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8
1
作者 张云慧 顾新宇 +1 位作者 刘清仁 季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B组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全身麻醉,B组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 Ramsay镇静评分、拔管后30min VAS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24h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拔管后30min,B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后24h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股神经加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术后快速苏醒,并且可以减轻早期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复合麻醉 胫骨骨折手术
下载PDF
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袁涛 曹怀祥 +1 位作者 祝卫国 王春茂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0,22,共4页
介绍了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其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各项要求,对TOFD超声成像检测仪器的调校方法,以及软、硬件中主要检测参数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了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在... 介绍了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其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各项要求,对TOFD超声成像检测仪器的调校方法,以及软、硬件中主要检测参数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了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最后对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优点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D 超声成像 压力容器检验
下载PDF
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竹梅 赵水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危险因素之一 ,超声能无创地检测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但高血压与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尚无一致的认识。采用高分辨力超声仪 ,检测 37名无靶器官受损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33名对照者...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危险因素之一 ,超声能无创地检测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但高血压与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尚无一致的认识。采用高分辨力超声仪 ,检测 37名无靶器官受损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33名对照者的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 ,包括测量内膜中层厚度 (IMT)和斑块。高血压组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厚 (0 .82± 0 .0 3mmVS 0 .6 0± 0 .0 2mm ,P <0 .0 0 1) ,其斑块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亦明显增加 (P <0 .0 0 1) ,而 2组间的血管内径并无明显差别。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IMT增厚 ,且斑块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增加 ,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同时支持超声能在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之前发现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超声成像对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恒 孙锦平 +2 位作者 李静怡 谢培凯 何景雄 《癌症进展》 2018年第6期776-778,78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成像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成像相关指标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成像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成像相关指标诊断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结果以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132例PTC患者中,共有49例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7.1%,淋巴结内囊性变、甲状腺包膜被累及程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与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转移的关系最为密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926、0.895和0.902,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分别为90.75%、94.83%、92.46%和92.47%。结论超声成像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吻合度高,其中,淋巴结内囊性变、甲状腺包膜被累及程度、PSV和RI对预测PTC颈部淋巴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乳头状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准确度 阻力指数
下载PDF
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林诗彬 张建辉 +2 位作者 黄利 关莹 郑恩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92-795,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164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病灶96个,恶性病灶68个良性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后均早于周围腺体增强,晚于周围腺体廓清,多数结节表现为周边环状增强,恶性结节大多以低增强为主,增强回声不均匀,早于周边甲状腺组织消退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93.75%、91.18%及93.75%;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91.67%、88.24%及91.67%: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85.42%、82.50%及97.62%。结论: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弹性成像 甲状腺 结节
下载PDF
颈型颈椎病阿是穴的超声影像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伍晓鸣 田丰玮 +3 位作者 谢昭鹏 董桂芳 李建军 周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使用高频超声成像对颈型颈椎病的阿是穴(包括压痛点和动痛点)进行初步定位和定性研究,探索其规律,为针灸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每位患者均同时具有可定位在3条定位线任意一条线上的... 目的:使用高频超声成像对颈型颈椎病的阿是穴(包括压痛点和动痛点)进行初步定位和定性研究,探索其规律,为针灸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30例,每位患者均同时具有可定位在3条定位线任意一条线上的动痛点、压痛点及对照点,使用点对点高频超声实时动态成像技术,扫查定位每个点并记录其超声层次解剖及肌束膜二维超声改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血流丰富程度,分析其超声特征。结果:(1)超声层次解剖及肌束膜二维超声改变:患者的动痛点和压痛点处解剖层次依次为皮肤层、皮下脂肪层、浅层肌肉组织层、深层肌肉组织层、椎骨,皮肤为线状高回声,皮下脂肪层为低回声,肌筋膜为线状高回声,肌层以低回声为主,其内肌束膜呈清晰的线状等回声,椎骨为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与对照点相比,动痛点93.3%(28/30)表现为肌束膜回声增强或者增厚(P<0.05),压痛点96.7%(29/30)表现为肌束膜回声增强或者增厚(P<0.05),动痛点和压痛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二维声像图中肌束膜呈清晰的线状等回声,动痛点和压痛点中肌束膜表现为回声增强或增厚。彩色多普勒声像图中动痛点及压痛点可见闪烁不稳定点状血流信号或稳定短棒状血流信号;(3)血流丰富程度:动痛点中有56.7%(17/30)的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压痛点中有83.3%(25/30)的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对照点中无(0/30)点数彩色血流信号达到Ⅱ级,动痛点和压痛点血流信号达到Ⅱ级的比率较对照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动痛点和压痛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的动痛点和压痛点在高频超声成像中,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征,动痛点和压痛点的声像图特征相似,高频超声成像对颈型颈椎病阿是穴具有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阿是穴 超声影像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小英 杨晓霞 叶春媚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或肝脏活组织检查等病理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增生结节的23例患者(32个病灶)和诊断为原发性小肝癌的25例患者(30个病灶)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小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或肝脏活组织检查等病理明确诊断为肝硬化增生结节的23例患者(32个病灶)和诊断为原发性小肝癌的25例患者(30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患者动脉相、门脉相和实质相的动态造影变化,总结不同性质病变的造影特点。结果原发性小肝癌的内部结节数量较少,多为单发,病灶与正常组织间界限清楚,边缘处较为整齐,回声除小部分不均匀外,其余皆比较均匀,其形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肝硬化结节周边呈现网格状增高趋势,回声细小整齐,结节病灶和正常组织边界清楚,在中间有类似正常肝组织的回声,可见小血管结构。原发性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造影后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造影前(χ~2=75.8621,P=0.0000);原发性小肝癌的峰值强度显著高于肝硬化再生结节(t=17.3855,P=0.0000),二者造影剂到达时间无显著差异(t=1.6645,P=0.1028);原发性小肝癌组的造影剂达峰时间较肝硬化再生结节组显著缩短(t=2.5549,P=0.0140)。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病灶定性诊断符合率,在小肝癌和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小肝癌 肝硬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宋丹绯 李俊来 +2 位作者 张艳 苏莉 唐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选取85个结节),其中男性29例,女性56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2.5岁。采用声诺维(SonoVue)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过程中观察结节的增强特点,...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选取85个结节),其中男性29例,女性56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2.5岁。采用声诺维(SonoVue)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过程中观察结节的增强特点,比较增强模式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85个结节中良性52个,恶性33个。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为5种增强模式(弥漫性),即无增强、斑点样增强、均匀低增强、均匀高增强、均匀等增强。37个结节性甲状腺肿中,16个为均匀低增强,11个为均匀等增强,3个为均匀高增强,5个为环状增强,2个为斑点样增强中不均匀增强。9个腺瘤中6个为均匀高增强,2个为均匀低增强,1个为均匀等增强。26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15个不均匀增强,8个均匀低增强,1个均匀等增强,2个均匀高增强。6个滤泡性腺癌,4个为不均匀增强,均匀低增强和等增强各1个。不均匀增强特征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7.5%、94.0%和79.5%。环状增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而均匀高增强对甲状腺腺瘤有较高的诊断特异度。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存在差异,不均匀增强对甲状腺恶性结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超声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块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岩 罗伟权 金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多种超声技术的检查,并对肿块良恶性进行判断,最后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超声检查技术进行分析。结果35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块289例,恶性肿...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2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多种超声技术的检查,并对肿块良恶性进行判断,最后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超声检查技术进行分析。结果35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块289例,恶性肿块63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与病理诊断相同数为320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对乳腺肿瘤的敏感性为87.30%(55/63),特异性为91.70%(265/289),准确性为90.91%(320/352);弹性成像评分做出的良恶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相同数为332例,其对乳腺肿瘤敏感性为93.65%(59/63),特异性为94.46%(273/289),准确性为94.32%(332/352),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定优于多普勒血流技术,可以提高对乳腺肿物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下载PDF
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溃疡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亚坤 刘颖 张玉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胃溃疡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门诊部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患有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或上腹部饱胀等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均匀有回声型胃肠超声造影剂行胃超声造...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胃溃疡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门诊部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患有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或上腹部饱胀等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均匀有回声型胃肠超声造影剂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同时采用胃镜检查和手术病理学检查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其胃壁的厚度、结构层次、黏膜面的回声、胃蠕动和胃病变腔内外的表现、胃部旁脏器的声像图及血管和淋巴结等部位的变化情况,记录病灶的形态、大小、位置、深度、周围胃壁的厚度及层次、胃周围淋巴结肿大或者包块等情况。结果 65例患者中发生Ⅰ型声像变化22例,Ⅱ型声像变化43例。其中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0例患者行胃镜检查并做活检,所有患者均做病理学检查。51例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胃溃疡,14例患者为胃癌,采用超声造影方法对胃溃疡诊断的符合率为78.5%。胃溃疡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胃壁呈局限性增厚,且厚度达0.5~1.5cm;其回声减弱,中心区域的黏膜层出现破溃或中断,并伴有凹陷且呈口大底小,表面可见强回声斑,凹陷周边的胃壁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且均为均匀增厚,胃壁的5层结构清晰可见,局部胃壁的蠕动较正常,部分患者呈减弱表现。结论超声检查用于消化性溃疡检查是继胃镜、X线钡餐检查之后又一具有简便性、无创性及较高准确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易被患者所接受,可作为临床诊断胃溃疡的初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胃镜 胃溃疡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温小容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卓鹏 刘念 +2 位作者 李慧东 易文杰 张敬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6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低温环境下使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3月收治的需行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120例,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Ⅰ组(室温组)、Ⅱ组(低温组)、Ⅲ组(低温小容量... 目的:研究低温环境下使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3月收治的需行前臂及手部手术患者120例,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Ⅰ组(室温组)、Ⅱ组(低温组)、Ⅲ组(低温小容量组),每组40例。采用高频超声行腋路臂丛神经扫描,神经刺激器穿刺针在高频超声的实时监控下进针到达目标神经,经神经刺激仪(0.4 m A,2 Hz,0.1 ms)引出相应的目标肌肉运动,确定目标神经后,分别在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周围注入预设量的局麻药。Ⅰ组每一支神经注射室温0.4%罗哌卡因10 m L;Ⅱ组注射4℃0.4%罗哌卡因10 m L;Ⅲ组注射4℃0.4%罗哌卡因6 m L。观察各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臂丛阻滞并发症、止血带反应的发生例数等。结果:Ⅱ组平均麻醉时间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平均麻醉时间介于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后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Ⅲ组(P<0.05),Ⅱ组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肌皮神经均明显短于Ⅰ组(P<0.05);Ⅲ组与Ⅱ组的各类神经阻滞时间比较中,除Ⅲ组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其他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穿刺部位明显血肿、误刺血管、局麻药中毒等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低温小容量罗哌卡因行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较常温使用常规量麻醉起效时间更快,有效缩短了患者手术麻醉等待时间,且平均麻醉时间略长于常温使用常规量,而小于低温常规量,不会导致麻醉时间过短,且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临床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罗哌卡因 神经刺激仪 超声成像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2
作者 袁权 马佳琪 +4 位作者 李逢生 韩丕华 田燕 刘华 陈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4-6,47,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常规超声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与MRI影像学资料,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97...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常规超声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造影与MRI影像学资料,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97枚腋窝淋巴结中,淋巴结转移69枚,淋巴结无转移28枚;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9.71%、96.43%、84.54%;MRI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41%、92.86%、89.69%;超声造影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SImax-SImin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MRI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短径、长径及皮质厚度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可以依据检查方法的特点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超声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ultifunctional lymph-targeted platform based Mn@mSiO2 nanocomposites: Combining PFOB dual-mode imaging and DOX for cancer diagnose treatment on for and 被引量:11
13
作者 Tian Liu Guangyu Wu +8 位作者 Jiejun Cheng Qing Lu Yanjie Yao Zhenjing Liu Dongchen Zhu Juan Zhou Jianrong Xu Jun Zhu Dannong He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73-489,共17页
A universal platform with M_n doping and hyaluronic acid (HA) modification, based on mesoporous silica (mSiO2), was designed and used as a basic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Fur... A universal platform with M_n doping and hyaluronic acid (HA) modification, based on mesoporous silica (mSiO2), was designed and used as a basic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MR) imaging. Furthermore, we added flexible functions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functional molecules. Specially, two typical compounds, hydrophobic perfluorooctyl bromide (PFOB) and hydrophilic doxorubicin (DOX), were loaded into the channels to obtain PFOB@Mn@mSiO2@HA (PMMH) or DOX@Mn@mSiO2@HA (DMMH) or imaging and therapy, respectively. The were highly targeted to the lymph system in nanoparticles for dual-mode imaging PMMH and DMMH nanoparticles vitro and in vivo. MR and ultrasound imaging of PMMH nanoparticles were performed in the lymph system, while MR imaging and chemotherapy of DMMH nanoparticles was used to detect cancer.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PMMH and DMMH nanoparficles can be designed with high lymph targeting efficiency. PMMH nanoparticles are a dual-mode contrast agent for both ultrasound and MR imaging for the lymph system and DMMH nanoparticles are powerful agents for the combined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cancer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fifuncfional platform dual-mode imag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ultrasound imaging cancer diagnosis
原文传递
经直肠超声造影灌注方式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查月琴 沈卫东 +4 位作者 林和平 沈玲玲 陈卫国 王阿军 侯建全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经直肠超声造影的基本特征,初步确立两者之间的超声造影剂灌注的不同特点。方法对30例PSA增高患者,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新型CPS造影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并观察造影全过程。对造影可疑区域实施穿刺,并同时... 目的观察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经直肠超声造影的基本特征,初步确立两者之间的超声造影剂灌注的不同特点。方法对30例PSA增高患者,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新型CPS造影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并观察造影全过程。对造影可疑区域实施穿刺,并同时行标准6点穿刺。结果15例前列腺增生造影剂灌注过程为内腺包膜及尿道部位先增强,紧接着内腺,最后为外腺包膜,外腺。消退的顺序则相反;即为外腺、内腺、内腺包膜及尿道周围区,6例前列腺增生结节,灌注方式为均匀性高增强,高于其周围内腺组织,边界清晰,有包膜,消退期基本与周围内腺组织一致。5例弥漫性前列腺癌的造影剂灌注为整体快速不均匀增强,内、外腺分界不清。4例外腺局灶性癌灶中2例表现为"快进慢出",2例属于"同进快出"。结论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中,良性病变灌注方式为均匀有规律性增强,内外腺分界清晰,而恶性病变则为无序、杂乱、快速增强,内外腺分界不清。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灌注方式有一定的规律性,故可作为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 超声造影
下载PDF
定量超声在肌肉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光泉 郑永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1年第7期15-19,共5页
肌肉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织,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引导和控制身体的运动。目前可以通过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超声成像的方法来评估肌肉功能。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可以提... 肌肉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织,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引导和控制身体的运动。目前可以通过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超声成像的方法来评估肌肉功能。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可以提供有关肌肉结构的定量数据及其在收缩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正逐步成为一种可靠的研究和临床工具,在肌肉功能的评估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总结了定量超声在肌肉评估中的三个方面:肌肉功能性评估、人体运动分析和肌肉硬度(弹性)检测,并且讨论了当前定量超声在肌肉评估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超声 肌肉功能性评估 人体运动分析 肌肉硬度检测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平台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奥 邓晶 +3 位作者 彭晓静 杭菁 叶新华 袁艺标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50期265-266,共2页
超声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超声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超声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自主研发的超声影像学虚拟学习平台用于医学影像专业的超声教学中,探讨其在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超声影像学 虚拟现实 超声教学
下载PDF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冰 吴奇 孙圣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4期4-7,15,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在预测恶性肿瘤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33例,术中共切除结节1362个,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在预测恶性肿瘤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33例,术中共切除结节1362个,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切除结节分为良性结节组(n=1022)和甲状腺癌组(n=340),分析各组各结节的超声检查结果并比较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良性结节组与甲状腺癌组在肿瘤大小、边界、钙化类型、纵横比、血流信号、回声声像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影像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低回声结节有以下4个超声影像特征:微小钙化(OR=27.954,95%CI=18.119~43.128,P<0.01),中央区血管(OR=5.841,95%CI=4.162~8.197,P<0.01),边界不清或有毛刺(OR=3.034,95%CI=2.227~4.135,P<0.01)和颈部淋巴结肿大(OR=22.981,95%CI=13.045~40.483,P<0.01)均为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没有上述异常的超声影像特征癌症的分级为Ⅰ级(风险<20%);如果有微小钙化之外的任何一个影像特征则分级为Ⅱ级(风险20%~<50%);如果具有两个上述影像特征或只有微小钙化则分级为Ⅲ级(风险为50%~80%);如果具备3个及以上的典型超声影像特征,则分级为Ⅳ级(风险>80%)。结论甲状腺超声影像可以用来明确患者是否具有高危风险,从而减少低危患者的过度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成像 良性 恶性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超声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珊珊 王艳君 +2 位作者 赖建洋 吴文 王楚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采用肌骨超声观察慢性腰痛(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及收缩时形态结构特征变化,并分析疼痛强度、持续时间与多裂肌形态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肌骨超声对21例cLBP患者(纳入腰痛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进行腰部... 目的采用肌骨超声观察慢性腰痛(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及收缩时形态结构特征变化,并分析疼痛强度、持续时间与多裂肌形态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肌骨超声对21例cLBP患者(纳入腰痛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进行腰部深层多裂肌形态学测量,观察指标包括多裂肌静息时厚度、横截面积及最大随意收缩时肌肉厚度变化,并分析多裂肌形态学指标与行为学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选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静息状态下厚度[(1.68±0.21)cm]及横截面积[(2.91±0.74)cm^2]均明显不及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多裂肌在最大等长收缩时厚度[(2.20±0.34)cm]也明显不及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此外入选cLBP患者多裂肌静息时厚度与疼痛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49,P<0.05),与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相关性(r=0.09,P>0.05)。结论cLBP患者腰部深层多裂肌发生萎缩,自主收缩能力下降,故临床制订康复方案时应强化腰部多裂肌力量及协调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深层多裂肌 肌骨超声 形态学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评价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彭然 彭佳 李向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5期737-741,共5页
大量研究已证明,二维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声学造影这些较为成熟的超声检查技术对慢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存活心肌的判断和冠心病的危险分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十多年来发... 大量研究已证明,二维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声学造影这些较为成熟的超声检查技术对慢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存活心肌的判断和冠心病的危险分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三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以及斑点追踪技术有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望将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 超声声学造影 负荷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对患者右颈内静脉B超影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毛仲炫 尤亚丽 +2 位作者 倪玉霞 彭劲松 刘敬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对患者右颈内静脉B超影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Ⅲ级,男62例,女38例,年龄21~79岁。患者依次取去枕垫肩平卧位(肩下垫6cm薄枕)、平卧位、Trendelenburg体位(15°~30&... 目的研究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对患者右颈内静脉B超影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Ⅲ级,男62例,女38例,年龄21~79岁。患者依次取去枕垫肩平卧位(肩下垫6cm薄枕)、平卧位、Trendelenburg体位(15°~30°头低足高位),分别将患者头偏左转0°、30°、45°和60°。超声探头置于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通过二维B超测量上述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时患者右颈内静脉的横径和横截面积等指标。计算右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重叠率和安全穿刺范围。结果与Trendelenburg位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且去枕垫肩平卧位明显小于平卧位(P〈0.05)。与头偏左转0°比较,头偏左转30°、45°和60°时三种体位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Trendelenburg位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安全穿刺范围明显减小(P〈0.05)。头偏左转30°、45°和60°角度三种体位的安全穿刺范围依次减小(P〈0.05)。与Trendelenburg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动-静脉重叠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去枕垫肩平卧位明显小于平卧位(P〈0.05)。头偏左转30°、45°和60°时三种体位患者动-静脉重叠程度评分依次升高(P〈0.05)。结论患者取Trendelenburg位是经右侧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理想的穿刺体位。头偏左转有利于右颈内静脉的充盈,但为了减少误穿动脉的风险,头偏左转角度以不超过3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 置管 超声影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