规模的绿潮,漂浮的绿藻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生物量迅速增长,海域覆盖面积呈倍数扩增。选取漂浮绿藻中的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作为研究材料,对其繁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平方厘米藻体能够产生大约5.35... 我国黄海海域连续3年爆发大规模的绿潮,漂浮的绿藻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生物量迅速增长,海域覆盖面积呈倍数扩增。选取漂浮绿藻中的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作为研究材料,对其繁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平方厘米藻体能够产生大约5.35×106个游孢子或1.07×107个配子;在繁殖高峰的5-8月间,一株成熟藻体25%左右的部分能够放散生殖细胞,产生约1.15×107个游孢子或2.31×107个配子。漂浮浒苔在此期间主要以单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为主要繁殖方式,其中以单性生殖最为常见。其配子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合子具有负趋光性。漂浮浒苔的游孢子、配子或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均能发育成一株新的藻体。漂浮浒苔强大的繁殖能力是导致其生物量快速增长而引起绿潮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漂浮种 浒苔 繁殖特性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海水中石莼属海藻显微阶段个体数定量方法及在黄海绿潮爆发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峰 逄少军 +3 位作者 单体锋 徐娜 高素芹 孙松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8-473,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准确定量海水中石莼属(Ulva)海藻显微阶段个体数的方法,同时应用这一方法在2009年黄海绿潮形成的初期、爆发期和后期对黄海海域水样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的显微阶段个体数量较多,随着深度的增加,有... 本文介绍了一种准确定量海水中石莼属(Ulva)海藻显微阶段个体数的方法,同时应用这一方法在2009年黄海绿潮形成的初期、爆发期和后期对黄海海域水样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的显微阶段个体数量较多,随着深度的增加,有逐渐递减的趋势;8月份平均每升海水中的显微阶段的个体数量较5月份多.这一定量方法将在预测海水中潜在绿潮海藻生物量和预测绿潮爆发规模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莼属 绿潮 显微阶段 浒苔
原文传递
2017年春、夏季黄海35°N共发的绿潮、金潮和赤潮 被引量:21
6
作者 孔凡洲 姜鹏 +6 位作者 魏传杰 张清春 李继业 刘一霆 于仁成 颜天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1030,共10页
于2017年4月至6月,沿南黄海35°N断面出现了罕见的绿潮、金潮和赤潮等有害藻华共发现象。本研究通过现场定时定速拖网等方法,对黄海35°N断面不同站位的大型漂浮藻类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对赤潮区浮游植物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结果表... 于2017年4月至6月,沿南黄海35°N断面出现了罕见的绿潮、金潮和赤潮等有害藻华共发现象。本研究通过现场定时定速拖网等方法,对黄海35°N断面不同站位的大型漂浮藻类进行了定量观测,并对赤潮区浮游植物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沿35°N断面的漂浮绿藻和马尾藻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4月下旬漂浮绿藻和马尾藻开始零星出现,5月下旬生物量和分布范围明显增加,在6月上旬达到最大,随后在6月下旬降低。漂浮绿藻和马尾藻的分布区域存在差异,120°30′—122°30′E为两者共同分布海域,向西以漂浮绿藻为主,向东则以马尾藻为主。分别于5月下旬和6月下旬在黄海35°N断面发现了1次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赤潮和1次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赤潮。基于现场获取的水文数据,本文对南黄海海域的环境条件及其对有害藻华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沿35°N断面共发的绿潮、金潮和赤潮现象表明黄海海域正面临严峻的海洋生态问题,通过对该海域赤潮、金潮和绿潮的长期观测,可望揭示这些藻华灾害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为针对性地开展有害藻华预报、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浒苔 绿潮 马尾藻 金潮 赤潮
下载PDF
浒苔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克生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霍元子 田千桃 +4 位作者 徐栅楠 王阳阳 冯子慧 房毅 何培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6-499,508,共5页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浒苔鲜组织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效应;一次性添加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半连续添加对米氏凯伦...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浒苔鲜组织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效应;一次性添加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半连续添加对米氏凯伦藻生长具有显著的克生作用;浒苔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证明抑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物质很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浒苔组织内,向环境中分泌的克生物质较少,因而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克制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关键。同时,克生作用存在着明显的浓度效应,当抑制物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才表现明显的克生作用,在阈值之上浓度越高克生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米氏凯伦藻 克生效应 绿潮
原文传递
黄海海域大规模绿潮成因与应对策略——“鳌山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颜天 于仁成 +1 位作者 周名江 孙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0-958,共9页
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计划"支持下,本项目围绕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的防控减灾,联合山东和江苏两地多个单位协作攻关,于2016年到2018年展开了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对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的附着、入海等行... 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计划"支持下,本项目围绕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的防控减灾,联合山东和江苏两地多个单位协作攻关,于2016年到2018年展开了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对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的附着、入海等行为的加密观测,在大规模浒苔绿潮成因机制和防控策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确认了苏北浅滩源地,确认本海区大量紫菜(Pyropiayezoensis)栽培筏架提供的大面积合适附着基、典型的富营养化环境特点以及北向风生流是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形成的重要条件。本项目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锁定关键时段和海域并开展打捞船与无人机配合打捞;2.发现苏北浅滩存在独特浒苔种源;3.定量化研究了紫菜筏架拆除时人为去除筏架及绠绳上的附生绿藻量,明确这一过程大大促进了浒苔大量集中入海,成为浒苔绿潮形成的重要环节;4.定量化研究了浒苔在向北漂移,生物量和分布不断增加的过程;5.依据对浒苔緑潮的源头及其早期发生、发展几个关键过程的科学认识,提出了设置三道防线进行浒苔绿潮防控的策略以及在苏北浅滩开展浒苔绿潮初始生物量源头控制的具体建议。6.评价了浒苔绿潮对生态环境和养殖业危害的同时,关注了高生物量输入对受灾地可能带来生物北侵的生态风险。7.为保障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项目组先期提交了绿潮防控建议,部署和开展的各项研究和现场调查结果为绿潮的预测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本项目还针对浒苔绿潮灾害的年际变化、马尾藻(Sargassumsp.)金潮灾害加剧、南黄海"三潮齐发"的复杂态势等新问题展开了观测与研究,为进一步制订更科学高效的防灾减灾方案,阐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我国近海藻华灾害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浒苔 绿潮 成因 防控
下载PDF
Effect of temperature,salinity and irradiance on growth and photosynthesis of Ulva prolifera 被引量:15
9
作者 XIAO Jie ZHANG Xiaohong +6 位作者 GAO Chunlei JIANG Meijie LI Ruixiang WANG Zongling LI Yan FAN Shiliang ZHANG Xuel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Intensive Pyropia aquaculture in the coast of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and its subsequent waste, including disposed Ulva prolifera, was speculated to be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for the large-scale green tide proceedin... Intensive Pyropia aquaculture in the coast of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and its subsequent waste, including disposed Ulva prolifera, was speculated to be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for the large-scale green tide proceeding in the Yellow Sea since 2007. It was, however, unclear how the detached U. prolifera responded and resumed growing after they detached from its original habitat.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growth and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the detached U. prolifera to various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irradiance in the laboratory.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detached U. prolifer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moderate temperature levels(14–27℃)and high salinity(26–32), with optimum at 23℃ and 32. Both low(14℃) and highest temperature(40℃), as well as low salinity(8) had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hotosynthesi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Ulva species, U. prolifera showed higher saturated irradiance and no significant photoinhibition at high irradiance, indicating the great tolerance of U. prolifera to the high irradiance. The dense branch and complex structure of floating mats could help protect the thalli and reduce photoinhibition in field. Furthermore, temperature exerted a stronger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detached U. prolifera compared to salinity. Overall, the high growth rate of this detached U. prolifera(10.6%–16.7% d^–1) at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5–32℃) and salinity(14–32) implied its blooming tendency with fluctuated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during floating.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in the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at the beginning of green tide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detached U. prolif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va prolifera green tide PHOTOSYNTHESIS growth rate temperature SALINITY
下载PDF
南黄海浒苔绿潮的发生过程及关键要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罗民波 刘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0-574,共5页
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已经连续发生了9年,呈现连续性和常态化的暴发趋势,给我国沿海城市的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居民生活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此外,绿潮近几年也陆续在我国沿海多地暴发。本文依据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 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已经连续发生了9年,呈现连续性和常态化的暴发趋势,给我国沿海城市的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居民生活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此外,绿潮近几年也陆续在我国沿海多地暴发。本文依据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了南黄海浒苔绿潮发生发展的关键过程和重要机制,分析了绿潮发生的关键要素,以期为制定积极有效绿潮监控和防治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南黄海浒苔绿潮的连续发生凸显了我国沿海海洋环境近十几年日益恶化的状况;有效改变当前灾害频发现状,还需要我们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南黄海 浒苔 富营养化 石莼属
下载PDF
漂浮绿潮藻浒苔孢子/配子的繁殖过程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群芳 何培民 +7 位作者 冯子慧 汤文仲 李晓云 张婷 王阳阳 蔡春尔 霍元子 马家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9-1076,共8页
以引起绿潮灾害的漂浮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为材料,对其繁殖过程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漂浮浒苔多以配子体形式出现。每平方厘米单层藻体叶片可以产生2.84×10P6P^6.62×10P6P个孢子或1.14×10P7P^2.65×10P7... 以引起绿潮灾害的漂浮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为材料,对其繁殖过程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漂浮浒苔多以配子体形式出现。每平方厘米单层藻体叶片可以产生2.84×10P6P^6.62×10P6P个孢子或1.14×10P7P^2.65×10P7P个配子,放散的生殖细胞中91.6%~96.4%可以成功萌发形成新的藻体,在绿潮暴发高峰期,平均1 g浒苔藻体30%的叶片所形成的生殖细胞囊完全放散生殖细胞后,可以产生0.84×10P8P^8.21×10P8 P株新藻体。漂浮浒苔强大的繁殖力是生物量快速扩增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沿海绿潮暴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放散量 萌发率 繁殖率
下载PDF
南黄海浒苔漂移轨迹年际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广宗 吴孟泉 +3 位作者 孙晓 赵德恒 邢前国 梁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4-1093,共10页
综合利用环境卫星(HJ-1A/1B)CCD影像与MODIS影像,对2011-2017年南黄海海域浒苔信息进行了提取,并结合QuickSCAT海风数据以及ESRL海温数据对浒苔生长及漂移路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年中利用遥感手段最初发现浒苔的日期为5月... 综合利用环境卫星(HJ-1A/1B)CCD影像与MODIS影像,对2011-2017年南黄海海域浒苔信息进行了提取,并结合QuickSCAT海风数据以及ESRL海温数据对浒苔生长及漂移路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年中利用遥感手段最初发现浒苔的日期为5月份,初始发现位置多集中在江苏省盐城市附近海域,且近7年浒苔漂移方向整体上向北,进入山东半岛海域。其中,浒苔中心点距离青岛海域最远约115km(2015年6月21日),最近约9.6km(2012年7月11日)。(2)浒苔中心点漂移方位年际差异较大,整体上浒苔漂移路径方向与海面风风向高度一致。(3)SST是浒苔暴发的关键环境因子,南黄海海域5—8月份SST逐月升高为浒苔生消过程提供了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风 MODIS QUIKSCAT 浒苔 海温 南黄海
下载PDF
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早期防控展望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宗灵 傅明珠 +6 位作者 周健 沈颂东 邵魁双 胡伟 肖洁 范士亮 张学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共11页
截至2019年,浒苔绿潮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沿岸环境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黄海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对该绿潮起源与成因的认识,将其早... 截至2019年,浒苔绿潮连续12年大规模暴发,对近海生态系统、沿岸环境与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黄海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黄海浒苔绿潮防灾减灾现状与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对该绿潮起源与成因的认识,将其早期分为3个关键过程,即浒苔微观繁殖体在养殖设施上的着生与生长过程,定生浒苔脱离附着基形成漂浮浒苔过程,浅滩漂浮浒苔进入深水区形成大面积绿潮过程。最后分别从加强新材料与技术研发防控绿藻着生、强化养殖设施回收管理严控定生绿藻落滩、浅滩汇聚通道拦截打捞等3种途径提出了早期防控措施建议,以期为黄海浒苔绿潮的源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浒苔 绿潮 生态灾害 早期防控
下载PDF
黄海浒苔绿潮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蒋雪蕾 周晓见 +2 位作者 林佳宁 亢振军 刘青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652,共6页
自2007年至今,黄海海域连续14年发生大规模浒苔绿潮,这已成为我国一类常态化的海洋生态灾害。黄海浒苔绿潮暴发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可以产生不良的生态效应。本文分析了大规模绿潮暴发对近海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生态系统的... 自2007年至今,黄海海域连续14年发生大规模浒苔绿潮,这已成为我国一类常态化的海洋生态灾害。黄海浒苔绿潮暴发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可以产生不良的生态效应。本文分析了大规模绿潮暴发对近海旅游业、水产养殖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当前绿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黄海 浒苔 效应
原文传递
温度和盐度对浒苔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榆莎 王东 +2 位作者 徐晓婷 徐年军 李亚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7-1233,共7页
为研究海水盐度和温度对大型海藻光合生理影响的复合效应,选取浒苔(Ulva prolifera)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温度(22℃和15℃)和不同盐度(25和10)对浒苔的相对生长速率、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 为研究海水盐度和温度对大型海藻光合生理影响的复合效应,选取浒苔(Ulva prolifera)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温度(22℃和15℃)和不同盐度(25和10)对浒苔的相对生长速率、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盐度对浒苔生长的影响不显著,而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盐度降低显著降低了浒苔的生长;在低盐条件下,尽管差异不显著,温度降低呈现出促进浒苔生长的趋势,但在正常盐度条件下,低温降低了浒苔的生长。相对于温度变化,盐度变化对浒苔潜在的光合效率(F_v/F_m)影响不明显,但低温低盐处理下浒苔具有较高的效光化学效率(F_v′/F_m′)、光能利用效率(α)、非光化学淬灭(NPQ)、SOD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盐度 浒苔 叶绿素荧光效率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2017年春、夏季南黄海西部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暴发的关系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俊杰 于志刚 +5 位作者 韦钦胜 董明帆 杨福霞 李丹丹 高志梅 姚庆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
基于2017年4月、5月、6月和8—9月在南黄海西部海域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春至夏季逐月的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营养盐与浒苔绿潮暴发的关系。结果表明:春至夏季苏北近岸浅水区总体呈现出高温、低盐、高营养盐的特征... 基于2017年4月、5月、6月和8—9月在南黄海西部海域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春至夏季逐月的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营养盐与浒苔绿潮暴发的关系。结果表明:春至夏季苏北近岸浅水区总体呈现出高温、低盐、高营养盐的特征,且各理化要素垂向差异不明显;同时该海域表层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自4月至5月有所下降,而后开始上升,至8—9月达到最大浓度。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调查海域西南部表层存在向东北方扩展的低盐、高营养盐水体,在夏季与苏北海域向外扩展的营养盐高值区连成一体。在调查海域的中部至东北部深水区,入春后表层海水不断升温,至夏季于底层形成显著的黄海冷水团,并在其周围呈现出锋面特征;受初级生产过程和温跃层的影响,入春后该海域的上层营养盐浓度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在夏季维持了较低的水平,而底层营养盐浓度从春季至夏季有所升高且影响范围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展,至8—9月达到最大范围。苏北近岸海域丰富的营养盐为入春后大型藻类的生长和暴发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5月南黄海西部相关海域表层营养盐浓度降低与浒苔、马尾藻等大型漂浮藻类暴发对营养盐的吸收利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浒苔 苏北近海 南黄海西部
下载PDF
两种浒苔无机碳利用对温度响应的机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军田 王学文 +1 位作者 钟志海 姚东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892-7897,共6页
为了探讨温度对大型海藻无机碳利用机制的影响,选择了潮间带常见的绿藻缘管浒苔(Ulva linza)和浒苔(Ulva prolifer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磺胺(AZ)和己氧苯并噻唑磺胺(EZ)在不同的温度下对藻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 为了探讨温度对大型海藻无机碳利用机制的影响,选择了潮间带常见的绿藻缘管浒苔(Ulva linza)和浒苔(Ulva prolifer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磺胺(AZ)和己氧苯并噻唑磺胺(EZ)在不同的温度下对藻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设置6个温度梯度(5、10、15、20、25和30℃)。结果表明,缘管浒苔和浒苔都有很强的无机碳利用能力,而温度对此有显著的影响。但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缘管浒苔对温度的依赖性要强于浒苔,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要窄于浒苔,尤其是在高温下(30℃),缘管浒苔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与最适温度相比下降了56%,而浒苔仅为20%,这表明在高温的情况下,浒苔比缘管浒苔具有更强的生存适应能力,这是浒苔能够在绿潮藻占有绝对优势的原因之一。对缘管浒苔来说,在低温(5℃)和高温(30℃)时,无机碳的转运主要是通过胞外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而在15℃时,加入胞外碳酸酐酶的抑制剂对无机碳的转运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表明在此温度下其他无机碳转运形式可以有效补偿胞外碳酸酐酶的作用。在其他的温度下,胞外碳酸酐酶和其他无机碳转运方式各占一定的比例。而对于浒苔来说,在低温5℃时,其他无机碳转运形式占主要作用,而从10℃开始,胞外碳酸酐酶作用比例显著增加,并且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浒苔 温度 碳酸酐酶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浒苔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孟晓智 苏贵森 +5 位作者 卓品利 王超 张帅 倪嘉豪 徐年军 李亚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2,57,共5页
实验以浒苔(Ulva prolifera)为材料,设置3个温度(20℃、25℃及30℃)和两个光照强度(低光:70μmol/m^2·s;高光:250μmol/m^2·s),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浒苔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呼吸速率及光合放氧速率,初步探... 实验以浒苔(Ulva prolifera)为材料,设置3个温度(20℃、25℃及30℃)和两个光照强度(低光:70μmol/m^2·s;高光:250μmol/m^2·s),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浒苔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参数、呼吸速率及光合放氧速率,初步探讨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浒苔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复合效应,为研究浒苔绿潮爆发及规模化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显示:1)光照强度的升高显著促进浒苔的生长;温度从20℃升高至25℃对浒苔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升高至30℃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30℃、250μmol/m^2·s条件下,浒苔的有效光化学效率(F_v'/F_m')及最大相对传递速率(r ETR_(max))显著降低。3)高光条件下,25℃时浒苔具有较高的暗呼吸(R_d)及净光合放氧速率(P_n);20℃时浒苔的暗呼吸和总光合放氧速率的比值(Rd/Pg)最低。整体来说,光照强度的适度增加提高了浒苔对升温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光照强度 光合放氧 叶绿素荧光参数 温度
下载PDF
2015年南黄海海域浒苔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矫新明 袁广旺 +2 位作者 毛成责 花卫华 邵晓阳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利用2015年获得的MODIS、GF-1号等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分析南黄海海域浒苔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对南黄海海域今后的浒苔预防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2015年度首次发现浒苔时间较2014年晚12d,浒苔灾情严重时期较2014年提前10d... 利用2015年获得的MODIS、GF-1号等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分析南黄海海域浒苔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期对南黄海海域今后的浒苔预防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2015年度首次发现浒苔时间较2014年晚12d,浒苔灾情严重时期较2014年提前10d左右,月累计覆盖面积最大值从7月提前到6月,受台风连续过境影响,浒苔消亡时间比2014年提前了15d;2015年浒苔的发现位置、分布趋势情况与2014年基本一致,但高频分布区域有向外海及向北延伸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浒苔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基于HJ-1A/1B的2014年黄海海域浒苔灾害时空分布 被引量:8
20
作者 薛瑞 吴孟泉 +1 位作者 刘杨 孙晓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123,共9页
自2007年以来,黄海海域每年的5月初-8月中下旬浒苔(Ulva prolifera)会周期性地暴发与消亡,导致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经济损失。利用2014年的HJ-1A/1B遥感影像,利用神经网络监督分类及RULE规则影像重分类动态阈值法,对2014年的浒苔... 自2007年以来,黄海海域每年的5月初-8月中下旬浒苔(Ulva prolifera)会周期性地暴发与消亡,导致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以及经济损失。利用2014年的HJ-1A/1B遥感影像,利用神经网络监督分类及RULE规则影像重分类动态阈值法,对2014年的浒苔的漂移路径、各时期影响的海域面积、分布面积以及暴发高峰期的最大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浒苔持续时间为101 d,5月中旬开始在江苏省盐城市近海出现零星斑点,分布面积为2.299 km^2,影响面积为1744.799 km^2;6月初到6月中旬浒苔广泛分布于黄海海域,分布面积扩大至1367.145 km^2,达到当年的峰值;从6月下旬开始,浒苔进入衰退期,浒苔分布面积、相对聚集密度均急剧缩小,但影响面积的峰值出现在该时期;8月初消亡于青岛附近海岸,8月20日遥感影像已难以监测到浒苔的存在。2014年黄海海域浒苔经过了“出现—发展—暴发—衰退—消亡”5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浒苔(ulva prolifera) 漂移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